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经世文续编_4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02章 工政十一直隸水利(1)

畿輔水利議

王囗

天下有大計。可以寬東南之民力。而後國家裕足食之源者。莫如行西北之水利。而尤莫切於畿輔。然欲興其利者。必先有以操其根本。而達乎神明變化之權。然後可以成大功。而傳之久遠。昔北魏裴延囗為幽州刺史。立渠溉田萬餘頃。唐瀛州刺史盧暉引滹沱溉田五百餘頃。宋何承矩於雄莫霸州興堰六百里。元丞相脫脫立分司農司。西自西山。南至保定河閒。北抵檀順。東至遷安鎮。立法佃種。給鈔五百萬錠。期年大稔。明徐貞明水田議尤詳。嘗以九月任事。至明年二月。已墾至三萬九千餘頃。卒為浮議所撓。論者惜之。此古營田之尤著也。 本朝雍正三年。   上命怡親王周履三輔。大興營田。五年分立四局。一曰京東局。轄豐潤玉田諸州縣。自白河以東咸隸焉。二曰京西局。轄宛平涿州諸州縣。自苑口以西咸隸焉。三曰京南局。轄磁州永年諸州縣。自滹滏以西咸隸焉。四曰天津局。轄天津靜海滄州及興國富國二場。自苑口以東咸隸焉。其所引水。小則諸山泉。大則拒馬河子牙河白洋淀小清河滏陽河滹沱河永定河及海口潮水運河潮水。自五年至七年。得田六千頃有奇。此尤近事之可徵也。迄今甫及百年。遺蹟多湮。豈無望於修明其緒者歟。余嘗囗歷直隸諸府。攷其志書。乃知北方水利固可行。然亦有難於南方。而不當一概施之者。徐貞明反謂北易於南。夫豈其然。蓋南方土黏而固。故田塍厚僅數寸。而開畎出水之川。終歲不毀。北方土瘠多沙。雖尋丈之隄。水入則壞。此土質之異也。南方多水之委。且旁有所束。故源遠而流不甚激。終歲不竭。北方多水之源。冬春水涸。雖近河之田常不贍。而遠者益難及。夏潦一至。則勢激而多壅。近河之地。先受其害。其去易涸。故下流所資亦無多。此水性之異也。南方氣暖。春雨常多。蓄秧蒔田得及時。北方雨澤常稀。值雨則又憂水潦。此氣候之異也。且如史起引漳。傳為美談。而今志書謂漳水決不可引。亦猶鄭國引涇。而涇陽縣志言涇水決不可引也。非又古今之異宜哉。然則欲興水利。必先相其土宜。仿南方築圩蓄水之法。或開支河之流。或為瀦水之塘。而又參用古人溝洫澮川之法。旱則引水以至溝洫。潦則引水以達澮川。然後水之便者可以代雨。而又以防其氾溢之虞。其餘糞田之物。播種之具。一切募南方人為之。其土之必不宜稻者。仍使之藝旱穀。旱穀不可以久藏。則於近地產稻之處。易穀以為積貯。又使多植棗栗以供食。要使地無曠土。民無餘力。即不必盡為水田。而所得者已不少。則無論可省南方之輸運。而先有以裕北方之食用矣。由畿輔而推之於秦晉齊魯。其利皆可興也。然今之田。皆民閒世業。豈可奪其自前自有之利。以供我之開渠築岸。相其水勢而行之哉。是必厚償其直。而募人以耕作之。隨時以修治之。則公帑之耗。其可以省乎。故徐貞明亦言憚於費財。而欲舉力田之科。開贖罪之條。吾恐尚不足以勸也。善乎。許力臣先生之言曰。虞集之議。不行於當日。而丞相脫脫能行之於至正閒。以其時鈔法盛行。內帑不虧而國用足也。然則欲行水田。必先講求鈔法。而後為之不憂其無成。成之不憂其旋廢。斯誠萬世永賴之利也夫。

畿輔水利議敘略

林則徐

竊惟 國家建都在北。轉粟自南。京倉一石之儲。常糜數石之費。循行既久。轉輸固自不窮。而經 國遠猷。務為萬年至計。竊願更有進也。恭查雍正三年。   命怡賢親王總理畿輔水利營田。不數年墾成六千餘頃。厥後功雖未竟。而當時效有明徵。至今論者。慨想遺蹤。稱道勿絕。蓋近畿水田之利。自宋臣何承矩元臣托克托郭守敬虞集明臣徐貞明邱濬袁黃汪應蛟左光斗董應舉輩。歷歷議行。皆有成績。 國朝諸臣章疏文牒。指陳直隸墾田利益者。如李光地陸隴其朱軾徐越湯世昌胡寶瑔柴潮生藍鼎元皆詳乎其言之。竊見南方地畝。狹於北方。而一畝之田。中熟之歲。收穀約有五石。則為米二石五斗矣。蘇松等屬正耗漕糧。年約一百五十萬石。果使原墾之六千餘項修而不廢。其數即足以當之。又嘗統計南漕四百萬石之米。如有二萬頃田。即敷所運。儻恐歲功不齊。再得一倍之田。亦必無虞短絀。而直隸天津河閒永平遵化四府州。可作水田之地。聞頗有餘。或居窪下而淪為沮洳。或納海河而延為葦蕩。若行溝洫之法。皆可成為上腴。謹考宋臣郟亶郟喬之議。謂治水先治田。自是確論。直隸地畝若俟眾水全治而後營田。則無成田之日。前於道光三年。舉而復輟。職是之故。如仿雍正年閒成法。先於官蕩試行。興工之初。自須酌給工本。若墾有工效。則花息年增一年。譬如成田千頃。即得米二十餘萬石。或先酌改南漕十萬石。折徵銀兩解京。而疲幫九運之船。便可停造十隻。此後年收北米若干。概令覈其一半之數。折徵南漕。以為歸還原墾工本。及續墾佃力之費。行之十年。而蘇松常鎮太杭嘉湖八府州之漕。皆得取給於畿輔。如能多多益善。則南漕折徵。歲可數百萬兩。而糧船既不須起運。凡漕務中例給銀米。所省當亦稱是。且河工經費。因此更可大為撙節。上以裕 國。下以便民。皆成效之可卜者。至漕船由漸而減。不慮驟散水手之難。而漕弊不禁自除。絕無調劑旗丁之苦。 朝廷萬年至計。似在於此。謹薈萃諸書。擇其囗明切要可備設施者。條列事宜。析為十二門。首臚水田利益 國計民生。明當務之急也。次辨土宜。次考成績。因利而利。示已成之事。著必效之券也。次專責成。次優勸獎。齊心力。勵勤能也。次輕科則以絕顧慮。次禁擾累以杜流弊。次破浮議阻撓以防中梗。由是令行禁止而經畫可施。次以田制溝洫而營種之事備焉。經畫既施。美利務在均平。故攤撥次之。美利既昭。見小終貽遠害。故禁占礙又次之。首善倡行有效。以次推行各省。普享樂利。而營田之能事畢矣。凡所鈔輯。博稽約取。匪資考古。專尚宜今。冀於裕 國便民至計。或稍有裨補云。

謹案周官大司徒。掌天下土地之圖。辨十二壤而知其種。樹藝之事繁矣。而王畿之內。惟稻人設專官。其用水作田之法。亦較諸職特詳。蓋五穀所殖。稻之入最豐。又性宜水。為之溝防蓄洩之制。天時不齊。可仗人力補救。非如他種之一聽命於天。故農為天下本務。稻又為農之本務。而畿內藝稻又為天下之本務。我 朝劭農重穀。   列聖相承。茆檐耕織。悉被   宸章。海澨雨暘。動關  聖慮。稼穡惟寶。艱難周知。固已立萬世不拔之基矣。而畿輔農田水利。歷經奉   旨興修。藝稻迄猶未廣。今畿輔行糧地六十四萬餘項。稻田不及百分之二。非地不宜稻也。亦非民不願種也。由不知稻田利益倍蓰旱田也。乃觀潞水客談所述。及 本朝諸臣奏疏。先後指陳稻田利益。深切著明若此。是其上裨 國計者不獨為倉儲之富。而兼通於屯政。河防下益民生者不獨在收穫之豐。而囗及於化邪弭盜。洵經國之遠圖。尤救時之切務也。今誠逐條研核。確信夫營田藝稻。實為根本至計。效可必致。而事在必行。則萬年美利。既不難操券以觀成。俶載經營。乃可與更端而圖始。土宜之辨。已事之徵。可遞詳矣。又案稻水穀也。禹謨六府。始水而終穀。故天下有水之地無不宜稻之田。近在內地者無論已。迪化在沙漠之境。而有泉可引。宜禾錫以嘉名。臺灣懸閩海之中。而有潮可通。產米甲於諸郡。此皆從古天荒。開自 本朝。而一經耕治。遂成樂土。況 神京雄據上游。負崇山而襟滄海。來源之盛。勢若建瓴。歸壑之流。形如聚扇。而又有淀濼以大其瀦蓄。有潮汐以資其潤澤。水派之播流於全省。若氣血之周貫於一身。奧衍之資。天造地設。是有一水即當收一水之用。有一水即當享一水之利者也。然非深明乎因地制宜之用。化瘠為沃之方。恐狃於成見。必將以水土異性為疑。今且不敢遠徵。斷自元明建都以來。敷陳諸策。固已言之鑿鑿。試之有效。而我 朝怡賢親王周歷經度。囗次疏陳。參之諸臣奏議三輔志乘。凡土之宜稻。地之可田。悉經逐段指出。則畇畇畿甸。實據天地自然之利。尤為萬無可疑。今即水道之通塞分合不無小殊。而土性依然。地利自在。可知稻田之不廣。良由人事之未修。而所以物土宜興水利者。可以考求遺囗。實力舉行矣。

又案天下事創則難與慮始。因則易與圖功。故治地莫善於因。明臣左光斗水利三因策曰。因天之時。因地之利。因人之情。明課稻於北。似創而實因也。時韙其言。水利大興。鄒元標嘗言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是。此三因之明效也。臣竊謂今日用因之法。莫如因古人之遺囗而修復之。因現在之成效而推廣之。非特施功易。奏效速也。西北水田。久置不講。一旦興舉。事同創始。利益雖宏。土宜雖得。而未經試可。人將不信。宋何承矩規畫塘濼。人多議其非便。發言盈廷。承矩援漢魏至唐屯田故事以折之。眾始信服。不二年輦穗送闕。功效大著。至今畿南囗稻。猶其遺澤。承矩蓋善於用因者矣。今歷稽開墾成績。著之於篇。某州邑某泉某水。按圖可索。信而有徵。主議者既決然於說之必可行。任事者亦曉然於功之有可據。或就廢堰古渠之囗。尋訪遺規。或即羹魚飯稻之鄉。講求成法。而一切營墾事宜。可舉而措之矣。

又案周人重農。故農官莫詳於周禮。漢魏而降。如搜粟都尉宜禾都尉典農中郎將司田參軍。皆於守令而外。特設專官。竊以養民裕國。本是守令之事。若設官專領。於民情之苦樂。地方之利病未必周知。而既無司牧之權。則令未必行。禁未必止。公事恐多牽掣。若仍須會同地方官。又易啟推諉歧視之漸。且多一衙門。多一冗費。即鄉村董勸之人。如農師田長等名目。亦不必設。恐奉行日久。實去名存。徒滋閭閻浮費也。守令為親民之官。情形熟。呼應靈。擇其勤恤民隱。實心任事者。屬之經理。以成田之多寡。得稻之盈絀。課其殿最。不煩更張而事可集。故當創行之始。相度水泉。經畫地畝。以及招募農民試種倡導章程。宜專囗大員。核定辦理。俟事有端緒。效可廣推。則專責之地方官為便。

又案魏書高允曰。方一里則為田三頃七十畝。方百里則三萬七千畝。若勸之。則畝益三升。不勸。則畝損三升。方百里損益之。率為粟二百二十三萬斛。況以天下之廣乎。旨哉斯言。其著勸農之利。可謂約而達矣。然此就已成之田言之。若治旱田為水田。易雜糧為稻米。畝益至一石以外。則勸課之功。其效愈廣。伏讀 大清會典。載 國朝墾荒。自助牛種寬徵賦而外。有懸爵賞以勵招徠之條。區畫周詳。務使野無曠土。惟民為邦本。食為民天。課之勤。故獎之至也。今營成之後。地方官既各視多寡以為考成。民閒自營者。驗明成熟有效。按頃畝分別等差。給予優獎。佐之以議敘之典。贖罪之條。如此。則勸率自至鼓舞自生。數年後。倍入之獲目驗而身習。美利所在。民自趨之。不待勸而無不勸矣。

又案水田之興。西北大利也。然或計其歲入之饒。而議及歲供之數。則民情懼罹重賦。必將瞻顧不前。昔徐貞明領墾田使。北人懼東南漕儲派於西北。事初舉而煩言頓起。遂以中止。此其明徵也。宋臣晁公武有言。晚唐民務稼穡則增其租。故播種少。吳越民墾荒而不加稅。故無曠土。是因墾議賦。適因賦病墾。卒至田不加闢。賦無可增。於國於民。兩無裨益。我 朝賦役之制。東南賦重而役輕。西北賦輕而役重。用一緩二。實為立法之精心。今役既無可議減。賦又何可議增。請自今新開水田。若本係行糧地畝。照原額徵收。永不加增。或係無糧荒地。亦須酌寬年限。緩其升科。輕其賦則。明定章程。囗行曉諭。俾共知  聖天子深仁大度。但求民閒有倍入之收。不計 國賦有絲毫之益。庶良懦絕顧瞻之慮。豪猾息梗阻之謀。而樂事勸功。共戴  皇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