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女孩需要更多的爱和关注(1)
告诉女儿“我爱你”
有调查显示,恋爱中的女孩比男孩更希望听到“我爱你”三个字,而在国外,每天都对彼此道出“我爱你”的人,更容易感到幸福,婚姻也更美满。
女孩是水做的骨肉,“我爱你”的呢喃,就像丝丝甘露沁人心脾。女孩这种与生俱来的秉性注定了他们需要沐浴在“爱”的光环中,而从小就能在父母“我爱你”的呢喃声中长大的女孩,看世界都是粉色的,那是甜蜜的人生。
如今,越来越多的父母总会抱怨自己的女儿不可理解,她们会千百次地对自己的男友说出“我爱你”,但对父母却很吝啬,冷漠。
生日宴会上,病房中,父母为她们做出一次又一次的“牺牲”后,她们的态度依然坚决,脸色让人感觉一切理所当然。所以父母中觉得孩子不孝顺,不爱自己,这么多年的抚育算是白费了,因此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僵,似乎成了两个世界的人。
其实,有些女孩与父母之所以会出现如此的尴尬局面,父母也有一定的责任,作为孩子,她们也渴望得到爱,也渴望父母对自己说“我爱你”。从落地的那刻起,这样的渴望从未停止过,然而,这样的爱是否得到也影响了她们今后的一生。
小丽今年8岁,很内向,不喜欢和别人玩,同时也排斥自己的爸爸妈妈,她总以敌对的情绪来面对周围的一切,口里时不时就会冒出一句“你是坏蛋,快滚开!”弄得周围的邻居和小朋友一头雾水。
等到妈妈发现问题严重时,小丽已孤僻到极点,她整天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妈妈很担心,但怎么问她,她就是不张口说一句话。
有一天,妈妈在给小丽整理书包时,无意中发现小楷本上歪歪斜斜写满了这样一些字:
“爸爸妈妈都不爱我,他们不爱我,他们只知道做他们自己的事!”
“这个家里,有谁能爱我啊?”
“妮妮的妈妈就经常和她说我爱你,我想做妮妮妈的孩子!”
看到这张纸条,妈妈马上放下手上的事,和女儿坐在一起聊了许久。
从此每天只要有机会,她就一定会对小丽说:“我爱你”,并且随时都关注着她,现在她明白了,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对孩子意味着什么,她也要让女儿知道,父母永远是她的朋友,是最爱他的人。
有专家研究表示,从问题青少年的个案中,可以归纳出来一个事实:就是父母在爱的表达上需要学习。
当许多父母知道自己的孩子非但不感激他们对他的爱,反而心里充满对父母的愤恨时,父母肯伤心欲绝。
实际上这些被憎恨的父母,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对子女也是满怀爱心,只不过他们不会表达,或者表达得不够充分而已,所以孩子极易产生父母不爱自己的误解。
在美国,“爱”字用得比中国坦然、公开,父母会用行动直接表达自己的爱意,作为孩子,可以尽情地要求得到父母、老师和朋友的爱,在爱中成长的孩子自然也学会如何回报和给予别人爱。相信每个孩子在接受着爸爸妈妈及所有长辈给予的物质上的爱时,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关心和理解。
虽说含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父母与女儿之间不应该那样内敛。自己心里的爱是一回事,如何让孩子感受到爱又是另一回事,在适当的时候对女儿说声“我爱你”,是对孩子爱的一种最好的表达方式!
因为大多数孩子只能用眼睛所见、耳朵所听来判断事物,他们还不懂得用心去感觉父母的爱,而让孩子感受到、听到、看到、触摸到爱和信任的存在,是培养孩子健康情感的一部分,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毫无疑问地知道,她有一双爱他的父母。
有一位母亲曾这样讲述了她的经历和感受:
我有一天在送女儿上幼儿园的路上,女儿在自行车后座上滔滔不绝地和我说着幼儿园里的事。
我听着听着,突然情不自禁地说了声:“女儿,妈妈爱你!”没想到女儿在后面用双手紧紧地搂住了我的腰,把脸贴在我的后背上,说道:“妈妈,我也爱你!”在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妈妈。
对孩子说出“我爱你”,这对许多中年父母或过于严谨的家庭来说或许是有困难的,但困难并不表示这种爱不存在,不需要表达。
很多人都觉得向别人表达爱意很容易,唯独对自己家人,却爱在心里口难开,心想他是我的亲人,我对他说不说无所谓,反正他心里会知道,殊不知往往最爱你的人,最在乎你对他的感觉,而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渴望远远超过其他人。
在这里,可以提供给女孩父母几种表达爱的方法:
第一, 在孩子睡觉前一边抚摸她的背部,一边用手指在背上写“我爱你!”
第二,临睡前给孩子一个亲切的吻,或者婉转地告诉她:“谢谢你,我的孩子,是你给了我做父亲(母亲)的无穷乐趣。”
第三,准备一个广口瓶,上面贴上“拥抱和亲吻”的纸条,把分别写着“我想要一个吻”,“我想要一个拥抱”,“我既想要吻又想要拥抱”的纸条放在瓶子里,每天让孩子挑一张,或许睡觉前挑更好。
第四,当你外出旅游时,尽量带回一个小礼物,饭店里用的记事本或你所居住城市的明信片,说“我在外的时候实在很想你”,是一个很好的表达方法。
第五,你最近一次紧紧拥抱孩子是什么时候?不管孩子有多大,一个深情拥抱总是令孩子难忘的。拥抱时尽量最后一个松开,你会给孩子留下美好的感觉。
天下的父母们,从现在开始,请对你的女孩说:“我爱你”吧,千万别觉得肉麻而不愿说。就是这样一句“我爱你”,便会让女孩感受到你的爱和依赖,说出爱,让她知道,让她去享受。
只有在这种爱的熏陶下,你的女儿也会学着你,适时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当你们在家都能养成互道爱意的习惯时,那么,当你的孩子走向社会时,无疑更懂得爱和关怀,那创造出良好的人际环境讲不成任何问题。
以平等的姿态与女孩交流
女孩看世界的眼睛,是这世界给予她的。
所以,家长请蹲下来和女孩交流,站在女孩的角度,从女孩的立场出发,用女孩的思维去考虑问题。
这样,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她们大多喜欢那个长得不帅、唱歌吐字不清的“周杰伦”;我们就会知道:处在青春期的少女那种属于青春的躁动是多么的正常;我们就会理解:作为独生女的这一代是多么地需要亲情、需要交流……
有了这样的理解,我们也许就会发现:原来我们凭借经验的判断,有一些实际上就是错误的;我们的很多想法与做法是很偏执、很落伍的。与孩子的交流也同样是“理解万岁”。
一个年轻妈妈和女儿发生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瞬间:
三月的一天,一位妈妈带着8岁的女儿玉玉到野外踏青。
走在野外乡间的小路上,女儿显得特别兴奋,一边走一边跳着,看到那些开得鲜艳但又叫不出名字的野花儿,她高兴得甚至蹲在那儿,对着那些花朵说着什么,一说就是半个小时。
这位母亲很诧异,问女儿:“你在对花儿说些什么?”
她回答:“我对花儿说,你们今天开得真好看。我要是能每天和你们在一起就好了。”
母亲又问:“你为什么要蹲下来对花儿悄悄说话呢?”
女儿说:“对花儿说话,一定要蹲下来的,在花儿的面前轻轻地说话,这样花儿才能听得见呀。”
听了女儿的话,这位母亲感慨万千,不仅是因为孩子的爱心,更多的是对教育孩子的启发。连孩子都知道对花儿说话要蹲下来轻轻地说,而我们做父母的教育孩子时又是怎样做的呢?我们常常喜欢把孩子比喻成祖国的花朵,然而在“花朵”面前,我们与之交流、沟通,又有几次是蹲下来悄悄说的呢?
蹲下来与孩子交流是现行教育中很热门的一种教育观点。它强调的是一种平等的观念。
家庭内部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维生素”。
尊重女孩,认识到女孩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情感和需要,放下做家长的架子,使女孩觉得父母和自己是平等的。要礼待她,不打骂女孩。父母做错事、说错话,要勇于向女孩承认错误,并不会由此降低您在女孩心中的威信。
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常常可以看到父母站在那里,大声呵斥孩子,“过来!别摸!”、“去!去!去!别烦我”,用居高临下、命令式的语言语调和女孩说话。
从说话态度来看,父母在孩子面前显得很威风,可在孩子心目中的父母,却并不可敬,使得双方的沟通效果反而不好,这样做父母很容易在孩子心里失去威信,久而久之父母说的话女孩也不会听,女孩还会在心中产生厌恶父母的情绪。
其实,是否蹲下来与女孩说话,只是一种方式问题,重要的是在父母心中,是否把女孩真正当做和自己一样,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这才是问题的本质。这会影响到家长能否以正确态度对待与教育女孩的一系列问题。
我们必须了解和尊重女孩的权利和义务,必须尊重她的隐私。
“妈妈,你不能偷看我的日记!”
“这怎么能说是偷看呢?妈妈看女儿的日记是为了多了解女儿,及时发现你有什么需要帮助的问题,妈妈好来帮助你。”
“我不需要你的帮助!你如果再偷看我的日记,一切后果你自己负责!”
见平时乖巧的女儿现在大声地和自己叫喊,妈妈也生气了:“怎么这么说话呢?我是你妈妈,难道我把你养这么大,还没有资格看看自己女儿的日记吗?”
女儿哭着叫喊:“那是我的秘密,是我的隐私。你没有经过我的允许,就擅自偷看我的隐私,你是侵犯人权!我是你的女儿,可是我也有人权!”
说完,女儿一把夺过妈妈手里的日记,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哭了起来。
隐私是每个女孩心中不愿告诉他人的秘密。人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女孩也不例外。女孩有了隐私,许多做父母的总是千方百计地去侦察,如翻抽屉看日记、拆信件,甚至打骂训斥。
在大人们看来,这都是些小事。“连孩子的生命都是我给的,何况一本日记、一封信?”可对女孩来说,大人的这些行为,都是对她们不信任、不尊重,伤害了她们的自尊心,造成女孩沉重的精神压力,甚至产生敌意和反抗,采取全方位的信息封锁和防备措施,导致父母与孩子关系恶化。
因此,父母让女孩信任,让女孩有一种平等的感受,就应该尊重她们的隐私。尊重女孩的“隐私世界”,是对女孩人格的保护,父母也会因此而赢得女孩的敬重和爱戴。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尊重与要求之间存在着一种“数学依存性”——即10与1之比。也就是说,要在10倍地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要求她。严格的要求始于高度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个性,否则,严格要求犹如逆水行舟。
为此,家长在教育要求的内容选择上,应该尽力发现、赞扬女孩的优点,多鼓励女孩的积极行为,并以此去压倒缺点;在教育要求的表述形式上,应摒弃居高临下大声训斥的做法,对女孩代之以蹲下来低声调的悄悄对话。
蹲下来对女孩说话,这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在国外已经很普及,蹲下来对孩子说话的积极效果有以下四点:
首先,当父母蹲下来用低声调教育孩子时,孩子会察觉到大人的沉着、冷静、亲善和爱护,从而稳定住自己的情绪,并且及时地把所思所想的内容告诉大人。
当父母不再居高临下,孩子才可能把她的想法对你袒露出来。因为这样孩子会把你当成朋友,信任你。不管孩子说的话对还是不对,有无道理,这一步应该说是很关键的,因为只有当大人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之后,才能有的放矢地对症下药,教育也才不至于一厢情愿,更不会走入死胡同。
第二,蹲下来低声细语地与孩子悄悄对话,孩子感到与家长是处在平等的地位上,这样就能引起孩子听大人说话的兴趣,而且能够集中注意力听大人讲话的内容,真正领会大人的话是重要而正确的,从而在不知不觉之中接受了大人所讲的道理。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更能够让孩子觉得受到尊重。
第三,常用这种蹲下来温和亲切的低声调方式与孩子对话,还可以增强孩子对家长的信任感,增强孩子与家长进行交流的自信心。很多孩子和家长的交流很少,因为她们对家长有恐惧感,而且认定家长和她们是没有共同语言的。长期下去,孩子对和家长沟通缺乏信心。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能改善女孩和父母间的沟通关系。
第四,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孩子能够更好地观察到家长的表情。其实,每个家长对孩子都是充满爱意的,家长的眼里流露的是对孩子的疼爱。可是,当家长教育孩子时,一般情况下,孩子是不敢看家长的眼睛的,蹲下来和女孩说话,女孩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爱意,理解父母的用心,从而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从内心深处体会父母的感情,从而能够促进女孩和父母之间的沟通。
总之,蹲下来对女孩悄悄说话,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女之道,你不妨对你的孩子试试看。
再忙也要抽时间陪她
每个孩子都希望父母关注他,尤其女孩显得更为强烈,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次研究成果表明,平均每天能与父亲共处两个小时以上的孩子,要比其他孩子智商高。
经过许多实例和科学研究表明,父母不管多忙都要抽空陪陪孩子,以满足孩子的情感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性格健全的完美孩子。
如今的父母与孩子待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早上,在孩子没出门之前他们已经出门,晚上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可孩子早已进入梦乡,父母和孩子似乎永远是错开活动的,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在没有更多的精力来管孩子。
萌萌的爸爸平时是一个大忙人,几乎没有时间和她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