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有九善知識。第一海幢比丘。第二伊舍那優婆夷。第三大威猛仙人。第四勝熱婆羅門。第五慈行童女。第六妙見比丘。第七根自在童子。第八辯具足優婆夷。第九具足智長者)。
●第六海幢比丘。寄正心住。成就般若。了法性空。無住無依。無邪無正。故聞讚毀。能正其心。念不動故。文但有五。第一依教趣求。第二見敬問答。第三謙己推勝。第四指示後友。第五戀德禮辭。
今初有二。先念前。後如是觀下趣後。
第二乃見處在下。見敬問答。於中二。先見定證入。後起定問答。
△前中小異上來。謂見定體用同示法故。文中四。一見入定相。二覩定勝用。三瞻敬證入。四所經時分。
今初。此通二定。一滅受想定。謂無別思覺。種種心行皆已滅故。唯第八識持身不壞。定前加行誓願力故。令於定中起諸業用。若依此教。法界融攝自在無[得-彳]。業用無方。未曾起念。今此六住。同於六地。能入滅定而起通用。即淨名云。不起滅定。現諸威儀。二即第四禪。以諸起用多依彼故。第四禪中。無出入息。亦無覺觀。內淨喜樂諸思覺故。通表此位。聞讚聞毀。心定不動。然經行地側是動之所。而滅思覺。表即動而寂即用無心。則乾坤倒覆。無謂不靜。洪流滔天。無謂其動。而言側者。不住行故。觀法無相無體無修。故不住行。若住於行。非真行故。
第二以三昧力下。覩定業用。文分四別。第一總明現身所為。第二別顯支分現身。第三通明毛光業用。第四總結令善財覩。
▲今初。八行半經。舊經所無。於中分二。先明現身支分毛孔。即是總標。第二三段同自身相一句義生。後為普供養下。明現身意。
▲第二從兩足下。別顯支分。現身業用。有十四處。作用不同。從足至頂。漸漸增勝。各表不同。
一足下出長者居士及婆羅門者。足有三義。一最初義。長者行之長故。二者住義。居士安處故。三者行義。以婆羅門名淨行故。又施為行首故。住四攝故。多利行故。文中二。先現身相。後悉以下。辨其所作。文有三攝。初布施。次安慰下愛語。後成熟一切善根下利行。如是下結文。並可知。
二膝出剎帝利婆羅門。以其帝主屈申自在故。行由膝故。文中亦二。先現身相。後恒以下。明其所作。文中亦二。先正明。二結益。今初。可意語言。是愛語攝。謂慰喻慶悅勝益之言。言同事者。利衰等事皆同受故。勸導誘進即是利行。謂說義利之行故。然布施是攝緣。與彼資持故。愛語是攝體。正示損益故。利行是攝處。安置善處故。同事是釋疑。令彼決定故。二如是一切下結益。於中二。先近益。後復以下究竟益。亦重說利行。謂授以正法。即說義利之行。離惡集善。即二世樂。出生死泥。住真實義。即現法後法利行。
三齋輪出仙人者。此為氣海。是吐故納新。出仙之所。其所說法。多說利行。順彼仙行。以弘佛法。
四脇出諸龍。是傍生故。
五於胷德相出修羅者。憍慢凶險幻術所故。而於德相者。翻彰離前憍慢等故。故能降魔。
六背出二乘者。背於大乘。失佛意故。杜塞諸根。不見法故。所說法中。文有十句。前八順二乘法。後二反二乘法。九二乘趣寂令起大願。十二乘自利令普饒益。前九對治。後一生善。令其見現。
七肩出夜叉。肩是勇力可畏所故。多現神力。又能荷負。故為守護。
八腹出緊那羅及乾闥婆者。鼓腹絃歌樂者所故。故多讚詠諸佛法輪。
九面門出輪王。布十善令向佛法故。文中二。先現身。後放大捨下所作。於中三。一總標。二別顯。三總結。今初。先以財施。後以法施。二所謂下。別顯之中。即廣前法施。斷十種惡成十善故。即為十段。文皆有二。先舉所斷。即是十惡。後明能斷。即是十善。能斷之中。文皆有二。一對治離。二果行離。身三之中。兼有因離。今初離殺。先舉所離。後令起慈悲下能治之善。此句即是辨對治離。不斷生命。即果行離。攬因成業名為果行。今不成業即名為離。若因貪行殺。由前施財而不行煞。即是因離。二貧乏下。即不盜善。貪乏苦惱。此是盜因。是所離惡。由前大捨令彼不盜。即是因離。令其永捨不與取行。即果行離。常行惠施。即對治離。三能捨無量下。離邪行善。先舉輪王捨女之行。令邪行者得成因離。以無妻妾為邪行因。與之便離。前盜戒中。舉其貧窮以為盜因。此舉施婇女。以為離因。文影略耳。令諸眾生永斷邪婬。即果行離。修持梵行。即對治離。四虗誑下。是離妄語。此句所離。令其究竟常真實語。即對治離。不作虗誑無益談說。即果行離。五令攝他語下。不離間善。此句即是對治離也。但欲攝他。豈有離間。不行離間。即果行離。常樂和合。亦對治離。無有乖諍。亦果行離。新舊併出。所以有重。六令柔軟語下。不惡口善。此對治離。無有麤惡雜穢語者。即果行離。七令常演說下。不綺語善。初對治離。永斷已下即果行離。令諸眾生深入法句。復是對治。亦是成益。八多貪欲下。無貪善也。此句所治。意三離中但有對治。以貪瞋等業有之本。更無所依。故非果行。不同前七攬貪等因成煞等業故。既非果離。不可對之更立異因。故無因離。不同煞等。嗔煞具等皆為因故。令其少欲下。即能對治。九多怒害下。即不嗔善。十墮見網下。即不邪見。後如是下結用周遍。
十目出日輪。等日照故。故其所作。放事光法光。(下第七經)。
十一眉間出帝釋者。地居天中最高勝故。中道般若。是曰眉間。令離五欲。故稱白毫。文中二。先現身。後震動下。明所作。皆是對治天過患法。
十二額出梵王者。梵王超欲。次於眉上。又是稽顙請法所故。
十三頭出菩薩。最上首故。文中二。先總明現身作用。後所謂下別明支節毛光演法。即十度行。皆以普遍十方一切世界。而為段初。一一度中。文皆有二。先總。後別。今初。檀度二者。先至相應行海總標。若事若理皆深廣故。下九例然。後示導下別顯。於中三。初明成益。謂除蔽成行故。二顯示下。示度果相。謂依正果。故普眼長者云。為欲令其具佛相好莊嚴色身。稱揚讚歎檀波羅蜜。據此十度皆有身果。文或闕略。依果可知。三及示依正下。結度成因。二戒度中亦二。先總。後令諸眾生下別。文亦分三。初辨成益。即成三聚益。初成律儀。具於止作。次念菩薩戒下。成攝眾生。後稱讚解脫下。成攝善法。二普令眾生下。示戒之果。准普眼處。即是清淨無垢法身。既令生住。亦是益相。三說一切有下。示戒之因。有智慧人。了欲無味。方能持故。亦攝慧善。三忍度中。先總明。令諸眾生下別顯。於中亦三。初成忍行。二稱揚下顯忍因果。三止煞害下。治不忍因。四精進。五禪定。六般若。七方便。文並可知。八願度中。云四願輪者。即四輪乘。謂一住好國土。二依止善人。三發大誓願。四集勝福德。以能摧障。故名為輪。前二是果。後二約因。就二因中。福是福因。願是智因。故為主導。此四各具五種因緣。一住好國土五因緣者。一者易求。謂四事易故。二者善護。王如法故。三者善地。處調和故。四者善伴。同戒見故。五者善寂。無諠聲故。二依止善人有五緣者。一多聞。二見諦。三巧說。四憐愍。不貪利故。五不退。無疲倦故。三發大誓願五因緣者。一善緣。妙法為緣故。二善聚。具福智故。三善修。止觀諸行相應修故。四善說。無求剎故。五善出。所有上法恭順修故。四集勝福德輪五因緣者。一可樂。由住勝世以為因故。二無難。由值善人以為因故。三無病。四三昧。五智慧。此三以大願輪而為因故。以此四輪。遊正覺路。至涅槃城。以願為主。故稱願輪。願度中說。九力度。十智度。文並可知。
十四頂出諸佛者。最極無上故。文中二。一明現身。二為諸世間下。彰所說法。於中三。初總標。次別顯。後結周遍。今初可知。二所謂下別顯。總有三十二法雨。大分為二。前十二為菩薩。餘為雜類。前中三。初一為等覺。次十為十住。後一為十信。今初。法門名平等現前智者。略有三等。一始覺同本覺。無復始本之異。即理智平等。二等同諸佛。證無差別故。三等同眾生。無異性故。得此三等。便證佛智。故云現前。二為灌頂下。有十法雨。即是十住。從於等覺便至住者。圓教位中。十住位滿。便成佛故。此前更無地等諸位。此約以位攝位。以得初住。即得初行第一迴向及初地故。十住滿時。行向與地一時皆滿。如五味香五味齊燒五味齊盡。然此十法。皆是當位勝進十法。已住自分。勸修進故。普門法界者。此位自分已成十智。而未得普。是故令學如來十智。謂三世法界乃至無邊故。名普門法界。乃是十中二義。謂法界無[得-彳]智。法界無邊智故。二入諸菩薩普莊嚴門者。學法王處。善巧等法為莊嚴故。門字義來。三堅固山者。令學知剎乃至供佛皆無能壞。最高出故。其法智雲。乃是梵本十雨總名。四海藏者。令學勝進。說一即多。說多即一。文隨義等。十種廣大甚深法故。梵本脫此海藏。舊有。餘皆義生。五以金剛智等者。照一切法無相無體。乃至一切無分別等。是金剛智。六自性莊嚴門者。知眾生無邊。乃至知眾生無自性。皆是自性門。以自性門。總該餘九。既稱方便故。普攝眾生。七圓滿隨順世間者。了知圓滿三世佛法皆是順世。八悲愍世間者。觀察眾生界等為悲愍故。梵本闕修行住菩薩法門及治地位名。其演法本際。即治地法門。今合在此。九積集法藏者。全依舊經。謂誦習多聞。虗閑寂靜。近善知識等。皆為積集包藏行法。故稱為藏。十普攝眾生者。令其勤供養佛主導世間為普攝故。若作十地釋者。十地祈佛種智故。故云普門。九地當法師位。知根器等。名為莊嚴。八地不動故稱為堅。高出分段故名為山。七地權實雙行深廣名海。功用已滿故稱為藏。六地般若現前為金剛智。五地即真入俗為自性嚴。四地初寄出世不壞菩薩道為隨順世間。三地廣求多聞本為悲故。二地普攝五重十善名為積集。初地創成二利慈悲觀增。三為廣大信解下一門。為十信菩薩令發大願普緣如來及於普賢無盡境界而生信心。信含眾德。故稱為藏。若前是十地。此即三賢。地前亦名為信地故。二為無色界下。二十法雨。普為人天一切雜類。於中分四。初一無色天。次一色天。三有六法欲天。四有十二法為八部六道。今初。普門智無盡藏者。初之二天雖作空識無邊行相。或內或外。亦非普門。三欲亡識。四欲亡想。意欲求盡。今乃令其內外普觀。不盡心想。而見真性無邊無盡。二為梵世者。四禪之內皆有梵王。通稱梵世。故舊經云。為諸梵天法門名為無量教聲等者。初禪言聲不及眾外。二禪已上無有言聲。故令無量。捨外住內。令得普門。然是定地。令其智藏。三為他化下六法為欲界天中。初一他化能生法力資具無盡藏者。雖令他化。猶尚有盡。為佛法力則無盡矣。二就他化中分出魔天。魔好摧他。自高為主。令求種智。高出為幢。則摧邪慢種種心幢。三化作樂具。但汙自心。令住善軛。則淨念圓智。四雖世樂知足。須生出世諸智願意圓明高出。五隨時受樂以自慶快。令順如來淨念法喜。六忉利諸天躭著愛欲。令速見佛樂法莊嚴。四為諸龍王下。十二法雨為八部六道。然忉利天後。合有四王。欲為八部。故不出之。含在前三。從所統為名龍。即西方夜叉是。北乾闥婆是。東欠。於南方鳩盤茶王。大同夜叉。故合為一。今初。龍王法門名出生菩薩等者。諸龍變現雖得自在。不及菩薩威力難思。今出生此。便摧龍苦。二夜叉暴害故令歡喜。此類捷疾。令得如來普遍神變。三彼善奏樂。令集法音。四金剛智輪摧彼我慢。大法境界過彼大身。五彼淨眼觀海。意欲吞龍。今慈眼慧光。觀方便海。救人天龍。六彼雖善歌。無益於世。今詠勝智。饒益世間。七蟒多毒害。令其愛樂。宛轉腹行。令疾增長。八人王智明。統御萬國。令以勝智普攝眾生。九地獄眾生。多聞毒害號歎之聲。令得寂靜。身受多苦。心念彌惡。故令正念三寶。以為莊嚴。眾苦自息。十畜生癡故惡業致故。十一閻羅鬼卒。貴欲治人。令迴此心不捨一切。迴彼訶責。為彼岸音。十二處於厄難。不聞惡聲。唯聞安慰。自離憂苦。捨惡聚會。賢聖為儔。三如是所作下總結周遍。
▲第三海幢比丘各於其身一切毛孔下。通顯毛光業用。於中二。先總明。後爾時善財下。則見光中本事。此下一段四十七行。舊經所無。是新梵本。大同喜目毛孔所流文中十度。各以往昔所修一切菩薩。而為段初。皆先標。後釋。釋中含因果等。寬狹不同。一檀波羅蜜。總說橫具。二者戒度。竪明微細。此二文略。三忍中有二。先因後果。今初內中具足三忍。初耐怨害忍。次悉能安受無有動亂。即安受苦忍。仍前而起。欲明一忍具三忍故。後恒思下。諦察法忍。二以是因緣下。得忍之果。四進度中。初明攝善。後令諸眾生下。利樂精進。略無被甲。五禪度中。通相而說。六般若中。依唯識論十度明義。般若唯有無分別智。今經宗中。般若亦具有分別智。但有兼正。故此度中多說加行。七方便中但有拔濟。八願度中。先略標三願。初後求菩提中。一利樂他。後如是下顯示願果。九力度中。正說修習。含於思擇。十智度中。通說二智。謂以受用法樂智成熟眾生。上來第三毛光業用竟。
▲第四海幢比丘下。總結令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