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小心,虚掩的门(1)
别让手机成为手雷
当你对手机大声讲自己的隐私和秘密时,不要以为只有手机的另一方才能听到。
特别是在办公室和其他公共场合,小心你的手机会像一个手雷一样随时引爆你的私生活。业务员小张正在接待室门口等一位重要客户,正在这时手机响了。他拿出来一看,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小马。正好客户也没来,小张就和小马神聊起来,从公司业绩到自己的家长里短。神游一番后,两人还讲了一会荤段子。收线之后,小张发现那个客户一直也没来,就悻悻地回公司了。
原来,那个客户在他附近听完他神侃,对他非常反感,认为与这种人做生意不安全,就到另一家公司去了。
像小张这样,不分场合使用手机的人有很多。当你聚精会神地大讲特讲时,别忘了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场合。你要明白自己讲出的每一句话都会飘进别人的耳朵,谁知道什么人在你的身边。因此,手机仅仅是个通讯工具,别让手机成为手雷引爆你的私生活。
“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电视改变了我们的整个生活,80年代起PC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今天开始到未来的10年,移动技术将彻底改变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一切。”几乎没有人会质疑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蔡桐木几年前的这番话,值得商榷的只是时间问题,也许世界的变化并不如技术论者所期望的那样迅速。
那个东西曾经是无比遥远的黑色砖头,曾经是被人炫耀地举在脑袋上的身份象征,曾经是我们精打细算想要添置的奢侈品。现在,它成了和手表一样的普通东西,成了老板招之即来的呼叫器,成了锻炼拇指的健身器,成了各色段子的中转站,成了游戏机,成了数码相机,成了掌上电脑……手机正在变得像丁当一样无所不能。最后,大概所有人都会问一个问题,除了手机,我们还需要别的吗?
因为有了手机,你不能再以“现在不在”的借口逃避不想接听的电话。许多人因为手机而被迫将8小时工作时间无限延长……正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时刻保持联系的渴望催生了手机,他们害怕错过任何一条信息,努力让自己生活在“信息气泡”中,并且带着“气泡”或被气泡带着跑来跑去。
2003年底,冯小刚导演的贺岁片黑色喜剧《手机》,就像是人们对手机的焦虑体验的一次总爆发,他展示了手机带给现代人的道德困境。美国《洛杉矶时报》认为:“该影片或许是90年代探索互联网给人际关系带来冲击的《电子情书》稍微黑暗的翻版。”
在现在的职场中,关于手机的使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和别人共享一个空间时,不要让手机铃响,可以改为静音模式,包括开会时、在餐馆里、在火车上,等等。因为手机铃声会打扰到别人!
如果在一个拥挤的环境中接电话时,最好离开这个房间。广播你们的谈话永远都是不礼貌的行为。
即使你单独一人,或者认为自己离别人够远了,也必须记住:用安静的、平常的声音说话,不要大喊大叫。
如果你给对方打电话,要让对方知道你用的是手机。虽然手机的技术是越来越先进了,但还是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可能有时突然断线。
永远不要用手机讨论敏感或保密性的信息。窃听的技术非常发达,你永远都不知道什么样的人可能正站在你旁边,把你的话传扬出去。
开车时使用手机,一定要小心。开车时不要拨号,除非你有耳机或扬声器,否则就等停车后再拨。开车的同时拿着手机讲话是很危险的,把车停在路边或停车场再说会比较明智。
给客户打电话和有重要的事时,最好使用固定电话。用手机给人打电话,有可能让人听到你这边呼呼而过的汽车经过的声音,并且也可能因为信号不好而中断,这都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但是,只有最保守与最悲观的人才会将应用新技术视为打开“潘多拉之盒”。尽管手机给人们带来了恐慌,却仍然抵不过人们从它身上获得的巨大便利和乐趣,所有不适都只是人们为这从未有过的伟大时代所必须付出的小小的美丽的代价。
一句箴言:技术进步并不能许诺给我们一个美丽新世界,一切取决于我们如何使用它。
永远不和别人作无谓的争论很多时候,我们没必要去跟别人计较长短,生活中,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时,就不必去较真。
阿强大学刚毕业时,有一次参加朋友的婚礼。席间有一位年轻人在说明新郎与新娘的关系时,用了“青梅竹马”这个成语。但他为了夸耀自己的博学,还念出了这首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不过,这位年轻人却搞错了,他所念的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写的《长干行》,而他却误以为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写的诗。阿强当时年轻气盛,又认为中国文学是他的特长,为了夸耀这点,阿强毫不客气地当着众人的面,纠正那人的错误。可是不说还好,这样一说,那人反倒更加坚持自己的意见了。
就在阿强和他争论不休时,恰巧看见自己的大学老师坐在隔桌,阿强的这位老师是专攻唐代文学的博士,现在任教的课程也都是与诗有关。于是阿强和那个年轻人去找阿强的老师评一评,那个年轻人也听过阿强的老师的大名,所以同意让阿强的老师当裁判。阿强和年轻人都把各自的论点说完,老师却只是静静地听着,然后在盖着桌布的桌下,用脚轻踢了阿强一下,态度庄重地对阿强说:“你错了,那位先生说的才对。”
回家的路上阿强越想越不服气,阿强不相信老师这么有学问的人,竟会忘记这首诗,一到家就从书架上找出《唐诗三百首》,第二天阿强连班都不上了,拿着书去学校找老师,要他还自己一个公道。
在教授研究室里阿强遇上了老师,还没等阿强把书拿出来与他争辩,老师就先说了:“你昨天说的那首诗是李白的《长干行》,一点也没错。”这时阿强更纳闷了,一脸的不解,老师看了看阿强温和地说:“你说的一切都对,但我们都是客人,何必在那种场合给人难堪?他并未征求你的意见,只是发表自己的看法,对错根本与你无关,你与他争辩有何益处呢?在社会上工作别忘记这点,永远不和人作无谓的争辩。”“永远不和人作无谓的争辩”,这句话从此成了阿强的座右铭。
“永远不和人作无谓的争辩”,这句话能让你在即将发生争论的场合熄灭内心的怒火。仔细想想,即使我们真的辩论胜了,那么我们又真能得到什么吗?其实,都是好胜心在作怪。在人际关系中与人为善,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与其与人争论,不如找自己的错误。
杨格博士是一位诗人。有一天,他和几位贵妇人乘坐游艇,泛舟泰晤士河上。他吹着长笛,尽量逗那些贵妇开心。这时,游艇后不太远的地方,有一艘被军官们占用的船。杨格看到那艘船靠近之后就不再吹笛子了。于是船中的军官就问他为什么停下来不吹了。
“很简单,我把长笛放在口袋里,正如我把它从口袋里拿出来同样的理由——都是为了使自己高兴。”博士回答说。
那位军官怒气冲冲地威胁说,要是他不立刻把他的长笛再掏出来吹,就把他扔进河里。博士怕吓着那些贵妇人,只能忍下一口气接着吹起来。只要对方的船还在河上,他就只能一个劲儿地吹。
傍晚时分,他看到那个曾经对他粗暴无礼的军官正独自一个人在一个偏僻的地方走着,便朝那军官走去,冷冰冰地对他说:
“今天,我是为了避免引起我的同伴和你的同伴烦恼,才服从你那傲慢的命令。现在为了使你相信我与你一样有勇气,明天一早,就在此地,希望你能来,我们就干一场。”
第二天早晨,这两个决斗者在约好的时间里,在指定的地方碰面了。军官正准备走向决斗的位置,就在那个时候,诗人却举枪瞄准了他。
“干什么!”军官说,“你想暗杀我吗?”
“当然不是。”杨格说,“不过,你得为我跳一支舞,否则你将成为一个死人。”
诗人显得是如此暴怒,如此坚决,军官只好屈服了。
当他跳完舞的时候,杨格说:
“昨天,你违背我的意愿,逼着我吹长笛。今天,我违背你的意愿,强迫你跳舞。现在,我们两人的事儿都以游乐的方式了结了。”说完看也不看军官就走了,军官默然了。
卡耐基曾经说:“你赢不了争论。要是输了,当然你就输了;如果赢了,还是输了。
”在争论中,并不产生胜者,所有人在争论中都只能充当失败者,无论他(她)愿意与否。因为,十之八九,争论的结果都只会使双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绝对正确;或者,即使你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却也绝不会在对手跟前俯首认输。在这里,心服与口服没法达到应有的统一,人的固执性,将双方越拉越远,一直到争论结束,双方的立场已不再是开始时的并列,一场毫无必要的争论造成了双方可怕的对立。所以,天底下只有一种能在争论中获胜的方式,那就是避免争论。
一句箴言:好争好斗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不如采取一种灵活而又使对方心服口服的方式解决。
吐苦水,别找公司里的人每个人都想倾诉自己心中的孤独与愤懑,但是在倾诉时得找对场合、对象。
公司里不是吐苦水的地儿,小心你说过的话会让每一个人知道。到时候,你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走人。
一位刚进公司不久的新人,因为受了点上司的窝囊气,找到上司的秘书大诉其苦;没想到当初频频附和他的秘书,一转身就向他的顶头上司打小报告,造成他与上司之间关系更加恶化。原定三个月后的加薪取消了,眼看和自己一同进公司的新人都有了起色,升职加薪忙得很高兴,自己的气不打一处来。后来,他决定越级向大老板报告,但消息却被大老板秘书转述给他的顶头上司,他不但没有机会面见大老板,而且再也无法在公司工作下去,只好辞职。
因此,当你还不了解一个公司内部的各种潜在关系之前,不要贸然找人说心事;事实上,你根本就不该跟工作上相关的人吐苦水,包括和你一样受排挤的同事。
每个人在职场中的角色随时都在变动,今天是难兄难弟,明天可能就是竞争对手。当初推心置腹的一番话很可能成为被人利用的把柄。想吐苦水,最好找身边亲朋好友,以免因为利害冲突,导致说过的话被加油添醋传出去。
不过在职场上并不是什么都不能够说,该发表意见时,一定要陈述自己的想法,重要的是要适时发表想法,否则会被误解为居心叵测。有些时候,谈谈自己生活上的趣事,让人觉得你个性随和,平易近人,更容易与人打成一片。口舌是决定职场上人际关系是否成功的关键,所以要谨言慎行。说什么、对谁说、怎么说,都需要认真学习,成功人士就是你的榜样,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很重要。
同事之间有几类不能说的事情,你一定要记在心里。
有关个人隐私,比如夫妻问题、私生活等,这些事情很敏感,很容易在与别人产生冲突时,被对方拿来归罪于个人品质。
有关公司忌讳的话题,例如公司机密、薪资问题,这些重要问题多数公司明文规定不能外泄。如果你泄露了这些消息,不但在公司里待不下去,很有可能在整个行业也待不下去。
再有就是个人与高层主管的恩怨。有恩容易遭嫉,有怨或许会被有关人士拿去炒作,都会伤害到自己,应该尽量避免提及。如果实在难以避免也要婉转些。
如果不小心说了不该说的活,当时以及事后要积极补救。以那位新人为例,当初他就应该直接跟顶头上司沟通,当面提出自己的疑问、想法和感觉,不要让老板听到那些经过包装的言论;同时,他应该暗示那位秘书,事情已经跟他的上司谈过,就会避免打小报告的情形再出现。
尽管吐苦水可能带来多种负面影响,但吐苦水其实也是缓解不良情绪,提升工作绩效的好方法,在相互倾诉中有利于恢复原来的精神状态,更加有效地工作,并且很多人在和朋友互相吐完苦水后,就会找出几种可能的解决方法,等到真正实行后,再跟对方一起检讨是否成功。
如果找不到这样的朋友,那也要十分细致地挑选倾诉心中不满情绪的对象。至少要找价值观与想法和自己相似的人。不过,说任何话前,最好想清楚后果是什么,也要想清楚什么话当说,什么话不当说,什么话只说一半,什么话打死也不能说。因为每个人都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还记得《花样年华》中梁朝伟对着树讲自己心中的话吗?如果你实在找不到倾诉对象,那就也找一个像树一样不会把你的秘密泄露的人。
一句箴言:适时、适当,给人留余地,才是吐苦水的最佳方式。
一句随意的笑话也可能让你置身险境笑话好讲,又好听,但如果被有心的人抓住,就会变成刺向你的利剑。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很正常的,他们那些沟通的技巧真不知是从哪儿学到的,看到他们就感觉自己比别人矮了半截。”可尼总是对朋友这样讲。
那一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可尼,听从父母的命令,应聘到一家银行做出纳,可尼的顶头上司是可尼大学里的“师哥”,按说可尼应该得到“师哥”的关照。
的确,刚开始“师哥”对她很客气,一点架子也没有。虽然那时候的可尼已在刊物上发表了点
文章,稿费常比工资还要高,但她根本没有想过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走那条她感兴趣的路。可尼想,自己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其实就已足够了,可命运偏不这样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