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中风门(1)
中风(类中导入)
灵枢云。身半以上者。邪中之也。身半以下者。湿中之也。邪之中于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府。中于阳则溜于经。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中于阴者。常从臂 始。其阴皮薄。其肉淖泽。故俱受于风。独伤其阴。足阳明之筋病。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治之以马膏摩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以桑钩钩之。即以生桑灰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以膏熨急颊。且饮美酒。啖炙肉。不饮酒者自强也。为之三拊而已。口颊 僻。
乃风中血脉也。手足阳明之经络于口。会太阳之经络于目。寒则筋急而僻。热则筋弛而纵。故左中寒。则逼热于右。右中寒。则逼热于左。寒者急而热者缓也。急者皮肤顽痹。营卫凝滞。故用马膏之甘平柔缓。以摩其急。以润其痹。以通其血脉。用桂酒之辛热急束。以涂其缓。以和其营卫。以通其经络。桑能治风痹。通节窍也。病在上者。酒以行之。甘以助之。故饮美酒。啖炙肉。
若不饮者。自免强饮之。为之三拊者。再三拊其急处。使气血流动。其病自已也。
素问云。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故风者百病之长也。
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肢不举。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偏枯痿厥。
肥贵人膏粱之疾也。胫有大小。髀 大疲。易偏枯。内夺而厥。则为喑痱。虚邪客于身半。其入深。营卫衰则真气去。邪气内留。发为偏枯。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
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不喑舌转可治。三十日起。其从者喑。三岁起。年不满二十者。三岁死。
赵以德曰。胃与脾为表里。胃之阳虚。则内从于脾。从于脾则脾之阴盛。故胃脉沉鼓涩。涩者。少血多气之诊也。胃之阳盛。则脾之阴虚。虚则不得与阳主内。反从其胃越出部分。而鼓大于臂之外。大者。多气少血之候也。心者。元阳君主之宅。生血生脉。今因元阳不足。阴寒乘之。
故心脉小坚急。小者阳不足。坚急者阴寒之象也。夫心胃之三等脉。见一即为偏枯。心乃天真神机开发之本。胃乃谷气充天真之原。一有相失。则不能制其气而宗气散。故分布不周。不周于经脉则偏枯。不周于五脏则喑。喑者肾与包络内绝也。张景岳曰。胃脉沉鼓涩。阳不足也。胃外鼓大。阴受伤也。心脉小坚急。阴邪胜也。胃气既伤。血脉又病。故心下痞鬲。半身偏枯也。
金匮云。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半身不遂者。偏风所中也。但臂不遂者。风遂上受也。风之所客。凝涩营卫。经脉不行。分肉筋骨俱不利。故曰此为痹。今因风着为痹。营遂改微。卫遂改数。故脉见微数。盖微者阳之微。
数者风之炽也。此即内经风论所谓各入其门户所中者之一证也。千金补金匮之不逮。立附子散。
治中风手臂不仁。口面 僻。专以开痹舒筋为务也。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
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 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寒邪之脉紧束。故浮紧并见于寸口。络脉从经脉左右双行。当邪入之时。不治。至邪随络脉流行。缓急牵引。故口眼 斜不遂。邪在于络。则不营于肌肤。故不仁。邪在于经。则外不滋于肉。
故身重而不胜。所谓入腑入脏者。以胃为六腑之总司。心为五脏之君主。诸腑经络受邪。变极则归于胃。胃得之则热甚。津液壅溢为痰涎。闭塞其神气出入之窍。故不识人也。诸脏受邪。极而变者。亦必归于心。心得邪。则神散而枢机息。舌者心之窍。机息则舌纵廉泉开。舌纵则难以言。
廉泉开则口流涎也。主以侯氏黑散。祛之从外而散。取菊花之甘寒杜风。兼牡蛎、矾石之涩。使药积腹中。以助祛风之力也。
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
寸口脉迟。知营气不及而为亡血。寸口脉缓。知卫虚邪入而为中风。卫不外布于经。则为瘾疹身痒。营不内荣于心。则客邪混郁于胸中。害其宗气之布息。故胸满而短气。治以风引汤。引之从内而泄。故用大黄引领甘寒诸药镇摄虚风。即以石脂、牡蛎填塞复入之路。灵枢所谓久塞其空。谓之良工是也。
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古今录验续命汤。
痱病者。营卫气血不养于内外。故身体不用。机关不利。精神不治。然是证有虚有实。虚者自饮食房劳七情得之。内经所谓内夺而厥。则为喑痱是也。实者是风寒暑湿感之。虚者不可以实治。
治则愈散其气血。此方明言治中风痱。乃营卫之实邪。故用续命。即麻黄汤之变方。加干姜开血受寒痹。石膏解肌受风痹。当归和血。人参益气。芎 行血散风。其并治咳逆上气面浮者。亦为风寒而致也。
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千金三黄汤。
此六气敛束筋经。阳气不布。内搏于心。则神乱而烦热。以热郁于内。不得达表。所以恶寒。
经日而不发热。以邪气内贼。故不欲饮食耳。方以千金取名。宝之至也。观千金方引用。明注仲景三黄汤。其为金匮原名可知。用麻黄为君者。以其能通阳气而开痹也。痹非得汗不开。然内虚当虑。故以大剂黄 佐之。而虚复有寒热不同。虚热则用黄芩。虚寒则加附子。不易之定法也。
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近效白术附子汤。
肾气虚乏之人。外风直入无禁。而挟肾中浊阴之气。厥逆上攻。其头间重眩之苦。至极难耐。
兼以胃气亦虚。不知食味。故处方全不用风药。但用附子暖其水脏。白术、甘草暖其土脏。水土一暖。则浊阴之气尽趋于下。而头苦重眩食不知味之证除矣。
千金云。岐伯曰。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痹。夫诸急卒病多是风。初得轻微。人所不悟。宜速与续命汤。根据输穴灸之。夫风者百病之长。岐伯所言四者。
说其最重也。
偏枯者。身半不随。肌肉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温卧取汗。益其不足。
损其有余。乃可复也。(甲乙经云。温卧取汗。则巨针取之。)风痱者。身无痛。四肢不收。志乱不甚。言微知。则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
风懿者。奄忽不知人。咽中塞窒窒然。(巢氏。作噫噫然有声。)舌强不能言。病在脏腑。先入阴。后入阳。治之先补于阴。后泻于阳。发其汗。身转软者生。汗不出身直者。七日死。(巢氏。作眼下及鼻人中左右白者可治。一黑一赤吐沫者不可治。)风痹者。风寒湿诸痹类风状。风胜则周身走注疼痛。寒胜则骨节掣痛。湿胜则麻木不仁。(此言贼风诸痹痛风之大纲也。)石顽曰。千金述岐伯中风大法有四。方治颇繁。今每例采一专方。为逐证之纲旨。如偏枯用八风续命汤。风痱用竹沥饮子。风懿用独活汤。风痹用附子散。此大略宗兆。余方不能具载。千金所谓变动枝叶。各根据端绪以取之。端绪愈纷。则探求愈惑。圆机之士。谅不能固守成则也。
赵养葵云。河间所谓中风瘫痪者。非谓肝木之风实甚而卒中之。亦非外中于风。良由平日饮食起居动静失宜。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怫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无知也。亦有因五志有所过极而卒中者。夫五志过极。皆为热甚。俗云风者。言末而忘其本也。观河间之论。则以风为末。而以火为本。世之尊刘氏者。专守主火之说。殊不知火之有余。水之不足也。刘氏原以补肾为本。观其地黄饮子之方可见矣。故中风又当以真阴虚为本。但阴虚有二。有阴中之水虚。有阴中之火虚。火虚者。专以地黄饮子为主。水虚者。又当以六味丸为主。
果是水虚。辛热之药。与夫参、 之品。俱不可加。
东垣云。有中风者。卒然昏愦。不省人事。痰涎壅盛。语言謇涩。六脉沉伏。此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忧喜忿怒伤其气者。多有此证。壮岁之时无有也。若肥盛者。亦间有之。形盛气衰故也。观东垣之论。当以气虚为主。纵有风邪。亦是乘虚而袭。当此之时。岂寻常药饵。能通达于上下哉。急以三生饮一两。加人参两许煎服。夫三生饮乃行经治痰之剂。斩关夺旗之将。必多用人参驾驭其邪。而补助真气。否则不惟无益。适足取败。观先哲用参、附。其义可见矣。若遗尿手撒口开眼合鼻鼾。为不治证。然用前药。多有得生者。
丹溪云。人有气虚。有血虚。有湿痰。左手脉不足。及左半身不遂者。四物加姜汁、竹沥。
右手脉不足。及右半身不遂者。四君子佐姜汁、竹沥。如气血两虚而挟痰盛者。二陈加星、半、竹沥、姜汁之类。观丹溪之论。平正通达。人盛宗之。但持此以治。多不效。或少延而久必毙者。
何也。盖半身风废。须察脉辨证。兼痰兼热为是。乃指左为血病。右为气病。教人如此认证。内经则无此说也。左半虽血为主。非气以统之则不流。右半虽气为主。非血以丽之则易散。故肝胆居左。其气常行于右。脾脏居右。其气常行于左。往来灌注。周流不息。岂可执着哉。凡治一偏之病。法宜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从左引右。从右引左。盍观树木之偏枯者。将溉枯者乎。抑灌其未枯者使之荣茂。而因以条畅其枯者乎。至若一味攻击其风痰死血。是相引丧亡而已。
喻嘉言曰。河间指火为训。是火召风入。火为本。风为标矣。东垣指气为训。是气召风入。
气为本。风为标矣。丹溪指痰为训。是痰召风入。痰为本。风为标矣。然一人之身。每多兼三者而有之。曷不曰阳虚邪害空窍为本。而风从外入者。必挟身中素有之邪。或火或气或痰而为标耶。
治法。风邪从外入者。必驱之使外出。然挟虚者。非补虚则风不出。挟火者。非清热则风不出。挟气者。非开郁则风不出。挟湿者。非导湿则风不出。挟痰者。非豁痰则风不出。王安道谓审其为风。则从内经。审其为火为气为痰。则从三子。徒较量于彼此之间。
得非拘泥而执一耶。
王节斋曰。古人论中风偏枯麻木酸痛不举诸证。以血虚亡血痰饮为言。是论其致病之根源。
至于得病。则必有所感触。或因六淫七情。遂成此病。此血与痰为本。而外邪为标。其病中于皮肤血脉经络肌肉筋骨之间。而未入脏腑。故邪在皮肤肌肉。则不知痛痒。麻木不仁。如有物一重贴于其上。或如虫蚁游行。或洒洒振寒。或肿胀。或自汗。遇热则或痒。遇阴寒则沉重酸痛。邪入血脉筋络。则手足指掌肩背腰膝重硬不遂。难于屈伸举动。或走注疼痛。皆外自皮毛以至筋骨之病。凡脉所经所络。筋所会所结。血气津液所行之处。皆凝滞郁遏。不得流通而致然也。亦何必一一强度某病属某经。某病属某脏而杂治之哉。
薛立斋云。邪在气。气为是动。邪在血。血为所生病。经云。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
此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故诸方多言皆由气虚体弱。营卫失调。腠理不密。邪气乘虚而入。
然左半体者。肝肾所居之地。肝主筋。肾主骨。肝藏血。肾藏精。精血枯槁。不能滋养。故筋骨偏废而不用也。风病多因热甚。惟其血热。故风寒之气一袭之。则外寒束内热而为痛。故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语。其真中风者。当辨其中脏中腑而治之。眼瞀者中于肝经。舌不能言者中于心经。唇缓便秘者中于脾经。鼻塞者中于肺经。耳聋者中于肾经。此五者病深。多为难治。
然五脏虽中风邪。皆其经络受病。若伤其真脏。百无一生矣。中血脉者。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隔。肢不能举。口不能言。中腑者。多兼中脏。如左关脉浮弦。面目青。左胁偏痛。筋脉拘急。目 头眩。手足不收。坐踞不得。此中胆兼中肝也。如左寸脉浮洪。面赤汗多恶风。心神颠倒。语言謇涩。舌强口干。忪悸恍惚。此中小肠兼中心也。如右关脉浮缓或浮大。面唇黄。汗多恶风。口 语涩。身重怠惰嗜卧。肌肤不仁。皮肉 动。腹胀不食。此中胃兼中脾也。如右寸脉浮涩而短。鼻流清涕。多喘。胸中冒闷短气。自汗声嘶。四肢痿弱。此中大肠兼中肺也。如左尺脉浮滑。面目黧黑。腰脊痛引小腹。不能俯仰。两耳虚鸣。骨节疼痛。足痿善恐。此中膀胱兼中肾也。议其脏腑经脉之病。可因人随证而施。不必拘其方药也。
缪仲淳曰。凡言中风。有真假内外之别。西北土地高寒。风气刚猛。真气空虚之人。卒为所中。
中脏者死。中腑者。饮食便溺艰涩。中经络者。重则成废人。轻可调理而瘳。治之之法。先以解散风邪为急。次则补养气血。此真中外来风邪之候也。若大江以南。天地之风气既殊。人之所禀亦异。其地绝无刚猛之风。而多湿热之气。质多柔脆。往往多热多痰。真阴既亏。内热弥甚。煎熬津液。凝结为痰。壅塞气道。不得通利。热甚生风。亦致卒然僵仆。类中风证。或不省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