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外晦内明,外露的聪明不如深藏的智慧
真聪明不外露,大智慧必深藏
《道德经》中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充分表明老子反对标榜圣人、反对卖弄智慧的思想。老子认为:人们如果不卖弄聪明才智,就会有和平安静的生活,这种生活是被一些标榜圣人、标榜智慧的“才智之士”搅乱了。世人都渴望聪明,但是他们不知道,有太多的人为聪明所累、所误。
《红楼梦》中,一曲《聪明累》暗示了王熙凤的命运和结局,人们一方面惊叹于她的治家才能、应付各色人等的技巧,一方面又感慨于她悲惨的人生结局。她就是因“心机”太重而遭悲惨结局的典型。“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句话点出了很多人的失败根源。
的确,一个人太聪明必定会遭到别人的嫉恨和非议,甚至引来祸端。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三国时期的杨修就是因喜欢卖弄聪明而最终遭祸的。
杨修是曹操门下掌库的主簿。此人生得单眉细眼,貌白神清,博学能言,智识过人。但他自恃其才,竟小觑天下之士。
一次,曹操令人建一座花园。快竣工了,监造花园的官员请曹操来验收察看。曹操参观完花园之后,是褒是贬没说,只是拿起笔来,在花园大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便扬长而去。一见这情形,大家犹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也猜不透曹操的意思。杨修却笑着说道:“门内添‘活’字,是个‘阔’字,丞相是嫌园门太阔了。”官员认为杨修说得有道理,立即返工重建园门,改造停当后,又请曹操来观看。曹操一见重建后的园门,不禁大喜,问道:“谁知道了我的意思?”左右答道:“是杨修主簿。”曹操表面上称赞杨修聪明,其实内心已开始忌讳杨修了。
又有一次,塞北送来一盒酥给曹操,曹操没有吃,只是在礼盒上亲笔写了三个字“一合酥”,放在案头上,自己径直出去了。屋里其他人有的没有理会这件事,有的不明白曹丞相的意思,不敢妄动。这时正好杨修进来看见了,便走向案头,打开礼盒,把酥饼一人一口地分吃了。曹操进来见大家正在吃他案头的酥饼,脸色一变,问:“为何吃掉了酥饼?”杨修上前答道:“我们是按丞相的吩咐吃的。”“此话怎讲?”曹操反问道。杨修从容地应道:“丞相在酥盒上写着‘一人一口酥’,分明是要赏给大家吃,难道我们敢违背丞相的命令吗?”
曹操见又是这个杨修识破了他的心意,表面上乐呵呵地说:“讲得好,吃得对,吃得对!”其实内心已对杨修产生厌恶之感了。可杨修还以为曹操真的欣赏他,所以不但没有丝毫收敛,反而把心智用在捉摸曹操的言行上,并不分场合地卖弄自己的小聪明,不断地给自己埋下祸根。
曹操与刘备对垒于汉中,两军相持不下。曹操见连日阵雨,粮草将尽,又无法取胜,心正烦恼。这时士兵来问晚间的口令,曹操正呆呆看着碗内鸡肋思想进退之计,便随口答道:鸡肋!
当“鸡肋”这个口令传到主簿杨修那里,他自作聪明,怂恿兵士们收拾行装准备撤兵。兵问其故。杨修说:鸡肋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今丞相进不能胜,恐人耻笑,明日必令退兵。于是大家都相信了。这件事被曹操知道后,曹操便以蛊惑军心之名砍了杨修的头。
杨修之智,实非大智慧,其修养、其境界、其为人处世之道,皆非成大事者。可见,过于卖弄聪明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而摆正自己的位置,厚积薄发,在适当的时机表现出来,才是成事之道。正如英国著名外交家切斯特菲尔德所说的那样:“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让他们知道。”外露的聪明远不如深藏的智慧更有实际意义。
众所周知,在音乐的世界中,技巧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过多的花哨技巧只会减弱情感的表达。人生也是如此,人人都玩弄聪明才智,只会让世界繁杂凌乱。绝圣弃智,才能朴实安然地生活。我们应该懂得,摒弃小聪明方才显示大智慧。
揣着明白装糊涂
生活中,我们常能听到那些处世老练的前辈们欢这样劝说刚步入社会、年轻气盛的人:“算了吧,别计较那么清楚。”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是长期世事磨砺的总结。不得不承认,人的一生精力有限,若对什么事都斤斤计较,那就会让自己太累了。
处世高明的人总是能做到对一些无关原则的事揣着明白装糊涂,既显得宽容大度,又能保全自己。
公元995年,吕端被宋太宗提升为宰相。对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吕端并不觉得有多了不起,他想的是如何调动全体臣僚的积极性,为此不惜自己放权和让位。当时和他有同样声望的还有一位名臣寇准,办事干练,很有才能,但是性子有些刚烈。吕端担心自己当了宰相后寇准心中会不平衡,如果耍起脾气来,朝政会受到影响,于是就请太宗另下了一道命令,让担任参知政事(副宰相)的寇准和他轮流掌印,领班奏事,并一同到政事堂中议事,得到了太宗的批准,也平和了寇准的情绪。
后来,太宗又下诏说:朝中大事要先交给吕端处理,然后再上报给我。但吕端遇事总是与寇准一起商量,从不专断。过了一段时间,吕端又主动把相位让给了寇准,自己去当参知政事。这种主动让权,在世人的眼中自然是“糊涂”的举动。
有一年,朝中大臣李唯清被太宗从掌管全国军事的枢密使位子上换下来,去当负责监察百官的御史中丞,虽然是平调,但实际权力发生了变化。他认为是吕端在中间使坏。于是,李唯清趁吕端有病在家休息,没有上朝的机会告了吕端一个恶状。事情传到吕端耳中后,吕端不以为然,既没有去对皇帝表白,也没有去找李唯清算账,而是淡淡地说:我一辈子行得正,坐得直,没有做什么对不起人的事,又怕什么风言风语呢?这种不与人计较的坦然心态也被人认为是“糊涂”。
在吕端刚刚担任参知政事(副宰相)的时候,他从文武百官前面经过,一个小官由于平时听多了吕端“糊涂”的传闻,对他很不服气,以很不屑的口吻来了一句:这个人竟也当了副宰相了?吕端的随行人员觉得很不公平,要问那个人的姓名,看看是干什么的。吕端制止说:不要问,你问了他就得说,他说了我也就知道了,而我一知道,对这种公然侮辱我的人便会终生不能忘。着意地去报复对我来说是肯定不会的,但以后如果有什么事涉及他,撞到我手里,想做到公正对待也一定很难。所以,还是不知道的好。这种君子不念恶,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举动对吕端来说,是一种反映自我修养的高尚境界,但在世人眼中,自然又被看成了“糊涂”。
吕端的“糊涂”,还在于他的不置产业。他不仅为官非常清廉,贪污受贿之事从来没有,就是应得的那份俸禄也常常分出一些周济照顾别人。以至于后来吕端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竟因生活困难,没钱结婚,只好把房产抵押给别人。真宗皇帝知道这个事情后,很受感动,从皇宫的开支中支出了五百万钱把房产赎了回来,另外又赏了不少金银和丝绸,替吕家还清了旧账。以宰相之尊,而后人贫困至此,在常人的眼里又是多么“糊涂”。
吕端一生经历了三代帝王,在40年的宦海生涯中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冲击,这种经历在封建王朝中实在是不多见的。这与他在大局、大节问题上毫不糊涂,但在事关个人利益的问题上却能“糊涂”了事的品质是有很大关系的。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不管是当官还是为人处世,都应该学学这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精神。
所以,清醒的人要时刻面对许多的痛苦和麻烦,而“糊涂”实则是保全自我的处世之道,因为没有人会对一个“糊涂”的人提过多的要求。而糊涂下面掩藏的清醒则是你出奇制胜的关键。
装糊涂,逼真最关键
装糊涂是一门高超的处世艺术,它需要超然的表演才能。拿出来表演的,是为了愚人耳目,真功夫、真目的却不大白于天下。装糊涂,说到底,宗旨只有一个,那就是掩藏真实意图;要求只有一个,即逼真,使旁观者深信不疑。
日本某公司与美国某公司进行一次重大技术协作谈判。谈判伊始,美方首席代表便拿着各技术数据、谈判项目、开销费用等一大堆材料,滔滔不绝地发表本公司的意见,完全没有顾及到日本公司代表的反应。实际上,日本公司代表一言不发,只是在仔细地听、认真地记。
美方讲了几个小时之后,终于开始想起要征询一下日本公司代表的意见。不料,日本公司的代表似乎已被美方咄咄逼人的气势所慑服,显得迷迷糊糊,混沌无知,日方代表只会反反复复地说“我们不明白”,“我们没做好准备”,“我们事先也未搞技术数据”,“请给我们一些时间回去准备一下”。第一轮谈判就在这不明不白中结束了。
几个月以后,第二轮谈判开始。日本公司似乎因认为上次谈判团不称职,所以予以全部更换。新的谈判团来到美国,美方只得重述第一轮谈判的内容。不料结果竟与第一轮谈判一模一样,由日方对谈判项目“准备不足”,日本公司又以再研究为名,毫无成效地结束了谈判。
经过两轮谈判后,日本公司又如法炮制了第三轮谈判。在第三轮谈判不明不白地结束时,美国公司的老板不禁大为恼火,认为日本人在这个项目上没有诚意,轻视本公司的技术和基础,于是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半年后日本公司依然如此,两公司间的协定将被迫取消。随后,美国公司解散了谈判团,封闭了所有资料,坐等半年以后的最终谈判。
万万没有料到的是,仅仅过了8天,日本公司即派出由前几批谈判团的首要人物组成的谈判团队飞抵美国。美国公司在惊愕之中只好仓促上阵,匆忙将原来的谈判成员从各地找回来,再一次坐到谈判桌前。
这次谈判,日本人一反常态,他们带来了大量可靠的资料、数据,对技术、合作分配、人员、物品等一切有关事项甚至所有细节,都做了相当精细的策划,并将精美的协议书拟定稿交给美方代表签字。
美国人立马傻了眼,一时又找不出任何漏洞,最后只得勉强签字。不用说,由日本人拟定的协议对日方公司极为有利。
在美日的谈判较量中,日本人巧装糊涂,而且装得逼真,以韬光养晦的谋略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如若当初他们的糊涂装得没那么逼真,露出了一丝一毫的马脚,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胜利的。
装糊涂是一种很有效的策略。闪烁其词,避开对方的锋芒,以此作为缓兵之计,给自己赢得时间去思考对策。
其实作为一种谋略,“糊涂”不仅能在商场上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也能在关键时刻上人逢凶化吉,转危为安。
陈平在当初投奔汉王刘邦的时候,曾发生过这样一宗险事。
那是春夏之交的时节。一天中午,天空阴沉沉的,碧绿的田野一片静寂。
这时,从楚王项羽的军营里走出一个人,身穿将军服,佩带一把宝剑,一路十分警觉地顺着田间小路,急匆匆地向黄河岸边赶去。这个人就是陈平。他打算偷渡黄河去投奔汉王刘邦。
陈平赶到河边,上了一艘渡船。船上共有四五个人,都是虎背熊腰,一脸凶相。
陈平心知不妙,担心误了时间,楚兵会很快追赶上来,只好见机行事。
船只慢慢离开了岸,陈平总算松了口气,但他敏锐地观察到,船上这几个人窃窃私语,相互递着眼色,流露出不怀好意的举动。
“看来是个大官,偷跑出来的。”
“估计他怀里一定有不少珍宝和钱,嘿嘿。”
坐在舱内的陈平听到船尾两个人这样低声议论,并发出阴险的笑声时,不禁有些紧张。心想:“他们要谋财害命!我虽然身上没有什么财物和珍宝,我只是独夫一个,只有一把剑,肯定敌不过他们。如何安全地摆脱危险的困境呢?”
这时船到了河中央时,速度明显地减缓了。
“他们要下手了,怎么办?”望望阴霾的天空,他从船内站起来,走出船舱说了句:“舱内好闷热啊!热得我都快要出汗了。”
陈平边说边佯作若无其事地摘下宝剑,脱掉大衣,倚放在船舷上,并伸手帮他们摇船。这一举动,出乎他们的预料,使他们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陈平很用力地摇船。过了一会儿,他又说:“天闷热,看来要来一场大雨了。”说着,又脱下一件上衣,放在那件外衣之上。过了一会儿,再脱下一件。最后,他索性脱光了上衣,赤着身子,帮他们摇船。
船上那几个人,看见陈平没有什么财物可图,就此打消了谋害他的念头,很快把船划到对岸了。
陈平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论是向船家极力辩解,还是凭一时血气之勇拔剑与船家展开搏斗,恐怕都难以逃脱被船家杀害的悲惨结局。但他能够假装糊涂,“演”得真实,以自己的机智为自己化解了杀身之祸。
装糊涂,除了演技之外,还需要自信。自信自己会成功,自信自己确实能愚人耳目以假乱真,自信自己演技出神入化,炉火纯青。这样,演起戏来才能面不改色,心不跳,沉着冷静,应付自如。
顺势装糊涂,攻其不备
有些时候,我们面对谬论,面对强辩,假装愚蠢,故作糊涂,谬释敌意,恰好可以暴露对方缺点,然后攻其不备,出奇制胜。
美国第九届总统威廉·哈里逊,小时候家里很穷,他沉默寡言,人们甚至认为他是个傻孩子,他家乡的人常常拿他开玩笑。比如拿一枚五分的硬币和一枚一角的银币放在他面前,然后告诉他只准拿其中的一枚。每次,哈里逊都是拿那枚五分的,而不拿一角的。
一次,一位妇女问他:“孩子,你难道真的不知道哪个更值钱吗?”
哈里逊回答说:“当然知道,夫人。可要是我拿了一枚一角的银币,他们就再不会把硬币摆在我面前,那么我就连五分也拿不到。”
看得出来,哈里逊表面“傻”,装作不知道一角比五分多,可他的“傻”里面蕴涵着智慧,从而使自己总能拿到钱。
大智若愚运用在语言诘难中,是指对对方的谬论,假装不明白,没能发现他的本意,故作曲解,谬释其意,讽言刺人。
大智若愚是曲线型思维的结果,即采用拐弯抹角的进攻方式,因此,运用此法可以产生强大的嘲讽和幽默效果,是论辩家常用的雄辩技巧。
关于这一点,曾发生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位小伙子在三岔路口迷路了,他向一位老农漫不经心地问:“喂!到李家庄走哪条路,还有多远?”
老农对小伙子粗声大气很不满意,好久才说:“走大路一万丈,走小路七八千。”
小伙子感到奇怪:“怎么这儿论丈不论里?”
老农笑着说:“小伙子,原来你也会讲‘里’(礼)?”
老农故作愚昧,以“丈”论路程,而正是这种貌似愚蠢的话,表现了他的智慧,同时也指出了小伙子不够礼貌。这种巧妙的策略,著名的大仲马也运用过。
有一次,一个银行家揶揄地问大仲马说:“听说你有四分之一的黑人血统,是吗?”
“我想是这样。”大仲马说。
“那令尊呢?”
“半黑。”
“令祖呢?”
“全黑。”
“请问,令尊祖呢?”
“人猿。”大仲马一本正经地说。
“阁下可是开玩笑?这怎么可能?”
“真的,是人猿,”大仲马怡然地说,“我的家族从人猿开始,而你的家族到人猿为止。”
这里,大仲马开始用“假痴”佯装自己的真实目的,麻痹银行家,然后反守为攻,突然出击,使对方猝然不防,陷于窘境。
现实交际中,懂得顺势装糊涂,可以轻松麻痹对方,从而让对方陷入被动境地。然后再采取反攻举措,便可以轻松制胜了。
遇到尴尬时,佯装糊涂
当遇到窘境的时候,不一定要采取一些很复杂的摆脱方式,你只需要佯装糊涂,就能轻松下“台阶”了。
实习期间,一位实习老师在黑板上刚写了几个字,学生中突然有人叫起来:“老师的字比我们李老师的字好看!”
真是语惊四座,稚幼的学生哪能想到:此时后座的班主任李老师该多么尴尬!对这位实习生来说,初上岗位,就碰到这般让人难堪的场面,的确使人头疼,以后怎样同这位班主任共度实习关呢?怎么办?转过身来谦虚几句,行吗?不行!这位实习生灵机一动,装作没有听到,继续写了几个字,头也不回地说:“不安安静静地看课文,是谁在下边大声喧哗!”
此语一出,后座的李老师紧张尴尬的神情,顿时轻松多了——尴尬局面也随之消除。
这里的实习老师巧妙地运用了“装作不知道”的技巧,避实就虚,避开“称赞”这一实体,装作没有听清楚,而攻击“喧闹”这一表象,既巧妙地告诉那位班主任“我根本没有听到”;又敲打了那位学生的称赞兴致,避免了学生误认为老师没有听见可能再称赞几句,从而再次造成尴尬的局面。
“装作不知道”,就是指对别人的话装作没有听到或没有听清楚,以便避实就虚、猛然出击的处理问题的方式。说白了,就是故意耍点小糊涂。它的特点是:说辩的锋芒主要不在于传递何种信息,而是通过打击转移对方的说辩兴致使之无法继续设置窘迫局面,化干戈为玉帛,能够寓辩于无形,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然唯有具有丰富阅历的人方能达到这种效果。在人际交往中,这种方式的使用场合很多。
在人际交往中,有许多场合都可以使用耍点小糊涂的办法,躲开别人说话的锋芒,然后避实就虚、猛然出击。其技巧关键在于躲闪避让的机智,虽是“装作”,正如实施“苦肉计”一样,却一定要表演得自然。
耍点小糊涂还有一种情况是装作不理解对方尴尬举动的真实含义,故意给对方找一个善意的行为动机,给对方铺一个台阶下。
一位老师介绍经验时说:一天中午,我路过学校后操场时,发现前两天帮助搬运实验器材的那几位同学正拿着一枚实验室特有的凸透镜在阳光下做“聚焦”实验。我想:他们哪来的透镜?难道是在搬迁时趁人不备拿了一枚?实验室正丢了一枚。是上去问个究竟,还是视而不见绕道而去?为难之时,同学们发现了我,从他们慌忙的神情中我肯定了自己的判断。当时的空气就像凝固了似的,一分一秒也不容拖延。我快速构思,终于想出一条妙方,笑着说:“哟,这透镜找到了!谢谢你们!昨天我到实验室准备实验,发现少了一枚透镜,我想大概是搬迁过程中丢失了,我沿途找了好几遍都未能找到,谢谢你们帮我找到了这枚透镜。这样吧,你们继续实验,下午还给我也不迟。”同学们轻松地点了点头,空气依旧是那么温暖,那么清新。
这位老师采用了故意曲解的方法,装作不懂学生的真实意图,反误以为他们帮助自己找到了透镜,将责怪化成了感激,自然令学生在摆脱尴尬的同时又羞愧不已。
耍点小糊涂是一个常用而又十分奏效的办法,无论是面对自己还是别人制造的窘境,我们都不妨不动声色,假装不明白事实是怎样,从而抽身而出。
装傻充愣,避开敏感处不得罪人
装傻充愣,避开不想面对的敏感处,模糊应对,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拒绝态度和情操。
看看下面这对老夫妇如何把话说得字字不靠谱的。
1953年6月,79岁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到百慕大参加英、法、美三国会谈。他以自己年事已高为借口,时常装聋,在需要回避的敏感问题上就装作没有听见,不予回答,在感兴趣的问题上就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和法国外交总长皮杜尔讨价还价,使与会者颇感头痛。艾森豪威尔幽默地说:“装聋成了这位首相的一种新的防卫武器。”
丘吉尔用装傻的手段避开可能会得罪人的敏感处,不失为一种高明的手段。
人际场上,很多人都特别擅长这种模糊迂回的圆融之道。在日本有这样一个故事,很能给人启发:
一位名叫宫一郎的青年去拜访广源先生,想将一块地产卖给他。
广源听完宫一郎的陈述后,并没有做出“买”或者“不买”的直接回答,而是在桌子上拿起一些类似纤维的东西给宫一郎看,并说:“你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他似乎瞬间忘记了宫一郎上门的目的。
“不知道。”宫一郎回答。
“这是一种新发现的材料,我想用它来做一种汽车的外壳。”广源详详细细地向宫一郎讲述了一遍。广源先生共讲了15分钟之多,谈论了这种新型汽车制造材料的来历和好处,又诚诚恳恳地讲了他明年的汽车生产计划。广源谈的这些内容宫一郎一点也听不懂,但广源的情绪感染了宫一郎,他感到十分愉快。在广源送宫一郎时顺便说了一句:不想买那块地。
广源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没有一开始就回拒宫一郎。如果那样,宫一郎就一定会滔滔不绝地劝说他买那块地。而广源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装作好像根本没听懂宫一郎的话,没有给他劝说的时间,在结束谈话时轻轻一拒,不失为高明之法。
装傻充愣并不是真傻,而恰恰是一种低调的高明的阴柔之道,它真正体现的是你的聪明与灵活。它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沉默不语,装聋作哑;二是答非所问,模糊应付。
社交应酬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我们所接触的人物当然也是形形色色。于是,很多情景或事情的发生都可能不在我们的预料之中。其中,敏感性话题的突然出现,就是一个令很多人都感到棘手的应酬难题。这种情况下,装傻充愣便成了基于传统文化而催生的一种至高无上的人生境界,其表现为内细外粗,是生活中为人处世极具实际价值的心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