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周南(3)
许多民间歌谣都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如《芣苢》这般重叠的却绝无仅有。通篇“采采”二子重叠最多。第二句“薄言”是语助词,无实际意义,“采之”与前句相比,意义也相近。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较第二句只改动一字。第二章、第三章也只是改动了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也就是说,全诗十二句,只嵌进了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来变换语义,其余全是重叠。但这种单调的重叠,却又有它特殊的、内在的美好效果:
一是让人体味到一种自然美。每章中仅更换几个字,虽然重复,却使诗有了递进感和动作美,活现了采摘的场景。作者直接从劳动生活中取材,不添加些许个人的感受,使人读来感觉清新有泥土味。
二是深蕴着艺术美。句子重重叠叠,随口而有押韵,和谐的韵律和欢快的节奏从简洁的语言中自然地流淌,使诗有了动感仪态,成为可以单人独唱或众人齐唱的歌词。
《芣苢》中展现出的情感是喜悦的,这种喜悦不是用喊叫来体现,而是从春光融融的景境中体现出来的轻松收获的喜悦。虽然诗中也隐含着农人丝丝的苦涩,但喜悦的心情仍通过咏唱自然地流淌着,感染着读者一同生出愉悦之情。
【大师导读】
《芣苢》诗没有多深的意思,是一首民歌,描写一群女子,当着光天丽日之下,在旷野中采芣苢,一边采,一边唱。
——胡适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是何等惊心动魄的原始女性的呼声,如果你真懂了原始女性。
——闻一多
《周南·芣苢》再现了活泼愉快、健康美丽的古代劳动妇女的形象。她们三五成群地在平原旷野上,兴高采烈、载歌载舞地采取芣苢。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是精确地适应着采取芣苢劳动的节奏和韵律的。
——程俊英
汉广
南有乔木①,不可休息②。汉有游女③,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④,不可方思⑤。
翘翘错薪⑥,言刈其楚⑦。之子于归⑧,言秣其马⑨。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⑩。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释】
①乔木:形容树木高大笔直。
②息:语助词;下同。
③汉:汉水,流经陕西、湖北,在武汉汇入长江,为长江最长的支流。游女:游玩的女子。
④江:指长江。永:长。
⑤方:筏子,此处用作动词,意思是乘木筏渡江。
⑥翘翘:高出。错薪:丛丛杂生的柴草。
⑦刈(yì):割。楚:荆树。
⑧于归:女子出嫁。
⑨秣(mò):用谷草喂马。
⑩蒌(lóu):蒌蒿,也叫白蒿,一种生在水边的草。
【赏析】
《汉广》的开篇已将诗中的画面和情景勾勒出来:南方有高大的乔木,却不能够在它下面歇息,汉水边有心仪的女子,却不能够追求。它将一个可见而不可求的爱情故事陈情。
全诗的第一个场景即为主人公隔着一条汉水遥望对岸心爱的女子,《古诗十九首》中的“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便是脱胎于此。该场景描绘得如同牛郎织女,同样是隔水相望,可望而不可即。但是,比起牛郎织女的心意相通,《汉广》中的樵夫对河岸另一边“游女”的相思只是单方面的,所以他的感情则要更寂寞、更辛苦。
整首诗提及“汉之游女”的地方只有一处,不肯多费半点笔墨,因此“游女”的形象和身份更能激发读者的想象。
在过去,讲解诗三百的名家中最为著名的有四家——鲁人申培、齐人辕固、燕人韩婴、赵人毛苌。在论及这首《汉广》时,除毛苌持“德广所及”的教化美刺说之外,齐、鲁、韩三家都认为诗中的“游女”是江汉之滨的神女。如《韩诗外传》中记载:一个名叫郑交甫的男子在汉水边游玩时,遇到两位女子。郑交甫上前请求女子赠佩,女子于是解佩赠之。交甫很高兴,接过来小心翼翼收入怀中。走出十几步,他探手入怀,怀中却已空无一物。回过头一看,两名女子亦杳无踪影。
神女转瞬即逝,有若惊鸿一现,虚无缥缈,《汉水》的故事也因此平添了一抹人神相恋的神秘色彩。
第二章“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四句,则从缥缈的神仙之境一下子落回烟火人间。“错薪”、“秣马”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一个樵夫每日劈柴、喂马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则有比兴之意,以析薪比喻嫁娶,以秣马比喻婚礼亲迎之礼。樵夫由现实的“不可求”转入幻想中的“得到”,暗中想象自己迎娶游女。
无论诗中的“游女”是难以触及的“神女”,还是相隔一条汉水的人间女子,樵夫也只能无可奈何地将目光投向广阔无垠的汉水,吐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汉之广”、“江之永”,岂可轻易逾越?这正如他的感情,无从倾吐,也无从实现。一“广”,一“永”,用语虽平淡朴实,却贴切地再现了江水的浩荡与无边无际。诗中通过“汉之广”、“江之永”回环往复的吟咏,使樵夫澎湃的恋情与绵长浩渺的江水合而为一,从而使这一场景具有了更为深广的感情表现力。
全篇八句“不可”,一气呵成,契合了樵夫内心不可抑制的滔滔情思,然而每一句末尾的语助词“思”字,却给这种滔滔情思画下了停顿符。“思”的平声发音,给这一组声势磅礴的排比留下了一个减速的出口,使诗中樵夫的感情“哀而不伤”。
【大师导读】
借神女之不可求以喻彼人之不可得,已开《洛神赋》之先声。
——闻一多
短短的一首小诗,竟浸于一片连接不断的“不可”声中。而歌者的那种无可奈何之情,遂亦沛沛然流注于听者的心田,唤起无限的同情。
——袁行霈
这里似乎用得着“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意思,但它却与道德伦理无关,而只是一份热烈、持久、温暖着人生的精神质素。
——扬之水
汝坟
遵彼汝坟①,伐其条枚②。未见君子③,惄如调饥④。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⑤。既见君子,不我遐弃⑥。
鲂鱼赪尾⑦,王室如燬⑧。虽则如燬,父母孔迩⑨!
【注释】
①遵:循,沿。汝:汝河,源出河南省。坟:水涯,大堤。
②条:山楸树。一说树干(枝曰条,干曰枚)。
③君子:此处指在外服役或为官的丈夫。
④惄(nì):饥,一说忧愁。调(zhōu):又作“輖”,“朝”,早晨。
⑤肄(yì):树被砍伐后再生的小枝。
⑥遐:远。
⑦鲂(fánɡ)鱼:鳊鱼。赬(chēnɡ):赤红色。
⑧燬(huǐ):火,齐人将火称为燬。
⑨孔:甚。迩(ěr):近,此处指迫近饥寒之境。
【赏析】
关于《汝坟》的题旨,存在多种说法。有人认为这是文王的教化在汝坟之地施行,使妇人能够勉励丈夫行正道的诗。有的则认为这首诗是周南大夫的妻子所作,她担心丈夫懈于王事,劝其以国事为重,不要多顾忌家人。还有人认为此诗诗旨是妇人因家贫、父母难养,劝丈夫做官赚钱。还有人认为本诗的主题是妻子挽留久役归来的征夫。从诗的本意来看,最后一种说法比较恰切。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诗的首二句描述了这样的画面:汝河的大堤上长满了树木,一名女子沿堤用手中的斧子砍下一棵棵树干和树枝。斧子本是重器,伐木也是男人做的活,然而此时这种沉重的劳作却是一名女子在承担。此情此景让人不由得诧异:她家没有男人吗?还是她被丈夫虐待?
作者并不卖关子,随后就告知:“未见君子,惄如调饥”。原来是丈夫在外不归,这样的重活只能由妻子来干。春秋时代,男人多在外勤于王事,不是徭役就是兵役。丈夫久久在外行役,妻子当然会“惄如调饥”。这一句是描述女子晨时没有进食又要伐木,因而又累又饥的模样。“朝饥”在秦以前也用作男欢女爱的隐语。此处当是一语双关,既叙妻子饱受饥饿折磨,又叙妻子想念丈夫的难耐和煎熬。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诗的第二章,画面仍旧停留在汝河的大堤上,但时序已发生变化。“肄”是指树木砍伐后新长出的枝条,一字之变,说明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或者数年。时光流转,妻子仍在孜孜不倦地为家庭辛勤劳作,仍在苦苦等待丈夫的归来。平淡的诗句下,隐含着深深的怨愤和凄凉。
“既见君子,不我遐弃”,这两句在诗意上是一个转折。盼望已久的丈夫在毫无预告的情况下突然回到家中,女子忍受了这么长时间的思夫、养家、劳作、饥饿之苦,因此丈夫归来时,她几乎不相信这是事实。当她从惊喜中醒过来时,便开始担心丈夫会再次离家远行。因而她在喜悦之余一再恳求丈夫不要再外出,不要再将自己抛弃。
“鲂鱼赪尾,王室如毁”,第三章开头两句是丈夫对她的回复。以王事为重的丈夫直言不讳地告诉妻子,他有可能还要离家。“鲂鱼”就是鳊鱼,古代认为鳊鱼尾变红是因劳累而致,此处代指王室不宁,事急如火。“虽则如毁,父母孔迩!”妻子此时一改温良顺从,质问丈夫:“虽然王事急如火,父母穷困谁养活!”
诗到此收结,作者没有让丈夫对妻子的质问做出回答,想必也无人可以作答。因为这一质问,可以扩大为整个时代的呼告。诗中妻子的凄苦,正是在当时行将崩溃的西周王朝里所有为人妻者共有的痛楚。
【大师导读】
妇思其夫行役在外,未见时,“惄如调饥”;既归则曰“不我遐弃”。卒章欢息时艰,曰“王室如毁”,则已是幽王丧乱后诗。
——傅斯年
《汝坟》一、二章的句法与《草虫》完全相同,然前人大都误解“君子”为当时的从政者。其实《汝坟》是乱离时的诗,一家骨肉由离散而团聚,自然喜不自胜,与他人何涉?
——陆侃如
麟之趾
麟之趾①,振振公子②,于嗟麟兮③!
麟之定④,振振公姓⑤,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⑥,于嗟麟兮!
【注释】
①麟:麒麟,传说中的动物。趾:足,此处是指麒麟的蹄。
②振振(zhēn):诚实仁厚的样子。
③于(xū):通“吁”,叹词。
④定:额。
⑤公姓:诸侯之子曰公子,公子之孙曰公姓。一说公姓即公子,原诗为协韵,因此变文。
⑥公族:同“公姓”。
【赏析】
“麟之趾”,直译就是麒麟的蹄子。在炎黄民族的原始崇拜中,有一种灵异之物,它就是麒麟。传说伏羲氏教民“结绳为网以渔”,蓄养家畜,促进了社会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因此天授神物,麒麟出现。
陆机《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描述麒麟:它长着麋鹿一样的身体,牛一样的尾,马一样的脚,黄颜色,圆蹄子,一只角,角顶端有肉。它的声音就如黄钟大吕一样,行步端端正正,游走一定要选择地点,审视清楚而后居处,不踩踏生虫,不践踏青草,独处独行,不与别的动物同行,不会落入陷阱,更不会遭遇罗网,这种动物只有在国君圣明的时候才会出现。
麒麟是将美行、美德、灵智集中于一身的圣灵,它是仁德厚慈的化身。在先民的生活中,麒麟无处不体现出其特有的珍贵和灵异:民间以麒麟为送子神兽,传说孔子就是由麒麟所送;麒麟还是主祥瑞之灵,是最著名的瑞兽之一;麒麟含仁怀义,而且有威仪,等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关帝王兴衰与麒麟相关的传说很多,古人常把战将和英雄比作麒麟,可见麒麟在人们心中的崇高位置。
这首诗用麒麟来比喻公侯的子孙,应是极高的赞誉了。诗的首句“麟之趾”一出现,那尊雄威的巨兽仿佛来到眼前。别看它巨大威猛,却丝毫不必惧怕担心,因为它是著名的仁兽,只给人们带来祥瑞和福祉,不会带来伤害、增添灾祸。
慈厚的麒麟出场之后,诗人转而描写公子。“振振”二字,显示出他的诚实敦厚。到此作者以麒麟比公子之意不言自明,端端麒麟与翩翩公子两两相映,均成贵象,让人生出敬重之感。接下来诗再进一步写“于嗟麟兮”,对公子极尽嘉许:“你就是高大的麒麟啊!”
第二章和第三章,只将“趾”替换为“定”和“角”,将“公子”替换为“公姓”、“公族”,其他语句与第一章相同。如此复沓回旋,使麒麟和公子的形象交替出现,在读者眼中留下深刻的视觉烙印。再加上“于嗟麟兮”的反复赞美,造成一种复响的听觉效应,更加深了读者对公子崇高形象的认同感。
《麟之趾》用麒麟来美喻王侯子孙,实是寄托着民众对贵族阶层德行和操守的期求,寄望他们以仁德安邦,以厚慈殷民,反映的正是先民们对吉祥平安生活的希望和追求。
【大师导读】
称颂之辞,以麟为喻,颂公姓盛美。
——傅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