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治體十臣職(4)
與朱幹臣書
管同
相別三年。思念不可勝。近聞閣下晉官郎中。執法秉公。無所撓屈。甚慰甚慰。而聞諸道路。或謂且得御史。如其然。則同深為閣下重之。蓋古者諫無專官。自公卿至庶人皆得諫。其後乃專設諫官。而百寮之敢於言事者。猶不禁也。今則百寮不復言事。而彈劾諫爭之責。一歸給事御史。夫為任既專。則為責愈重。為責既重。則當識其大小之分。輕重之序。必實有關於治忽安危。實為國計民生之所繫託者。舉而陳之。始為克盡其官。而不負 朝廷任使之意。若夫毛舉利害。不及大體。雖後之臺諫。習此成風矣。而恐非賢者之所宜出也。閣下剛毅抗直。練達世務。其在部中。已卓卓有本末。然則苟為臺諫。必大有異於今人。雖然。天下之事。不可枚舉。言之矣而不可行。如不言也。行之矣而無補於天下國家之事。如不行也。閣下處今之勢。苟為臺諫。其將何以為言。同聞之。世事之頹由於吏治。吏治之壞根於士風。士風之衰起於不知教化。然而教化云者。非空文而無實具之謂也。以身訓人是之謂教。以身率人是之謂化。同鄉者私作議俗一篇。以為當今之風。壞於好諛而嗜利。夫欲人之不嗜利。則莫若閉言利之門。而欲人之不好諛。則莫若開諫爭之路。天下之事。夫豈止此。然必先舉二端。然後人才勃興。而法度可以漸講。顧不知其言果當否爾。今寄上惟采擇焉。或謂同子言則近矣。然議俗之說。責難於君。使聽者持子言而得禍。則奈何。斯言也。同竊以為悖矣。古之直言得禍者。皆其值主不明。而所遭有不幸也。當今 天子仁恕恭儉。敬天愛民。雖草茅之士。未嘗親瞻日月之餘光。而不知 聖質。然近者伏讀官箴。則已窺見 九重勵精之意矣。而箴於御史。實曰敢諫不阿。忠貞常矢。然則今之求言。比於懸鞀設鐸可也。而論者毛舉利害不及大體。是 天子欲人之言。而諫官瘖不言爾。而顧以為言恐得禍。毋乃誣乎。無求利之思。無好名之見。本之以至誠。而陳之以愷切。持之以至正。而出之以和平。雖在中主。猶能聽受。而況 聖君哉。誠恐得禍。則又未嘗無以處。孟子曰。辭尊居卑。又曰。有言責者不得其言則去。慮其難而不居其位可也。居其位而稍孤其職則大不可也。同於閣下相契殊深。雖齒德相懸。而亦近乎朋友之當責善者矣。用敢發其狂言。靡所忌諱。伏惟留意省察。幸甚幸甚。
與徐廉峰書
潘德輿
月朔以來。以齒病未相見。忽聞足下被吏議。驚懼不已。然聞足下能建言。又竊喜平日擇友不虛也。昨過足下宅。不值而歸。心蘊結未解。今日熟寐覺。聞同舍生誦邸鈔。知足下蒙 恩復還詞垣。躍然而起。喜滿顏色。腹中蘊結者。砉然解釋。如層冰泮於水。積雲散於天。清和暉朗。不可言喻。并齒病亦忘之。已又思吾所喜者。非足下一人之私也。足下入臺十餘日。即奮然發議論。可喜一也。足下以降黜之官。承優渥之澤。還清華之選。保文學之榮。可喜二也。雖然。喜未大也。足下方被譴怒。 天威忽開霽。復列侍從。雖卑賤如德輿。尚為足下感戴 君恩。欲舞欲泣。則足下必更感激流涕。過於德輿十倍。自茲以往。足下所以焦思竭力。上報 國家者。亦必過於今十倍。雖今之所司。不過文雅翰墨。而方來之日月未有艾。方來之報稱亦未有艾。足下德業功名。得此鍊冶。益堅貞碩大。而斯世之事。所以收效於足下者。必無窮也。而猶未也。所謂大可喜者。足下方以言罣吏議。鐫級至三。而 天子則曰念言官從末減。大哉 聖言。普天之福。生民之利。萬世之慶也。何也。言官之言。不能盡當也。親見足下之言。一不當 聖意。即降黜與卑官伍。繼自今默者必多矣。親見足下之言。已不當 聖意。猶委曲矜全。使不失往者清切之地之職。是 聖天子重言官以輔聰明。德之盛。量之宏如此也。是 聖天子咨求國是。篤念民生。作養敢言之氣如此也。繼自今言者必多矣。使言官遭遇如此而猶不言是言官負 朝廷。非 朝廷薄言官。諸言官必不然也。夫言官之言誠不能盡當。顧不盡當。而 聖天子必使敢言者多。則言之當者必出。而天下之受益者必眾。雖一人一事。其關繫為何等哉。德輿江南一窮士。在京師人海中。如浮萍之細。然區區之心。天下人之心也。故欣然布之紙墨。齒病差。仍當詣足下罄談。不宣。
與湯海秋書
左宗植
隔闊頻年。始得一聚。春歷夏。以昕以夕。別後思念。想同之也。足下高才英氣。可百時彥。鄉緣言事。仍左計曹。於時流俗。頗用致惜。或忮心者。乃以為快。即海秋自云。有何當袖手版共賦歸去來之語。宗植聞之。獨笑言賀。以為此乃 聖主造就人才之深心。海秋遭遇之極盛也。假令海秋挾其英情壯志。趾高氣揚。即使一日千里。曾不差跌。不過一九衢要人。乘堅策肥。令長安小兒。路傍稱羨。轉眼之間。不及百年。吾見赫赫海秋。乃浮邱間一丸糞壤耳。豈不大可痛惜乎哉。自古豪傑不世出。抱奇服偉之士。其蓄道德能文章不朽千古者。往往必出於抑塞摧折之餘。夫非奇士必期於抑塞摧折也。亦謂非抑塞摧折之遭。不足以收其馳驟溢越之情。而發其感慨奮赴之氣。以併入於道德文章之域。而成其不朽千古之才。吾烏知乎抑塞摧折我者之非大有造於我者乎。而胡為鬱鬱不自得。而攖情於流俗人之意識也乎。受書以來。頗愛賈誼陸贄蘇軾之才。以為自聖賢孔孟而外。言文章幹用。莫之或先。然之三子者。有遇有不遇。或始遇而終不遇。其為道德文章。各有千古則一也。海秋自視處漢文之世。深謀遠畫。孰如賈生。處德宗之朝。經緯密勿。論思獻納。孰如陸贄。處元祐之時。文章諫爭。孰如蘇軾。況長沙之遷謫。忠州之貶斥。儋耳之竄逐。與海秋今日之事。有萬此者乎。夫職任者。人臣事君之大分也。予奪者。帝王磨勵人才之大柄也。故或知其人之才而亟用之。以表當官之績或知其人之才而驟用反以為害。則暫抑之。以待他日之用。大君宰執萬物。自有深心微意。非臣下所能窺。固不可以尺得喜而寸失憂也。今 天子怒海秋之言事。奪御史。罷章京。又若不欲遽棄吾海秋也者。仍授戶部為正郎。 聖主造就人才之意。誠不可知。為海秋者。正宜痛自砥厲。仰答 高厚。輦轂之地。人士眾多。足資講貫。又富有圖籍。朝購夕集。以海秋之地。與海秋之年且才。少挫之餘。人事簡略。舉平昔雕蟲習華囂凌競之氣。幡然棄去。併入於歛聲就實之中。於以上下古今。深求理亂興衰之故。與 國家政治得失之大。進可以謀謨廟堂。啟贊帷幄。退則昌其議論。箸為文章。以自托於立德立功之次。吾烏能測海秋之所至哉。若論事一不遇。便廢然自失。憂愁抑鬱。不自振盪。昂藏牢騷。折損春華。是乃柳司馬劉賓客輩之所為。非所望於吾海秋者也。南歸久不得京中消息。故人天末。深懼吾海秋以少不稱意之故。遂阻其遠大之業。而不能自返於古人。故反覆譬論。布其區區。庶冀吾海秋之悟而聽之也。此間惟有荒山怪石。絕少人士。惟日取廚中宦書經史萬餘卷。爾囗滿案。如春蠶著葉。自為俯仰耳。近作肥國論一篇。附奉大覽。祈教之。
復嚴渭春方伯書
胡林翼
復書懇請集思廣益。以圖補救。夜久不寐。近日尤甚。 君父之難。聞變已一月矣。奔問官守之義。臣職尚虧。疆場牽拘。按兵未動。此心愧憤。無以自立。進言體要以至誠惻怛條理分明為上。不得慷慨激昂。致違純厚篤棐之義。人情於患難之際。友朋伉直責善。引繩批根。君子猶或非之。況 君父危難。其忍放言高論耶。明夷艱貞之節。鴟鴞哀悱之詞。古人處變。可為師法。異族偪處都城。明年以後。更多反側。太王遷岐。婁敬入關之議。亦時勢所必然。惟僅變一法易一地。謂可久安措於磐石。鄙人尚未深信耳。兄血誠肝膽。憂國至切。敢以質之。
覆黃恕皆侍郎書
曾國藩
承來示。述及佩蘅兄言。敝處儘可施展。勿為人言所撓。仰荷關垂。感甚感甚。竊觀古來臣道。凡臣工皆可匡扶主德。直言極諫。惟將帥不可直言極諫。以其近於鬻拳也。凡臣工皆可彈擊權奸。除惡君側。惟將帥不可除惡君側。以其近於王敦也。凡臣工皆可壹意孤行。不恤人言。惟將帥不可不恤人言。以其近於諸葛恪也。握兵權者犯此三忌。類皆凶于而國害于而家。故弟自庚申忝綰兵符以來。夙夜祗懼。最畏人言。迥非昔年直情徑行之故態。近有朱盧穆等交章彈劾。其未奉發閱者。又復不知凡幾。尤覺夢魂悚惕。懼罹不測之咎。蓋公論之是非。 朝廷之賞罰。例隨人言為轉移。雖方寸不盡為所撓。然亦未敢忽視也。
和論
龍啟瑞
和者。古聖王所慎擇而用之者也。古之所謂和者。眾賢謀一事而無所違。世之所謂和者。合賢不肖而使之同歸於一致。古之所謂和者。真是明而人不得挾私以相戾。世之所謂和者。是非混而責之以必從。夫使混賢不肖。一是與非。而天下之人。遂囗然平其心。柔其氣。相率而歸於和。猶之可也。賢與不肖者處。則賢者之氣不相下。而不肖亦必不相容。即不肖能隱忍以求合。而賢者決不苟同以邀譽。是強之為和。而適以致其不和也。今將使君子與小人共圖一事。君子為義。小人則為利矣。又使君子與小人共講一學。君子為己。小人則為人矣。其義與為己者是。則利與為人者非。是非生於人心之同然。猶五色之有黑白。五臭之有薰蕕也。今黑白為一色。而置薰蕕於一器。曰吾但取其和而已。有不為之閉目而弗視。掩鼻而卻走者乎。且君子之於天下。亦欲其事之有成而已。假令賢不肖並處。是與非並行。甚則不肖加乎賢。非者逾於是。又甚則以賢為不肖。而不肖反為賢。是者為非。而非者反為是。於是而所謀必成。所行必當。推而放之四海而準。舉而措之庶事而安。則賢者亦姑需忍以求濟焉。而古之聖賢。猶曰枉尺直尋而利。有所不為。吾未聞枉己而正人者也。聖賢之言。其亦不和甚矣。豈不謂如是而直道乃得信於天下。上合乎天理。下順乎人心。刑賞中而政教修。禮樂興而大化流。反是。則將為跬步之行。一日之居。而不可得也。然則廉頗藺相如李光弼郭子儀之事何如。曰此私讎也。非公義也。私仇不可不和。不和則尋釁隙。而廢國家之大計。是為不忠。公義不得強和。強和則徇人失己。而終不能有益於事。且獨不聞古之人有上殿爭如虎。而下堂不失和氣者乎。彼之所遇皆賢。所執或有是有不是。而尚不囗阿意曲從。博和衷共濟之美名。而不自諱其爭若此。若遇一與己不類者。將庭斥之面唾之猶恐不足矣。而謂可依阿淟涊如諧臣媚子之為耶。古之人有孔光張禹者。知王莽董賢之亂國。而委蛇其身。與之從事。彼其人皆有醇謹之行。誠囗之質。其於古所謂同寅協恭者。蓋優為之。其容身自全。疑若可釀休祥而迎善氣者。五代時馮道祖之。遂以其身事數姓而莫之恤。充其所至。彼亦務為和而過者耳。卒之見效如此。後之人主尚安取和臣而用之哉。故古之善用其和者。莫如藺相如郭子儀。而尤善者莫如劉安世。最不善者莫如張禹孔光。其最不堪者莫如馮道。道固無足議也。禹光之所為。亦世之君子所訾笑之。以為不齒於人類者矣。而其端皆由賢不肖是與非之混淆始。然則用和者。其可不慎所擇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