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拿别人的地图找自己的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经营强项,优势助你实现理想(1)

拿破仑·希尔说过:“由于我们的大脑限制了我们的手脚,因此我们掌握不了出奇制胜的方法。”我们都在渴望成功,渴望成功后带来的名与利,但因为我们根本不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常常过高或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本来有能力做好,却因犹豫不决而坐失良机;本来难以做到,却勉力而为,结果欲速则不达。这种事在你我周围有很多。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关键是要认清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用优势出击,这样才能获得成功,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只有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了你的优势,那么,成功一定在不远处向你招手。

发掘优势会使你的人生大放异彩

发掘自己的优势不容易,但你自己必须有信心,谁都帮不了你,一切全靠你自己。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也许能帮助你确信这一点。

有个农夫拥有一块几英亩的土地,靠着辛勤的劳作,日子过得很不错。但他不知从哪里听说,如果在一英亩土地下面埋有钻石的话,那只要抓一把就可以富得难以想象。于是,农夫把自己那块土地卖了,离家出走,四处寻找埋有钻石的地方。他走到了遥远的异国他乡,但最终未能发现什么钻石宝地。一晃15年过去了,最后,他囊袋空空,一贫如洗。一天晚上,他来到海滩,在绝望中自杀了。

真是无巧不成书,那个买下农夫这块地的人在散步时无意中发现一块石头,他拾起一看,原来是一块钻石。就这样,在农夫为寻钻石而舍弃掉的土地下面,新主人发现了从未见过的最大的钻石矿藏。

财富只属于自己去发掘的人,其实你也拥有自己的“钻石宝藏”,它是你的潜力和优势,它足以使你的理想变成现实。你应该尽力去挖掘自己的“钻石宝藏”——优势。

一天,一个喜欢冒险的男孩爬到父亲养鸡场附近的一座山上去,发现了一个鹰巢。他从巢里拿了一只鹰蛋,带回养鸡场,把鹰蛋和鸡蛋混在一起,让一只母鸡来孵。于是,孵出来的小鸡群里有了一只小鹰。小鹰和小鸡一起长大,因而不知道自己除了是小鸡外还会是什么。起初它很满足,过着和鸡一样的生活。

但是,当它逐渐长大的时候,它内心里就有一种奇特不安的感觉。它不时想:“我一定不只是一只鸡!”只是它一直没有采取什么行动。直到有一天,一只了不起的老鹰翱翔在养鸡场的上空时,小鹰感觉到自己的双翼有一股奇特的新力量,感觉胸膛里心正猛烈地跳着。它抬头看着老鹰的时候,一种想法出现在心中:“养鸡场不是我呆的地方。我要飞上青天,栖息在山岩之上。”

它从来没有飞过,但是它的内心里有着力量和天性。它展开了双翅,飞升到一座矮山的顶上。极为兴奋之下,它再飞到更高的山顶上,最后到了高山的顶峰,冲上了青天,它发现了伟大的自己。

也许有人会说:“这只不过是个很好的寓言而已。我既不是鸡,也不是只鹰。我只是一个人,而且是一个平凡人。因此,我从来没有期望过自己能做出什么了不起的事来。”这就是一般人不能成功的问题所在了,因为你从来没有期望过自己能够做出什么了不起的事来。也就是说,在大部分时候,我们只把自己钉在自我期望的范围以内。

任何成功者都不是天生的,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开发了人的无穷无尽的潜能。每一个人的内部都有相当大的潜能。爱迪生曾经说:“如果我们做出所有我们能做的事情,我们毫无疑问地会使我们自己大吃一惊。”

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无穷的潜能,而我们独特的优势就潜藏在我们的潜能之中。只要我们能够自立自强,积极地挖掘自身的潜能,发挥自己的优势,那么,我们就会钓到成功的“大鱼”;当我们冲天一飞时,就会发现自己原来是这样的伟大!

唤醒沉睡的优势与潜能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陆哥·赫胥勒说得好:“编撰20世纪历史时可以这样写:我们最大的悲剧不是令人恐怖的地震,不是连年战争,甚至不是原子弹投向日本广岛,而是千千万万的人生活着然后死去,却从未意识到存在于他自身的人类从未开发的巨大潜能。”

古希腊特尔斐神庙中的碑铭上镌刻着几个大字——“认识自我”,伟大的思想家卢梭认为这几个大字“比伦理学家们的一切巨著都更为重要,更为深奥”。当人类把身心投向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活动中,往往遗忘了这一古训。

人类用极大的精力和代价研究外部世界,大到浩翰无垠的宇宙,小到细菌、夸克、顶夸克,可是却没有很好地关注自身的潜能。与人类大力投入对外部世界的研究相比,人类对自身潜能实在是太漠不关心了!人的潜能开发不仅最为根本、最为重要,而且人的潜能极其巨大,哪怕是作出杰出成就的人“利用他自己的大脑潜能还不到百分之一”。

人类拥有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巨大潜能,但是这些巨大潜能都处于沉睡状态,远远没能得到开发、利用。一方面,潜能无比巨大,另一方面,潜能开发十分容易。

其实,只要方法得当,可以立即见效。

有一家炼钢厂分厂的工人总是完不成定额。该厂经理不管用好言好语鼓励工人,还是想方设法劝告他们,甚至骂他们,用开除威胁他们,但是都没有效。

总厂厂长斯切魏伯来了,他在白天班快要放工时问工人:“你们今天白班炼了几炉?”

“6炉。”

他二话没说,拿起粉笔在地板上写了一个“6”就离开了。

夜班工人来了,看见地板上有了“6”字,就问白班的工人是什么意思。

“今天斯切魏伯来这里,他问我们今天炼了几炉,我们告诉他6炉,于是他用粉笔写了个‘6’字。”

第二天早晨,斯切魏伯再到这个炼钢厂来了,夜班工人把“6”字擦掉了,写了个“7”字。

白班工人看见夜班工人在地板上写了个大“7”字,他们想赶过夜班,就热火朝天地大干起来,到了交班时,他们竟写上了个“10”。

就这样,一班胜过一班。在极短的时间里,这个原来生产落后的炼钢厂比总厂的任何一个分厂的生产都要好!

就是一个小小的数字,就能够把潜能轻而易举地开发出来!

在体育上,人们为了挑战体能极限,为了那0.001秒、0.001米殚精竭虑。科学发明层出不穷,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可是在人的潜能开发上,人们却固步自封!人类何等聪明,又何等愚蠢!

我们只不过清醒了一半,我们只运用了身体上和精神上的一小部分资源,未开发的地方很多很多,我们有许多能力都被恶劣的习惯糟蹋掉了。

实际上,我们绝大多数人,一定有可能比现实中的自己更伟大些。伟大取决于能力,我们人人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只要发挥出这些潜在的优势,那么人人都能比现在的自己伟大百倍、千倍。可悲的是,千千万万的人都从未认真地审视自身的潜能,从未意识到存在于自己身上的巨大潜能。

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最易成功

社会上大多数的人,只会羡慕别人,或者摹仿别人做的事,很少有人能认清自己的专长,了解自己的能力,然后锁定目标,全力以赴,所以不能够成大事。据调查,有28%的人正是因为找到了自己最擅长的职业,才彻底地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并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些人自然都跨越了弱者的门坎,而迈进了成功者之列;相反,有72%的人正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对口职业”,而总是别别扭扭地做着不擅长的事,因此,不能脱颖而出,更谈不上成大事了。实际上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人,但他们都希望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人——成大事者,梦想成大事,才华获得赏识,能力获得肯定,拥有名誉、地位、财富。不过,遗憾的是,真正能做到的人,似乎总是不多。

如果你用心去观察那些成大事的成功者,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不论聪明才智高低与否,也不论他们从事哪一种行业、担任何种职务,他们都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从很多例子中可以发现,一个人的成就来自他对自己擅长的工作专注和投入,只有无怨无悔地付出努力的代价,才能享受甘美的果实。

一位知名的经济学教授曾经引用三个经济原则做了贴切的比喻。他指出,正如一个国家选择经济发展策略一样,每个人应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工作,做自己专长的事,才会胜任愉快。换句话说,当你在与别人相比时,不必羡慕别人,你自己的专长对你才是最有利的,这就是经济学强调的“比较利益原则”,这是第一。

第二个是“机会成本原则”。一旦自己做了选择之后,就得放弃其他的选择,两者之间的取舍就反映出这一工作的机会成本,于是你了解到必须全力以赴,增加对工作的认真度。

第三是“效率原则”。工作的成果不在于你工作时间有多长,而是在于成效有多少,附加值有多高。如此,自己的努力才不会白费,才能得到适当的报偿与鼓舞。

境遇是自己开创的,成功乃是自己造就的。你不必看轻自己,你要相信你的能力是独一无二的,你也许正在完成一件了不起的事,有朝一日,你或许真的可以变得很不平凡,而成为大家羡慕的成功者。

一个人做自己擅长的事,脚踏实地是获取成功的另一法宝。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都会立志,有的人想当科学家、发明家或者大文豪,个个看起来志向远大,皆为成大事者之梦。年轻人难免都会崇拜偶像,希望找到学习的典型,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当科学家、发明家。培养一技之长,一步一步去累积自己的个人资源,才是迈向成大事的成功之路的要素之一。

也就是说,一个人成大事的工作方法在于:该花的心血一定要投入,该有的过程一定要经过。人生充满变数,一个人的成败与否,不单看他的资质,而是毅力。人应该要有梦想,否则就失去了奋斗的目标与方向,但成大事者的条件必须日积月累地做好准备,你可以立志做大老板,做大文学家,但绝对不要躺在那里等待。

扬长避短才利于优势的发挥

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对自己的弱点和短处要设法避开。人生的诀窍就是利用自己的长处。在人生的坐标系中,一个人如果站错了位置——用他的短处而不是长处来谋生的话,那是非常可怕的,他可能会在永久的自卑和失意中沉沦。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人善于做学问,没有当官的素质,可他非要从政不可,或不得已被推上某个领导岗位,结果在官场上很不得意,学问也耽误了。这种情况屡见不鲜,用劳伦斯·彼得的话说,这叫“迷失自己”。这种人的失败,在于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丢了自己的长处,而用了自己的短处。

凡成功者,都是根据自己的长处来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并坚持住既定的方向,而如愿以偿地获得成功的。坚守自己的优势方向,就要能经得起各种诱惑的考验,不随波逐流,不赶时髦。

马克·吐温作为职业作家和演说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可谓名扬四海。你也许不知道,马克·吐温在试图成为一名商人时却栽了跟头,吃尽苦头。马克·吐温投资开发打字机,最后赔掉了5万美元,一无所获;马克·吐温看见出版商因为发行他的作品赚了大钱,心里很不服气,也想发这笔财,于是他开办了一家出版公司。然而,经商与写作毕竟风马牛不相及,马克·吐温很快陷入了困境,这次短暂的商业经历以出版公司破产倒闭而告终,作家本人也陷入了债务危机。

经过两次打击,马克·吐温终于认识到自己毫无商业才能,于是断了经商的念头,开始在全国巡回演说。这回,风趣幽默、才思敏捷的马克·吐温完全没有了商场中的狼狈,重新找回了自信。最终,马克·吐温靠工作与演讲还清了所有债务。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也许兴趣广泛,掌握多种技能,但所有技能中,总有你的长项。成功者的择业原则是:去选择最能使自己全力以赴的、最能使自己的品格和长处得以充分发挥的职业。因为惟有利用自己的长处,才能给自己的人生增值;相反,利用自己的短处会使自己的人生贬值。

人是复杂的、多面的,既有长处,也有短处;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如何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的优点、优势,这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聪明的人能够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的才华和优点,使自己具有永恒的魅力。怎样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呢?那就不要忘了“尽善尽美”四个字。事情无大小,每做一件事,总要竭尽全力求其完美,这是成功者的一种标记。

在人生的路上,只要善于发掘和利用自己的优点、优势,就会成为一个处处受欢迎的人。

兴趣能促进潜能的极大发挥

要想找到自己的优势,首先要发现你自己的兴趣所在。所谓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

爱因斯坦4岁时,父亲送给他一个指南针。指南针无论怎么摆放,指针总是朝着那个方向。“这里面一定有什么神秘的力量在起作用!”这使他感到了莫大的惊奇,父亲通过让他直接感知激发了爱因斯坦对科学的兴趣。爱因斯坦在自传中追溯自己的科学历程时,专门谈了这件事给他心灵带来的震动。他认为,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

邹韬奋说过:“一个人在学校里表面上的成绩以及较高的名次,都是靠不住的,唯一的要点是他对所学的是否真正喜欢,是否真有浓厚的兴趣。”

有了兴趣,人们就会自觉地从事或追求这种爱好的事情。兴趣、爱好是一种动力,它使人勤奋,使人坚持不懈地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