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传正阳真人灵宝毕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大乘超凡人聖法三門

朝元第八

《金誥》曰:一氣初判,大道有形而列二儀。二儀定位,大道有名而分五帝。五帝異地而各守一方,五方異氣而各守一子。青帝之子甲乙受之天真木德之九氣。赤帝之子丙丁,受之天真火德之三氣。白帝之子庚辛,受之天真金德之七氣。黑帝之子壬癸,受之天真水德之五氣。黃帝之子戊己,受之天真土德之一氣。自一生真一,真一因土出,故萬物生成在土,五行生成在一,真元之道,皆一氣生也。

《玉書籙》曰:一、三、五、七、九,道之分而有數。金、木、水、火、土,道之變而有象。東、西、南、北、中,道之列而有位。青、白、赤、黃、黑,道之散而有質。數歸於無數,象反於無象,位至於無位,質還於無質。欲道之無數,不分之則無數矣。欲道之無象,不變之則無象矣。欲道之無位,不列之則無位矣。欲道之無質,不能之則無質矣。無數則道之源也,無象則道之本也,無位則道之真也,無質則道之妙也。

《真原》曰:道原既判,降本流末,悟其真者,因真修真,內真而外真自應矣。識其妙者,因妙得妙,內妙而外妙自應矣。天地得道之真,其真未應,故未兔乎有位。天地得道之妙,其妙未應,故未兔乎有質。有質則有象可求,有位則有數可推。天地之間、萬物之內,最貴惟人。即天地之有象可求,故知其質氣與水也。即天地之有數可推,故知其位遠與近也。審乎如是,而道亦不遠於人也。

比喻曰:天地有五帝,而比人之有五臟也。青帝甲乙木,甲為陽,乙為陰,比肝之氣與液也。黑帝壬癸水,壬為陽,癸為陰,比腎之氣與液也。黃帝戊己土,戊為陽,己為陰,比脾之氣與液也。赤帝丙丁火,丙為陽,丁為陰,比心之氣與液也。白帝庚辛金,庚為陽,辛為陰。比肺之氣與液也。凡春夏秋冬之時不同,而心肺肝腎之旺有月。

《真訣》曰:凡春三月,肝氣旺。肝旺者,父母真氣隨天度運而在肝。若遇木日,甲乙救土於辰戌丑未之時,依時起火鍊脾氣。餘日兌卦時損金以耗肺氣,是時不可下功也。坎卦時依法起火鍊腎氣。震卦時入室多入少出息住為上,久閉次之數至一千息為度,當時內觀如法,一意冥心閉目,青色自見,漸漸升身,以入泥丸,自寅至辰,以滿震卦。一千息以上尤佳,如息急漸微,出息而息住,不須連成。

凡夏三月,心氣旺。心旺者,以父母之真氣隨天度運而在心。若遇火日,丙丁救金,於兌卦時依法起火鍊肺氣,餘日坎卦時損水以耗腎氣,是時不可下功也。震卦時依法起火鍊肝氣。離卦時入室依前行持定息,赤色自見,漸漸升身,以入泥丸,自巳至未,以滿離卦。一千息以上尤佳,其說如前。

凡秋三月,肺氣旺。肺旺者,以父母真氣隨天度運而在肺。若遇金日,庚辛救木,於震卦時依法起火鍊肝氣。餘日離卦損火以耗心氣,是時不可下功也。巽卦時依法起火鍊脾氣。兌卦時入室依前行持,白色自見,漸漸升身,以入泥丸,自申至戌以滿兌卦。

凡冬三月,腎氣旺。腎旺者,父母之真氣隨天度運而在腎。若遇水日,壬癸救火,於離卦時依法起火鍊心氣。餘日辰、戌、丑、未時損土以耗脾氣,是時不可下功也。兌卦時依法起火鍊肺氣。坎卦時入室依前行持,黑色自見,漸漸升身,以入泥丸,自亥至丑以滿坎圭

解曰:春煉肝千息,青氣出。春末十八日不須依前行持,止於定息為法,而終日靜坐,以養脾而煉己之真氣,乃可坎卦起火鍊腎,恐耗其真也。

夏煉心千息,赤氣出。夏末十八日不須依前行持,止於定息為法,而終日靜坐,養煉如前,乃可坎卦時起火如前。

秋煉肺千息,白氣出。秋末十八日不須依前行持,止於定息為法,而終日靜坐,養煉如前,乃可坎卦時起火如前。

冬煉腎千息,黑氣出。冬末十八日不須依前行持,止於定息為法,而終日靜坐,養煉如前,乃可坎卦時起火如前。

以至黃氣成光,默觀萬道周匝圍身。凡定息之法,不在強留而緊閉,使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從無入有,使之自住。採藥法,含津握固,以壓心之真氣不散也。凡入室須閉戶孤幽靜館,以遠雞犬、女子一切厭觸之物。微開小竅使明辨物,勿令風日透氣、左右有聲。當潛心息,慮事累俱遣,內外凝寂,不以一物介其意。蓋以陽神初聚,真氣方凝,看待如嬰兒。尚未及半,日夕焚香默祝天。隱於山林,功行將半者地仙。跪拜稽首默祝天,寄於海隅洞府,與天下立大功,與黎首除大害。潛迹者天仙,跪拜稽首,三禮既畢,靜坐忘機,以行此法。仍須前法節節見驗,若以便為此道,但恐徒勞終不見成,止於陰魄出殼而為鬼仙。

《道要》曰:凡行此法,不限年月日。隨月一依前法,以至見驗方止,其氣自見。須是謹節不倦,棄絕外事,止於室中用志。測其時候,用二箇純陽小子。或結交門生,交翻反覆。供過千日,可了一氣。一以奪十,一百日可見功。五百日氣全,可行內觀炁後,聚陽神以入天神,煉之而合道,入聖超凡。煉氣之驗,但覺身體極暢,常仰升騰,丹光透骨,異香滿室。次以靜中外觀,紫霞滿目。頂中下視,金光罩體。之可怪證驗不可備紀。

內觀第九

《金誥》曰:大道本乎無體,寓於氣也。其大無外,無物可容。大道本乎無用,運於物也。其深莫測,無理可究。以體言道,道之始有內外之辨。以用言道,道之始有觀見之基。觀乎內而不觀乎外,外無不究而內得明。觀乎神而不觀乎形,形無不備而神得見矣。

《真原》曰:以一心觀萬物,萬物不謂之有餘。以萬物撓一氣,一氣不謂之不足。一氣歸諸心,心不可為物之所奪。一心運一氣,氣不可為法之所役。心源清徹,一照萬破,亦不知有物也。氣戰剛強,萬感一息,亦不知有法也。物物無物,以還本來之象。法法無法,乃全自得之真矣。

比喻曰:以象生形,以形立名。有名則推其數,有數則得其理。比者之論。蓋高上虛無,無物可喻。所可比者,如人之修煉,節序無差,成就有次。沖和之氣凝而不散,至虛真性恬淡無為,神合乎道,歸於自然。當此之際,以無心為心。如何謂之應物,以無物為物。如何謂之用法,真樂熙熙不知己之有身。漸入無為之道,以入希夷之域,斯為入聖超凡之客。

《真訣》曰:此法合道,有如常說存想之理,又如禪僧入定之時。當擇福地置室,跪禮焚香,正坐盤膝,散髮披衣,握固存神,冥心閉目。午時前微以升身起火煉氣,午後微以斂身聚火燒丹。不拘晝夜,神清氣和,自然喜坐。坐中或聞聲莫聽,見境勿認,物境自散。若認物境,轉加魔軍不退,急急前以身微斂,斂而伸腰,後以胸微偃,偃不伸腰,少待前後火起,高升其身勿動,名曰焚身。火起魔軍自散於軀外,陰邪不入於殼中,如此三兩次已。當想遍天地之間皆是炎炎之火,畢清涼,了無一物。但見車馬歌舞軒蓋綺羅、富貴繁華、人物歡娛,成隊成行,五色雲升,如登天界。及到彼中,又見樓臺聳翠,院宇徘徊,珠珍金玉滿地不收,花果池亭莫知其數。須臾異香四起,妓樂之音嘈嘈雜雜,賓朋滿坐,水陸俱陳,且笑且語,共賀太平,珍玩之物互相獻受。當此之際,雖然不是陰鬼魔軍,亦不得認為好事。蓋修真之人棄絕外事,甘受寂寞,或潛迹江湖之地,或遁身隱僻之隅,絕念忘情,舉動自戒,久受劬勞而歷瀟灑。一旦功成法立,遍見如此繁華,又不謂是陰魔,將謂實到天宮。殊不知脫凡胎在頂中自己天宮之內,因而貪戀,認為實境,不用超脫之法,止於身中陽神不出,而胎仙不化,乃曰出昏衢之上,為陸地神仙而可,長生不死而已,不能脫質升仙而歸三島以作人仙子也。當此可惜,學人自當慮超脫雖難,不可不行也。《道要》曰:不無盡法,已滅省故也。

超脫第十

《金誥》曰:道本無也,以言有者,非道也。道本虛也,以言實者,非道也。既為無體,則問應俱不能矣。既為無相,則視聽俱不能矣。以玄微為道,玄微亦不離問苔之累。以希夷為道,亦未免為視聽之累。希夷玄微尚未為道,則道亦不知其所以然也。

《玉書》曰:其來有始而不知大道之始,何也。其去有盡而不知大道之終,何也。高高之上雖有上,不知大道之上無有窮也。深深之下雖有下,不知大道之下無有極也。杳冥莫測名曰道,隨物所得而列等殊。無為之道,莫能窮究也。

《真訣》曰:超者,是超出凡軀而入聖品。脫者,是脫去俗胎而為仙子。是其神入氣胎,氣全真訣。須是前功節節見驗正當,方居清靜之室,以入希夷之境,內觀認陽神,次起火降魔,焚身聚氣。真氣升在天官,殼中清淨,了無一物,當擇幽居?一依內觀。三禮既畢,平身不須高升正坐,不須斂伸,閉目冥心。靜極朝元之後,身軀如在空中,神氣飄然,難為制御,默然內觀,明朗不昧,山川秀麗,樓閣依稀,紫氣紅光紛紜為陣,祥鸞綵鳳音語如簧。異景繁華,可謂壺中真趣,而洞天別景,逍遙自在,冥然不知有塵世之累。是真空之際,其氣自轉,不須用法依時。若見青氣出東方,笙簧嘹喨,旌節車馬,左右前後不知多少。須臾南方赤氣出,西方白氣出,北方黑氣出,中央黃氣出。五氣結聚而為綵雲,樂聲嘈雜,喜氣熙熙,金童玉女扶擁自身,或跨火龍,或乘玄鶴,或跨綵鸞,或騎猛虎。升騰空中,自下而上,所遇之處,樓臺觀宇不能盡陳,神祇官吏不可備說。又到一處,女樂萬行,官僚班列,如人間帝王之儀,聖賢畢至。當此之時,見之傍若無人,乘駕上升,以至一門,兵衛嚴肅而不可犯,左右前後官僚、女樂留戀不已,終是過門不得軒蓋覆面,自上而下,復入舊居之地。如此上下不厭其數,是調出殼之法也。積日純熟,一升而到天宮,一降而還舊處,上下絕無礙滯。乃自下而上,如登七級寶塔,或如上三層紅樓。始也一級而一級,七級上盡,以至頂中,輒不得下視,神驚而戀軀不出。既至七級之上,則閉目便好跳,如寐如寤,身外有身,形若嬰兒,肌膚鮮潔,神釆瑩然,回觀故軀,亦不見有所見之者,乃如糞堆。又如枯木,憎愧萬端,輒不可頓棄而遠遊。蓋其神出未熟,聖氣結而未成,須是再入本軀,往來出入純熟,一任遨遊,始乎一步、二步,次二里、三里,積日純熟,乃如壯士,展臂可千里、萬里,而形神壯大,勇氣堅固,然後寄凡骸於名山大川之中,從往來應世之外,不與俗類寺倫。是此而或行滿而受天書,驂鸞乘鳳,跨虎騎龍,自東自西,以入紫府。先見太微真君,次居下島。欲要升洞天,當傳道、積行於人間。受天書而升洞天,以為天仙。凡行此法,古今少有成者。蓋以功不備而欲行之速、便為此道。或乃功驗未證,止事靜坐,欲求超脫。或乃陰靈不散,出而為鬼仙,人不見形,往來去住,終無所歸,止於投胎就舍,而奪人軀殼,復得為人仙。或出入不熟,往來無法,一去一來,無由再入本軀,神魂不知所在,乃釋子坐化,道流之尸解也。故行此道,乃在前功見驗正當,仍是擇地築室,以遠一切腥穢之物、臭惡之氣、往來之聲、女子之色,不止於觸其真氣,而神亦厭之。既出而復入,入而不出,則形神俱妙,與天地齊年而浩劫不死。既入而復出,出而不入,如蟬脫蛻,遷神入聖。是以超凡脫俗,以為真人仙子,而在風塵之外、寄居三島之洲者也。

已上超凡入聖之訣。

右大乘三門係天仙。

全书完,更多原著好书尽在QQ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