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於戏,人心何尝不善!而所以不善者,则以境遇、时势所迫故耳。当名利驰逐之秋,而缯缴已施,陷阱已设,贤者亦惟有高举遐飞、隐于尘外而已。何则?既不肯逐流扬波以戾乎道,复不肯钩心斗角以丧其真,避世而超乎象外,避言而免落言诠,斯即所谓全真大道矣乎!
今夫人之所得乎天者,本为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乃诱之以外物之杂沓,蔽之以人欲之纷纭,而明德遂以不明矣。是故嗜欲深者天机浅,物诱寡者性命全。彼治世之贤哲,所以必淡泊以明志;超世之仙佛,所以必清净以归元者,岂非以此之故欤!尝考儒、道、释三教,本属同源,大体无外乎惩忿窒欲、克己复礼为入德之门。所以《阴符》、《道德》、《心印》诸经,以及《大学》、《中庸》等书,均以修齐、明德、清静、无为为本,不设象言,非似他种道书,比喻多端,以龟蛇、龙虎、铅汞、丹炉等玄词,种种象言,使人迷离徉往,如坠五里雾中,甚至有误以为服食、符咒、房术、烧炼等事者。历观士大夫,多有晚年遁入禅窟,以求了心性者,其初未尝不好久视、冲举之说,顾以词理艰深,不若禅之简易直指。故佛日盛而老日衰,此大道之所以日晦也。
余自甲子在胶澳督办任时,即研究全真之学,惟公务鞅掌,不能专心致志,所得甚微。兹以避嚣故都,偶于书肆中获得《一贯天机直讲》一书。披阅之余,知为西蜀魏则之真人,民国甲子年在北京讲道时所编之最新讲义。对于三教菁华,诸经奥义,详加注释,发泄无余,实为亘古道书所仅见,所有修真一切秘旨口诀,暨玄宗释典先后天种种秘词奥旨,均为详注明晰,开卷了然,可为无师修真者之金针宝筏。若能循是虔修,不独可延年益寿,虽仙籍可登。
本拟早日付梓,以广流传,而挽世道,惟以第三卷内所注之《阴符经》第十七篇,短缺一页,未免有不窥全豹之憾。物色数年,竟不可得。不得已,将是篇留出空白,先行付梓。最奇者,排版前一日,书肆店员李群文浩,于德胜门地摊上,无意中检得第三册残书一卷,而所缺之第十七篇《阴符经》注解,宛然在内。余得之如获拱壁,遂即钞入原书之内,送交手民排入。非神灵默佑呵护,曷克臻此耶!
民国三十年岁次辛巳立冬前一日
蓬莱定安高恩洪谨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