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笑,我是高分创意作文(高中生越写越聪明的作文宝典)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捕捉创意的灵光(1)

第一节立意标新,点石成金

一、立意技巧点拨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便是作文立意的真实写照,不同的立意折射出不同文章的层次。作文时,立意的高下,往往直接决定了文章的成败。

古人有语“文以意为主”、“意在笔先”,就是告诉我们,在写作文之前,首先要考虑好立意问题。认真思考以怎样的角度切入主题,如何确立一种深刻、新颖的思想,做到胸有成竹。

近年来,随着开放式题型的普及,“立意自定”成为一种潮流,但不少学生任意而为,结果使文章立意出现了不少问题。譬如,有的学生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立意太浅;有的学生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则选择多个角度来立意,结果贪多必失;更有学生剑走偏锋,本想一鸣惊人,结果却危言耸听。那么,怎样立意才能准确、集中、深刻、新颖呢?这里给同学们介绍几种立意技法,帮同学们突破立意难关,使文章立意达到“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的最佳效果。

1.反弹琵琶

反弹琵琶是指逆向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所谓逆向思维,即思考问题时,不是从常规思维的方向思考,而是有意识地从反向进行思考。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作文立意上,就是反弹琵琶。

科学地“反弹”可使人的思维品质上升到较高档次,会给人一种创新的感受。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好与坏逆反。即把好的说成坏的,把坏的说成好的。比如,“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其讽刺意味是很明显的,而华罗庚却主张“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意义就深刻了。只是变换了一个角度,好与坏就可以逆反。

大与小逆反。即把大的说成小的,把小的说成大的。端木蕻良的《老鞋匠》写老鞋匠一刻不停地为人修鞋,“鞋子修得称心,走路的人,加快速度,要节省多少时间,多做多少事呢!”“他不只是个修补鞋子的人,他倒是一个为人们修补了流去时间漏洞的人。”把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人看得极为重要,这就是大与小的逆反。

前后反差鲜明的逆反。即情节的发展中出现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有时又叫它情节逆转。记叙文中特别是小小说常用此法。结局往往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给人一个惊喜,留下深刻的印象。

2.借象传意

“借象传意”就是指将文章主旨和浓厚的感情寓于一种客观事物中,然后展开想象和联想,通过对熟悉的、具体的、自然的东西的摹状,展示出某种哲理意义,使主旨深远、立意深刻,使人回味无穷。

如《白杨礼赞》中的白杨,象征中华民族的质朴、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如鲁迅的《药》的结尾,以坟上的花环象征革命的前景与希望;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寄予作者向往“独立的、安静的”生活,以及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运用这种手法立意,必须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倾向等寓于客观事物的具体描写中,同时,要找寻出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接近处,展开对形象的深层次联想。这样,便能营造一种诗的意境,使文章富于哲理的深刻性和艺术的感染力,呈现出一种含蓄之美。

3.小题大做

小题大做,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生活中有些材料看来比较平淡,却包含着深刻的意义,如果把这些小题材放到广阔的社会及历史背景前面展开,并深入开拓,就能收到“一粒一世界”的艺术效果。

有的话题作文所给角度很小,要想使作文变得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就必须跳出这个小圈子,将自己的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社会天空,挖掘更有价值的内容。例如2007年江苏高考作文卷以“行走在消逝中”为话题,有位考生写的是《失落的文明》,选取现实生活中的三组镜头来观照现代文明所来的冲击与困惑,这样的立意显然更高一筹。

其实写作选材时,也并非随意捡来一件小事便可以说明一个大道理,你必须对小问题进行精心加工,即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本质上把握住“小事”与整个时代、社会和生活的内在联系,才能取得见一斑而窥全豹,见一叶而知秋的效果。

4.烘云托月

清代文人金圣叹在《西厢记》的评点中曾说:“欲画月也,月不可画而画云,意不在云也。意不在云者,意在月也。”他在这里所说的描写方法也就是“烘云托月”。

如果我们在题材、立意方面总是从正面切入,就很难出新。我们不妨运用“烘云托月”法,来借助“第三者”切入正题,通过对“第三者”的记叙、描写、议论等来暗扣原定的主旨。烘云托月法具体来说分为三种:正衬、旁衬和反衬。

(1)正衬。即以同类事物互相衬托,如以悲衬悲、以喜衬喜、以美衬美、以善衬善。如鲁迅在《祝福》中写鲁四老爷书房的陈设:墙上挂着陈抟老祖写的朱拓的大“寿”字,半边对联,窗下桌上放着“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四书衬》”。在这种环境下生活,鲁四爷必然是一个迂腐不堪的人。

(2)旁衬。即不从正面落笔,多角度地侧面烘托。如《陌上桑》描写罗敷的美:“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虽然没有直接说出罗敷长得有多美,但我们从他人的神态中已经感受到罗敷美到极点。

(3)反衬。即用相反的一面来衬托,如以假衬真、以恶衬善、以丑衬美、以悲衬喜、以动衬静。例如,南朝梁代的王籍《入若邪溪》一诗中有这样两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动来反衬静。反衬往往显得更加客观与生动,恰当运用可节省笔墨,避免文章的呆板单调,使文章富于变化,活泼多姿。

在用“烘云托月”这种方法立意时,需要注意把握好“度”,用作陪衬的事物一定要有特色,但也不能太出彩,否则很可能喧宾夺主。

5.化虚为实

在写作文时,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烦恼:一些题目看起来颇为抽象甚或“空洞”,如“尝试”、“诚信”、“感情”、“时间”、“苦难”、“幸福”、“温馨”等。面对这些题目,我们似乎总有话说,却又说不清楚。怎么办?硬着头皮从正面去写,其效果恐怕不会好,这时最好的办法便是以实写虚、化虚为实。古语所云“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正是对这种表现技巧的形象化说明。

那么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1)先发散,后聚合。在准确把握原意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联想,化抽象为具体,由物到人,由自然现象到社会现象,由虚拟事物想到现实事物,由个别想到一般等。在联想中,应特别注意两者的相似点或相通点。如上海高考作文“时间啊,时间”,有考生这样写:“什么使稻米变成香醇的佳酿?是时间。是什么使咿呀学语的孩童变成沉默的老人?还是时间。是什么使我们一穷二白的祖国变成今天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大国?也还是时间。时间,是一个多么伟大的魔术师啊!”

(2)运用一定的修辞,化虚为实。例如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3)将抽象问题放入具体的情境中。如写“幸福”,父母的关爱、朋友之间的友谊、陌生人的祝福,等等。

6.层层剥笋

层层剥笋法也叫“解剖麻雀”法,它往往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一层比一层更接近事理本质。这一层与下一层的关系在逻辑上的联系非常紧密,鱼贯而行,环环相扣。

比如,进行景色描写,很多学生只是不住地渲染美景,而下面这几句话则不然:“这几株长在砖缝里的小草的确不简单,因为这砖缝里没有足够的水分和土壤,也接受不到充足的阳光,可它们居然顽强地生长起来,真了不起!”显然,这个作者已经通过景色描写的表面看到了更使人深思的一面。他把握住了小草的精神气质,写出了其神韵,自然出手不凡。

无论是写议论文还是写记叙文,都可以运用这种递进式思路,跳出就事写事、就景写景的肤浅层次,开掘深意。

7.高屋建瓴

所谓“高屋建瓴”,就是指作文要“大气”,要有高远的立意。作文要高屋建瓴,离不开写作者的才识。有了才识,就具备了发展创新的意识和气量,就从思想上有了把握全局与选择目标的能力;有了才识,就能形成独立的见解,就有了超越平庸的气概和胆略;有了才识,就有了创造的自信和能力,面对机遇和挑战,能够全面充分地展示自我。

才识是文章的制高点,它决定了文章品位的高低。有的学生立意不远的主要原因,便在于他们的写作停留在记录自己的见闻感受、喜怒哀乐、荣辱得失上,因而文风有些平淡。那么,如何做到立意高远呢?

首先,在写作时我们必须勇于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价值取向和情感诉求;必须把现实生活融入作文中,放眼关注社会,用长远的目光去审视生活,关爱生命、关注人生。

要超越自我、拓展视野,可以遵循由低级到高级、由小我到大我的顺序,即我——家庭——集体、阶级——民族、国家——人类——宇宙等。

其次,多运用发散思维,纵谈古今中外。对一个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寻求答案,由一点向四周辐射的开放性思考,便是发散思维。发散思考的实质是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展开多角度思维。“纵”就是纵向思考,按时间顺序,古往今来地联想。它由过去、现时、未来三部分组成。“横”就是横向思考,按空间顺序四面八方地联想。由“水”想到长江、黄河、黑龙江、塔里木河……想到外国的江河湖海,都属横向思考,它能使认识向四周延伸拓展。

当我们苦于作文难有创新的时候,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创新只有一种理解。但是当你熟练地掌握了以上七种方式,你在同一时间就有了七种选择,你便可以根据考题具体的要求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一种或者几种写法来操作了。

二、创意满分作文大讲堂

1.反弹琵琶

好奇心

江苏某考生

我是当年武则天立下的那块无字碑。数千年来,多少人对我的存在感到质疑。其实,说实在的,我对自己的身份也感到很好奇。主人留给我的只是一具空空的躯体和一颗好奇心。

我好奇我的主人。一朵深宫玫瑰却偏偏如此铿锵,一双娇弱肩膀却担起天下人的希望。三从四德禁锢不住你的步伐,你默默地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繁华。溺女,谁能体会你的不舍与无奈?弑子,谁能感受你的心痛与欲哭无泪?摄夫,谁能理解你心中恨铁不成钢的痛楚?宠张,谁能分担你独处深宫的寂寥?垂帘,昭示着你——他人无法企及的高度;称帝,昭示着你不可一世的霸气;改元,一个“瞾”字,将你推上了生命的最高点。我好奇我的主人,为什么你的背后,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无奈、痛楚、辛酸……

我好奇我的身世。主人深知自己正遭受着千万人的唾骂,好一句“狐媚偏能惑主”,好一句“一将功成万骨枯”。但是,好一个武则天,身前要一鸣惊人,身后也要再鸣惊人。自古碑者,或歌功颂德,或说罪道过;或洋洋千言,或寥寥数语;或意境平浅,或深刻隽永,唯有我,一个字也没有。主人立下我,是怕承受更多人的唾骂,所以给自己留下一个书写罪状的平台,还是觉得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都承载不了自己的辉煌?

我好奇历史上著名的女性。褒姒,有冷艳,有周幽王为博她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的壮举;妲己,有妖娆,有商纣王为她建造的“酒池肉林”;玉环,有华贵,有唐玄宗为红颜而置大唐江山于不顾的真心;昭君,有美貌,有万古垂青的芳名……而我的主人,为什么我的主人只有万世的骂名?只有我?

主人,感谢你在缔造我的同时,赐予了我一颗常人没有的好奇心,是它,让我了解了你的过去、你的背后、你的鲜为人知的一面。你海棠般娇羞的容颜,你菊花般孤高的傲世风骨,你桃花般红消香断的泪痕,你柳絮般飘飞的沉思,只有婉儿姐姐和我能理解吧……我不在乎你站得多高,亦不会在乎世人对你世俗的评价,如果有来生,我只愿带着这颗好奇心,做你喘息的平台。

创意点评:

本篇立意时以无字碑为叙述主体,用拟人化的手法,让无字碑对自己的身世、主人产生好奇之心,进而以一种中立的立场来评价中国历史上第一女皇武则天。文章借无字碑之口表达对主人背后不为人知的无奈、痛楚、辛酸的理解与同情,对主人“身前要一鸣惊人,身后也要再鸣惊人”的赞赏,对主人遭后人诽谤的不满。如此立意,别有一番滋味。文中还大量运用排比,造成一种凌厉傲人之势,言语整饬,刚中见柔,颇具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