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召南(2)
【赏析】
《甘棠》是一首颂歌,一首怀念召公的诗作。尽管也有人认为此诗“怀讽刺”之意,但更多学者都认为这是一首怀颂之作。
诗中的“召伯”是西周时期著名的周、召二公之一。召公名奭,是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他协助周武王覆灭了商朝,功不可没。周朝建立后,诸侯为表示敬奉,纷纷向武王进贡稀有之物,武王自此耽于玩乐。召公唯恐武王丧志误国,便劝诫他:贤明的国君首要的是修养德行,应当随时检点自己言行,切莫忽视行为细节,要把良好的品德一点一滴积累起来,就如筑起一座有德望的高山。除此之外,召公还向武王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措施。武王接纳了召公的劝诫,从此严格检讨自己的一言一行,躬身为政,专心治国,深受百姓爱戴,周王朝也在他手中得以迅速强大。
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幼年即位,召公出任太保,与周公一同辅佐成王。他与周公分陕而治,陕以西归他管理。在任期间,召公对“敬德保民”的措施身体力行,成果卓越。《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
召公听讼甘棠树下的故事也以民间传说的形式流传千古:召伯南巡,所到之处不占用民房,只在甘棠树下停车驻马、听讼决狱、搭棚过夜,他死后,人们怀念他,舍不得砍伐他停歇过的树。正因为召公如此克己怀德,仁柔如水地待民,后人才作这首《甘棠》诗寄予深情怀念。
细细品味,《甘棠》诗中蕴含着浓浓的情感:“高大茂盛的甘棠树啊,不要去剪它更不要去砍它,召伯当年就住宿在下边!高大茂盛的甘棠树啊,不要去剪它也不要去折它,召伯当年就曾在下边乘凉!高大茂盛的甘棠树啊,不要去剪它也不要去拔它,召伯当年就在下边休息!”
虽然是一首颂歌,可作者没有描述召公的功业,也没有渲染他的威仪,只以一种素朴的心声,表达真真切切的爱戴。全诗由观物至思人,由思人至护物,“人”、“物”、“思”交融汇合,笔意纯粹却见波折,措辞亦有意在弦外之妙。
召公尊重普通百姓,修养自身德行,劝农耕作,为民造福。民众爱屋及乌,因爱其人,连他曾经栖息的树也爱之。这首《甘棠》之所以被后人永久欣赏,后世之所以对召公永久怀念和称颂,不仅是出于对召公本人的敬仰,更包含着人们对统治者的祈盼:祈盼他们如召公一样爱民、重民。
【大师导读】
召伯循行南国,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其后人思其德,故爱其树而不忍伤也。
——宋·朱熹
突将爱慕意说在甘棠上,末将召伯一点,是运实于虚法。缠绵笃挚,隐跃言外。
——清·陈震
《甘棠》拿召公来比韩宣子,更是即景生情的佳话。
——顾颉刚
行露
厌浥行露①,岂不夙夜?谓行多露②。
谁谓雀无角③?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④?何以速我狱⑤?虽速我狱,室家不足⑥!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⑦?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⑧?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注释】
①厌浥(yì):沾湿。
②谓:同“畏”,意指害怕露浓,与下文“谁谓”的“谓”意思不同;一说奈何。
③角:鸟嘴。
④女:同“汝”,你。无家:没有成家。
⑤速:招致。狱:案件。
⑥室家不足:要求成婚的理由不充分。
⑦墉(yōnɡ):墙。
⑧讼:诉讼。
【赏析】
《行露》一诗,像是一组誓言,又像是一篇讨伐词,还像是一纸辩护词。其字面意思不难理解,但关于诗的主旨,却争议颇多。《毛诗序》认为此诗是用于昭示强暴之男不能侵凌贞女。后世又有诸如“女子许嫁后,因夫家办礼不备拒婚而引起的争讼”,以及“贫士为避嫌而拒绝成婚”等多种解释。今人高亨《诗经今注》则认为是女子嫌丈夫家贫不肯回家,因而被丈夫告于官府。种种说法不一而足。
另外,对诗的内容也存在争议。此诗语气急促,措辞激烈,又带有“狱”、“讼”字样,因此后人对主人公所处的境地、所遭遇的事件认识不一,莫衷一是。有的认为是女子悔婚而被诉讼入狱;有的认为被告到官府是实,但并非身遭监禁,只是发生婚姻纠葛而诉诸官府裁断;有的则认为并没有告到官府,也不是由谁听讼,只是自行处理婚姻纠葛,诗中的“速我狱”、“速我讼”只是假设之辞。
诗的首章与次章,意义相去甚远,似乎没有什么联系,因而对这首诗的完整性,也有人提出质疑。宋人王柏《诗疑》认为,前人编辑“诗三百”时将其他诗的断章误添入此诗,由此造成此诗意义的断层。也有观点认为,可以根据清张澍的《读诗钞说》将首章理解为女子表示自己心意决绝,而接下来的两章是假设的说法,不一定真的“讼”于官府,这种说法也能解释得通。
对主人公的身份更存在有趣的争执。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女子本人反对逼婚而作出的驳斥;有人认为是女子的父亲对逼娶其女的强横男人的答复;还有的认为这是男女婚辩:一个要以法来断姻缘,一个要以礼来结夫妻。
在此,不妨依照诗的二、三章来比对,看一看主人公的不同将导致诗歌内容发生怎样的变化:
按照女子反对逼婚的说法,二、三章的大意是:“谁说你没娶妻?为什么害得我入牢房、吃官司?即便你害我入牢房、吃官司,你也休想把我娶!”
按照女子父亲答复逼娶其女的强横男人的说法,二、三章的大意是:“谁说我女儿没成亲?为什么硬逼我上公堂、害我在狱中受荼毒?虽然你硬逼我上公堂、送我进狱中受荼毒,但强迫我嫁女,是你理不足!”
按照男女婚辩的说法,二、三章的大意是:“谁说我不懂室家之道?凭什么要把官来告?即使你强行把我告,我也不顺从你,这个社会可是唯礼至尊!”
这首诗的争议颇多,哪一种说法都有道理,但谁也不能定论,这就增加了诗的可欣赏性。让读者在争论中咀嚼它的滋味,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大师导读】
吾疑此为残篇,虽未必有窜乱,至少亦当有阙文也。
——俞平伯
“谁谓雀无角……室家不足!”这明明是受了损害之后说出的气愤话,决不是乐工或士大夫定做出来供应用的。
——顾颉刚
羔羊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①。退食自公,委蛇委蛇②。
羔羊之革③,素丝五緎④。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⑤,素丝五总⑥。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注释】
①五紽(tuó):缝制细密的样子。五,通“午”,交错。
②委蛇(wēi yí):同“逶迤”,悠闲自得的样子。
③革:皮。
④緎(yù):缝。
⑤缝:缝合之处。
⑥总(zōnɡ):同“紽”。
【赏析】
在《羔羊》诗中,诗人用冷静、客观、不动声色的笔法,描述了士大夫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断。
开篇两句从视觉角度来描写,“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那些官员们穿着用白丝线镶边、精心缝制的羔裘,这种描写提示了官员的身份。毛传说:“大夫羔裘以居。”由此可知,这些人就是当时的士大夫之流。
“退食自公”则是诗人的所见所想。《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中提到:“公膳,日双鸡。”杜预注:“谓公家供卿大夫之常膳。”可见当时的官员们是有公膳可吃的。在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时代,那些士大夫竟然每天都能吃上两只鸡,足见他们的奢侈程度。
当诗人看到这些人由公门出来,便联想到这些大夫应该是退朝之后用过公膳了。虽然诗人没有明确说明这些士大夫吃了些什么,但是从当时公膳的普遍标准和他们慢条斯理、逍遥惬意的样子来看,这顿公膳自然十分丰盛。“委蛇委蛇”的描写正是“美中寓刺”的笔法,其中暗含着诗人对士大夫们的厌恶之情。
后面两章将第一章的内容前后颠倒往复,其实是在表达相同的意思。在“退食自公”这个特定的场合下,作者反复摹写士大夫们滑稽可笑又丑陋可憎的面孔,于不动声色中极尽挖苦和嘲弄。
关于《羔羊》这首诗,在清代以前,学者们的观点主要是:它是一首赞美在位者的诗,它所赞美的是纯正之德或节俭正直的品行。汉代薛汉在《韩诗薛君章句》中写道:“诗人贤仕为大夫者,言其德能称,有洁白之性,屈柔之行,进退有度数也。”这种说法与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旦脱离了那种历史环境来推敲,就会显得牵强附会,清代学者方玉润就曾用“固大可笑”、“附会无理”来批评这类观点。
清代之后,开始有学者提出,《羔羊》这首诗其实是在批评士大夫的无所事事和无所作为。那些位高权重的大夫们,每日享受着奢华的生活,在其位却不谋其政,每日只是碌碌无为,吸取着民脂民膏。回环咏叹的写法,更加深了全诗的讽刺性,诗人越是极力美言这些身穿羔裘的官员的悠游逍遥,其中的挖苦和嘲弄意味就越浓厚。
【大师导读】
诗人适见其服羔裘而退食,即其服饰步履之间以叹美之。而大夫之贤不益一字,自可于言外想见。此风人之妙致也。
——清·姚际恒
随意变化,妙绝奇绝。
——清·陈继揆
若反言之,则此写尸位素餐、万事不理之官僚主义生活作风。盖自奴隶制社会始有一套大小头目,始有百官等级(礼命之数),即已孕育官僚主义。正言若反,美中寓刺,彼时民间诗人之艺术手法亦与时偕进矣。
——陈子展
殷其靁
殷其靁①,在南山之阳②。何斯违斯③?莫敢或遑④。振振君子⑤,归哉归哉!
殷其靁,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靁,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敢遑处⑥。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注释】
①殷:雷声。靁(léi):古字,今写成“雷”。
②阳:山南为阳。
③斯:指示词。前一“斯”字指此时,后一“斯”字指此地。违:离去。
④或:有。遑(huánɡ):闲暇。
⑤振振:勤奋的样子。
⑥处:停留。
【赏析】
“召南之大夫远行从攻,不遑宁处。其室家能闵其勤劳,劝以义也”,后世大部分诗人、学者都同意《毛诗序》的观点,认为《殷其靁》是一首描写妻子在雷声阵阵的天气中思念、担心丈夫的诗。
存在异议的地方有两处:一是关于诗中女子所思念的对象到底是谁的问题。现在看来,虽然无法肯定被思念者一定是“召南之大夫”,但可以确定这个在外远行的人不是平民百姓,他应当是位高权重的统治阶级中的一人,因为在那个时代能被称为“君子”的人,其社会地位必然不低。
另一个是关于妻子对丈夫究竟是“劝以义”还是“盼其归”的问题。诗中的妻子究竟是因丈夫勤劳于公事而自豪,还是盼望丈夫抛下公事,早早归来?古今学者对此争论颇多。其实“劝义”与“盼归”虽然矛盾,却可以并存——对思妇矛盾心理的揭示,正是本诗出彩之处。
开篇“殷其靁”三字,形象细致地刻画出天空中雷声轰鸣的状态。“在南山之阳”表明雷声响起的地方在山的南坡,“在南山之侧”表明雷在山的旁边鸣响,“在南山之下”表明雷声轰响的地方在山脚下。正像清代学者胡承珙所说的那样:“三章皆言‘在’而屡易其地,正以雷之无定在,兴君子之不遑宁居。”他认为,三个“在”字,引出落雷的不同地点,以此来比兴君子的四处奔忙。这样的描写,充分体现出雷声之大和范围之广。
丈夫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中忙碌奔波,妻子自然万般忧心:不知他是被大雨阻隔在路上,还是在温暖的屋子中避雨?“何斯违斯”一句,是妻子无奈之下的感叹,意为“何以在这时远离家门”,这一句在全诗中出现了三次,充分体现了她对丈夫的牵挂和担忧。
在感叹之后,她又想到丈夫是为了国家大事忙碌。“遑”、“息”、“居”三字,层层深入地表现了丈夫忠于自己的职责、不肯放松分毫的认真态度。女子为自己的丈夫能够为国家做事感到骄傲,因此发出了“振振君子”的赞叹。
不过,虽然她能够体谅自己的丈夫,内心深处却还是渴望丈夫能够早点回来,所以,在发出“振振君子”的赞叹之后,她又喊出了“归哉归哉”的呼唤,这两句都是女主人公真实心情的流露。如此看来,“振振君子”和“归哉归哉”似乎相互矛盾。其实不然。这种语意和情思上的转折正是情与理的矛盾冲突:理性上明白,但是感情上无法接受。这两句诗,充分表现了女子内心的矛盾和混乱。
《殷其靁》一诗表现思妇抱怨、理解、赞叹、期望等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心态,寥寥数语之中蕴含转折跌宕,成功地勾勒出一位思妇的心理轨迹。
【大师导读】
于是又美其德,且冀其早毕事而还归也。
——宋·朱熹
既劝以大义,又望其生还,可谓得情理之正者也。
——陈子展
摽有梅
摽有梅①,其实七兮。求我庶士②,迨其吉兮③。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④。求我庶士,迨其谓之⑤。
【注释】
①摽(biào):坠落。
②庶:很多。士:未婚的男子。
③迨(dài):及。吉:好日子。
④顷筐:簸箕。塈(jì):一说取,一说给。
⑤谓:开口说话,告诉。
【赏析】
《摽有梅》一诗表达了逾龄未嫁女子盼望出嫁的急切心情。这种热烈的渴望似乎不符合古时闺中女子的礼教规范,但是,只要了解西周特殊的婚嫁礼俗,就不难理解这首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