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放下,就是智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轻轻松松,和心灵跳个舞(3)

这个道士也算是有些道行的,他每天都变化出一些妖魔鬼怪来扰乱寺里的僧众,企图以此把他们吓走。不是今天风驰电掣,就是明天呼风唤雨,确实将不少年轻的沙弥都吓走了。可是,禅师却从未因此动容,在这里一住就是十几年,人们开始觉得这位禅师的修行一定要比那个道士高得多,于是,又有很多僧人投奔于他的门下。

最后,道士的变化法术都用完了,可是禅师非但没有走,还广纳弟子,弘扬佛法。道士无法,只得将道观放弃,离他而去。

后来,有人问禅师说:“道士法术高强,您怎能胜过他呢?”

禅师说:“我没有什么能胜他的,勉强说,只有一个‘无’字能胜他。”

“‘无’怎能胜他呢?”

禅师说:“他有法术,‘有’是有限、有尽、有量、有边;而我无法术,‘无’是无限、无尽、无量、无边;‘无’和‘有’的关系,是以不变应万变。我‘无变’当然会胜过‘有变’了。”

智慧感言:“无”字包含了很多的人生哲理,“无所思”、“无所念”、“无所惧”……禅师将无的哲学发挥到了极致。我们的生活中难免会有如同道士一般的人,那就让我们来学一学禅师吧,进入“无”的境界中,当他是不存在的,依旧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就好了。

心灵的温暖

姑姑在离家四十年后从国外千里迢迢地回来了,还来不及向我们倾诉离别之思,第一件事,就是拿着锄头,来到村头的那棵大榕树下大挖起来。四十年前,她所爱的人赠给她一枚戒指,戒指是铜的,在那个年月,普通人家哪里买得起金戒指,当时因为土匪常常洗劫这个村庄,为了心爱之物的安全,她悄悄地把它埋在老榕树的第8条浮根下。

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有些事是无法预料的。有一天,她来不及带走那枚铜戒指,便随祖父逃到了国外……

后来,姑姑在国外与一个律师结了婚,她的初恋成为乡愁的一部分,送戒指的那个人也在故乡结婚生子。几十年风雨,不知带走多少叹息与泪水,往事如烟,只有那枚象征着爱的铜戒指一直在她心灵深处发光。

姑姑的婚姻是幸福的,但她自己心里明白,有一个人一直在白云深处微笑如初。

几十年时世变迁,第8条浮根下的铜戒指居然还在,但黄铜也染上了岁月的痕迹,在阳光的照射下带有一丝说不出的温暖,如阳光的结晶。

而当年的情人已在三年前去世,姑姑手戴戒指在他坟前跪了一个下午。离开的前一天晚上,妈妈劝她“看开一点”,姑姑淡淡地一笑,说:“其实,我只想看看心灵里的东西能保存多久。我已归于平静。我珍惜现在的一切。”

智慧感言:总有人说失去的才是最美的,于是,在往事的徜徉中失去一次又一次的现在,曾经的美好和遗憾也许在心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任凭似水流年也不能泯灭,那就把它们好好的珍藏起来,毕竟是人生宝贵的经历,但是还是要把现在拥有的把握好,万万不可让曾经的过往成为现在心灵的负荷。

宽宏是金

吕端是宋太宗时的宰相,年轻时就被任命为副宰相。当他列席朝议时,群臣中有人突然嘲讽:“这么年轻就当副宰相……”

吕端装作没听见,从容地自队列中走过。同僚中有人为他抱不平,退朝以后,为没有探出那些嘲讽吕端的姓名而深感懊恼。

“不,还是不打听的好。如果知道是谁,心中难免怀恨,不知道的话,也没有什么损失。”听到这些话的人,都觉得吕端肚量宽宏,大为敬佩。

又有一次,有人告密汴河的水运运输业者偷取官物,宋太宗说:“任何时代都有想占便宜的人,要堵住老鼠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样地,船夫盗取的一些官物,只要无关紧要也就罢了,不必追究。只要大部分物资能够流通就好了。”

结果吕端也赞同地说:“‘水清鱼不能活’,太过于揭人隐私,追根究底,反而不好收拾。君子不记小人过,以宽大的度量对人,才能完善地处理事情。这件事最好暗地注意,不要追究得一清二楚。”

智慧感言:总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自己就会永远生活在对别人的怨恨当中,而当你对别人恨之入骨的时候,他可能正在悠闲地喝着茶水,哼着小调,而你也被怨恨包围得喘不过气来,这分明是在惩罚我们自己嘛。赶快放下你的怨恨吧,宽宏是金,因为宽宏你得到了别人的尊敬,也得到了心灵的轻松。

心锁

曾经有一位世界上很著名的魔术师,他的看家本领便是从那些上满锁的房间里逃脱出去,其实说白了他就是一位开锁高手。

有一个小镇的人们为了考验他的本领,便特意打造了一个看起来很坚因的铁屋和一把异常牢固的弹簧锁,邀请魔术师来挑战这个项目。

魔术师有个习惯,就是在他表演时不希望别人看到。于是镇上的人和魔术师相约,如果在一个小时之内魔术师逃脱不掉的话,便算失败。

小镇上的人,按照约定都离开了现场。魔术师拿出了他专门开锁的工具开始了挑战。一分钟、十分钟过去了,魔术师还在忙碌着,他没有听到锁被打开时,弹簧清脆的响声。半个小时过去了,魔术师紧张的脸上渐渐地露出了汗,但还是没有听到那声清脆和代表成功的响声。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眼看一个小时的时限马上就到了,由于精神高度地集中,魔术师已经被累得筋疲力尽了。当他准备放弃、一下靠在铁门上的时候,门却轻轻地开了,这时候魔术师才发现那把锁其实根本没有锁上,门是虚掩着的。

门虽然在规定的时间内被打开了,但是魔术师却真正地意识到:原来成功如同去推一扇虚掩的门一样简单,但是要看你是否拥有推开这扇虚掩门的勇气和魄力。

智慧感言:很多时候,生活的一道道门都是虚掩着的,只消我们轻轻一推就可以了,但是因为我们给自己的心上了把锁,就总是以为生活的门没有像我们敞开,当我们的心锁打开了,心门开启的刹那,所有的门也都开启了,可是要记住,打开我们心上的锁只能靠我们自己。

释迦牟尼的智慧

释迦牟尼在世时,一人因嫉妒释迦牟尼受世人景仰,心怀不平而当面对释迦牟尼破口大骂。但是,不管他的态度如何恶劣,言语如何不可理喻,释迦牟尼却始终保持沉默,冷静以对。

在他骂够骂累之后,释迦牟尼才开口说:“朋友,如果有人送礼给他人,对方并不接受的话,请问该礼物属谁?”

此人不假思索就答道:“当然属于送礼的人了。”

释迦牟尼见他这样答,继续问道:“好,现在你对我破口大骂,如果我不接受这些詈言之辞,请问它将属谁?”

此人一时语塞,默然不言,继之醒悟自己的过错,并为自己的无礼向释迦牟尼道歉,发誓绝不再诽谤他人。

智慧感言:送给人的东西,你不喜欢可以不要,同样,恶意中伤的言语,没有人会喜欢,所以,只能由诽谤中伤的人照单全收了。那么,自己口沫横飞、元气大伤又何必呢?还不如静下心来想想自己到底哪里技不如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萝卜是树上长出来

很久以前,有个叫李四的人,此人性格固执是出了名的,他认准的事情就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不管别人再怎么说,他依然坚持他的看法。

有一天李四看到了一个大萝卜,他从前一直都没见过萝卜,不知道萝卜为何物,于是便想当然起来,认为萝卜是从树上结的。

此后,他逢人便说萝卜是树上长出来的,有人纠正他说:“萝卜是长在土里的,根本不是树上结的。”可李四听了却不以为然,有一天,李四碰到了同村的张三,又对张三说萝卜是树上结的,张三就和他争论起来,在双方争论不休之时,李四一生气,指指自己家的田地,对张三说:“我愿意用我的田地和你打赌,咱们找十个人作裁判,如果我输了,我家的这块田地就给你,你输了认错就可以了。”他便找了十个不同的人分别询问萝卜是长在哪里的,结果都确定是长在土里的。李四哑口无言,最后把养家糊口的田地输给了张三,但是李四还是不认输,说:“田地可以给你,但萝卜还是长在树上的,有一天我会证明给你看,把我的田地要回来的!”说着头也不回地走了。

智慧感言:固执己见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因为它拒绝听取别人的劝告,以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自以为是,这种人活在自己构建的理想世界中,却被现实世界的壁垒撞得头破血流,自以为自己是英雄,在别人眼里却是幼稚得可笑。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在听取劝告后能仔细分析孰对孰错才是明智的。

梦由心生

从前,有—个老财主家大业大,家里雇佣了上百个奴役,按说请了这么多的奴役,干起活来应该很轻松,但是,老财主就是不让奴役们闲着,没有事也要找出点事来,奴役们从早到晚得不到休息。

有个已经在老财主家工作了几十年的老仆人,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但是老财主非但不念主仆之情,让他赎身回家,反而每天让他干很重很累的活,嘴里还念念有词:“你这老东西在我家白吃白住这么多年,现在想走?没那么容易!”并且还经常打骂他。

老仆人白天呻吟着去劳动,到了夜间拖着疲劳的身体,躺下就呼呼睡着了。因为白天很累,所以他的睡眠非常好,而且夜夜做美梦,梦见自己当了国王,高居于民众之上,总揽全国政事,在离宫别院宴饮游乐,任意满足自己的欲望,无比快乐。但是每次醒来以后,仍然是个奴仆,从事艰苦的劳动,但是他从来都不觉得苦、累。

有人问及他的劳苦,他说:“人活百年,昼夜各占一半。我白天当奴仆,劳苦是劳苦,但是夜间当国王,快乐无比。我还有什么可怨恨的呢!”

老财主苦心经营世间之事,时时都在思虑积累家业,心理、身体都很疲劳,每日夜间也昏沉沉地入睡。他夜夜做梦给别人当奴仆,奔波劳碌,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还经常遭受斥骂毒打,什么侮辱都尝遍了。在梦中他呻吟,说梦话,求饶,直到天亮才解脱,又去苦苦经营他的家业了。

老财主对这种情形很担心,害怕日久天长身体坚持不住,便去询问朋友,讨寻解决的办法。他的朋友听他述说了梦中的痛苦,便对他说:“你的地位很高,可以使自身无比荣耀,家大业大,钱财多得用不完,远远胜过其他的人。到了夜间,你梦见当奴仆,也不奇怪。因为安逸和劳苦是循环往复,互相转化的,这也是自然的常理。你想要睡梦和白天都富贵尊荣,快乐无比,这怎么可能呢?”

财主听了朋友的开导,顿时豁然开朗,觉得很有道理。这番话就像一副治病的药方,于是他就放宽了对奴仆们的劳动要求,不再那么刻薄狠毒,减少了自己心中思虑的事情。

天长日久,由于心理压力减少了,梦中的痛苦也逐渐减轻了。

智慧感言:“安逸和劳苦是循环往复,互相转化的”这个观点不一定正确,但是因为心累,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睡眠问题确是很有道理的,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日日想着如何整治人,如何谋取钱财,整日钩心斗角,心力交悴,夜里怎么能睡得安稳呢?抛弃恶念,心存善念,常怀感恩,梦才会香甜怡然。

受戒

老禅师正在山中修道,忽然弟子来报有人拜访。

只见来人气度不凡,随从众多。来人见到禅师劈头就问:“你知道我是谁吗?”

“佛与众生都是平等的,我对所有生命都一视同仁。”禅师不动声色地回答。

“我是当地的父母官,这里的所有百姓的生死都在我的掌控之中,你怎么能将我看成是普通人呢?”来客有些不悦。

禅师摇了摇头,说:“生命的本性永远存在,本来就没有生,如何谈到死呢?”

来者笑了:“我早就听闻您有卓越的智慧,今天是来求戒的,特意来请求您收我为弟子。”

“既然你肯来求戒,就表示你已经受戒了。其实所有的戒律都在我们的内心之中,只要能把握自己的内心就已经是持戒,不用再执迷于形式了。”禅师婉言谢绝了他的请求。

来者依然不肯放弃、再三请求,禅师只好答应他:“既然这样,我传授你最基本的五条戒律,能遵守就说‘能’,不能遵守就说‘否’。”

“首先,你能不能做到‘不淫’?”禅师提出第一条戒律。

“可是我已经娶妻了呀?”那人有点为难地说。

禅师解释道:“‘不淫’并非是不让你娶妻,‘不淫’是要求你不要有过分地追求欲望。”那随即答道:“能。”

“第二,你能不能‘不盗’?”

那人不以为然:“我什么都不缺,怎么还会偷别人东西呢?”

“我说的‘不盗’是要让你用合理手段取得你的报酬。”

对于禅师的解说,他保证:“能做到。”

“好,第三,能不能做到‘不杀’?”

那人又有些为难:“我的职位要求我处罚那些违反规定的人,不杀恐怕不行。”

“你错了,我的意思是不要杀害无辜!”禅师补充了一下,那人欣然接受。

禅师再问:“第四,能不能做到‘不妄’?”

那人说:“聪明正直才能成为神,我当然从不撒谎。”

禅师解释:“‘不妄’不仅仅是不撒谎,而且要说话不能违反良心。”

那人答:“好的。”

“第五,能不能做到不以酒乱性呢?也就是说不要因为饮酒而妨碍你的头脑和良知。”

那人答:“能。”

禅师道:“这就是佛教的五条戒律。既然你已经都能做到了,还来求我受戒何用呢?”

那人想想,觉得有理,于是率领众人打道回府了。从此,造福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