第48章 戶政二十三漕運下(8)
竊惟我 皇上念河漕。勤劬宵旰。屬在臣工。孰不感凜交增。臣渥蒙 簡畀。調任江蘇。為錢糧最重之區。當河漕棘手之際。發蹤所由。責無旁貸。更何敢遷就游移。致滋貽誤。竊以為漕米關係 國家根本計。而治河即所以治漕。上年洪湖決口。一瀉無餘。其始祇因堵壩稍遲。遂致諸事牽掣。及今歲而借黃不足。繼以開挑。開挑不足。繼以駮船。駮船不已。繼以車運。現在時日已迫。而漕米之在淮南者。尚有一百數十萬石。勞勞半載。竭蹶倍形。然則變通之方。奚可以不豫也。查海運之法。自元逮明。行之有效。止以閱時既久。章程難復。協辦大學士臣英和。前摺所陳四難之說。言之甚詳。然全漕由海運則不可。而商船未嘗不可分載。臣細閱英和條議。誠識時之要著。目前籌運之策。無踰于此。自屬可行。惟現交秋令。西北風多。船行不便。止可預為布置。以運新漕。其章程一切。則摺內所舉。照斛兌交。官給運腳。及派委大員赴津兌收各條。均極周密。臣甫蘇境。與督漕諸臣。尚未晤面。倘條款猶有未盡。自當隨時妥商辦理。以期行之有益。至折漕一事。向值歉歲。偶一行之。或山區米少。離水次太遠之地。意在便民。為 朝廷格外之恩。今若遍行各屬。則格礙甚多。所難者尤在銀無所出。米為民間所自有。而銀則不能盡有。惟待于穀米之糶售。漕米改徵折色。即與地丁無異。以江蘇一省言之。額漕幾及二百萬。倘以百萬徵米由海運。而百萬折色。約計應折銀二三百萬。平時一百數十萬之丁地。分為上忙下忙。官有惰徵之處分。民有抗糧之責罰。猶且催徵不前。積為民欠。矧於數月之內。頓加逾倍之正銀。勢必穀賤傷農。有糶無售。比戶需銀而銀不可得。閭閻之氣騷矣。況一省之漕。或徵或折。辦理參差。尤多掣肘。竊意漕米折色。他省情形不一。若江蘇則勢在難行。至停運治河。一勞永逸。最為上策。惟在去冬洪湖初決時。行之則甚易。此時石工將竣。蓄水漸深。沙泥在底。挑挖難施。如微山湖則現在本能蓄水。又未便涸洩其水以施挑挖也。至於漕運渡黃吃緊。惟在禦黃壩一處。其餘工段。均不與運道相連。不必停運。而始能興工。況京師萬方輻輳。漕米而外。需用甚多。若停運一年。將南方之貨物不至。北方之棗豆難消。物情殊多不便。是折色與停運二者。均有不可行也。竊思來歲當以海河並運為宜。廣招商船。分作兩次裝載。計可運米百五六十萬石。其餘仍由運河而行。秋冬之間。即由河臣派員。將運河挑挖深通。俾資順利。計來春湖水益增。自可引導濟運。不至如借黃之累矣。大抵專辦海運。則恐商船之不足。專辦河運。又恐清水之難恃。惟有兩者相輔而行。可期無誤全漕。且米運既分。則運道舒而治河亦易。於 天儲仍可擴充。揆之有備無患之道。更屬相宜。所有臣遵 旨籌議河漕大概情形。謹據實分別。可行不可行。恭摺覆奏。伏乞 皇上聖鑒訓示。再海運係暫時試行。將來河道全通。自應仍由河運。萬一淺阻。亦事所時有。應請仿照唐代轉運之法。于沿河沿淮一帶。建置倉廒。遇有阻滯。暫為存貯。俟水足時。或由駮船載運。或由原船次年搭運。即使存貯稍久。而距京較近。緩急究有可恃。惟建倉之初。所費頗多。但以搬運各策計之。其所費差足相等。而倉廒歷久尚在。其利較長。似亦轉漕之一法。可以濟運道之窮。緣奉 諭旨。此外有可利漕濟運者。各抒所見。謹就臣管見所及。附片具陳。
復魏制府詢海運書
魏源
海運之事。其所利者有三。國計也。民生也。海商也所不利之人有三。海關稅儈也。天津倉胥也。屯弁運丁也。而此三者之人所挾海為難。使人不敢行者亦有三。曰風濤也。盜賊也。霉濕也。所撓海為難。使人不能行者亦有三。曰商船雇價也。倉胥勒索也。漕丁安置也。必洞悉夫海之情形與人之情偽。且權衡時勢之緩急。而後知無難行。無不可行。且不得不行。某自二月中旬。蒙示 廷寄。命籌海運以來。宵旦討論。寢食籌度。徵之屬吏。質之濱洋人士。諏之海客畸民。眾難解駁。愈推愈審。萬舉萬全。更無疑義。敢以貢之大人執事。元代創行海運。十年而道三變。明王宗沐亦以海道不熟。失風鷹遊門而罷。今則海禁大開。百三十餘年。遼海東吳若咫尺。朝洋暮島如內地。則道不待訪也。元初造平底海船六十艘。運四萬六千石。其後船歲增造。費且無算。今上海沙船。及浙江蜑船三不像船。並天津衛船。自千石以至三千石者。不下二千號。皆堅完可用。通算每船載米千餘石。一運即可二百餘萬石。兩運而全漕可畢。若止運蘇松常鎮之糧。更綽有餘裕。則船不待造也。元初以開河衛軍。及水手數萬。供海運。并招海盜以長其群。若今江浙船商。皆上海崇明等處土著富民。出入重洋。無由侵漏。每歲關貨往來。曾無估客監載。從未欺爽。何況漕糧。各效子來之忱。無煩監運之吏。則丁不別募也。本年二月始議海運。其時公私津貼。已給旗丁。不能不出於動帑。明年海運。即以旗丁領項。移為沙船雇值。則費不別籌也。或謂其不可行者則曰盜賊。不知海盜皆閩浙南洋。水深多島。易以出沒。船銳底深。謂之鳥船。北洋水淺多礁。非船平底。熟沙線者不能行。故南洋之盜。不敢越吳淞而北。今南洋尚無盜賊。何況北洋。此無可疑一矣。或又謂其不可行者則曰風濤。不知大洋風颶。率在秋冬。若春夏東南風。有順利。無暴險。商賈以財為命。既不難蹈不測。出萬全。豈有海若效靈。獨厚於商船。而險于糧舶。且遭風擱淺。斫桅鬆艙。即秋冬亦僅千百之一二。何況春夏。其無可疑又一矣。或又謂其不可行者則曰霉濕。夫運河經數月抵通。積久蒸熱。米或黯壞。而沙船抵津。則不過旬日。若謂鹽風易霉變。鹽水易潮濕。則最畏鹽風。宜莫如茉莉珠蘭柔脆之花。見水立脹者。宜莫如豆麥。皆歲由沙船載之而北。運之而南。鹽風鹽水。不壞花豆。而獨壞米。庸有是理。北洋風寒。非似南洋風煖。而海船艙底有夾板。舷旁有水槽。其下有水孔。水從槽入。即從孔出。艙中從無潮濕。此無可疑又一矣。然使運道暢通。糧艘無阻。固可不行。今則運河淤塞日深。清口倒灌已甚。河身淤墊已高。舍海由河。萬難飛渡。此不可不行者也。然使太倉充裕。陳陳相因。尚可不行。今則輦轂仰食孔亟。天庾正供有常。一歲停運。勢所難支。此不可不行者也。然使別有他策。舍水可陸。亦可不行。今則漕運之弊。公私騷然。國病于費帑。漕病于耗糧。官病于督催。丁病于易舟卸載。民病于派車派船。舍逸即勞。利害相萬。此不可不行者也。 國家建都西北。仰給東南。唯資咽喉一線。豈惟河梗可慮。抑亦人事難齊。忠國者貴未雨綢繆之防。遠識者存別開旁門之論。機會適逢。發端自上。因熟乘便。天人僉同。
夫集事固在于謀。而成事必在于斷。此時切要關鍵。以兩言蔽之曰。上海天津兩地。得其人則能行。不得其人則不能行。海船南載于吳淞。而北卸于天津。兩地為出口入口之總匯。實海運成始成終之樞要。苟上海關不得其人。則船數可以多報少。商情可使樂轉畏。雇值可使省反昂。天津收兌。不得其人。則米之乾淨者可潮濕。石之贏餘者可不足。船之回空者可延滯。上海牙行以貨稅為莊佃。天津倉胥以運丁為奇貨。海運行則關必免稅。丁不交米。兩處之利藪皆空。其肯甘心。故創議之始。出全力以顯難之者。必上海關之人。既行之後。陰撓之使棄前功畏再試者。必天津通倉之人也。此外尚有屯弁運軍。亦以行海廢漕為不利。然此時弁丁即欲運而不能。將來河道通行。即漕運復舊。而暫停一年。尚有漕項銀米。可以安置。不致十分為難。即天津通倉。亦屬既行以後之事。慮尚可緩。且原奏有臨時別簡大臣駐津彈壓稽察之議。自可無慮。惟海關係總雇沙船之地。首宜覈實。即如二月間委員查勘。據稅牙朦混之詞。以關石大于漕石一倍有半者。變為僅倍。以一兩四錢之為六三串折實漕石銀三錢六釐者。變為每石實銀七錢。較民間時價不止加倍。故今議海運。不詢之商船。而詢之上海關。所謂欲為千金之裘。而與狐謀其皮也。使當時照定時價。動帑無多。際此南風司令。江浙漕米。業已抵津矣。辱承垂詢。義無緘默。其中條件。尚多膠轕。統俟議定。錄狀呈覽。伏望隨時疏示不宣。
進呈海運圖疏
陶澍
竊照蘇松常鎮太五府州額漕。因河運阻滯。改由上海沙船運赴天津。現已辦有成局。依次開行。臣伏思海運與河道。原相表裏。禹貢載揚州貢賦沿海達淮。冀州夾右碣石入海。即海運之始。秦唐雖亦偶行。其道難稽。明則由膠萊內河。轉般登州。實為勞費。惟元代海運最久。然至元十九年。初次運米。僅止四萬三千石。明年始抵直沽。行之六七年。猶歲祇運米三四十萬不等。旋因其路險惡。另開生道。運米漸多。海船畏淺不畏深。畏礁不畏風。而畏淺尤甚於礁。明人沿求道。非礁即淺。無怪其難。自不若元代所開生道。即今沙船所行為最善。查元明入海之道。或由劉河轉廖角沙。或由黃河口至鷹游門。今俱壅塞。惟吳淞口。至十一路為宜。而由此運米入海。實刱自今年。臣因初次試行。即須裝米一百五六十萬。倍蓰從前。不敢不倍加慎重。每遇熟習海洋之人。詳加詢問。證以紀載。得其徑道。至於大洋浩瀚。本無畔岸。雖舟人定之以更香。驗之以水色。格之以針盤。究難確指其道里數目。惟有就西岸對出之州縣汛地比照核計。不相逕庭。其小島微嶼。亦難盡載。謹摘敘大凡。略分段落。併繪圖貼說。恭呈 御覽。
第一段。海船自上海縣黃浦口岸。東行五十里。出吳淞口入洋。繞行寶山縣之復寶沙。迤至崇明縣之新開河。計一百一十里。又七十里。至十。是為內洋。十可泊船為候風放洋之所。崇明縣地。
第二段。自十開行。即屬外洋。東迤一百八十里。至佘山。一名蛇山。又名南槎山。係荒礁。上無居民不可泊。但能寄椗。為東出大洋之標準。蘇松鎮所轄。
第三段。自佘山駛入大洋。向正北微偏東行。至通州呂泗場對出之洋面。約二百餘里。水深十丈。可寄椗。從此以北。入黑水大洋。至大洋梢對出之洋面。約一百四十里。係狼山鎮右營所轄。又北如皋縣對出之洋面起至黃沙洋港對出之洋面。約二百六十里。又北泰州對出之洋面起至黃家港對出之洋面。約二百二十里。係狼山鎮掘港營所轄。又北至龍港對出之洋面。約二百里。又北至射陽湖對出之洋面。約一百二十里。係鹽城營所轄。又北至黃河口對出之洋面。約一百二十里。係廟灣營所轄。黃河口稍南有沙埂五條。船行遇東風。則慮淺擱。宜避之。又北至安東縣灌河口對出之洋面。約九十里。係佃湖營所轄。又北至海州贛榆縣鷹游門對出之洋面。約一百八十里。係東海營所轄。計自佘山大洋以北起至鷹遊門對出之洋面止。約共一千五六百里。統歸狼山鎮汛地。凡舟行過佘山。即四顧汪洋。無島可依。行船用羅盤格定方向。轉針向北略東行。如東南風則針頭偏東一個字。如西南風則針用子午。查江南佘山與山東鐵槎山南北遙對。謂之南槎北槎。行船應用子午正針。因江境雲梯關外迤東有大沙一道。自西向東。接漲甚遠。暗伏海中。恐東風過旺。船行落西。是以針頭必須偏東一個字。避過暗沙。再換正針。此沙徑東北積為沙埂。舟人呼為沙頭山。若船行過於偏東。一直上北。便見高麗諸山。故將近大沙時。仍須偏西。始能對成山一帶也。
第四段。行過鷹游門對出之洋面。往北即山東日照縣界。山東水師南洋汛所轄。又北至文登縣之鐵槎山。一名北槎山。自佘山至此。始見島嶼。又北至文登縣之馬頭嘴。入東洋汛界。經由蘇山島靖海衛。及榮城縣之石島。養魚池。石島居民稠密。可泊。惟島門東南向。春時乘風易入難出。自鷹游門至石島。約六百餘里。大洋中雖舵工以針盤定方。向猶須常用水托。水托者以鉛為墜。用繩繫之。探水取則也。每五尺為一托。查十開船試水。自十托至二十托上下。行過佘山試水。均在三十托上下。順風二日餘。均係黑水。再試至十托上下。即知船到大沙洋面。行過大沙。試水漸深。至五十托上下。視水綠色。則係山東洋面。順風再一日。試水二十托上下。水仍綠色。遙望北槎及石島一帶山頭。隱隱可見。再行半日。即至石島洋面。此商船赴北一定針路也。
第五段。自石島至俚島洋面。約一百六十里。俚島至成山洋面。約一百四十里。俱榮城縣地。為南北扼要之所。可泊。水綠色。針盤仍用子午。略偏東。從成山轉頭。改針向西。略北入北洋汛界。至文登縣之劉公島。約一百餘里。又西至威海衛。一百餘里。又西至福山縣之芝罘島。一百餘里。又北至蓬萊縣之廟島。二百餘里。以上自石島起至廟島止。約共九百餘里。芝罘島西北一帶。有暗礁。船行偏東以避之。又廟島之東。有常山頭淺灘宜避。試水在十五六托至二十托不等。船至廟島。以東南風為大順。計東省洋面。一百零五島。中有二十五島。為海道要地。而廟島尤大。可以停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