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忍受煎熬,耐心把冷板凳坐热(3)
6.谅解可以使人进步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当别人犯错时,当面指出会让别人有失尊严,宽容对待反而是一种促使他人改正错误的方法。
一天清晨,寺院的长老起床后在院里徘徊。突然他发现在寺院的高墙旁边有一把椅子,他一看便知道一定是贪玩的小和尚借椅子溜到寺外去了。于是长老搬走了椅子在那等候。午夜,外出的小和尚爬上墙借着“椅子”落地了,忽然发现“椅子”软绵绵的,有点弹性。落地后,小和尚仔细一瞧,原来是长老用自己的背来接他。小和尚惊慌不已,仓皇而逃。
从此以后,小和尚每日诚惶诚恐,等候长老发落自己。让他惊讶的是长老居然没提这事。后来小和尚才意识到长老宽容的用意所在。以后他不再贪玩,苦心修炼,若干年后成了寺院的新长老。
以上这个故事实在让人深思。如果长老发现小和尚的错误后,用寺规严加惩处,以儆效尤。或许小和尚只是身体上受到了体罚,但他的内心深处仍然没有戒了贪玩的欲望。说不定他还要屡次三番地犯错,也不会静下心来用心修炼。但是长老的既往不咎让他内心难以原谅自己,从而发人深省,彻底悔改。由此可见,谅解是处理事端的灵丹妙药。
当袁盎是吴王的相国时,有一次他发现自己手下有一从史竟然和自己的侍儿私通。他并没有张扬,仍同旧日一样对待从史。有人私下告诉从史:“相公已知汝与侍儿私通,若不速逃,且将治汝之罪。”从史知道自己的奸情败露,极为惊恐,仓皇逃走。袁盎闻信,自己亲自驱车追赶,将从史追回。从史自以为自己的事情败露,一定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袁盎用良言抚慰了他一番,并且将侍儿叫来,特意赐给了从史。自此以后,从史对袁盎感激不尽,一直念念不忘。
景帝时,吴王准备预谋反叛。他派遣都尉围守袁盎的住处,准备将袁盎当场杀死。恰好此时从史是都尉部下,充当司马。他意识到自己报答恩德的机会来了。由于自己身边的耳目众多,他一时难以想出对策。后来他终于想到一妙计:只有用酒灌醉守卒,才能救出恩人袁盎。
当时从史手边钱财不多,无奈他只好变卖自己随身的衣物,终于凑得一笔钱。他仔细盘算,自己的同伴有五百人,如果将他们一一灌醉,大概需要两石醇酒。于是他准备了两石醇酒。后来他又想到五百人分散在四面八方,层层围守,此时的权宜之计只能是灌醉数十人,方可寻求出路,立马逃走。
那时恰逢寒冬腊月,天上下起鹅毛大雪。兵士们蜷伏帐篷之内,各个冻得身体僵硬,浑身发抖。当黄昏来临,从史将自己特意备好的两石酒打开,唤集同伙数十人,一齐饮酒。当时大家正饥寒交迫,忽然闻到扑面而来的酒香,喉中不禁作痒。当他们听说这是司马请客,各个欢喜不已,拿来大碗,一饮而尽。他们彼此相互进酒,不到片刻便将两石醇酒喝得点滴毫无。不久他们便纷纷倒下,各个烂醉如泥,倒头便睡。
从史见众人已经睡熟,悄悄走到袁盎身旁,将他叫醒,低声说道:“君可趁此逃走,吴王已定明日斩君,迟恐无及。”袁盎和从史多年未能见面,这时早已忘记对面是何人。他觉得自己与他素昧平生,忽然前来唤我逃走,心中半信半疑,问道:“君是何人,为何如此?”从史将他们之间的事情娓娓道来,说明了他们的情由。
袁盎得知后恍然大悟,定睛细看,果然是当年的从史。于是他向司马表示感谢:“感君厚意,唯是君有老亲,我何苦累君?”从史道:“君尽管放心前去,臣亦逃走,已将吾亲藏匿,不致遇害,可勿虑。”他赶紧催促袁盎:“事不宜迟,即此请行。”于是在从史的暗中帮助下,袁盎得以成功逃脱。从此,“袁盎不杀从史”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它展现了袁盎宽容待人的广阔胸襟,更展示了从史知恩图报的高贵品质。
古人云:“取大节,宥小过,而士无不肯用命矣。”一个人在与别人的相处过程中,只有宽恕别人的过失,对别人的短处表示谅解,才会获得双赢,共同进步。相反,一个事事必争、寸步不让的人,结果只会两败俱伤。
从前有两头山羊准备过河。由于河上只有一个独木桥,它们走到桥中间时正好相遇。由于桥面太窄,它们谁也无法通过。此时如果它们之间有一位相让,那么它们便很快可以通过。然而这两只山羊毫不示弱,最后它们在桥上用羊角彼此顶撞,以死相拼。最终这两只羊双双跌落桥下,被河水吞没。
两只山羊不懂得相互谦让,最终双双丧命,实在不值。有时适当的谦让会让自己的利益暂时受到损失,但立足长远则会受益无穷。因此学会谅解会给人带来身心的愉快,交到推心置腹的朋友。相互谅解,大家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何乐而不为?
7.让人三分又何妨
发生争执时,针锋相对只会导致两败俱伤,让人三分不失为解决争执的不错方法。
“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涉世一极安乐法。”世界上人与人相处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与冲突,矛盾双方如果互不相让、针锋相对,结果只能两败俱伤。这时,“留一步,让三分”不失为一种不错的解决方法。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传说:太阳神阿波罗的儿子法厄同驾着豪华的太阳车在天宫恣意驰骋,横冲直撞。当他驾车来到了一个悬崖峭壁的地方时,恰好遇上了月亮车。
当时月亮车正准备掉头退回,法厄同凭借太阳车辕粗力大的优势,丝毫没有给对方留下一点回旋的余地。当法厄同看到月亮车难以自保,自己竟然幸灾乐祸。此时他并不知灾难正悄悄向自己迈进。原来他的太阳车也正走上绝路,甚至连掉转车头的余地也没有了。当时他向前一步是危险,后退一步是灾难,最后他万般无奈,只能葬身火海。
这则故事意在提醒人们说话办事要给别人留有余地。只有与人方便,才能够于己方便。如果不怀好意将事做绝,只能是两败俱伤,后果自负。
宋朝一位大哲学家邵康节因精通《易经》而出名,他和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是表兄弟,同时他又与苏东坡有所往来,而二程和苏东坡一向不睦。
当时邵康节已经病入膏肓,命在旦夕,平日里二程兄弟在病榻前精心照顾这位表兄弟。这时有外人前来拜访,程氏兄弟得知来者是自己的对手苏东坡后,就吩咐千万不要让苏东坡进来。邵康节当时躺在床上不能自语,他只好举起双手来比作一个缺口。程氏兄弟有点莫名其妙,不知手势的意思所在。不久,邵康节稍微喘过气来,说道:“把眼前的路留宽一点,好让后来的人走走。”他话刚说完便咽气了。
邵康节的话语重心长,令人深思。人生路上少点计较便多点信任,少点埋怨便多点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留有余地会使自己一生受益,给自己留下生机和希望。
在一个校园里有一片柿林,每当柿子成熟时,总是挂满又大又甜的柿子,它们沉甸甸的,都快将树枝压弯了。尽管学校明文规定“未经管理人员许可,不得私自进入园内采摘果实”,但是还是有不少学生违背校规,抓住机会偷几个柿子解解馋。
那是一个周末的夜晚,明月高照。学生刚刚上完自习课,整个教学楼的灯都给熄灭了。有三个学校的舍友觉得柿林的管理人员应该回家了,于是他们便想乘着这个机会偷柿子解馋。他们三人找来了手电筒,进行了明确的分工。经过商量,他们决定三人中间,一人在园外负责看人,一人上树摘柿子,一人在树下接柿子。于是他们便紧急行动,不到一会儿他们便装满了一包柿子。就在大家洋洋自得的同时,突然那位放风的舍友喊道:“管理人员来了,大家赶紧走!”
树上的舍友一听,觉得大事不妙,赶快从树上往下滑。然而这时守柿林的老者已经赶到,正好逮住他们。就在他们惶恐不安的同时,让他们惊讶的是那位老者缓缓地用手电照在树上,告诉在树上的舍友别着急,下来时要注意安全。
当他们三人站在老者对面的时候,他们面红耳赤,解释道:“我们想吃柿子,于是就想摘几个。”没想到那位老者竟然没有斥责他们,他说道:“大家想吃柿子和我说一声,晚上摘柿子多危险。”
这三个人心里清楚,他们的学校向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如果这次他们被学校通报,将来会影响他们的毕业。而且过不久他们将要毕业,如果这事让学校知道,他们的下场可想而知。
就在他们在这里周旋的时候,校保卫处的两个值勤人员听到响声赶到了。这事要是让他们知道,那肯定等待他们的是严厉的处分。只见他们手里拿着电筒,一个还拿着违规学生登记本,严肃地询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是不是有人在偷柿子?叫什么名字?”
让学生意外的是,老者抢在他们前面说道:“今晚闲着想吃柿子,就叫了三个刚下自习的学生帮我摘几个尝尝。”
“不可能吧?摘几个柿子用得着几个包吗?肯定是你有私心,想拿到校外去卖。”值勤的人不怀好意地说。
“不信你可以问问他们啊!”老者平静地说。
于是他们异口同声帮老者圆谎,值勤的人悻悻然走了。
老者说:“孩子,回去吧,以后可别犯错误,前途要紧!”
后来,老者的身影再也没有出现在校园里。原来学校认为老者私自在夜里偷学校的柿子到外面卖,被学校辞退了。正是老者的谅解让三个学生免于受到处分。如果老人如实坦白,他不会丢掉自己的工作。而受处分的将是三个涉世未深的学生,他们将会因一时的冲动付出惨重的代价。
历史上儒教始祖孔子曾经周游列国。相传有一天,孔子在游列国时,看见两个猎人在远处争论得面红耳赤,唾沫横飞。他走近一了解情况,原来他们是为了一道算术题。矮个儿觉得三乘以八等于二十四,而高个儿却坚称是二十三。仅仅为了一个算术题的答案,两个人争论不休,毫不退让,甚至差一点就打起架来。最后两人经过商量,决定进行打赌。于是他们想请一个圣人来进行裁定,正好他们看见孔子从远处过来,所以他们便请孔子作为裁判。如果他们两人中哪一家输了,就要给赢家一天的猎物。
孔子先对那个高个儿说:“你认为答案是二十三,你说的是正确的。”
矮个儿听后哈哈大笑,对孔子说道:“你贵为圣人,竟然连三八二十四都弄错,实在是徒有虚名呀!”
孔子说道:“三乘以八等于二十四,你说得对。这原本是一个小孩都不争论的问题,你只要心知肚明就可以了。你为什么还和一个根本不值得认真对待的人讨论不值一提的问题呢?”
矮个儿听后似有所醒。孔子语重心长地对他讲:“那个人虽然得到了猎物,但他却得到了一生的糊涂;你是失去了猎物,但得到了深刻的教训。”矮个子猎人听了孔子的这番话,连连点头,对孔子的精神境界钦佩不已。
8.忍耐是实现理想的双翼
远大的理想要变成现实,绝非轻易之事。但只要他拥有了忍耐的宝贵品质,他的人生便会发生惊人的变化。有了它,对艰难困苦就不再听之色变,而是理智应对。
勒格森·卡伊拉尽管出身卑微,但他的理想却很远大:家住贫穷落后的非洲的他,希望有朝一日接受美国的先进教育。他希望自己能像他心目中的英雄亚伯拉罕·林肯那样,出生贫寒却闻名遐迩,成为美国总统,一生为解放黑人奴隶进行不懈的斗争。他希望自己也像华盛顿那样,粉碎万恶的奴隶制度,成为一位伟大的改革家和教育家。为此,他身上仅仅带着维持五天的食物和他的两本宝书:《圣经》和《天路历程》,踏上了他的人生旅途。他准备徒步从他的家乡尼亚萨兰(今马拉维)的村庄向北穿过东非荒原到达开罗,在那儿他可以乘船到美国,开始他的大学教育。
勒格森既不知道他将读哪所大学,也不知道大学会不会接受他,尽管他身无分文,他依然出发。他在崎岖的非洲大地上,艰难跋涉了五天。身上带的食物已经吃完,水也将近喝完,他面临缺少食物的境地。只要他转身回到家乡,他将不会饱尝饥饿,忍受痛苦,但是他明白回头意味着放弃,他将重新回到贫穷和无知。他对自己发誓:不到美国绝不罢休,不管前行遇到任何困难他都将毅然前行。
勒格森每到路过的村庄,都会十分小心,因为他难以判断当地人对他究竟是友善的还是敌意的。每天他吃的是野果和其他可以吃的植物,过的是以大地为床,星空为被的生活。艰难的旅途生活让他饱受折磨,本来身材瘦弱的他显得更加面黄肌瘦。有一次,他不幸因受雨淋而发起高烧,而且高烧持续不退。不幸中的万幸是他遇到了一位热心肠的陌生人。那位好心人知道他的境况后十分同情他的处境,悉心照料他的起居,用草药为他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