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行愿品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六釋嚴者。即上十華同嚴一佛。為嚴不同。亦是十義。又上十華如次嚴前十佛。即是十義。故前釋華。已將十義。對前十佛。然總別無[得-彳]。更有十義。一用因嚴果以成人故。是華嚴之佛。以佛妙果由因得故。二以果嚴因而顯勝。成果之後。令一一因皆無際故。是佛之華嚴。三以人嚴法而顯用。謂佛曠劫修因。方顯法身。體用本具足故。即佛華嚴之大方廣。四以法嚴人以顯圓。若不得法之體用。因果不能圓妙故。即大方廣之佛華嚴。五以體嚴用以令周。謂用不得體。不周遍故。即大之廣。六以用嚴體。而知本。若無大用。不顯本之廣大。即廣之大。七以體嚴相而知妙。謂相若無體。不得即入重重故。即大之方。八以相嚴體以明玄。無相不顯體深玄故。即方之大。九以義嚴教超言念。由所詮難思能詮言離故。即大方廣佛華嚴之經。十諸因互嚴以融攝。如禪非智無以窮其寂。智非禪無以深其照等。合在華嚴二字之中。又上十嚴。皆有相資相即四句。且約理行互嚴以明。初約相資明四句者。一理由修顯故。以行華嚴理。二行從理發。則以理華嚴行。三理行俱融。不二而二。非真流之行。無以契真。非起行之真。不從行顯。良以體融行而因圓。行該真而果滿。是故標為佛華嚴也。四理行俱泯。二而不二。以理之行故非行。行之理故非理。是則能所兩亡。超情絕想。非嚴非不嚴。是謂華嚴相即四句。理行全收。准思可見。則法喻交暎。照然有在。

七釋經十義。一曰湧泉。注而無竭故。二曰出生。展轉滋多故。三曰顯示。顯示事理故。四曰繩墨。揩定正邪故。五曰貫穿。貫穿所說故。六曰攝持。攝持所化故。七者曰常。萬古常規故。八者為法。千葉真軌故。九者曰典。正理無邪故。十者曰徑。是出生死之徑路故。上來具顯義類竟。

△第四別釋得名者。大者當體受名。常遍為義。常則竪無初際。遍則橫該無外。方以就法得名。軌持為義。雙持體相。軌生物解故。廣以從用得名。包博為義。包則廣容。博則廣遍。佛以就人得名。覺照為義。照則朗萬法之幽邃。覺則悟大夜之重昏。華以從喻得名。感果嚴身為義。感果則萬行圓成。嚴身則眾德備體。嚴以功用受名。資莊為義。謂資廣大之體用。莊真應之佛身。經以能詮得名。攝持為義。持性相之無盡。攝眾生之無邊。

△第五展演無窮者。謂初於最清淨法界。開為理智兩門。即涅槃菩提。又理開體用。即大方廣。智分因果。即佛華嚴。總連合成詮即題中七字。又展此目以為九會。會會皆具大等七義。如今此會三十句問。後之十海。即大方廣。雖約佛說。以通一切。如來體用是所證故。前二十句。即佛華嚴。初佛地等。即是佛義。次十往修因行。即是華嚴。又如來自入頻申三昧。與法體合。即是大也。塵毛剎海嚴淨相用。是方廣也。又令菩薩皆能頓證。亦方廣也。處處見佛。是佛果也。菩薩頓入。善財歷位。始於文殊。終至普賢。華嚴也。當得見我。當獲十身。皆嚴果也。又展此九會。遍周十方乃至塵剎故。普賢偈云。一毛端處所有佛。一佛剎土極微數。悉於菩薩眾會中。皆為宣揚普賢行等。乃至重重無盡無盡。皆亦不出大方廣佛華嚴也。

△第六卷攝相盡者。謂從後漸卷。乃至不離九會。九會不離總題。總題不出理智。又非理不智故理外無智。非智不理故智外無理。則理智不二。亦攝智從理。離體無用。攝用歸體。體性自離故。體即非體。本來清淨。無本無淨。強為立名清淨法界。是以極從無盡。乃至一字無字。皆攝華嚴性海無遺。

△第七展卷無[得-彳]。謂正前展時即復常卷。正後卷時即復常展。展時即卷故。佛剎微塵法門海。一言演說盡無餘。卷時即展故。如來於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

△第八以義圓收者。上來法門。或以七字攝盡。或以教義攝盡。或以理智攝盡。或以人法攝盡。或解行證攝盡。或唯普賢文殊毗盧遮那三聖攝盡。或謂大方廣即普賢。普賢表所證法界故。華嚴即文殊。文殊表能證故。佛即遮那。具能所故。又大即普賢。普賢菩薩自體遍故。方廣即文殊。文殊即體之智故。華即普賢。普賢行故。嚴即文殊。文殊以解起於行故。佛即圓解行之普賢文殊。證法界體用之普賢文殊。成毗盧遮那光明遍照。

△第九攝歸一心者。上來諸門乃至無盡。不離一心。一心即法界。心體即大。心體離念等虗空故。心之相用即是方廣。觀心起行即是華嚴。覺心性相是名為佛。故經云。佛心豈有他正覺覺世間。覺非外來。全同所覺故。理智不殊。唯一圓覺。若形奪雙亡。則遠離覺所覺。無心亡照。任運寂知。則念念常是大方廣佛華嚴甚深性海。

△第十泯同平等者。為未了者令了唯心。若知觸物皆心。方了心性。故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然今學者。或棄內外求。或亡緣內照。並為偏滯。不了真原。既了心境如如。則平等無[得-彳]。昔曾瑩兩面鏡。鑑一盞燈。置一尊容。而重重交光。佛佛無盡。見夫心境。互照本智。雙入心中。悟無盡之境。境上了難思之心。心境重重智照斯在。又即心了境界之佛。即境見唯心如來。心佛重重。而本覺性一皆取之。不可得則心境兩亡。照之不可窮。則理智交徹。心境既爾。境境相望。心心互研。萬化紛綸皆一致也。唯證相應。名佛華嚴矣。

●第二釋品名者。於中二。先總釋。後別釋。

△今初。言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者。此十二字分為三節。不思議解說境界即所入也。普賢行願為能入也。入之一字。通能通所。心智契合。悟解得證。總名為入。心言罔及。為不思議。作用離障。稱為解脫。智造分域。名為境界。德周善順。稱曰普賢。造修希求。目為行願。

△第二別釋。於中三。初釋所入。次釋能入。後釋入字。

▲今初。何法不思議。謂即解脫境界。解脫有二。一是作用解脫。謂作用自在。脫拘[得-彳]故。如淨名所得故。彼經云。有解脫。名不思議。菩薩住是解脫者。能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中等。即下善友所得解脫故。慈氏云。汝隨順解菩薩解脫不思議不。其文甚多。二離障解脫。由智內照脫二障故。今是作用兼於離障。要內無障。外用無羈故。何者境界亦有二種。一分齊境。如國壃域各有分齊。諸佛普賢。德用分齊。無邊量故。二所知境。謂事理等皆無邊量。唯佛普賢所知境故。今文具二。三業作用能所渾融故。何故不思議。略有三義。一事法無邊。唯佛與佛乃能知故。廣不思議。二至理玄遠微妙絕相。深不思議。三者事理無[得-彳]一多相容。亦深亦廣。為不思議。此三無[得-彳]。尤難思議。於何不思議。下位三慧不能思故。何用不思議。顯法超情令亡言故。上皆所入。若以普賢分齊之境。對所證理。亦名能入。

▲第二釋能入者。謂普賢行願。何用普賢行願。如龍布蜜雲必當注大雨。菩薩發大願。決定修諸行。此二相扶。如車二輪。如鳥二翼。翔空致遠罔不由之。何者是普賢行謂。總該萬行行布圓融。何名普賢行。略有二義。一以人取法。普賢菩薩之所行故。二直就法說。隨一一行。皆稱法界。遍調善故。又別說普義。略有其十。以顯無盡。一所求普。謂要勤求一切如來等所證故。二所化普。一毛端處有多眾生。遍周法界無邊無盡。皆化盡故。三斷障普。一念嗔心百萬障門。如是等過八萬塵勞猶如塵沙。皆悉除斷。一斷一切無不斷故。四事行普。八萬度門無邊行海無不行故。五理行普。隨所修行。深入無際徹理原故。六無[得-彳]行普。事理二行相交徹故。七融通行普。隨一一行攝一切故。八所超大用普。無有一用不周遍故。九所行處普。上之八門。遍帝網剎而修行故。十修行時普。窮三際時。念念圓融無竟期故。上之十普。參而不雜。涉入重重故。善財入於普賢毛孔。一毛功德即不可盡。然此普行能入上境。若約此行。先未證得。今方修證。即名所入。

▲第三釋入者。能所契合。泯絕無寄。方為真入。廣如宗中。一品一經不標次第。亦猶楞伽佛語心品。

○第十隨文解釋。自彌天高判。經無大小。例開三分。序正流通。以聖人設教必有其漸。將命微言。先彰由致。故受之以序分。由致既彰。當根授法。故受之以正宗。正宗既陳。務於開濟。近篤時會。遠益將來。使千古洪規傳芳不絕。故受之以流通。今經三者。初盡列眾為其序分。二時諸菩薩大德聲聞世間諸王下。明其正宗。第三四十卷末。爾時世尊與諸菩薩摩訶薩演說如是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勝法門時下。辯其流通。若依問答相屬者。今當第四依人證入成德分。亦名證入因果。故說因果泯絕。唯證相應不可說故。若依本末遍收。分數彌多。謂本會為一分。文殊化六千比丘為第二分。化福城東諸乘人等。為第三分。善財歷五十四會。為五十四分。足前成五十七分。若加三千善友為一。即五十八分。若以五十四善友。為一百一十。及三千為一。則有一百一十四分。若加前八會。則有一百二十二分。西域此方。多言五十五人。則人位雙辯。為欲一人自分勝進以當兩人成百一十。云五十五耳。尅實而言。唯五十四。文殊一人兩度出故。若約會別。德生有德。復同一會。若以法門為數。則唯五十三。遍友一人不得法故。德生有德同一法故。約人唯五十四。自分勝進。成一百八。表百八句治百八惑。言百一十者。舉圓數耳。若三千善友。一人各是一會。會分彌多。

◎次正釋文。第一序分中。合有二序。一證信序。二發起序。今有證信。具六成就。初會已廣。故略發起。若令具者。六成就中。初二唯證信。後四有兩兼。阿難引之。便為證信。說時已有。便為發起。無主誰說。正說法時。必有時處及聽眾故。故其後四義兼發起。且分為三。第一總顯己聞。第二標主時處。第三輔翼圓滿。

●今初。即如是我聞。謂如是一部經義。我昔親從佛聞故。佛地論云。謂傳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聞。此明如是指前題目。我聞即是阿難自稱。顯非我說亦非傳聞。令物信故。智度論中。為六成就。此中具二。如是二字即信成就。論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故。肇公云。如是者信順之詞也。信則所言之理順。順則師資之道成。經無豐約。非信不階。故云如是。真諦三藏云。真不違俗。名之為如。俗順於真。稱之為是。真俗無二。故稱如是。此約二諦。敵對外道阿優二字。深有所以。謂外道經初皆置阿優。阿之言無。優之言有。萬法雖眾不出有無。此即外道斷常邪見。今云如即真空。是即妙有。真非有外故空而非斷。俗非空外故有而非常。對破邪宗。以顯中道。三世諸佛經首皆安。故中論云。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更有多釋。義如常說。言我聞者。即聞成就。將傳未聞。自明親聞。諸蘊假者故稱為我。根塵發識。是以稱聞。聞雖是耳。以總統別假稱我聞。從緣而聞。聞無聞矣。不聞聞者方曰真聞。若依此經。傳法菩薩。以我無我不二之真我。用根境非一異之妙耳。聞無障[得-彳]法界之如是矣。

●第二一時下。標主時處。有三成就。初一時者。時成就也。時有二種。一者總時。二者別時。此經別謂始成正覺。涅槃別時二月十五日等。或約所表。或為顯明故須別舉。言總時者。但云一時。說法時多。不能別舉。一言略周故云一時。即法王啟運嘉會之時。亦可機教相稱。故曰一時。佛者主成就也。梵云勃陀。此翻覺者。斯經梵本是婆伽婆。應具六義。是以舊經譯為世尊。言六義者。佛地論云。一自在義。永不繫屬諸煩惱故。二熾盛義。炎猛智火所燒煉故。三端嚴義。三十二相所莊嚴故。四名稱義。一切殊勝功德圓滿無不知故。五吉祥義。一切世間親近供養咸稱讚故。六尊貴義。具諸功德。常起方便。利益世間。安樂一切。無懈廢故。今云佛者。但順諸經。六成就中多言佛故。具有十義。如題中說。在室羅筏至莊嚴重閣。明處成就。此有三處。一者國城。具云室羅筏悉底。此云聞者。西域記云。昔有古老仙人。住於此處。後有少仙。名為聞者。於此稟學。老仙歿後。少仙於此建立城墎。故取其名。亦云聞物。以此城中多出賢智博達名聞之人物故。即中印度境。二逝多林給孤獨園。明精舍號也。在於城南三四里間。逝多梵音。華言戰勝。即太子之號。給孤獨者。梵云須達多。正翻賑濟無依。義云給孤獨耳。即長者之稱。長者仁而聰慜。積而能散。極乏濟貧。哀孤恤老。時美其德。故立斯稱。長者側金買地。太子施樹。同成功業。二人式崇。共立伽藍之號。三大莊嚴重閣者。別明說法處也。量周法界故云大也。及顯莊嚴。並如下說。若約所表。所證法界體無不周。故稱為大。德無不備。名曰莊嚴。依體起用。二智重成。故名樓閣。

●第三與菩薩下。輔翼圓滿。即眾成就。先辯意。後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