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宏观调控变化,积极谋划重大项目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有专家认为全球经济可能面临长达5年的调整期。基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对宏观调控的目标及时进行了调整,从年初的“两防”(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目标,到7月末改为“一保一控”(保持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到10月中旬又调整为“保增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近期相继出台了暂免征收存款利息税、大幅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和粮农补贴、降低住房交易税费和住房贷款利率、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税率、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增强消费者信心,刺激居民消费需求。11月7日,温家宝总理同英国首相布朗通电话时明确表示,“中国政府已经并将继续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措施,维护经济、金融和资本市场稳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意味着中国“从紧”的调控政策宣告结束,将进入以内需拉动的新增长阶段。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日前在谈到当前扩大内需的重点领域时说:“我国将进一步增加对‘三农’的投入,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加大对农村水利等基础设施,以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环保等设施的投入。我国还将扩大增值税转型范围,鼓励企业增加投资和推进技术进步。要抓紧研究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启动内需的调控政策,为明年的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4次周期性波动,笔者认为在历次经济波动和国家宏观调控过程中,温州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特别是在1998-2000年的经济波动和宏观调控中,未能有效抓住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机遇,取得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国家资金支持的实效。因此温州必须顺应新一轮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变化,未雨绸缪,尽早做好重大项目的前期研究、策划和包装,争取国家在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一、确定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
内需的来源主要有两块,一块来自于消费拉动,一块来自于投资驱动。从扩大内需的时效性来看,短期内靠投资拉动,长期靠消费拉动。有专家指出,当前我国城乡、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仍比较大,一些地区和领域的基础设施仍比较薄弱,需要大量投资;也有人认为,当前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的不足,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民生领域的投资将是今后投资的重点;此外,企业技术改造、产业结构升级也是未来投资的重要着力点。
针对过去扩大内需和当前形势的分析判断,笔者以为,新一轮扩大内需在注重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的基础上,重点关注民生领域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温州要着重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好准备:
1.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按照国家发改委负责人的谈话精神,温州应重点包装基于大都市建设,提升温州城市功能的对外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特别是已经列入“十一五”规划的状元岙港区二期、大小门岛港区25万吨级原油泊位、七里港区两个两万吨级多用途泊位、灵昆港区3个万吨级多用途泊位和“两纵、两横、两连、一绕”的高速公路主骨架里的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龙丽温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和77省道延伸线等项目,积极争取南金公路、乐清湾港区进港铁路支线、104温州境内全段改建等项目进入省和国家计划;考虑启动温州城市轨道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储备项目。
2.民生工程项目。重点推进温瑞塘河综合整治、珊溪水库平苍供水工程、平阳县顺溪水利枢纽工程和一批小流域治理、城市防洪、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农村饮用水工程等项目。整体包装温州职业教育基地和一批中小学、医院、乡镇卫生院迁扩建等项目。
3. 产业化项目。针对沿海产业带开发建设和温州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对产业化项目分两个层次进行策划包装。一是产业基地项目,包括工业园区(开发区)扩容,如乐清经济开发区、瑞安经济开发区、(永嘉)东瓯工业园区、苍南工业园区、鹿城特色轻工园;将乐清湾临港产业基地、状元岙临港产业基地、大小门石化产业基地和苍南巴曹临港产业基地向国家申报工业园区(开发区),将民科基地上报省级高新园区,将平阳经济开发区扩容和平阳临海产业基地统筹考虑申报工业园区(开发区)扩容或新工业园区(开发区);二是转型升级示范带头项目,在市经贸委“创新强工”和“转型升级”项目库基础上,积极支持进入国家重大项目,如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环保等项目的“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试制和产业化的企业,在R&D经费、资金补助、土地、信息、人才和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倾斜,通过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培育新兴产业,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4.制定房地产市场长短期相结合的发展目标。在温州当前形势下,房地产市场既与百姓民生息息相关,又与政府土地收益紧密相联,更是引进人才、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应重点研究房地产市场长期发展的目标、分阶段实施计划、年度合理的供给总量,构建起经济实用房、廉租房、安置房和商品房统筹发展的房地产市场体系,确保温州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和百姓安居乐业。
二、推进重大项目的实施建议
在顺应国家宏观调控目标转变、明确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的基础上,建议实行“综合平衡,条块结合,部门包干,主动衔接,考核“倒逼”的实施机制。即由发改部门根据温州发展和都市经济圈建设需要,提出重点领域需重点研究及实施的重大项目,按“谁家的孩子谁领走”的原则,各职能部门、各县(市、区)进行重大项目的前期研究、策划和包装。各职能部门要与国家、省主管部门主动衔接,争取这些项目能进入到国家和省实施计划的“笼子”。市委、市政府要把这些重大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列入年度考核目标。重大项目前期研究深度要达到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要求,落实选址、土地、规模和进度,一旦获得国家、省审批通过,即可进行开工建设。
三、对策与建议
此轮宏观调控目标调整,国家在扩大内需的同时,必然出台一些实施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和体制改革的政策,如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积极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促进企业扩大投资和技术进步,继续完善消费税制度,将容易产生环境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品以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完善资源税征收制度;酝酿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鼓励大企业发债等,因此相关部门也应做好相应的政策储备。
1.完善地方资本市场。建议由金融办牵头,根据基础设施、产业化和民生类三大项目,以地方政府、政府性投资公司和企业为业主,分别做好地方政府债券、重大项目债券和大企业债券发行的研究和申报预备工作。着力培育和引进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和股权私募基金,搭建地方产权交易平台,为经济转型升级构筑金融支撑。
2.推进都市经济圈建设。以大都市区建设为主载体,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前提下,按照经济区的要求,探索不适应发展要求的行政、财税、投资等体制改革方案,适时上报方案、申请行政区划调整。建立跨省、市的区域协调机制,实质性地有序推进温州都市经济圈建设,提高温州的中心城市地位和功能。
3.深化民营经济改革。笔者以为,此次金融风暴带给我们的教训是:依靠外资驱动的发展模式风险巨大、不确定性因素极多,温州依靠内源增长的模式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借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通过各级专家、各级部门和政府等多种途径和多方呼吁,国家要重视温州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模式,从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度,将“温州民营经济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上升到国家层面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2008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