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图书馆发展历程
第一章 情系民院 筚路蓝缕
——从初创到规范化建设的起步(1984—1997)
第一节 建馆初期的岁月(1984—1991)
北方民族大学图书馆(原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图书馆)始建于1984年,是在原宁夏民族公学图书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在民族公学时期,图书馆暂无馆长,学校指定王迈、马玲二人为临时负责人。当时,图书馆有9人,他们分别是王迈、马玲、刘光岫、泰敏荣、王晓凤、尹桂春、关雅辉、孟方、马秀兰。其中,专职人员有王迈、马玲、泰敏荣、尹桂春、刘光岫、王晓凤6人。为了纪念最初在图书馆工作的这9位同人,决定在今后分编图书时,在每本书的第9页打上财产号。与此同时,学校派大家前往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和宁夏大学图书馆学习图书馆专业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在不长的学习期间里,大家勤奋努力、分秒必争,较为系统地掌握了图书分编、著录、读者服务等图书馆相关知识,为以后的图书馆工作打下了基础。当时,图书馆还在具体的分类、编目等工作中请自治区图书馆的专业人员白方良老师现场辅导、纠错。这种在工作中学,在工作中干,学教结合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大家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提高了馆员业务水平。
这一时期,由于在图书馆成立之初购买的图书囤积量较大,工作人员紧缺,所以请应届毕业新分配到校的年轻教师全部到图书馆帮忙加工图书。当时图书馆人员有近17人,加工图书的地点在当时被称为1号楼的学校宿舍楼。由于时间紧,任务急,大家团结一心,齐心协力,按时完成了任务。这一时期,图书馆有马玲、泰敏荣两名共产党员。
1984年,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图书馆正式成立。
由于学校处于初创阶段,图书馆建馆伊始还没有自己专门的独立馆舍,只是将教学大楼一部分的教室作为馆舍,面积约1000平方米。这一时期,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图书馆加入了全区高校图工委,成为其成员馆。图书馆制定了图书污损赔偿、读者借还书等制度。1986年,全国民族高校图工委成立,图书馆参加了在西南民族学院召开的成立大会,成为全国民族高校图工委一员,并开始与上海外国语学院签约,获赠美国亚基会外文原版图书,改变了图书馆无外文原版书的历史。这一年,宁夏高校图工委[1986]6号文件(《关于颁发宁夏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办法的通知》)制定了一个使用通用借书证开展馆际互借的办法,通用借书证统一编号,西北第二民族学院为61~70号。馆际互借的开展,增强了宁夏各高校图书馆之间的文献资料交流,也提升了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图书馆在全区高校的知名度,此后,陆续有区内其他高校教师来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学校一些教师也按相关规定去区内其他高校查阅资料。宁夏高校图工委以通用借书证开展馆际互借在当时是馆际协作、资源共享的一种有益尝试,取得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和效果。
1991年以前的部分馆舍
一、馆藏布局
1986年9月前,教学楼一层的四个教室只设第一书库和第二书库。随着图书馆馆藏量的日益丰实,1986年第三书库和第四书库也相继面向读者开放借阅。
在馆藏布局上,第一书库以中国文学类图书为主,第二书库以法律、历史、经济类图书为主,第三书库以外国文学、文化、教育类图书为主,第四书库以综合类、理工类图书为主。
各书库外的走廊陈列着卡片目录柜,其中的题名目录、著者目录和分类目录供读者检索查阅使用。
二、机构与人员
1986年,图书馆设采编部、流通部、办公室三个机构,全馆共有职工18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9名、讲师2名、助教1名、助理馆员1名。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新图书馆于1988年开始动工建设,主体设计为三层,面积为3115平方米。
至1990年年底,学校图书馆正式职工达20人,馆藏中文书刊93685册、外文书刊1764册,阅览座位116个。当年文献购置费47800元,其中购中文图书39627元、购中文期刊8173元。
在借用教学楼作为图书馆馆舍的几年时间里,师生读者的不断增加与图书馆文献资料不足、馆舍面积紧张的矛盾较为突出,但图书馆全体员工立足本职,坚持做好为全院师生读者服务,保证了学校正常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
第二节 搬入新馆后的日子(1991—1997)
1991年,建筑面积为3115平方米的新图书馆落成,新馆馆名由国务院原副总理、国家民委原主任杨静仁同志亲笔题写。新图书馆是一幢三层建筑,一楼是采编部、书库,二楼是办公室、报刊阅览室、过刊阅览室、工具书阅览室,三楼为院领导及党委行政办公室,图书馆实用面积为2640平方米。
1991年,纳秀英任图书馆副馆长。1991年5月,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图书馆全体员工在部分中文、电子、法律、历史系学生的帮助下,完成了9万多册藏书的搬迁及整理工作,同时各阅览室完成规划布置,新馆正式面向读者开放。
搬入新馆后至1997年年底,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图书馆藏书量持续增长,人员结构和素质得到进一步优化。随着学校新办专业的开设,计算机类、经济类等图书及相关读者也大幅增加,图书馆图书借阅量开始逐步增长。
一、传统读者服务模式
20世纪90年代,中国高校图书馆大部分还没有实现自动化,图书馆服务模式还停留在传统手工阶段。这一时期,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图书馆也不例外。图书馆的采编工作基本上是传统的书目文献工作,当时的文献采集全部是印刷型的纸质文献,范围也局限在学校仅有的中文、法律、电子、历史等几个学科专业方面。在文献编目方面,主要是编制卡片式的目录。(包括题名目录、分类目录、著者目录)。目录共有两套,其中一套为工作人查重、分类使用,称内务目录;另一套则摆放在借阅大厅供读者使用,称读者目录。这些目录的编制都是打字著录、卡片印刷、卡片排序等手工方式。打字著录最初都是用铅字排版打印,直到90年代中期才有了计算机录入排版。
1991年建成的图书馆
图书馆在流通与借阅服务上基本上采用闭架借阅,除教职工能入库查找、借阅外,学生读者只能在书库外的借阅大厅查找图书目录卡片,在找到自己所需图书后,填写索书条,从借阅处窗口将索书条递给书库工作人员,由书库工作人员根据索书号在书库架位上查找该书。这种方式不仅服务效率低下,而且图书拒借率很高,读者满意度低。
二、制度建设初步完善
1993年6月,学校召开首届图书情报工作会议,成立了委员会,主任委员是李增林院长。这次会议上制定了校图书馆工作条例、图书采购条例。1996年5月,学校调整非建制机构组成人员,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主任为李增林,副主任林涛、李德宽,办公室主任纳秀英,副主任孟方。此后,学校图书馆在发展建设规划、办馆目标方向、文献资源建设、读者工作建设、现代化建设以及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始不断完善,明确了图书馆服务规范必须体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原则。图书馆各职能部门也重新修订了本部门的规章制度。
三、队伍建设开始加强
随着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学科专业不断拓展,招生人数大幅增加。由于建馆初期来馆的工作人员都非图书馆学专业背景,有些馆员甚至还没有专科以上学历,这种情况致使图书馆专业人才严重匮乏,使得图书馆在很多业务方面都显现出与教学、科研要求不相适应。为此,馆里一方面派青年馆员外出进修、学习图书馆专业知识,另一方面积极想办法争取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到馆工作。这一时期,图书馆先后派出曹冲凌、杨爱毛到大连理工大学、兰州大学接受为期一年的在职图书馆学教育。1991年至1992年,陈永平、马忠诚两位风华正茂的大学毕业生又先后从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情报专业毕业后分配到馆工作,他们的到来极大地充实了图书馆的专业技术力量。
此外,图书馆还鼓励职工参加各种大专与本科的成人教育学习,提高图书馆职工的素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图书馆专业人员的不足。
四、馆藏文献不断充实
这一时期,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学校办学经费逐步增加,学校划拨给图书馆的购书经费也在不断增加,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申报》(影印本)、《丛书集成》等一大批珍稀图书也相继进入图书馆的馆藏,不但丰富了馆藏品种,而且为学校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了资料保障。为了珍藏和保护好这些馆藏珍品,更好地为师生做好服务,馆里还在这一时期成立了特藏室,内设桌椅,环境安静,给前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教师们营造良好的学习与科研环境。
此外,图书馆还积极开展图书导读活动,馆内增加展板进行新书推介,并在目录室张贴图书分类简表,各阅览室也挂有名人名言论读书的警句,营造“好读书,读好书”的氛围。
为满足广大师生读者的阅读热情,对当时一些畅销、热门的图书,复本量也由原来的三本提高到五本,对一些阅读量大,但破损、陈旧的图书则在修补后,新增三本到五本的复本量,予以补充,并全部投入书库借阅,较好地满足了读者的兴趣与阅读需求。
五、职称评定促进工作积极性
1986年4月2日,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发布了职改字[1986]第43号文件《图书、资料专业职务试行条例》,国家教委颁布了所属高等学校《图书、资料专业职务试行条例的实施细则》(试行)。
1995年6月,纳秀英、孔勤、曹冲凌、孟方、王岩、王迈获得了图资系列中级馆员职称,卫力勤、刘光岫、杨爱毛、朱怡钧、陈永平、马忠诚等同志获得了图资系列助理馆员职称,李华、赵玉琳被聘为管理员级。图书馆职称的评聘工作让图书馆员工们感到自己也享有了与教师同样的待遇。由此,大家对于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和积极性也更强了。同时,职称评聘工作也促进了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全馆上下形成了爱岗敬业、钻研业务的良好风气。这一时期,作为宁夏高校图书馆协作委员会成员馆之一,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图书馆积极参与了全区高校图书馆的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增进了与全区高校图书馆之间的了解,加深了友谊,并促进了各高校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资源共建共享和协同服务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六、科研工作的萌芽与起步
宣传与导读工作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它有利于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另一方面有利于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加强图书馆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从而起到吸引读者、服务师生的目的。当时,一些图书馆领导和员工已经开始意识到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重点不能只停留在借借还还工作上,还应变藏为用,应大力宣传推广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让文献在流通中发挥最大价值,并在文献交流中不断扩大图书馆的影响。
1984年至1997年,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图书馆的职工在努力工作和不断钻研提高业务的同时,也开始陆续在校内外报纸、杂志发表一些文章,这其中既有对图书馆事业的介绍与宣传、图书馆知识的普及,也有在工作经验与理论交融后撰写的学术论文,这是当时图书馆人对图书馆事业的热爱和对图书馆精神的一种自觉追求。如:《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刘光岫《西北第二民族学院院刊》1989年11月30日,第4版);《关于高校图书馆教育情报职能的思考》(纳秀英《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新中国的图书馆事业》(朱怡钧《西北第二民族学院院刊》1996年6月20日,第4版);《浅析图书馆对外公共关系——读者关系》(荣娟玲《西北第二民族学院院刊》1996年9月20日,第3版);《试论民族院校图书馆的藏书建设》(陈永平,朱怡钧《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2期)等等。以上这些文章,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是对图书馆工作的宣传,也是早期图书馆科研工作的起步与萌芽。
七、服务育人团结进取
随着馆藏文献建设的不断加强和文献利用率不断提高,图书馆开始注重与读者的沟通交流,先后多次召开读者座谈会,对读者阅读内容进行调研并邀请各系教师深入图书馆参观、指导,为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努力使图书馆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为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图书馆还开展了体现“窗口行业”特点,规范服务行为,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行业新风的活动。
为了支援宁夏南部贫困山区精神文明建设,全馆人员为南部贫困山区希望小学捐赠优秀读物。
1991年12月30日,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98周年。图书馆特举办了主题图书展览,共展出相关图书79种,185册,受到广大师生读者欢迎。
1996年11月5日,图书馆推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图书展读活动》展,推荐馆内爱国主义、青少年成才与人生观教育和革命领袖人物、先烈生平事迹图书200余种,供全院师生选读。
图书馆通过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引导学生阅读兴趣向正确方向发展,热情弘扬主旋律,大力向青年学生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宣传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增长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不断满足青年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此外,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对广大师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以实际行动和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香港回归祖国,图书馆上下积极准备,精心排练,在“迎七一、迎回归”全院教工歌咏比赛上和院基建处联合,夺得第一名。当时院刊曾这样报道:“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图书馆和学校基建处联合代表队首先登台亮相,队员们身着盛装,神采飞扬。他们的一曲《春天的故事》给广大听众送来了暖暖春意,那和谐优美的旋律,那激越动人的歌声,引起了全场的共鸣,充分表达了全体师生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丰功伟绩的缅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国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此次演出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很多馆员回想起来,依然激动和自豪,这是图书馆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
1997年图书馆在全院教工歌咏比赛中荣获第一名
图书馆是学校师生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为营造一个清洁整齐、安静温馨的学习环境,从建馆之初,图书馆的全体工作人员坚持定期对图书馆工作场所进行大扫除。大家分工协作,馆领导、部主任亲自带头坚持了十多年。
从建馆伊始百业待兴到这些年来默默耕耘初具规模,一代图书馆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为党的民族教育事业,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了他们的青春、理想和热情。薪火相传,他们的汗水成为了图书馆明天腾飞的力量。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改革的春风已经悄然吹遍祖国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学校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图书馆的全体员工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大潮中乘风破浪、开拓创新,揭开学校图书馆发展史上更新、更美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