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戶政一理財上(2)
理財三策疏乾隆十年
御史柴潮生
竊惟治天下之要務。惟用人理財兩大事。用人者進君子退小人而[己](已)。理財者使所入足供所出而已。我皇上旰食宵衣。旁求籲俊。用人之際。聖心自有權衡。惟是理財一道。則承平日久。供億浩繁。損上益下之念。無日不于宸衷。而量入為出之規。尚似未籌乎至計。禮曰財用足故百志成。若少有窘乏則蠲徵。平賦恤災厚下之大政俱不得施遲之。又久則一切苟且之法隨之以起。此非天下之小故也。大學之言理財。曰生曰食曰為曰用。夫生與為事屬乎下者也。今天下之人皆知致力。上不過董其綱紀而已。食與用權操乎上者也。非通各直省為計。合三十年之通。俾寬然有餘不可。頃見臺臣請定會計疏內。稱每年所入三千六百萬。出亦三千六百萬。食不可謂寡矣。又直隸修水利。部臣至請捐道府大員。用不可謂舒矣。臣觀往古承平之餘。每以乏財為患。其時之議。不過曰汰冗兵。省冗員。行節儉。今行伍無虛籍。廩給無枝官。宮府無妄費。是節之無不至也。過此則刻覈吝嗇矣。唐宋之稅糧。有上供有送使有州。催科有破分。即明萬歷以前。征追亦止以八九分為準。至張居正當國。乃以十分考成。今直省錢糧。俸餉之外。存至少。而且地丁有耗羨。關稅有盈餘。鹽課有溢額。是取之亦無不至也。過此則為橫征暴歛矣。然就今日計之。則所入僅供所出。就異日計之。則所入殆不足供所出。以皇上之仁明。國家之休暇。而不籌一開源節流之法。為萬世無弊之方。是為失時。以臣等荷叨厚恩。備官臺省。而不能少竭涓埃。協贊遠謨。是為負國。雖其事至重。斷非弇昧之見所能周悉。然事無有要于此者。固不能默而息也。以臣之計。一曰開邊外之屯田以養閑散。一曰給數年之俸餉散遣漢軍。一曰改捐監之項以充公費。三者行而後良法美意可得而舉也。何也。臣聞宋太祖之有天下也。舉中國之兵只十六萬。至英宗治平年間至百二十萬。國力為之耗竭。神宗思革其弊。于是王安石行保馬之法以汰兵。行市易免役之法以生財。而國事已去。明之宗枝。不仕不農。仰給宗祿。至中葉以後。乃共篷而居。分餅而食。男四十不得娶。女三十不得嫁。何也。力不足以給之也。今滿州蒙古漢軍各有八旗。其丁口之蕃昌。視順治之時。一衍為十。而生計之艱難。視康熙之時。已十不及五。而且仰給于官而不已。局于五百里之內而不使出。則將來上之弊必如北宋之養兵。下之弊亦必如有明之宗室。此不可不籌通變者也。臣竊以滿州閑散。及漢軍八旗。皆宜設法安頓。查沿邊一帶至奉天等處。多水泉肥美之地。近日廷臣如顧琮等。俱曾請開墾。請遣有幹略之大臣。前往分道經理。果有可屯之處。 特發帑金。為之建堡墩。起屋廬。置耕牛農具。令各旗滿州。除正身披甲在京當差外。其家之次丁餘丁力能耕種者。令前往居住。其所耕之田。即付為永業。分年扣完工本。此外更不陞科。惟令其農隙操演。則數年之後。皆成勁卒。復可資滿州之生計。其逐年發往軍臺之人。養贍蒙古。徒資糜費。莫若令其分地捐資力。此後有願往者。令其陸續前往。此安頓滿州閑散之法也。至漢軍八旗。已奉有聽其出旗之旨。以定例太拘。有力願出者。為例所格。例許出者。多無力之人。恐出旗後無以為生。以故散遣寥寥。今請不論其家之出仕與否。概許出旗。其家現任居官者。各給以三年之俸餉。其無居官者。統給以六年之餉銀。其家產許之隨帶。任其自便。彼在旗百年。勢難徒手而去。若許帶家產。又有并給三年六年之俸餉。將此一項經營。亦可敵每年所給之餉。則貧富各不失所。而五年以後。國帑之節省無窮。即一時不能盡給。分作數年。以次散遣。帑藏亦不至大絀。其都統以下章京以上等官。各按品級。陸續改補綠旗提鎮將弁。此安頓漢軍之法也。
臣又按耗羨歸公者。天下之大利。其在今日。亦天下之大弊也。往者康熙年間。法制寬略。州縣于地丁之外。私徵火耗。其陋規匿稅。亦未盡剔釐。上司於此分肥。京官于此勒索。遊客于此染指。分肥則與為蒙蔽。勒索則與為游揚。染指則與交通關說。致貪風未泯。帑庾多虧。自耗羨歸公之後。一切弊竇。悉滌而清之。是為大利。然向者本出私徵。非同經費。其端介有司不肯妄取。上司亦不敢強。其賢且能者。則能以地方之財辦地方之事。故康熙年間之循吏。多實績可紀。而財用亦得流通。自歸公之後。民間之輸納。比于正供。而絲毫之出納。悉操內部。地丁之公費。除官吏養廉之外。既無餘剩。官吏之養廉。除分給幕客家丁之修脯工資。事上接下之應酬。輿馬蔬薪之繁費。此外無餘剩。每地方有應行之事應興之役。捐己資既苦貧窶。請公帑實非容易。于是督撫止題調屬員。便為整頓地方矣。不問其興利除弊也。州縣止料理案牘。便為才具兼優矣。不問農桑教養也。臣不敢泛引。請以近事之確鑿有據者言之。足民莫大于墾荒。而廣東一省。荒田至二萬頃。無有過而問也。足民莫大于水利。而西北各省水道。從無疏濬。陝西鄭白二渠。昔人云。溉田六萬頃。今湮塞不及溉百餘頃。湖廣出米。接濟東南。而湖岸之堤工。派官派民。究無長策也。足民莫大于平糶。而貴糶則時價不得平。賤糶則採買無所出。紛紜議論。究無定局也。而他可知矣。此皆由於一絲一忽。悉取公帑。有司每辦一事。上畏戶工二部之駁詰。下畏身家之賠累。但取其事之美觀而無實濟者。日奔走之以為勤。故曰此天下之大弊也。夫生民之利有窮。故聖人之法必改。今耗羨歸公之法勢無可改。惟有為地方別立一公項。俾任事者無財用窘乏之患。而後可課以治效之成。臣請將常平倉儲仍照舊例辦理。其捐監一項充各省之公用。除官俸兵餉之類。照常動用正項。其餘若災傷之有拯恤。孤貧之當養贍。河渠水利之當興修。貧民開墾之當借給工本。壇廟祠宇橋梁公廨之當修治。採買倉穀之價值不敷。皆于此項動給。以本地之財供本地之用。如有大役大費。則督撫合全省之項而通融之。又有不足。則移省之項而協濟之。其稽察之權。屬之司道。其核減之權。操之督撫。內部不必重加切核。則經費充裕。節目疏闊。而地方之實政皆可舉行。或疑復採買則穀貴。不知常平之行。二千年矣。最為良法。前者採買與收捐並行。又值各省俱有荒歉。賑貸告糴。雜然並舉。故穀貴。非一常平之買補。可致穀貴也。且損監一項。或銀粟兼收。或豐收本色。歉收折色。皆可以調劑常平之不逮也。或疑此項不歸正供。有司必多侵蝕浮冒。不知巧黷之夫。雖正供亦能耗蠹。廉謹之士。雖暗昧不敢自欺。設官分職。付以人民。只可立法以懲貪。不可因噎而廢食。唐人減劉晏之船料而漕運不繼。明人以周忱之耗米歸為正項。致逋負百出。路多餓殍。大國不可以小道治。善理財者固不如此也。此捐監之宜充公費也。三法既行。則度支有定。他如關稅鹽課之溢額。皆可量加裁減。以裕民力。經費有資。則如好善樂施之類。皆可永行停止。以清仕路。民力裕則教化行。仕路清則風俗正。教化行而風俗正。皇上以敬勤之身。總其綱紀。鞏固靈長之業。猶泰山而四維之也。臣日夜思維。以為當今之要務。無急于此者。伏乞 皇上深睿慮。並 敕公忠有識之大臣。詳議可否。以漸施行。臣無任激切待命之至。
生財裕餉第一疏康熙 年
靳輔
臣惟我 國家車書一統。薄海內外。莫不尊親。自唐虞迄今。幅之廣。無如我 朝。夫地方既如此之大。宜乎財賦日增。貫朽而粟腐矣。乃司農猶鰓鰓焉患兵餉之不足。此不可解也。查地方一里。有田五頃四十畝。地方十里。為方一里者百。有田五百四十頃。地方百里。為方十里者百。有田五萬四千頃。地方千里。為方百里者百。有田五百四十萬頃。依王制所載山陵林麓川澤溝瀆城郭宮室塗巷三分去一計之。凡方千里之地。實有田三百六十萬頃。或其間有種棉花蔬果菱荷藥餌之類。以其非係五穀。姑再除去四分之一。計地九十萬頃外。亦實有田二百七十萬頃。什一取民。古之常制也。每田一畝。合夏麥秋禾計之。至瘠之土。亦可收糧一石。以什一之制科之。每畝征糧一斗。每田一頃。應征賦糧十石。二百七十萬頃。應征賦糧二千七百萬石。內以一分征本色。歲可征糧二百七十萬石。以九分征折色。每石牽科折銀四錢。而布帛魚鹽之利不與焉。直隸十四省之地。不下方五六千里。然以步弓徑直量之。不過方四千餘里。今姑止作方三千里科算。為方千里者九。每歲額賦。亦應有糧二千四百三十萬石。銀八千七百四十八萬兩。此臣準古證今。甯從至少科算。乃不易之理。必得之數。而非無稽之臆說也。今司農之所必需者。大抵兵餉軍需驛站與官役俸工營修祭祀而已。兵無餉則無之資飽騰。官無俸則無以養廉德。役無工食。則無以餬口腹。效奔走。三者不備。其弊皆能害齊民。傷邦本。又軍需為蕩寇之先資。驛站通國家之氣。以及營修城郭宮室與祭祀天地神祇。均屬必不可少者。然臣約而計之。歲有銀二千萬兩。足以餉兵而有餘。官役俸薪工食。即使多加數倍。驛站人夫馬匹。亦或量為加增。并一切軍需營造祭祀等項。不過再費銀二千萬兩。亦云至矣。設使國家每歲所入銀米。果有如臣前科之數。則每歲即多其所出。亦不及所入之半。庫藏積帑。必且充棟盈庭。尚何不敷之足患哉。然各直省見徵額賦。較臣前科之數。不及三分之一。自無怪司農之仰屋矣。夫天下既有實在之地。自當有必產之糧。既有必產之糧。自當有應輸之稅。今量幅而計地畝則甚多。按全書而稽額賦則甚少。其故何耶。蓋天下有三大弊。而世莫之察也。其弊不起於今而來自故明。且故明以前久同其弊。袛以世遠難稽。臣亦不復具論矣。何為三大弊。一曰水利不修也。二曰賦輕而民惰也。三曰生者寡而食者眾也。考之經書。孔子贊大禹曰。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孟子對滕文公曰。民事不可緩也。古之聖賢深知民之食為天。故凡論治國平天下之道。必以足民為首務。農事為先資。齊用管仲之策而富於山左。秦用鄭國之術而強於關中。即漢唐而下。亦有開渠溉田者。俱能利民益國。惜其不過行之一隅一時。天下後世不得盡蒙其利耳。今我國家地土之廣。古莫與京。荒而不治者。所在恒有。即治矣。類多平原無蓄洩之資。不待奇旱大澇。雨暘稍不時若。即便失收。以致國賦日逋。民生日困。此水利不修之弊也。堯舜取民。必以什一為準。白圭欲二十取一。孟子非之。過於什一則民力難供。不及什一則國用不足也。古來天下之利。全在西北。其江南之蘇松常鎮。浙江之杭嘉湖等府。在漢唐以前。不過一澤國耳。自錢鏐竊據。南宋偏安。民聚而地闢。遂為財賦之藪。故明初年見東南之賦。足以供用。於是惟知盡東南之利。而不復謀及西北。是以西北之賦日少。而民日窮。迨及季世。盜賊叢生。而不可收拾矣。我 朝定鼎之後。凡故明一切弊政。盡皆革除。惟生財之道。尚未復三代之古。雖墾荒闢土之令時下。而奉行之有司。俱無探源之論。是以未有實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