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答湖州僧海印
問古人已稟單傳直指。復修淨業而欲往生者。為是悟後。隨願起行耶。為是未悟。二行兼修耶。若兼修者。墮偷心。岐路心。工夫那得成片。如已悟。則塵塵華藏。在在蓮苗。十方無不可者。何獨樂西方乎。
答。承教有言。淨土有三。謂常寂光土。實報莊嚴土。方便有餘土。若諸佛菩薩。與從上單傳悟心諸祖。皆受自性法樂。無一不歸常寂光土者。是謂惟心淨土。若塵塵剎剎皆淨土者。乃華藏莊嚴實報土耳。亦惟心所現。至若求生西方淨土者。名方便有餘土。乃華藏塵剎中一土耳。此是欲求往生者。論云。眾生初學。懼信心難成。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回向。願求即得往生。常見歸依佛。故終無有退。此乃未悟而修者。即永明所云。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之意也。若兼修此行。如論所云。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此豈偷心。是未達念佛之旨。不知淨土之意也。是知已悟者。不待求而自然往生。未悟者。亦非偷心念佛可生也。
問參禪貴一念不生。念佛貴淨念相繼。茲參究念佛一門。意在妙悟。而得往生也。今念佛時。雖心佛分明。參時則二俱坐斷。故參功漸勝。念佛漸微。他時焉得亦悟亦生耶。
答。參禪。貴一念不生。是已。若言念佛。貴淨念相繼者。此將四字佛號。放在心中。為淨念耳。殊不知四字佛號。相繼不斷者。是名繫念。非淨念也。乃中下根人。專以念佛求生西方。正屬方便淨土一門耳。今云參究念佛。意在妙悟者。乃是以一聲佛。作話頭參究。所謂念佛參禪公案也。如從上諸祖。教人參話頭。如庭前柏樹子。麻三斤。乾矢橛。狗子無佛性。放下著須彌山等公案。隨提一則。蘊在胸中。默默參究。借此塞斷意根。使妄想不行。久久話頭得力。忽然[囗@力]地一聲。如冷灰豆爆。將無明業識窠臼。一拶百碎。是為妙悟。即參究念佛。亦如此參。但提起一聲佛來。即疑審是誰。深深覷究。此佛向何處起。念的畢竟是誰。如此疑來疑去。參之又參。久久得力。忽然了悟。此為念佛審實公案。與參究話頭。原無兩樣。畢竟要參到一念不生之地。是為淨念。止觀云。若心馳散。應當攝來歸於正念。正念者。無念也。無念乃為淨念。只是正念不昧。乃為相繼。豈以聲聲念佛不斷。為參究淨念耶。此不但不知參禪。亦不知念佛矣。若參究果至淨念現前。則淨土不必外求。而一念即至。得上品上生者。此行所至也。
問即心即。佛不外馳求之理。信得及。見得徹了。為便。隨緣消業。不造新殃。任運騰騰。以待夫識乾自得耶。為當更起疑情。窮參力究。以求妙悟耶。
答。信得即心即佛及。只是空信。須要行證。若無行證。徒信無益。豈有但以信字便為了徹耶。古人云。先悟後修。是則悟後正好修行。古德云。學人但得一念頓契自心。是為妙悟。尚有八識田中。無量劫來惡習種子。名為現業流識。既悟之後。即將悟得道理。二六時中。密密綿綿。淨除現業流識。名之為修。不是捨此悟外。更有修也。淨除現業。乃為隨緣消舊業。全仗悟之之功。乃能有力淨除惡習。若但空信。將何以消惡習乎。所云。疑情參究等。正是淨除現業工夫。若未悟時。須究業習流識起處。經云。靜坐山林。觀自心流注等。若已悟後。則惡習起處。一照便消。自然如紅爐片雪耳。悟後消業。與未悟時工夫。日劫相倍。不可同日語也。
問。參禪暫有諸念不生時。其話頭便提不起。亦捺不落。其應緣時。若管帶又被古人訶斥。任之不能相續。只是動靜兩閒。如何提究。疾得相應。
答。參禪暫有諸念不生時。此非真不生。乃是話頭得力處耳。此得力處。不能久常。及至遇緣便打失。或被境界搖奪。自然動靜兩般。起滅不停耳。若果能用心。單在一念不生以前著力。久久純熟。一念不生。本體現前。常光了了。明暗不迻。動靜一如。方為打成一片。到此應緣。不須管帶。自然任運合道。豈有古人訶斥。真無生意耶。參禪工夫。只在一念不生以前著力。如此提究。自然疾得相應。若以電光三昧為得。終落識情窠臼。
問永嘉云。誰無念。誰無生。雲居齊云。不斷分別。不捨心相。似悟後有想念也。又涌泉云。不許走作。仰山禪鬼不知。及石霜一念萬年等。竟似悟後無想念也。豈應緣有。而離緣無耶。有無二義。願垂一決。
答。古人悟的就是妄想。妄想就是悟的。元無兩般。迷人坐在妄想中。故望妙悟。將謂別有耳。棱伽云。從上諸聖。轉相傳授。妄想無性。豈有二耶但迷時用妄想。悟時用自心。豈有悟後又起妄想耶。
問永明云。先以聞解信入。後以無私契同。一入信門。便登祖位。夫祖位甚深。聞解便可登乎。況雲門已透法身。洞山必令盡識。是證非解也。茲解位稱祖。當必有深義。
答。教有信解行證四門。其解有解悟之解。知解之解。若以聞信入。乃知解邊事。若靈雲睹桃華。香巖聞擊竹。頓了自心。此解悟之解。一解便徹自心。即將解字吐却。所謂入此門來。不存知解。便稱祖位。若聞他家屋裡事。解得當為己有。豈可稱為祖師耶。已透法身。若影子不忘。正墮識情。全存知解。是以古人不貴。若真實悟的。豈特解不稱祖。所謂初發心時。即得菩提。豈可與知解者同耶。
問初祖示棱伽以印心。黃梅令讀金剛而見性。乃至俱胝準提。首山法華。似參禪不礙於持誦。藥山不許看經。趙州不喜念佛。乃至高峰曰。話頭緜密。便是一卷不斷頭的經。又似禁絕誦持。而貴在單提心印。從來以參話頭為主。兼持華嚴及念佛為課。今欲止其課。一其參。惟存願力。未知得否。
答。初祖黃梅。以棱伽金剛印心乃禪道初來。恐學人用心差錯。故以經印正其心。不致誤謬。非是以經為己解也。俱胝準提。是以呪為話頭參究。亦從緣而入者。若首山法華。乃悟後聊以作佛事耳。所謂心悟轉法華。非以誦經作功行也。其不許看經念佛者。正恐學人迷却自己。把作實法會耳。若參禪人未悟時。不妨持誦。乃借法力加持。以為助行。如三期懺悔。古人必不可少。若悟後誦經。則字字心光透露。盡為妙行。豈比循行數墨。春禽晝嗁者耶。
問但愁不作佛。莫愁佛不解。語古訓也。今之學者。不務真修。而務機鋒轉語。過矣。然自知未悟。時切提撕。只因見地未明。恐是盲修瞎煉。故以師資道友閒。問答醻唱。此亦無傷乎。儻學力不通商量。必俟悟後吐語。則見地尚虧。從誰起行耶。況陶鎔理性。決擇是非。如三登九上。一句千山。俱在悟前耶。
答。古時悟心之士。稱為明眼人。若作家相見。如兩鏡相照。不拘有語無語。自然目擊道存。不是定要醻酢機鋒。相尚為高也。後之學者。狂妄馳騁。口舌便利。誠不足取。若是參學有疑明眼人前。真誠請益。披露本心。亦非以口舌相見。至若廣參知識。只為決擇此心。何妨落草盤桓。平實商量。方是本色道人。若務機鋒應醻。乃門頭戶底。非真實也。真參實悟之士。決不墮此。
問見自性者。得自由於生死。作得主者。能轉業於臨終。彼諸祖得自由者勿論。其草堂青印禪師等。那隔世便迷耶。豈悟有淺深。習有重輕乎。抑亦大悲增上。本高迹下。而人自不知乎。不然。學者奚取信於見性法門耶。
答。古人所云。一悟便了生死者。乃悟自性法身耳。尚有積劫無明。習氣種子。皆生死苦因。未得頓盡。故須多劫修行。方成佛道。且如七信菩薩。已悟自性。位登不退者。又歷四十二位。漸斷無明習氣。方成佛道。豈可以七信之悟。便為究竟了生死耶。是知變易生死尚與微苦相應。故云。菩薩有隔陰之昏。所云轉業。但是道力殊勝。故能轉非定消定業也。其實悟有淺深。習有厚薄。但悟後。處生死而不被生死拘留。來去自在。故稱變易生死。是悟心之人。在生死中。縱迷亦易覺。必不至大顛倒耳。經云。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鑛。豈可預憂其復迷。而輕見性法門耶。若本高跡下。又不在此論。然佛不能逃定業。又非悟心之咎也。
答段幻然給諫
問曰。圓妙真心。未有不由五陰而障。入如來地。未有不由破陰而成。棱嚴五十五位。行布詳矣。由淺淺而深深。必由破某陰。而後躋某位。以破障對位次。諸家解尚未分明。豈學問難思。推敲難到。故置之耶。經云。受陰盡者。雖未漏盡。心離其形。從是凡身上。歷菩薩六十聖位。可見破色陰。決在三漸次無疑矣。且又修習真修。增進諸功。皆在色身而起。其破色陰。一一可徵。獨以受想等。攝入六十位中。尚未決別。而經云。又以識陰若盡。如淨瑠璃。內含寶月。如是乃超十信等。可見五陰該在行布中。但後人未細心耳。某陰未盡。則不能超十信。某陰未盡。則不能超十住等。至於識陰銷落。六十位次始超。今若云。破陰自破陰。何必併歸六十位。位次自位次。何必併歸破陰。是有二種門頭矣。且歷位而不併入五陰。則行布內少破魔之功勛。行布不成行布也。破陰而不併入三賢十聖。則破陰中缺修證之位次。破陰不成破陰也。望師一一分疏。開我執迷。今掠宗抄案之徒。只貴眼明。不貴踐履。謂毗盧頂上行。有何五陰。有何行布。大妄語成。害將何極。至於宗門得道之祖。亦謂一了一切了。不歷三祇。今無論十地神通。即願心住菩薩能遊十方。所往隨願。傳燈高賢。有此手段否。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恐只收入初乾慧中。未必是金剛乾慧後心也。次又見孤山註。識陰盡文諸根互用。即圓教相似。七信界內。思惑已盡也。能入金剛乾慧者。從相似位。超入等覺後心也。天台明圓教。利根一生。有超登十地。與此符合。甫閱其文。不覺鼓掌曰。識陰若盡。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回向。十地。等覺云云。超字。又不歷五十五位者也。然則三漸次以後。即破五陰。陰若破。則五十五位。可盡超乎。若然是行布外。另有一種門頭也。望師詳以語我。困農望雨。以日為歲。此番請益。更切更深。惟勿斳金玉是禱。武昌段然頓首。
答。讀來問棱嚴破陰淺深。與五十五位相對同別。此乃諸佛菩薩。自住三摩地中。親證境界。非凡情所可妄測。此義從前諸師。亦未疑及。即宗鏡深窮性相之原。然亦未談及此。學者。一向槩未留心。即山野通議。但於三漸次。及結位之文。小有發揮。亦未詳配位次。如來問云云。深為有見。山野膚淺暗昧。且禪定未深。五陰未破。定中境界。安敢妄言。以居士為法心切。問意懇到。故敢依聖言量。略陳其槩。所言五陰。乃一切眾生。通受生死之苦具。修行之士。未有不破五陰。而能超生死者。故如來出世。單單只是破眾生五陰生死之具。即一代時教。盡是破陰之談。散在五時。無處不說。但未次第。唯以棱嚴經一經。收盡一代時教。統攝迷悟修證因果。備殫聖凡二路。以便修行者。為一路涅槃門。故修證位次。始終詳悉。且又特申定中破陰境界者。以此經真修。專以禪定一門深入。而以破陰驗其淺深。故其位次不同華嚴瓔珞等說。以華嚴圓圓果海。一位具足一切位。雖設行布。不說斷證。要在藉顯圓融。故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是以果覺為因心也。瓔珞位次雖詳。意在分斷分證。故約見思塵沙無明。以定列行布。如天台所明。此經與彼二經。迥然不同。單約棱嚴大定。頓悟漸修。故以不生滅心為本修因。是先悟妙圓真心為本發心。即以此心漸斷習氣。以定位次淺深。正起信論。發心修行。以悟真如為本。至其斷惑。論又多依相宗斷證。特約六麤三細。以定位次。是謂先悟後修。故論就破惑定位則易明。此經以破陰定位則難合。何也。若約論。則信位斷執取計名字起業。三種麤惑。三賢斷相續智相。二惑為麤中之細。細中之麤。初地至七地。斷三細中現相。八地至等覺斷轉相。金剛最後斷業相。此經中斷證之明文也。今若以五陰對惑。合位高下。則經義大不然矣。以經有明文。則曰理須頓悟。乘悟併消。此則不歷諸位矣。事須漸除。因次第盡。此又約斷以明位也。此經先悟後修。正與論義相符。若約論義。先斷惑業。在三賢。後斷無明在登地。與今經少異。詳今經文。三漸次中。即獲無生法忍。從是漸修。安立聖位。然無生法忍。乃登地已證平等真如。方得此忍。是經意以三漸中。專以真如為行本。且云。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國土。皎然清淨。譬如琉璃。內懸寶月。後文云。識陰若盡。如淨琉璃。內含寶月。如是乃超十信。以至等覺圓明。入於如來妙莊嚴海。以此佛語證之。則在三漸次中。已超諸位。應於未登位前。已破識陰。又不待相似信位矣。又何敢妄以破陰次第。配諸位耶。諦觀佛意。必不然矣。此經正義。大與諸經不同者。以諸經葢隨時隨機。對談修證中一段義。其所破惑。亦隨機偏重。乃一時應病之藥耳。此經總收一代時教。無機不攝。重在單破生死根本。專指婬習為生死之根。大定乃破敵之具。故經特出。發業潤生。二種無明。是以大定直破八識根本無明。而以定斫窮。縱八識未破。而見思塵沙麤惑。任運先落。至若以不生滅心。為本修因。正是以金剛心為禪定本。故經云。是名妙蓮華。金剛王寶覺。由是觀之。則初修定時。在三漸次中。以定研窮。已破八識。透出金剛心地。正是理須頓悟。乘悟併消。則能超越諸位矣。若云。從此安立聖位。則是事須漸除。因次第盡。乃約侵斷。歷劫無明習氣。特就厚薄輕重。約位。以判淺深高下耳。斯約頓悟漸修。則由破陰而入位。元無二路也。此義正與溈山云。若人一念頓了自心。是名為悟。即以所悟。淨除現業流識。是名為修。非此外別有修也。以眾生隨生死流。流有四種。謂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今三漸次中。慾愛乾枯。根境不偶。現前殘質。不復續生。乃斷欲有見三流也。名乾慧地者。言乾有其慧。未與如來法流水接。是無明流尚未乾耳。此無明流。乃金剛心中無明流。宗門目為真常流注。故經結位文云。是覺始獲金剛心中。初乾慧地。此言從前漸次。得乾慧以來。直至等覺。金剛心中。無明習氣之流。才得乾耳。由是觀之。於三漸次中。已破八識。頓悟自心。從入信以來。直至等覺。通斷無明習氣。正是事須漸除。因次第盡也。所以無明。必歷諸位而後盡者。以從真淨界中。瞥生一念無明。遂起生死。無量劫來。起惑造業。皆是無明妄想之咎。以遭曠劫生死時長。染著愛慾。習氣深厚。必須以金剛心。重重磨煉。方始得還本源心地。故從信位。即云圓妙開敷。中道純真。末後乃云如是重重。單複十二者。正顯以此大定。消磨習氣之功也。且如經云。五陰各各皆是妄想為本。若破陰對位。則經初信文中便云。即以此心中中流入。一切妄想。滅盡無餘。又安可以帶陰而入諸位耶。若帶妄想而修。則不名為真修矣。且三漸次中。慾愛乾枯。根境不偶。現前殘質。不復續生。此則已出三界生死矣。後文識陰盡。則超命濁。豈但破色陰耶。受乃執受。四大有苦樂等。若受陰不破。則不得正受。若想陰不破。則難入妙奢摩他。若行陰不破。則生滅不停。非為正定。若識陰不破。則未悟真心。難立諸位。由此證之。則在三漸次中。已破五陰。決不帶五陰而入諸位也明矣。豈可單破色陰耶。由五陰俱破。方名真悟。由破八識進修。乃名真修。是則破五陰。乃頓悟其理。其後諸位。但約大定。以消磨歷劫無明習氣。正謂事須漸除。至若五十五位。諸妙功德。以如來藏中。具有恒沙稱性功德。向被無明。變作恒沙生死業習。今以金剛如幻三昧。磨煉業習。化作神通妙用耳。以所化者淺。故其位下。所化者深。故其位高。圭山云。覺前前非。名後後位。以此觀之。此經大義。單以觀心研窮。進破無明。約位以明證入之淺深。非分斷分證之可比。由先破陰。而後八位。非約破五陰。以配諸位也明矣。又豈可執定破陰。以併行布位次耶。然破陰之說。佛恐諸修行人。得少為足。錯亂修習。故特申明。以防邪誤。非就此以明位也。且識陰未破。墮落二乘。則可知矣。若禪門頓悟自心。頓出生死。則不落階級。乃是三漸次中。頓破八識。自然超越諸位。然祖師雖云超越。但云素法身佛。未必具有相光莊嚴。神通妙用。即諸佛如來。未有不悟自心。而成佛者。若一悟便了無事。則諸佛又何假更歷三大阿僧祇劫耶。今人蒲團未穩。以世智聰明。掠古人公案。自逞知見。妄言證聖。自為超佛越祖。乃是憎上慢人。未得謂得。墮大妄語。可不懼哉。此輩豈可以破陰不破陰。與真修之士同日而語耶。昨東行。見禪者甚多。而墮上慢者不少。山野特舉破陰。以印正之。聞者慚服。頗折其邪。見白衣談禪。多墮此病。惟今真修。但以三漸次行頓悟自心。頓出生死一著為急務。若自心一明。識陰自破。則前四陰。不待破而自破。且如將頭臨白刃。一似斬春風。豈色陰能礙也。又云。老僧能轉十二時。又云。入息不居陰界。出息不涉眾緣。豈在受想行陰裏。六祖臨終自知去處。豈非隨願所往。如是殆非妄言證聖者可擬也。吾人只貴究明自心。求出生死一著。且不必論破陰與位次合不合。以理揆之。聖言證明。暗劣之見如此。高明有以教之。
西堂廣智請益教乘六疑
一問古人判教云。雙垂兩相。二始同時。初說華嚴。本被大乘。二乘絕分。鹿苑轉四諦時。身子目連。尚未捨邪出家。何故華嚴結末文中。有聲聞舍利弗等。若據結文。二乘得聞華嚴。何故斥云二乘絕分。文義俱違。願垂分祈。
答。教中說十方諸佛。一身一智慧。故十方佛土中。唯說一乘法。所以菩提場中。初成正覺。即說華嚴為最上一乘法。獨被大根眾生。是謂稱實智說。爭柰眾生根機不一。有中下劣解。不見不聞。則為絕分。故隨劣機感。現小化身。八相成道。於鹿野苑。說三乘法。所謂佛真法身。猶若虗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以但隨機感。故現身耳。其所說法。為權智也。華嚴會上。逝多林中。文殊象王迴旋。則舍利弗等。六千比丘。成道於言下。是亦地上菩薩。名大阿羅漢。今佛既現小應身。示生人閒。而諸外道堅執我見。未易攝化。故舍利等。亦隨現聲聞。輔揚法化。為影響眾。所謂內祕外現之儔。非實聲聞也。其斥二乘絕分者。乃斥實行執相聲聞。而舍利等受呵。正為鼓簧法化耳。大似優戲塲中。各作一脚。以發悲歡離合之情。及至散塲。則了無干涉。故菩薩利生。如嬉戲然。調而應。偶而會。豈實法耶。
二問華嚴經中。普眼不見普賢。如是三度入定。徧觀三千大千世界不見。却來白佛。佛教靜三昧中。起念便見。普眼纔起一念。即見在虗空中。若普賢之身。是一真法界。應在三昧中見。何故不見。若普賢是色相身。未入定時應見。何故佛教起念方見耶。
答。法身無相。饒他普眼。亦莫能覰。於定中求而不見者。以法身無彼此迭相見故。是知可見者。乃就第二門頭。故起念方見耳。
三問起信論中。真如內熏。故有妄心。厭生死苦。要求涅槃。妄心有二。一者凡夫二乘。依事識熏修。二者菩薩。依業識熏修。今之學人參究。但依事識。不能依業識。參禪本是大乘法門。若依事識而參。返成凡夫二乘之行。若參時二識同用。又違古人云。離心意識參。願垂開決。
答。教說凡夫二乘依事識修。菩薩依業識修。乃約就依識發心取證耳。今參禪人發心。雖是事識。而用志直要打破業識漆桶。直透向上未迷已前一著。不落二識巢臼。若得少為足。便不能離心意識矣。
四問古人云。不貴子之行履。祇貴子之見地。又云。見地不明。墮落坑壍。今諸方解說有二。一說博學經論。依解名為見地。一說悟明後。方為見地。若學解為見地。何故宗門不許看教。若悟後方是見地。即今初心操履。以何法為見地。免離墮坑之患耶。
答。解為見地。有三種不同。有學解。有信解。有悟解。若從教上。或祖師公案上解得。佛祖究竟處。不落枝岐。此雖是名見地。謂依地作解。其有未親言教。但只決定信自心。了無一物。是為信解。若參究。一旦明本有。是為悟解。此三皆名見地。但依他解。多落知見障。信解如此。亦要操修以臻實證。其悟解雖一念頓悟。尚有無始微細惑障。亦要淨除。是三種見地雖貴。若不行履。終難究竟。今古人所貴見地者。但就根器為本。非金不行履。古人一期之語。不可作實法會也。
五。問古人云參究。在搬柴運水行脚處參。今之學者。要在靜坐。參功有力。若在四威儀中。與物交接。心念紛飛。話頭沈沒。若惟靜坐。又違古人操履。若與物交。終日散心。如何令學人日用中。動靜無違也。
答。古人做工夫。要在行住坐臥。四威儀中看取。不是教你死死枯坐也。以初入禪。心多散動。姑就靜坐攝心。其實要將靜中做的。去動處驗看如何。若用心綿密。自然動靜如一。打成一片矣。今對境心念紛飛。是於話頭全不得力。豈真參之人耶。為今只要話頭得力。不拘動靜。自然不被他轉矣。
六問又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又云。佛界等。眾生界等。又云。度盡眾生。方成佛道。若生佛平等。佛無度生之義。如何度盡眾生。方成佛道。若佛菩薩。度盡眾生。佛界似乎漸增。眾生界似乎漸減。云何謂生佛平等耶。
答。心佛眾生。本來平等。以眾生是佛心中之眾生。故佛度自心之眾生。若眾生相空。是為度盡眾生。即成自心之佛。縱一心盡作眾生。乃眾生自作自心之眾生。而佛界不減。縱眾生界盡。只是消得各各眾生界。以心平等故。而佛亦不增。佛觀眾生界空。若眾生自心不空。則眾生亦不減。譬如長空雲屯霧暗。而空亦不減。雲散霧消。而空亦不增。雖終日暗。終日消。而空體湛然。此則佛界豈有增減耶。
答大潔六問
一問持律曰初學。不知持律。恐舉動即錯。受有次第。決無莽獵。然其閒大小區乘。權實應用。雖根因利鈍。機隨淺深。不無弊端。幸提軌則。使利者仰遵。而鈍者拓武乎。
答。佛所設戒。律部載之詳矣。本意為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故設八萬四千律儀。為對病之藥。欲令煩惱病除。法身清淨。因機有大小。故戒有三品。曰沙彌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以沙彌比丘二種戒。乃因事而設。名為遮戒。謂遮止過非。雖大小同遵。而多為小乘。但執身不行。有能執心不起者。即為大乘。亦在事相戒。至若梵網經所說。十重四十八輕戒。名為性戒。乃我本師盧舍那報佛所說。諸佛心地法門。名金剛寶戒。命釋迦文佛。展轉傳化。所言性戒者。謂了達自性清淨。本來無染。頓悟本有清淨法身。性自具足。故名為戒。經云若人受佛戒。即入諸佛位。故釋迦四十九年所說者。但傳此戒法而已。末後拈華所示者。亦示此戒性而已。歷代祖師所悟者。亦圓此戒光而已。故觀一切眾生。佛性種子。本來平等。以同具平等法身故。以佛性而觀眾生。則凡起一念殺盜婬妄。乃至說四眾過。自讚毀他。謗三寶者。即斷佛慧命。與殺佛無異矣。故列十重之科。若以平等法身而觀眾生。則無可殺盜婬妄。乃至毀謗者。以乃圓滿頓戒。然所重者。獨在佛性種子。即佛之慧命故。不獨上根利智能受。即黃門二根。婬男婬女。乃至鬼神。但解法師語者。皆堪受之。只要信一切眾生佛性種子。即是平等法身。苟能作如是觀。則於一切日用現前所遇境界。盡是戒光明地。如此不獨執身不行。而於殺盜婬妄。觸目念念佛性現前。則頓化為光明聚矣。又豈特執心不起而已耶。然持之之法。在遮戒固難。端在檢束三業。制伏過非。唯此性戒實難。要以一片金剛心。持之勿失。但一念昧却。即全身墮落。豈細事哉。故華嚴十信初心。持此戒者。說淨行品一百二十大願。則日用無滲漏處。尚隨事相。至若十住初心。持此戒者。有梵行品。審觀離相。便是持此戒之方法也。初機常持此二品經。則久久自然相應矣。所云弊者。在遮戒有執相。自是多我慢自高。憎毀戒者之弊。持性戒者。有未得謂得。縱放任情。認賊為子之弊。祛此二端。無問利鈍。皆名真持戒者。
二問參禪曰。守律而不如自性。終屬顢頇。欲求見性。無過參究。其閒疑悟交關。子賊難判。幸垂永鑒。免墮迷坑。
答。佛說沙門所習。戒定慧三學。然律即戒學。其參究即定學也。惟教中所設定學。乃三觀妙門。為悟心之捷徑。後因禪道東來。重在直指單傳見性為禪。而不言定。然禪即定也。初達磨示二祖。只是个覓心了不可得。名為頓悟。乃至六祖。只是教人不思善不思惡。那个是自己本來面目。即此返求自心。便是參究工夫。初無看話頭下疑情之說。後至黃蘖以下。乃教人看話頭。以古人一則公案為本參。相傳為實法。及至今時。師家教人。但參公案。不究自心。因此疑誤多人。故今參禪者多。未有得正知見者。且又自以參禪毀教。葢為非真參禪也。殊不知古人為學人難入。特以一期方便權宜。只要人識自本心耳。佛祖豈有二心耶。殊不知提話頭。堵截意根。不容一念生滅遷流。即是入定要門。而今別作奇特想。故多自誤耳。唯今參究。不可無話頭。以初心散亂難制。要此作巴鼻。當未提時。須要先持身心。內外一齊放下。放到無可放處。從此緩緩。極力提起話頭。返看起處。從何處起。畢竟是个甚麼。因未明見自心。故下疑情云。如何是我自己本命元辰。如此追求。是名參究。要念念不昧。心心不移。日夜靠定。廢寢忘餐。忽然冷灰豆爆。本體一念現前。是謂悟自本心。到此依然只是舊時人。更無一毫奇特處。若得一念歡喜。便自為足。是名認賊為子矣。何況作種種知見。說偈說頌。為奇貨耶。切不可墮此魔網。
三問公案曰。話頭破碎後。一千七百葛藤。勢如破竹。然一則稍譌。一齊雲霧。從前破碎。方信鬼關。不識此弊。而掉弄精魂。三途潛伏矣。
答。學人果能明見自心。到不疑之地。則與十方諸佛。歷代祖師。一个鼻孔出氣。又說甚公案不公案。此事不是初機分上事。且姑置之。不必在念。
四問印教曰。不向教上印證者。不得正知見。此和尚舊訓也。然義路是宿習。宿習難消。如油入麵。萬一印處。有一絲意識。則悟者轉落陰魔。資發邪見。為害匪細。幸揭關頭。
答。老人尋常要修行人。以教印心者。謂是為自己所知所見。一向無明眼人。指示邪正。要以佛經印正。如棱嚴棱伽圓覺經中。所說皆禪定工夫。悟心之要。將自心對照看。如佛所說。不如佛說。故云。以聖教為明鏡。照見自心。不是將經中玄妙言句。回為己解也。如子所問者。正不知話頭落處也。至若吾人種種心病。唯佛披露殆盡。如棱嚴七趣升沈之狀。五十種陰魔之形。棱伽外道二乘之邪見。非佛細說。又何從而知懼耶。吾所謂印心者此耳。只要以教照心。不在義路。不義路至。若宿習種種。又不止義路也。
五問闡教曰。法布施者大。法供養者最。因悟印教。即印闡教。似乎契佛知見。大轉法輪。然悟非真悟。以印自信。印非真印。以闡自任。抹却諸註。獨逞己明。是獅是狐。易於自慁。是闡是謗。難於自知。幸垂精判。永奉蓍龜。
答。為佛弟子。念佛恩難報。唯有替佛傳法。為真報恩者。故古之宏法諸師。有三種不同。一自悟本性。妙契佛心。於佛言教。如從自己胸中流出。四辯無礙。且又深入教海。波瀾浩瀚。如清涼圭峯。天台諸大祖師是也。二雖未悟自心。依佛言教。印定自心。廣探教海。如所解說。不謬佛意。此雖未超言象。而不敢妄以己見縱談。依教敷演。如從前諸大法師是也。三有夙習般若種子。如有禪定工夫。自明己心。妙契佛意。但未廣涉多聞。而正見不謬。雖有以淺為深之過。而無謗法之愆。其所宏揚。皆以法施為心。不求世閒名利恭敬。如昔溫陵寂音諸老是也。此皆法施之大者。至有聰明利根。但恃己見為得。排斥古今。縱口橫談。唯以宏法為利者。此則不唯破壞佛法。抑且誤墮後人。如是豈可以闡法稱乎。此了然易見。不問可知。
六問頌古曰。古人悟後。頌古如描畫虗空。不落色相。今人悟未能徹。輒易頌古。句出詩想。機同滑稽。以為悟語悟境。膾炙人口。一轉墮狐。恬不知懼。此末法流弊乎。吾輩易失此坑。幸發鍼砭。普荷深慈。
答。頌古從上有之。不過發揮古人作略。聊示門庭施設。以彰大機大用。且出自己。縱奪殺活之手。非徒矢口縱情。搆畫為得也。此頌古闡教二事。皆非初機所急。何須預設。古德云。但得了悟自心。不愁不會說法。如是初心。唯以究心。求明己躬大事為急。切不可懷此見也。吾人苟能了悟自心。縱不闡教。不頌古。亦是真實出家。不負在袈裟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