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红寺堡生态移民区发展现状
一、红寺堡地区简介
1998年9月5日经自治区党委研究,于1999年1月正式挂牌成立中共红寺堡开发区工委。主要搬迁同心、海原、原州、彭阳、西吉、隆德、泾源7个县(区)生活在贫困带上的贫困户,是全国最大的扶贫移民开发区。2002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宁政发〔2002〕93号)决定,红寺堡开发区划归吴忠市管辖。2009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吴忠市红寺堡区,管辖2镇2乡43个行政村,即红寺堡镇、太阳山镇、南川乡、大河乡,红寺堡区人民政府驻地为红寺堡镇,行政区域面积为1999.1平方公里。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位于烟筒山、大罗山和牛首山三山之间,东临盐池、西接中宁、南起同心、北连利通区、灵武,东西长约80千米,南北宽约40千米,区域面积1790平方千米,已开发土地31.64万亩。海拔1240米~1450米,为山间盆地,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
红寺堡区现有人口16.4万人。形成2.4平方千米的城市规模,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城市人口1.5万人,城市绿化率40%。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2.4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78元。2011年,红寺堡实现GDP8.86亿元,相比增长18%。
红寺堡区是“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主战场,从1998年开工建设以来,这种大规模异地移民扶贫开发模式受到了各级领导的热切关注,中央和国家领导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多位领导人到开发区调研、视察和指导工作。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扶贫开发成效显著,基本解决了移民的温饱问题,移民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二、红寺堡地区发展现状
(一)扬黄工程
宁夏南部山区是回族群众的聚居区域,水资源短缺,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十分恶劣,灾害频繁,历来有“三年两头旱,十种九不收”之说。199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带着党中央的关怀来到宁夏视察,了解到了宁夏南部山区人民严酷的生活现状。回京后,立即指示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水利专家钱正英率农林水利专家组到宁夏考察,帮助宁夏解决西海固人民的脱贫问题。1994年9月12日~17日,钱正英一行深入宁夏就西海固地区人民生活贫苦的实际情况进行广泛调研,在经过深入踏勘和与宁夏领导多次研究中,考察组了解到宁夏靠近黄河两侧扬程300米左右有数百万亩连片的集中、地势平坦的宜垦荒地,能源优势明显,人均电量居全国之首,具备建设扬黄工程开发扶贫新灌区所必备的水、土、能源资源等基本条件。考察中,专家组和自治区领导的意见逐渐统一,并很快达成共识:走水土结合之路,扬黄河之水,浇灌黄河两岸近百万亩土地,搬迁南部山区就地脱贫无望的农民,解决宁南山区100万贫苦人口的脱贫问题。这一设想,即规划利用黄河水资源和黄河两岸宜农荒地,解决10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开发200万亩土地,投资30亿元左右,用6年时间基本建成,简称“1236”工程。这一构想得到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于1995年列入国家“九五”计划。
移民搬迁到红寺堡后,改变了他们祖辈生活水平落后的历史,吃上了自来水、用上了电器、走上了平坦的道路。在实现了水、电、路三通的同时,配套建设的教育、医疗设施基本齐全,就学、就医更加方便,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生产和生活条件,拓宽了移民的致富空间,移民既可以发展养殖业、种植业,还可以就近打工。为移民群众奠定了脱贫致富的基础,为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随着开发区移民搬迁建设规模的逐步扩大和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移民经济收入逐年提高。2003年~2004年,开发区粮食作物产量达到400千克/亩以上,增收500元;一年内全家劳动力就近或外出打工都在150天以上,人均年增加劳务收入近700元;扣除灌溉水费、生活用电、学生学费等,年人均收入达到1500元。2005年,开发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经济收入突飞猛进,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402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3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亿元,农村人均收入1880.2元,是迁出前人均年收入的3倍之多。
为保证红寺堡的可持续发展,自开发建设至今,各级政府把生态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去做,取得了显著成绩。1999年开始生态建设至2001年,宁夏扬黄灌溉建设指挥部、红寺堡开发区管委会、南部八县扬黄灌溉指挥部、驻宁部队和武警官兵先后共出动6万多人共植树740.2万株,造林21116亩。2001年,完成开发配套治理沙化土地面积2.07万亩。截至2005年,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02.6万亩,封山育林49万株,栽植50米宽幅防风林带60多条,总长8万多米,林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植被覆盖率提高到65%。逐步实现了农田林网化、沟渠林带化、道路林阴化、村庄园林化。
(二)城乡建设
红寺堡开发区现有2镇、2乡、1个乡级开发区,分别是红寺堡镇、太阳山镇、大河乡、南川乡和石炭沟区。红寺堡镇是开发区政府所在地,现状城镇建设面积3.4平方千米,城镇人口达2.5万人,城镇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对外交通条件较为便利,商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已初具规模并辐射整个开发区。太阳山镇是在原沙泉乡基础上设立的以发展能源工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城镇,矿场资源较为丰富,红寺堡开发区工委、管委会规划将太阳山镇建成工业重镇,承担一部分红寺堡镇的工业职能,同时成为开发区的经济次中心。
为了配合好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政府扩大了城市建设面积,同时在人口聚居区建设大型公园、多处小游园和大面积的区级公共绿地。此外,城市道路交通、给排水工程、电力电信工程、供热工程、邮政广播电视工程等也逐渐完善。
(三)人民生活
据2000年经济普查和2004年~2005年开发区1%人口抽样调查统计,2001年开发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792.4元,2005年增加到1880元,是2001年的2.37倍。2001年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0241元,到2005年增加到14595.55元,是2001年的1.43倍。同时,城乡储蓄存款也从2002年的3395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10222万元。在城乡居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反映基本生存需要的食品、衣着和基本生活用品支出的比重大幅下降,而体现发展与享受需求的住房、交通、通信、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支出比重则逐渐上升。
在教育消费上,2005年农村投入文化教育消费支出年人均150元,比2000年增长了4倍;随着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不断完善,公民的自我保健意识也不断增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学习有关保健知识,截至2005年年底,红寺堡区年人均医疗保健费用达到270元。
(四)教科文卫
红寺堡开发区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05年底,有各级各类学校83所,教职工1229人,在校学生26695人。目前,开发区已基本形成了覆盖小学、初中、高中教育的基础教育体系。随着移民定居率的不断提高,开发区学生特别是城区学生数量迅速增加,给入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2004年,在城区新建了标准化、现代化的红寺堡二中和红寺堡一小。引进社会资金,新建了红寺堡幼教中心。几年来,红寺堡区新建校舍9.54万平方米,新增课桌凳11592套,新增图书39002册,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培养高中毕业生300多人,培训农民8.3万人次,移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顺利完成“两基”任务,并不断巩固提高。普及程度、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投入、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3~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15.8%,学前教育入学率达到40%,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65.9%,青壮年文盲率降到1.3%以内。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34%,普通高中在校生1564人。成人教育在改革中稳步发展,建立农村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培训机构3个,年均培训农民1.2万人次以上,职工、工人、干部有4976人次参加了岗位培训,有380人次参加了高等教育培训。2004年新增社会力量办学1所,在校学生近300多人。截至2005年底,开发区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和持证上岗的制度,对各级各类学校校长进行了岗位培训,培训率达100%。在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开展以提高师资水平为重点的全员岗位素质培训和继续教育、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培训、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教师素质显著提高。
2005年底,红寺堡成立了红寺堡开发区科学技术局,是开发区管理全区科技工作的综合职能部门,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应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工作,指导科技成果转化,负责科技工作的规划、组织实施、协调管理以及监督检查与验收等工作,承担着开发区各类科研项目的争取、实施与管理工作。目前,红寺堡区共取得自治区级以上科技成果6项,获得自治区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项(自治区农科院),应用转化率达到90%以上,农作物的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85%。截至2005年底,红寺堡区已建成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6个,建成工业园区2个。此外,一些龙头企业在开发区建立了技术部,为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文化方面,开发区成立了占地面积1600余平方米的新华书店,并且建立了2个宣传文化中心,同时在2个乡(镇)确立了67个农村文化活动中心户等基层文化示范。在建区之初,坚持举办各种不同形式的文艺汇演,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带动文化活动在开发区的蓬勃发展。自1999年红寺堡开发区移民定居以来,每年的春节、元宵节前后,开发区各乡村群众自发组织,排练以秦腔为主,综合扭秧歌、踩高跷、舞狮子、挑龙灯、划旱船等多种形式的表演。各社火队伍自发组织起来走街串户,极大地推动了民间文化活动的开展。
在卫生方面,目前,开发区、乡、村三级卫生计生服务网络基本健全,医政管理逐步走向规范,监督执法工作积极推进,疾控工作稳步提升,妇幼保健工作全面启动,医疗业务工作逐步规范。已成立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公共卫生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卫生监督所、红寺堡人民医院、红寺堡中心医院以及各级乡(镇)卫生院,使移民的健康生活得到了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