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进退有度,终赢成功时刻(1)
每个人都会有进退维谷的时候,这时进退得当是人生的大智慧。每个人要在该进时无所畏惧,勇往直前;该退时无所顾虑,毫不犹豫。尽管在进退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面临身心的煎熬和精神的压抑,但这一切都是为了辉煌的成功的那一刻。
1.人生要做到进退有度
人生要进退有度,该进时则进,该退时则退。
人生犹如一盘棋,该进时就要当机立断,该退时就要毫不犹豫。只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才能步步为营;只有审时度势,胸怀大局,才能进退自如。有时多年的拼搏会因错走一步而满盘皆输,以前的努力也会因此而付之东流。所以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每个人要牢记只有权衡利弊后,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
比尔·盖茨当年是哈佛大学的大三学生。出于对软件开发的痴迷,他毅然决定选择退学,自己独闯去开公司。他的这一退出让很多人无法理解,因为能够在哈佛求学是莘莘学子求之不得的事情。但到了盖茨这里,他却视如草芥。
其实这也是盖茨长时间以来日夜不眠深思后做出的艰难抉择。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当年选择的正确。他的退学让他错失了继续在高等学府深造的机会,但是这也为他早日投身IT行业赢得了时机。
如果当年比尔·盖茨选择求学,那么今天的IT行业便不会有微软,IT领域也会失去像盖茨这样的智囊人物。对于比尔·盖茨来讲,当年他面临进退两难的选择,要么继续在一流的学府深造,要么放弃学业投身电脑软件的开发。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两者必须择其一。或许他曾经犹豫过,苦恼过,但是最后的关键时刻,他的理智战胜了一切,事实证明他的人生的这一步棋是绝对明智的选择。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空城计”堪称一绝。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在于他洞察万物,十分熟悉对手的心理,将进退有度做得恰如其分。
三国时期,蜀国诸葛亮错用马谡而失掉街亭这一重要的战略要地。魏将司马懿乘胜追击,率领15万大军袭击诸葛亮所在的西城。当时,诸葛亮的境况实在是危险之至。他的身边只有一班文官,根本没有英勇作战的武将。即使能够带领的5000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因此在城里仅仅有2500名士兵。
当众人听说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后,各个脸色苍白,惊恐不已,都认为这次难逃此关。他们赶紧将这个消息告诉丞相诸葛亮。只见诸葛亮不慌不忙,登城楼观望了一段时间,然后胸有成竹后地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只要我略用计策,便可让司马懿退兵。”
于是,在诸葛亮的传令下,2500名士兵原地不动,所有的旌旗都必须隐藏起来。同时诸葛亮又命令士兵打开四个城门,每个城门上各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有的洒水,有的扫街。而诸葛亮自己则披上鹤氅,戴上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当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先行到达城下,看到这一情形时,不敢贸然行事,赶紧将这边的消息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觉得实在不可思议。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亲自前去观看。他只见离城不远,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于是来到中军,令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
他的儿子司马昭疑惑不解,对父王讲:“这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诱惑我军?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他命令各路兵马退了回去。
诸葛亮巧摆空城计,用区区2500名将士吓跑魏军10余万人。孔明之所以有这个十足的把握,说明他对司马懿十分了解,甚至能猜测到司马懿的进退策略。诸葛亮十分清楚,此时如果硬拼,只会以卵击石,不自量力。司马懿向来生性多疑,如果摆出空城计,他一定会觉得这里面有埋伏,不敢轻易动兵。
只要是稍微懂得下棋的人一定会知道如果能够做到进退有度,自如灵活,小小的一个棋子也会发生威力无比的力量。人生也是这样,有时一小步意味着人生的一大步,将会使人生发生重要的转折。
人生如棋局,进退要有度。学会进退,就掌握了人生的黄金钥匙;进退得当,就开启了迈向成功的大门。只有纵观全局,谨慎行事,才能落子无悔,恰到好处,否则会落得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下场。
2.进退不是一成不变的
进退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社会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每个人的人生都会存在着许多变数。因此每个人在面临进退的选择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要见机行事,及时做出恰当的策略。
汉朝末年,张绣手下有一名谋臣名叫贾诩。他很有谋略,被认为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之一。不过起初他没有受到张绣的重用。
建安三年,曹操兴兵讨伐南阳军阀张绣,包围了他据守的穰城。于是张绣积极备战,准备发起进攻。就在此时,曹操获悉袁绍要趁虚而入,袭取许都,以便迎献帝号令天下。曹操原本计划攻下穰城,但事出突然,如果等他攻下穰城,很有可能就会让袁绍获得时机,占领许都。到时对于曹操来讲,实在是得不偿失。为了让大本营万无一失,曹操只好收兵撤退。
这时,张绣灵机一动,准备趁曹操撤兵之时军心不稳追赶敌军。然而他的主张遭到了谋士贾诩的反对。贾诩觉得此时追击曹军是不合适的,但是张绣并不信任贾诩,不听劝阻,一意孤行。他联合刘表的队伍准备一起切断曹军退路,夹击曹军。但是出乎他的意料,曹军十分奋勇,将张刘联军打得落花流水。
当军队失利的消息传到张绣耳中,他对自己没能听取贾诩的忠告后悔万分。于是他马上召来贾诩商量对策。贾诩对张绣说:“这时正是我军追赶曹军的好时候。如果我军掉过头来追杀曹操,一定会扭转时局,大获全胜。”
张绣对此充满疑虑,不过他吸取教训,还是采纳了贾诩的意见,重新整顿残兵败将,再次发起对曹军的追击。这回双方一交手,曹军果然大不如前,越战越弱,最后他们丢盔解甲,落荒而逃。这一次张绣不仅挽回了先前的败局,大获全胜,而且还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
当军队凯旋而归时,张绣百思不得其解,他问贾诩:“我第一次用精兵追击曹军,你说必败;第二次用残兵追击获胜的曹军,反而获胜。这究竟是何原因?”
贾诩解释道:“这道理很简单,虽然将军善于用兵,但相比曹操而言,还略逊一筹。第一回退兵时曹操一定做好防备后才全身而退,我军虽然精锐,但却不能抵挡他的劲旅,因此第一次我们失败了。曹操急于撤军,我想这一定是他的后方出现了问题,急需他回去处理。他们第一次取得胜利后,曹操一定会掉以轻心,疏于防备。所以这正是我们反攻的好时机。第二次我们出其不易,乘其不备,再次追击曹军,所以能够大功告成。”张绣听后对贾诩肃然起敬,连称高明。自此以后,他对贾诩十分重视。
东汉时期,班超曾经跟随奉车都尉窦固和匈奴打仗。由于他在与匈奴的较量中立有功劳,班超被派出使西域。他最先到达的是鄯善国。国王早已知晓班超的为人,因此对他十分敬重。
可是过了几天,班超发现国王对他的态度有所怠慢。于是他召集同来的人,一起商量对策。班超说:“不知你们发现没有?最近鄯善国对我们不如以前热情,而是十分冷淡,我猜想这定是北方匈奴也派有人来笼络他,一时让他犹豫不决,不知投靠哪一边。聪明人通常在事情还没有萌芽的时候就已经发现它,更何况现在事情已经很明显了。”
后来他们经过打听,果然不出所料,匈奴派人来召见鄯善国国王。于是班超又约同所有的人,说道:“现在我们的处境不妙,匈奴使者刚刚来几天,鄯善国王对我们的态度一下子变得这么冷淡。说不定过些时候,鄯善国王可能会将我们绑起来送给匈奴,到那时我们只能处于被动。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现在唯一能让鄯善国王诚心归顺汉朝的方法是我们抓紧时间,在今天夜里火攻匈奴来使,迅速将他们杀死。”其余的人表示愿意听从班超的吩咐,一起行动。
就在那天夜里,班超率领他的同伴奋不顾身,冲入匈奴人住所,与死敌进行了顽强拼搏,结果他们以少数人战胜了多数的匈奴人,达到了预期目的。
班超能够通过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来推测下一步的策略,及时做出进退的策略。人生也是如此,只有把握进退之道,懂得进退,才会在变幻莫测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世间万物都是瞬息万变的,人生的进退也是如此。进退没有一定的规则,但变化却是永恒的主题。人们不可能通过自己的主观意志去凭空想象,改变时局,但可以通过调整自己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只有灵活应对现实中的变化,及时做出应对的策略,才能在人生的起伏中把握时机,获得胜利。
3.审时度势是进退的方法
当进退两难时,一个人只有审时度势才能够帮助他做出明智之举,渡过难关。
大千世界每天都会发生着变化,有时会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因此不学会审时度势,就不会灵活处理,以顺应万变。那些自以为是、按部就班的人,只会错失良机,难以有所成就。
战国时期,秦军一举侵略赵国。赵国大将赵奢英勇抗敌,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他有一个儿子名叫赵括,从小饱读兵书,只要谈及军事方面的知识,他总是头头是道,比别人略胜一筹。因此他变得十分傲慢,自以为天下无敌。但是父亲却并不看好他,认为他只是会书本上的知识,具体到真正用兵打仗他根本是一无所知。因此赵奢经常担忧地对身边的人讲:“我的儿子将来要是不做赵国的将军,那倒是赵国的福气,万一不幸让他当上赵国的将军,那他一定是个败军之将。因为他从没上过战场,只会‘纸上谈兵’,一旦真的领兵打仗,绝对会出问题。”
公元前259年,秦军再次来犯赵国,两军在山西长平一带相遇。这时赵奢已经驾鹤西去。廉颇负责指挥全军,尽管他年纪已高,但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这时机智多谋的秦王知道长久拖下去于己不利,于是他采用宰相范雎的离间计,到赵国去传布谣言说:“秦兵所惧怕的,只有赵括一个人。廉颇是个无能之辈,再过些日子,他就要投降了。”结果赵王偏听偏信,听信谗言,任用赵括替代廉颇,攻打秦军。
赵括在接掌廉颇兵权以后,自以为是,改变以往固守的策略。这时,秦王悄悄任命白起为主将。结果,赵括难以抵抗白起率领的军队,以失败告终。赵国全军40万人马被俘后全被生生活埋,而平日里善于“纸上谈兵”的赵括也在突围时中箭身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赵括平日里对军事知识了如指掌,但到了现实中他不能够审时度势,实事求是,制定不出应对良策,最终连自己也成为了真正战争的葬送品。
1219年,金军大举向南进攻。首领李全统领义军抗击南犯金军。一场大雨雪后,淮河结冰,李全想趁封冻之机,出击已经被金军占领的泗洲,夺取城池。于是,他亲自率领3000精兵,深夜过淮河,向泗洲东城进军。当他挥师踏城壕之冰逼进城下时,突然城上燃起了数百支火把,还可以听到金军守将的叫骂声。李全知道城中已经有所准备,攻城难以奏效,便知难而退,引军而还。
冬去春来,淮河封冻即将融化。李全马上组织了3000精兵在封冻还没有先全融化之前,发起了突然袭击。城中金军本以为封冻即将融化便可以放松戒备,没想到这时李全的部队却发起猛烈的攻击。最后李全终于夺取泗洲城这一关键战略要地,为后来的抗金大业奠定了基础。
李全之所以能成功,就在于他能审时度势,及时判断自己的能力,制定下一步应采取的策略。因此平常当我们处理难易不等的各种事情时,首先应该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觉得自己可以胜任才可以考虑进一步的打算。
有些人缺乏主见,人云亦云,经常做超乎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结果只会闹出笑话。春秋时期,越国有一名叫西施的美女,她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就连平日里一个简单的动作也落落大方。因此她成为许多年轻姑娘的偶像,一些姑娘纷纷模仿她的衣着装束,东施便是其中的一位。
有一天,西施心口疼的老毛病又犯了,她用手捂住胸口,双眉紧皱,慌里慌张地走在大街上。东施看见后,自以为西施这样就是美,于是她也学着西施的样子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东施本来其貌不扬,这时她又皱着眉头,手捂胸口,弄得更加丑陋不堪。街上行人看见她后,各个吓得东躲西藏,不敢去看她。后来人们就用“东施效颦”来比喻不知道人家的好处和本身的缺点在哪里,胡乱模仿。
成功是一个人在合适的时间里做正确的事情。因此只有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之后,才能够做出恰当的选择。一个不懂分析局势、盲目舍弃的人只会做无味的牺牲。所以每个人应该拥有自知之明,才可以审时度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