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决定成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自信人生:从平凡走向卓越(4)

前些年的一部电影《宋氏王朝》讲述宋家三姐妹蔼龄、庆龄与美龄的故事,姑且不论其历史真实性与批判性如何,倒是三姐妹的一句话令人感到相当震撼。她们说:“我们将来一定要做一个不平凡的人。”试想,这是个多么伟大的理想啊!

的确,每个人对生活的品质都有不同的期望,你是否也有些期望呢?而这些期望的实现就有赖于你的自信,相信自己是对的,它可以让你在险恶的环境中胜出。

有一个美国医生,他以善做面部整形手术闻名遐迩。他创造了许多奇迹,经整形把许多丑陋的人变成漂亮的人。他发现,某些接受手术的人,虽然为他们做的整形手术很成功,但仍找他抱怨,说他们在手术后还是不漂亮,说手术没什么成效,他们自感面貌依旧。

于是,这位医生悟到这样一条道理:美与丑,并不在于一个人的本来面貌如何,而在于他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一个人如果妄自菲薄,那他就不会变成一个美人。同样,如果他不觉得自己聪明,那他就成不了聪明人。

妄自菲薄是无济于事的,何不昂头挺胸,对自己充满信心呢?

经营你的优势

世上没有一个人是全才的,但也没有一个人是一无是处的,他总会有一两样特殊的才能。这一两样“特殊的才能”经营得好便会带来成就与信心,但倘若选择错了方向,那么结果会很令人遗憾。

鼯鼠掌握了五种技能:飞翔、游泳、攀树、掘洞和奔跑,他为此感到非常自豪:在动物世界里,有谁像我这样多才多艺?雄鹰飞得高,但他会游泳、掘洞、攀树、会奔跑吗?老虎跑得快,但他会飞翔、攀树、掘洞吗?海豚是游泳能手,但他会其他四种技能吗?鼯鼠把自己和各种动物都比了个遍,越比越觉得自己的本领高,越比越觉得自己了不起。在他看来,老虎当兽中之王,雄鹰为鸟中之王,都是徒有虚名而已。真正的动物首领,非他莫属。

然而,人们还是把他与老鼠并列,划入啮齿目;还是将他与弱小动物排在一起,归为松鼠科。鼯鼠为此愤愤不平:胡闹,胡闹!老鼠、松鼠算什么东西?我可是动物中的通才、全才啊!

有一天,鼯鼠正在向几只老鼠炫耀自己的五种技能,突然,一只老虎出现在他面前:“小兄弟,你在说什么?”

鼯鼠吓得魂飞魄散,撒腿就跑。但是,他用尽力气跑了半天,老虎几步就追上来了。没办法,他慌忙爬上一棵树,这时,一只金钱豹又蹿了过来,三下两下就蹿上了树顶。情急之中,鼯鼠张开四肢飞到空中。但是,他的“翅膀”并不能像鸟一样扇动,只能滑翔。一只雄鹰轻轻扇了两下翅膀,眼看就要抓住他。无路可走,鼯鼠“扑通”一声钻进水里。他想喘口气,一只水獭已箭一般地向他扑来。鼯鼠狼狈地爬上岸,伸出利爪掘洞藏身。水獭跟踪追来,没费吹灰之力,就扒开了他的洞穴,把他抓在手中。

“兄弟,我想领教领教,你还有什么招数吗?”水獭讥讽地问。

鼯鼠浑身像筛糠一样颤抖不止,后悔不迭地说:“拥有一身平庸的本领,不如掌握一件过硬的技巧啊!”

对大部分人来说,如果一进入社会就善于利用自己的精力,不让它消耗在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那么就有成功的希望。但是,很多人却偏偏喜欢东学一点、西学一点,尽管忙碌了一生却往往没有什么专长,结果到头来什么事情也没做成,更谈不上有什么强项。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令众人叹服的领袖,成为一个才识过人、无人可及的人物,就一定要排除大脑中许多杂乱无绪的念头。如果你想在一个重要的方面取得伟大的成就,那么就要大胆地举起剪刀,把所有微不足道的、平凡无奇的、毫无把握的愿望完全“剪去”,即使是那些已有眉目的事情,也必须忍痛“剪掉”。然后,找出自己擅长的事,努力在这方面下工夫。

大文豪马克·吐温曾经经商。第一次他从事打字机的投资,因受人欺骗,赔进去19万美元;

第二次办出版公司,因为是外行不懂经营,又赔了近10万美元。这两回不仅把自己多年用心血换来的稿费赔了个精光,还欠了一屁股债。马克·吐温的妻子奥莉姬深知丈夫没有经商的本事,却有文学上的天赋,便帮助他鼓起勇气,振作精神,重走创作之路。终于,马克·吐温很快摆脱了失败的痛苦,在文学创作上建立了辉煌的业绩。

有一只小鸟儿很羡慕游手好闲、养尊处优的家鸡。“为什么我每天都要在天空中飞翔,只有筋疲力尽的时候才能落在枝头上休息一会儿,而那群家鸡却什么也不用做,只要每天吃虫和睡觉,无忧无虑的,多好啊!”于是,有一天它自动放弃飞翔,加入到了家鸡的行列。

它原本是一只能够飞得很高很高、唱得很美很美的鸟儿,但为了博得家鸡的好感,它不得不深藏起自己的本领。即使偶尔“飞翔”,也只是像家鸡一样拖着翅膀贴着地面瞎扑腾;而当歌唱时,也是像家鸡一样拿捏着嗓子喔喔乱叫。久而久之,它也就忘记了自己的飞翔和歌唱,变成了一只地地道道的家鸡。

有一天,鸟儿所在的家鸡群碰到了一只凶恶的狐狸。所有的家鸡都不再快乐,而是四散逃窜,但这是徒劳的,没有一只鸡能够逃出狐狸的利爪。在生死存亡关头,鸟儿想到了以前飞翔的能力,可这时它却无论如何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利箭似的冲上蓝天,只是掠出去不过一丈远,便像块石头一样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狐狸一脸狞笑,一步步走向受伤的鸟儿……

当被狐狸咬断脖子时,鸟儿悔恨交加地说:“我真不该为了贪图一时的安逸而放弃自由的飞翔啊!”

世界上无数的失败者之所以没有成功,主要不是因为他们才干不够,而是因为他们不能集中精力、不能全力以赴地去做自己擅长的工作,他们把自己的大好精力东浪费一点、西消耗一些,而他们自己竟然还从未觉悟到这一问题。如果把心中的那些杂念一一剪掉,使生命中的所有养料都集中到一个方面,那么他们将来一定会惊讶——自己的事业树上竟然能够结出那么美丽丰硕的果实!

人生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优势。这是因为经营自己的优势能给你的人生增值,经营自己的短处会使你的人生贬值。富兰克林说:“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在人生的坐标系里,一个人如果站错了位置——用他的短处而不是优势来谋生的话,那将是非常艰难甚至可怕的,就像如果让武大郎去做投篮高手,他可能会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沦。

因此,对一技之长保持兴趣相当重要,即使它不怎么高雅入流,但可能是你改变命运的一大财富。选择职业同样也是这个道理,你不需要考虑这个职业能给你带来多少钱,能不能使你成名,重要的是,你应该选择最能使你全力以赴、最能使你的品格和长处得到充分发挥的职业。把自己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经营出有声有色的人生。

皮格马利翁效应

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费城的一个深夜,有一家酒店突然起火。当时258名旅客多数正在酣睡,那些还没有睡的人们,看到旅馆所有的房间已被滚滚浓烟笼罩。他们拨了火警电话,然后一边救火,一边等着火警救援。尽管消防队员赶来了,但求生的本能,还是使许多人开窗从高楼跳下,一个个躯体直挺挺地砸在户外的人行道上,发出恐怖而沉闷的响声,然后归于寂然。

这时,有一个姑娘和跳下楼的游客一样,也站在七楼的一个窗口,看到背后的熊熊火光。只见她镇静地看了看窗下,大声高喊着:“我希望活着,我希望活着!”然后纵身跃下……

奇迹发生了,她成了几百人中的惟一一名幸存者。而且这个姑娘空中跃下的惊人一瞬被过路的大学者阿诺德抓拍了下来,定格在历史写真的胶片里,供更多活着的人们回味……

那个幸运的小姑娘也许并不知道什么是皮格马利翁效应,但她在关键时刻却用它救了自己的生命。

走进美国航天基地的人,会看到一根大圆柱上镌刻着这样的文字:“If you can dream it ,you can do it.”这句话可译为:“如果你能想到的,你就一定能做到。”

想得到,做得到。一个心存梦想的人便是一个自我期待的人。

古希腊有一则寓言:一个塞浦路斯雕刻师,名字叫做皮格马利翁。他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用象牙雕刻了一尊爱神雕像。

这尊雕像经过他的艰辛雕琢,因而显得神韵兼备、超凡脱俗。他爱上了这尊雕像,逐渐相思成疾,憔悴不堪,最终奄奄一息。

最后,他一再恳求维纳斯给这尊雕像以生命,维纳斯为他的痴迷所感动,终于同意了他的请求。他如愿以偿,和有了生命的雕像结了婚。

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诵至今,足见其对后人生活态度影响之深。心理学家还从这个故事中演绎出一个新的名词:皮格马利翁效应。在自我塑造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皮格马利翁”,而在塑造的心理动机上,自我期待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情商理论认为:自我期待是自我激励的根本源泉。一个人只有有所期待,才会在实际行为中对自己进行激励。一旦这种期待消失了,自我激励也就不复存在。

自我激励,犹如生命美丽的翅膀。海伦说:“当你感到激励自己的力量推动你去翱翔时,你是不应该爬行的。”

皮格马利翁效应对人们的激励来源于一种叫做“暗示”的力量,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说:“你想成为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

美国有两位心理学家公开宣称,他们发明了一种绝对正确的智能测验方式。

为了证实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选择了一所小学的一个班级,帮全班的小学生做了一次测验,并于隔日批改试卷后,公布了该班五位天才儿童的姓名。

经过20年之后,进行追踪研究的学者专家发现,这五名天才儿童长大后,在社会都有极为卓越的成就。这项发现马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他们请求那两位心理学家公布当年测验的试卷,弄清其中的奥秘所在。

那两位已是满头白发的心理学家,在众人面前取出一只布满尘埃、封条完整的箱子,打开箱盖后,告诉在场的专家及记者:

“当年的试卷就在这里,我们完全没有批改,只不过是随便抽出了五个名字,将名字公布。

不是我们的测验准确,而是这五个孩子的心意正确,再加上父母、师长、社会大众给予他们的协助,使得他们成为真正的天才。”

美国每年有45万以上的非婚生婴儿出生,有150万以上的少年由于各种犯罪而进入管教所。

其实,这些人的悲剧在许多情况下都是可以避免的。如果他们的父母学会了如何适当地应用暗示,或者儿女被教以如何有效地应用精神上的自我暗示,那么,这些年轻人就能受到激励去突破那些不可违背的标准,他们会懂得如何用明智的办法去抵消和排斥他们同伴的令人讨厌的暗示。有一个学生——澳大利亚昆士兰省图屋姆巴市的拉尔夫·魏卜纳的情况就是这样。

这是午夜1点30分。在医院的一间小屋里,两位女护士正在拉尔夫身旁守夜。在头天下午4点半钟时,一个紧急电话打到他的家里,要他的家人赶到医院来。当他们到了拉尔夫的床边时,他已处于昏迷状态,这是严重心脏病发作的结果。那一家人现在都待在外面走廊上,每个人都呈现出特殊的样子,有的在担心,有的在祈祷。

在这灯光暗淡的病房里,两位女护士焦急地工作着——每人各抓住拉尔夫的一只手腕,力图摸到脉搏的跳动。因为拉尔夫在这整整6小时内都未能脱离昏迷状态。医生已经做了他觉得他所能做的一切事情,然后离开这个病房给其他病人看病去了。

拉尔夫不能动弹、谈话或抚摸任何东西,然而,他能听到护士们的声音。在昏迷的那些时间里,他能相当清楚地思考。他听到一位护士激动地说:

“他停止呼吸了!你能摸到脉搏的跳动吗?”

“没有。”

他一再听到如下的问题和回答:“现在你能摸到脉搏的跳动吗?”“没有。”

“我很好,”他想,“但我必须告诉他们,无论如何我必须告诉他们。”

同时他对护士们这样近于愚蠢的关切又觉得很有趣。他不断地想:“我的身体良好,并非即将死亡。但是,我怎么能告诉他们这一点呢?”

于是他记起了他所学过的自我激励的语句:如果你相信你能够做这件事,你就能完成它。他试图睁开眼睛,但失败了,他的眼睑不肯听他的命令。事实上,他什么也感觉不到。然而他仍努力地睁开双眼,直到最后他听到这句话:“我看见一只眼睛在动——他仍然活着!”

“我并不感觉到害怕,”拉尔夫后来说,“我仍然认为那是多么有趣啊!一位护士不停地向我叫道:‘魏卜纳先生,你听到了吗?……’对这个问题我要以闪动我的眼睑来作答,告诉他们我很好——我仍然在世。”

这种情况持续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直到拉尔夫不断努力睁开了一只眼睛,接着又睁开另一只眼睛。恰好这时候,医生回来了。医生和护士们以精湛的技术、坚强的毅力,使他起死回生了。当拉尔夫处在死亡边缘时,他记起了他从情商训练学习班所学到的自动暗示,正是这个自动暗示拯救了他。

好好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我们或许也会如他一样心想事成。暗示的力量之大,几乎所有人都有所体会。

有一位学习优秀的高中生,他的梦想是万众瞩目的清华大学。他虽然知道梦想的遥远,但总在内心告诉自己一定能实现。他的方法是每天在清晨醒来时对自己说:“今天要为清华的生活努力学习。”而晚间入眠时则告诉自己说:“真好,今天为清华的梦想做了许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