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苍老的年轮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灵台与古密须国

灵台,这个词是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如果往古代追溯,便会生出些历史久远的感觉来。现在,仍然是一个充满诱惑而颇具神密感的地方。新世纪第一春农历三月三,去了灵台。这一天是踏青的日子,觉得更有意义。在甘肃平凉市乘车,由泾川往西南行即抵灵台县城,约130公里地,这中间有塬,有黄土冲刷形成的沟壑。古代,这里是宜农宜牧区,现在也称得上是陇东的粮仓。古密须国,曾诞生在这块土地上。

灵台缘起的文化内涵之一,是指古人修筑的供观天象或用以游览的高台。《晋书·天文志》记载说:“明堂西三星曰灵台,观台也,主观云物,察符瑞,候灾变也。”可见,就观天象的作用看,灵台本身就包容了很多历史和文化内容。灵台作为一个地名出现,更是古今历史和文化的融合体。追溯历史,灵台古地上的政权建制也是频频变迁。秦代即在境内置县,西汉时置鹑觚县,属北地郡。史书记载,秦始皇命蒙恬北筑长城,以觚奠酒而祭,有鹑飞于觚上,因而有了鹑觚县的称谓。隋朝初年设置灵台县,但不久又废弃,唐代复置,沿袭至今。如果从文化的角度追溯,灵台称谓作为地方政权建制,自然与古密须国有文化上的联系,周朝尚未完全统一西北时,当时在现在的灵台境内已经有了相对独立的诸侯小国——密须国。早在商朝后期,一方面商的统治已风雨飘摇,另一方面周的势力已如旭日初升。而密须国也是这动荡不安的世界里试图求得发展的小国,对即将取商而代之的周朝却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表现出有所不恭敬之举动来,《诗经》称“密人不恭,致距大邦”。对于周朝来说,这自然是不恭敬的大事,周文王便兴师讨伐密须国,以示警告。周灭商之后,为了体现大国之气度,分封诸侯,密须国同样受到了周的分封,封密须国为诸侯国,实质上已纳入周的版图。到了周恭王时,灭掉密须国,改称为阴密,古密须国从此消失了。当年,周文王伐密须国之后,在凯旋途中于现在的灵台(古密须国城在今灵台县城以西30公里的百里镇)县城修筑高台——灵台,一是祭祀天地,二是与民同乐。有了这高高的灵台,有了这规模宏大的祭祀活动,便给后人留下了久远的遗迹,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其实,筑台祭祀活动,在古代是伴随着战争的。周文王筑台,也并非一处,西安沣河附近就有他修筑的灵台,但真正以灵台冠以县名且留传下来,大概就是这里了。

从历史的角度看,周文王兴师伐密须国,并筑灵台的举措,是统一的体现,是团结的象征,再现了一种奋发进取的精神,后人自然要揄扬文王的功绩。缘此,便有了灵台,这是历史与文化意义上的灵台。约定俗成的灵台称谓,应该说也是很久远了,因了隋代初年能以“灵台”作为县级政权建制的名字出现,说明“灵台”的名字在民间流传已久。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灵台名字的传世,是因了周文王伐古密须国的。清代人顾炎武在他的《读史方舆纪要·陕西·平凉府·泾州》灵台县条下说,“隋大业初析置灵台县,取‘文王’伐‘密’作灵台之义”,就是这么看的。

想来,当年周文王修筑的灵台,大约只是一处高台而已。有了这高台,后人便在这高台上做文章,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在高台上盖楼阁。灵台的楼阁是经历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的。未读《灵台县志》,要追溯有文字记载的早期灵台的历史就困难了。灵台楼阁下的字画店里有一本文字很简略的小册子,大致记载了灵台的圮塌和修复的过程。其实,说得太简略,上溯仅至晚清,因灵台残垣断壁,修过一次。我想,远不止是在清代末年。这样历史悠久的文化建筑,又处在西北这个多军事和战争的环境里,怎么能延续那么漫长的年代而未遭破坏呢?1934年(民国23年),大修过一回,是由当时的县长张东野主持,地方贤达相助的,遗憾的是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再修复已经是20世纪80年代初。凭感觉,再欣赏碑廊里的近百块碑刻,似乎1934年的那次修复,不光是县长主持,地方贤达捐资,而且还得到了国民政府一些高官的支持的,因为碑廊里有林森、孙科、于右任、李宗仁、杨虎城、朱绍良等人的题词。

现在游人看到的灵台主体建筑,依山取势,层层相叠,底层是大殿,中间是四层高楼,顶部是由廊柱支撑的飞檐式楼阁,阁内有周文王塑像。整个为台式建筑,高36米,基围96米,游人可登楼梯盘旋而上,拜谒周文王塑像后,再回身俯视灵台县城,景观尽收眼底:黑河自西向东穿灵台县城而过;南北山峰对峙,一派气韵环复之状。若从正门看过去,灵台主体建筑的左右,是两层楼阁式环转碑廊,碑廊与灵台建筑是一个完整有序的整体。

离开灵台时,天阴沉而风起,灵台大门两边的古梧桐树,显得更为古朴苍拙。伴着这春天的风,心绪似乎飘得很远。

200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