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洛京靈泉歸仁禪師
初問疎山。枯木生花。始與他合。是這邊句。是那邊句。山曰。亦是這邊句。師曰。如何是那邊句。山曰。石牛吐出三春霧。靈雀不棲無影林。住後。僧問。如何是靈泉家風。師曰。十日作活九日病。曰此病如何。師曰。回避不得。曰還療得也無。師曰。耆婆稽首。醫王皺眉 問祖意教意。是同是別。師曰。牛馬同羣放。曰還分不分。師曰。夜半崑崙穿市過。午後烏雞帶雪飛 問急切相投時如何。師曰。見佛似冤家 問如何是靈泉竹。師曰。不從栽種得。曰還變動也無。師曰。三冬瑞雪應難改。九夏凝霜色轉鮮 問如何是靈泉心印。師曰。不傳不受。曰或遇交代時如何。師曰。淮南船子看洛陽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仰面獨揚眉。回頭自拍手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騎牛戴席帽。過水著靴衫 問如何是無問而自說。師曰。死人口裏活人舌。曰未審是何人領會。師曰。無角水牯牛 問如何是靈泉活計。師曰。東壁打倒西壁。曰憑個甚麼過朝夕。師曰。折腰鐺子無煙火。曰二時將何奉獻。師曰。野老共炊無米飯。溪邊大會不來人 問如何是靈泉境。師曰。枯樁花爛熳。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子規啼斷後。花落布堦前 問如何是沙門行。師曰。恰似個屠兒。曰如何行履。師曰。破齋犯戒。曰究竟作麼生。師曰。因不收。果不入 士問。俗人還許會佛法否。師曰。那個臺無月。誰家樹不春。
瑞州五峰遇禪師
僧問。佛未出世時如何。師曰。一堆泥土 問如何是不撥不觸底人。師曰。閉目藏三寸。翻眉葢眼睛。
撫州疎山證禪師
初參先疎山。得旨後歷諸方。謁投子。子問。近離甚處。曰延平。子曰。還將得劒來麼。曰將得來。子曰。呈似老僧看。師乃指面前地。子便休。至晚。問侍者。新到在麼。者曰。當時去也。子曰。三十年弄馬騎。今日被驢撲 住後。僧問如何是就事學。師曰。著衣喫飯。曰如何是就理學。師曰。騎牛去穢。曰如何是向上事。師曰。溥際不收 問如何是聲色混融句。師曰。不辨消不及。曰如何是聲色外別行底句。師曰。難逢不可得 問親切處。乞一言。師以拄杖敲之。僧曰。為甚麼不道。師曰。得恁麼不識好惡。
洪州百丈明照安禪師
新羅人。僧問。一藏圓光。如何是體。師曰。勞汝遠來。曰莫便是一藏圓光麼。師曰。更喫一椀茶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手巾寸半布 問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師曰。未有一個人不問 問如何是極則處。師曰。空王殿裏登九五。野老門前不立人 問隨緣認得時如何。師曰。未認得時作麼生 問如何是毗盧師。師曰。人天收不得。曰如何是一代時教。師曰。義例分明。
瑞州黃檗山慧禪師
洛陽人。少出家。業經論。因增受菩薩戒。而歎曰。大士攝律儀。與吾本受聲聞戒。俱止持作犯也。然於篇聚增減。支本通別。制意且殊。既微細難防。復於攝善中。未甞行於少分。況饒益有情乎。且世間泡幻身命。何可留戀哉。由是置講課。欲以身捐於水中。飼鱗甲之類。念已將行。偶二禪者。接之欵話。說南方頗多知識。何滯於一隅。師從此回志參尋。屬關津嚴緊。乃謂守吏曰。吾非玩山水。誓求祖道。他日必不忘恩也。吏者察其志。遂不苛留。且謂之曰。師既為法忘身。回時願無吝所聞。師欣謝。直造疎山。時仁坐法堂受參。師先顧視大眾。然後致問曰。剎那便去時如何。山曰。畐塞虗空。汝作麼生去。師曰。畐塞虗空。不如不去。山便休。師下堂。參第一座。座曰。適來祇對甚奇特。師曰。此乃率爾。敢望慈悲開示愚昧。座曰。一剎那間。還有擬議否。師於言下頓省。禮謝。住後。僧問黃檗一路荒來久。今日當陽事若何。師曰。虗空不假金鎚鍊。日月何曾待照人。師示滅塔于本山。肉身至今如生。
延州伏龍山奉璘禪師
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橫身臥海。日裏挑燈 問如何是伏龍境。師曰。山峻水流急。三冬發異華 問和尚還愛財色也無。師曰愛。曰既是善知識。為甚麼却愛財色。師曰。知恩者少 師問火頭。培火了也未。曰低聲。師曰。甚麼處得這消息來。曰不假多言。師曰。省錢易飽。喫了還饑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長虀冷飯。曰太寂寞生。師曰。僧家合如是。
安州大安山省禪師
僧問。失路迷人。請師直指。師曰。三門前去 問舉步臨危。請師指月。師曰。不指月。曰為甚麼不指月。師曰。臨坑不推人 問離四句。絕百非。請和尚道。師曰。我王庫內。無如是刀 問重重關鎖。信息不通時如何。師曰。爭得到這裏。曰到後如何。師曰。彼中事作麼生 問如何是真中真。師曰。十字路頭泥佛子 問無為無事人。猶是金鎖難。金鎖牽不住。是甚麼人。師曰。向闍黎道即得。不可荒却大安山去也。
洪州百丈超禪師
海東人。僧問。祖意教意。是同是別。師曰。金雞玉兔。聽遶須彌 問日落西山去。林中事若何。師曰。洞深雲出晚。澗曲水流遲 問某甲今日辭去。或有人問和尚說甚麼法。向他道甚麼。師曰。但道。大雄山頂上。虎生師子兒。
洪州天王院和尚
僧問。國內按劒者是誰。師曰。天王 問百骸俱潰散。一物鎮長靈時如何。師曰。不墮無壞爛 問如何是佛。師曰。錯 問如何是無相道場。師曰。門外列金剛。
常州正勤院蘊禪師
魏府韓氏子。幼而出家。老有童顏。僧問。師唱誰家曲。宗風事若何。師曰。迥出簫韶外。六律豈能過。曰不過底事作麼生。師曰。聲前拍不散。句後覓無蹤 問如何是正勤一路。師曰。泥深三尺。曰如何到得。師曰。闍黎從甚麼處來 問如何是禪。師曰。石上蓮花火裏泉。曰如何是道。師曰。楞伽峰頂一莖草。曰禪道相去幾何。師曰。泥人落水木人撈 後晉天福中順寂。葬于院側。經二稔。門人發塔覩。全身儼然。髮爪俱長。乃闍維。收舍利真骨。重建塔焉。
襄州洞山瑞禪師
僧問。道有又無時如何。師曰。龍頭蛇尾。腰間一劒。問如何是無生曲。師曰。未問已前。
京兆府三相和尚
僧問。如何是無縫塔。師曰。覓縫不得。曰如何是塔中人。師曰。對面不相見。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雪覆孤峰白。殘照露瑕痕。
青林虔禪師法嗣
襄州萬銅山廣德義禪師
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山前人不住。山後人更忙 問如何是透法身句。師曰。無力登山水。茅戶絕知音 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始嗟黃葉落。又見柳條青 問盡大地是個死屍。向甚麼處葬。師曰。北邙山下。千丘萬丘 師不安。僧問。和尚患個甚麼。師曰。無思不墜的。曰恁麼則已知和尚病源也。師曰。你道老僧患甚麼。曰和尚忌口好。師便打 問如何是佛。師曰。畫戟門開見墜仙。僧後問悟空。畫戟門開見墜仙。意旨如何。空曰。直饒親見釋迦來。智者咸言不是佛。
襄州石門獻蘊禪師
京兆人。初問青林。如何用心。得齊於諸聖。林仰面良久曰。會麼。師曰不會。林曰。去無子用心處。師禮拜。乃契悟。更不他遊。遂作園頭。一日歸侍立次。林曰。子今日作甚麼來。師曰。種菜來。林曰。徧界是佛身。子向甚麼處種。師曰。金鉏不動土。靈苗在處生。林欣然。來日入園。喚蘊闍黎。師應諾。林曰。剩栽無影樹。留與後人看。師曰。若是無影樹。豈受栽耶。林曰。不受栽且止。你曾見他枝葉麼。師曰。不曾見。林曰。既不曾見。爭知不受栽。師曰。祇為不曾見。所以不受栽。林曰。如是如是。林將順寂。召師。師應諾。林曰。日轉西山後。不須取次安。師曰。雪滿金檀樹。靈枝萬古春。林曰。或有人問你金針線囊事。子道甚麼。師曰。若是毛羽相似者。某甲終不敢造次 初住南嶽蘭若。未幾遷夾山。道由潭州。時楚王馬氏。出城延接。便問如何是祖師西來大道。師曰。好大哥。御駕六龍千古秀。玉街排仗出金門。王大喜。延入天冊府。供養數日。方至夾山 開堂。僧問。今日一會。何異靈山。師曰。天垂寶葢重重異。地湧金蓮葉葉新。曰未審將何法示人。師曰。無絃琴韻流沙界。清音普應大千機 問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師曰。一曲宮商纔品弄。辨寶還他碧眼胡。曰恁麼則清流分洞下。滿月照青林去也。師曰。多子塔前分的意。至今異世度洪音 問如何是夾山正主。師曰。好手須知欒布作。韓光虗妄立功勳 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玉璽不離天子手。金箱豈許外人知 問不落機關。請師便道。師曰。湛月迅機無可比。君今曾問幾人來。曰即今問和尚。師曰。好大哥。雲綻不須藏九尾。恕君殘壽速歸丘 師因亂離夾山。至襄州創石門寺。再振元風。上堂。瑠璃殿上光輝。而日日無私。七寶山中晃耀。而頭頭有據。泥牛運步。木馬嘶聲。野老謳歌。樵人舞袖。太陽路上。古曲元音。林下相逢。更有何事 僧問。月生雲際時如何。師曰。三個孩兒抱華鼓。好大哥。莫來攔我毬門路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常騎駿馬驟高樓。鐵鞭指盡征人路 問如何是石門境。師曰。徧界黃金無異色。往來遊子罷追尋。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無相不居凡聖位。經行鳥道沒蹤由 問猛虎當軒時如何。師曰。性命不存。曰恁麼則遭他毒手。師曰。一任齩嚼 問如何是淨土中人。師曰。披毛遊火聚。戴角混塵泥 問道界無窮際通身絕點痕時如何。師曰。渺渺白雲漫雪嶽。轉身玄路莫遲遲。曰未審轉身路在甚麼處。師曰。石人舉手分明記。萬年枯骨笑時看 問如如不動時如何。師曰。有甚麼了日。曰如何即是。師曰。石戶非關鎖 般若寺遭焚。有人問曰。既是般若。為甚麼被火燒。師曰。萬里一條鐵。師應機多曰好。時稱大哥和尚。
韶州龍光諲禪師
僧問。人王與法王相見時如何。師曰。越國君王曾按劒。龍光一句不曾虧 上堂。良久曰。不煩珍重。便下座。問撥塵見佛時如何師拊掌顧視 問如何是龍光一句。師曰。不空罥索。曰學人不會。師曰唵 問如何是極則為人處。師曰。殷勤囑付後來人 問賓頭盧一身。為甚麼赴四天下供。師曰。千江同一月。萬戶盡逢春。遂有偈曰。龍光山頂寶月輪。照耀乾坤爍暗雲。尊者不移元一質。千家影現萬家春。
郢州芭蕉和尚
僧問。十二時中如何用心。師曰。攏總一木盆 問如何是道。師曰。或橫三。或豎五。曰如何是道中人。師曰。罷舉雲中信。半夜太陽輝。
定州石藏慧炬禪師
僧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樹帶滄浪色。山橫一抹青 問如何是伽藍。師曰。祇這是。曰如何是伽藍中人。師曰。作麼作麼。曰忽遇客來。將何祇待。師曰。喫茶去。
白水仁禪師法嗣
京兆府重雲智暉禪師
咸寧高氏子。總角時。好遊佛宇。誓志出家。父母不能止。禮圭峰溫剃度。後謁白水。獨領微言。潛通秘鍵。尋回洛。卜于中灘。創溫室院。常施水給藥為事。有比丘患白癩。眾惡之。唯師與之摩洗如常。俄有神光異香。既而訝之。遂失所在。遺瘡痂。馨香酷烈。遂聚而塑觀音像。以藏之。師後忽欲歸終南圭峰舊居。一日閑步巖岫間。如常寢處。倐覩摩衲數珠銅瓶棕笠。觸之即壞。謂侍者曰。此吾前身道具耳。就茲建寺。以酬宿因。當薙草間。有祥雲蔽日。屯于峰頂。久而不散。因目為重雲山。猛獸皆自引去。及塞龍潭。以通徑。龍亦他徙。後唐明宗。賜額曰長興。學侶臻萃 僧問。如何是歸根得旨。師曰。早是忘却。不憶塵生。曰如何是隨照失宗。師曰。家遭劫賊。曰不憶塵生。如何是進身一路。師曰。足下已生草。前程萬丈坑 問要路坦然。如何踐履。師曰。我若指汝。則東西南北去也 問如何是重雲秤。師曰。任將天下勘 問如何是截鐵之言。師曰。寧死不犯 問如何是迦葉親聞底事。師曰。重雲記不得 問如何是重雲境。師曰。四時花蔟蔟。三冬異草青 師闡法四十餘年。節度使王彥超。微時常從師遊。欲為沙門。師熟視曰。汝世緣深。當為我家垣墻。王公。後果鎮永興。申弟子禮。師將順世。先與王公言別。囑護法門。王公泣曰。師忍棄弟子乎。師笑曰。借千年亦一別耳。及歸書偈。示眾曰。我有一間舍。父母為修葢。住來八十年。近來覺損壞。早擬移別處。事涉有憎愛。待他摧毀時。彼此無妨礙。乃跏趺而逝。當後周世宗顯德丙辰七月廿四日也。壽八十四。臘六十四。塔于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