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多看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错误或失败是在所难免的。要想孩子少犯错,免蹈覆辙,父母的态度非常重要。
管教孩子的方法有千百种,打骂孩子可以说是最直接的。但是时代在变,观念也在更新,家长管教孩子的方法当然也不可能不变通!也许家长会感到疑惑,如果把棍子收起来,是不是就会宠坏孩子?其实,当孩子犯错时,以尊重的态度让孩子自己负责,反而更能培养孩子独立而理性的人格。
有一个企业家在回忆录中写道:“上小学时,即使我玩得过分,成绩退步了,父母也从不严厉地责骂我。”
“当我把成绩单交给他们的时候,他们看着各门分数的成绩,然后看看我的脸。当然我觉得很不好意思,而且等待着挨父母的骂。然而他们却没有骂我,这样反而使我更加感到愧疚,决心下学期一定要好好读书。”
日本有一届议长在回忆他的童年时,也说过:“小时候母亲经常要我去买东西。有时我不是买错了,就是买漏了。但是母亲发现后,从不责骂,只是说明天再去买回来。这样就养成了我把要做的事都写在纸上的习惯。”
从上面这两人的回忆,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犯了错误,他们自己也是有愧疚、有改正的要求的,而且也会想办法改正。问题是父母怎样对待,怎样启发他们认识错误和感到愧疚。很多家长采用的管孩子的主要方法是责骂,这种趋向发展到更深的程度便是“棍棒政策”,用粗暴的棍棒管教孩子,这不仅会对孩子造成生理上的严重伤害,心理上的伤害同样严重。事实上,单纯地依靠棍棒政策对待孩子的错误和失败常易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原来可以反省的,也不再反省,因而一而再,再而三地重犯错误。
但是要做到启发孩子的自我反省,信任孩子能改正错误却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日常最常见的是简单地责骂,或者埋怨孩子不听话:“你看,我所说的没有错吧!”
父母想强使孩子确认他们的判断是正确的,从而使孩子对他们听从。他们的用心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这种埋怨和责问实际上等于剥夺了孩子的自我判断,会使孩子丧失自信。有的甚至还会对父母的这种怨词感到反感:“什么都是你说得对!”
所以当孩子出了差错,尤其是当孩子反省自己的差错时,父母应保持沉默。孩子到了一定年龄,都会有一定的判断能力,简单的好坏还是能区分的,并且也有一定的自尊心和羞耻感,因而做错了事,出于贪玩而荒废了学业,考试不及格,他们是知错并有一定的羞愧的。当然,不同的孩子羞愧的程度不同。问题是怎样启发他们的自尊心、羞耻感,进而反省,自我下决心改正。
小孩子正值学习的阶段,他们犯错的机会一定很多。如果我们习惯采取批评、挑剔的态度来指出他们的错误,无形中会使他们不能改变错误的现况。例如很多小孩子说话时偶尔会结巴,但是如果没有受到任何压力,这种情形通常很快就会自然消失;但是如果我们对类似这些小错误过于敏感,加上求好心切,希望孩子能马上改过,结果不但不能如愿以偿,反而带来更大的困扰。因此,批评、责骂的方式并不能引导孩子,只会增加他们的挫折感。
日本儿童心理学家和幼儿教育家多湖辉在他一本关于子女教育的专著中曾讲了一件自己的亲身经历。
他念中学时,校风非常严格,课堂上答不出问题,就要留校补课。老师用心良苦,而他却并不感激,而且对老师抱憎恨态度。他一向成绩不好,经常留校,于是只想如何在学校捣蛋。在高年级时,他和一群劣等生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捣毁了存放军训教材和枪械的教室。事后,他们才发现事情太严重,面临退学的危险。回到家里,他准备接受母亲的责打,但母亲却只说:“现在你要后悔也来不及了,过去的事已无法挽回。这次滋事的后果,我想你心里有数,所以我也不再说什么了。你可能会被勒令退学,你就想想将来该怎么办吧!”
这些话比任何叱责更令他深感内疚和对不起父母,于是发誓此后绝不再给母亲带来任何麻烦。同时还应记住一点:人在犯了错误时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关怀。
家长的手应该充满关爱与温暖,而不是让孩子感到陌生和恐惧。有些家长懒得思考其他的方法来管教孩子,认为打骂教育最方便,见效也最快。因此,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处罚孩子。很少有父母天生就会教孩子,也很少有父母能自然而然地成为育儿高手。要想做一个成功的父母,就需要不断地充实新知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些有效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吧!
1.多多了解孩子
如果我们希望一个小孩子能改变行为,我们就必须了解他做这项行为的原因。只有改变他的动机,我们才可能使他改变自身的行动。有时我们只需要观察他的行为反应,便能很容易找出他的行为目的。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2.吸收教育知识
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父母的不当行为,往往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帮助家长跳出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3.耐心倾听孩子
一些家长在盛怒的时候,几乎不给孩子任何解释的机会,那种冲动的样子简直就是一个失去理智的人。他们经常怒气冲冲地指着孩子,张嘴就骂:“你怎么这么笨啊?怎么一点用都没有!”无论孩子是否真的犯了错误,都会被这种阵势吓坏的,即使孩子真的犯了错,面对家长的这种态度,也会在心里产生抵触、反感甚至仇恨。因此,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应先冷静下来,尝试着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4.真正放下身架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做家长的应该真正放下身架,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作决定。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
5.跟孩子讲道理
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6.让孩子去体验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体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7.同孩子作协商
如果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比如当孩子想要跳沙发,而家长却有事情要思考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去卧室的床上跳,或者请他等一会儿再跳,或者等家长把事情处理完,再带孩子去公园尽情地跳。
8.盛怒时不管教孩子
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家长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如打电话给朋友聊天、听音乐等。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
9.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有时家长真的太过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或许是家长自以为能够做到,但实际上从来没有做到过)来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固执、健忘等表现都很正常。家长如果真的要对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成长状况,不要总是拿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表现。
10.真诚对待孩子
有些家长在与孩子作沟通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家长可以很诚实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情绪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他的行为会让你难过,或是会让你担心、惧怕。只要语气是平和的、态度是真诚的,你就会发现,其实孩子是很乐意体贴爸爸妈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