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教海泛舟学做人师(1)
于漪[1]
我学的是教育,对教育一往情深。我梦寐以求的就是当一名好教师,在学生的心中撒播知识的种子、做人的良知和金色的希望。我憧憬着学生在人生道路上青枝绿叶,花朵芬芳,果实累累,自己作为输送生命养料的泥土,能够分享快乐和幸福,享受精神的富有。
我之所以有这样一个梦想,是因为求学时有幸遇到了许多位学高德馨的好教师。他们在教课中情不自禁表露出的忧国忧民的情思,常使我心灵震撼,激起我无尽的遐想;他们传授知识、剖析问题时的一语中的,鞭辟入里,常使我茅塞顿开,感觉天朗气清,快乐无比。上课求知明理是我的期盼,更是我的幸福,我不仅对老师的崇敬爱戴充盈胸际,而且经常能不由自主地升腾起当教师的强烈愿望。人不可能自然成才,总要靠培养,去除蒙昧,走向文明。教师是文明的传承者、播火者,我要像我的老师那样“三尺讲台倾注爱”,编织人生的理想。
[1]于漪《教海泛舟学做人师》,载《人民教育》,2010(17):53~59
要委曲中起步
怀着满腔热情,带着感恩之心,我走上了教师工作岗位。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太大了。想,很美,做,可得站在地上,不能在半空中飘浮。学教育,教育学、心理学还有些熟悉,文、理学科教学则甚为陌生,无论教哪个学科,都得从头学起。
学校原本要我教历史,当我正沉浸在背诵中国古代史重要历史年代、熟悉历史事件、把握历史发展脉络时,校领导突然叫我改行教语文。教历史,已是勉为其难,缺少专业学养,改教语文,岂不是又要另起炉灶?汉语拼音、汉语语法都没学过,起码的基本功都不具备,怎么教啊?别说误人子弟,就连课堂上一节节站下来也十分困难。于是,我诉说自己的难处,谁知领导说:“战争中学习战争,哪有先学打仗再去打仗的?这是‘最高指示’。”我无法再开口,认了,两分钟就解决了改学科的大问题。
那个年代,没有教学参考书,全靠自己独立钻研,独立创造,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教。自由度是大的,但教得正确与否、质量如何,我这个年轻教师却没有把握。那时,课堂闭锁,不可随便进别的教师课堂听课、学习。老教研组长教得好,琴棋书画也行,令我羡慕。于是我向他央求了多次,希望能听他一节课。可他就是不吭声,不应允。
俗话说,“有事弟子服其劳”,我一清早就到学校,积极主动地把办公室的清洁卫生工作包下来,扫地、擦地板、抹桌子、泡开水、倒痰盂,想以勤劳“感动上帝”。然而,终未见效,仍然未给我听课学习的机会。
一天,老组长突然来听我的课。推开教室门,见他坐在最后一排的椅子上,一脸严肃。由于毫无思想准备,腿不由自主地“弹起了琵琶”。我清晰地记得当时在教王愿坚的小说《普通劳动者》,正对作品中的“将军”和士兵“小李”进行人物形象分析。我定了定神,把课上了下来。学生认真阅读、听讲,我自认为讲得还是有条有理,过得去。
课后,他找我谈话。轻描淡写地肯定了我的板书、语言,又郑重其事地说:“语文教学的大门在哪儿,你还不知道,人物形象分析是这样贴标签的吗?”“轰”,如五雷轰顶,头脑炸开了似的。怎么办?我只得低声下气向他请教该怎么教,但他仍一脸严肃,金口难开,不吭声。他在办公室时一天难说几句话,我们都怕他。
“门”在哪儿都不知道,我是名不合格的语文教师。专业不对号,一改再改,须知隔行如隔山,说说轻巧,我一肚子委屈。委屈又有什么用?路还得往前走。既然改了行,就要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把责任往客观推,永远不可能成为合格的教师。语文教学的大门究竟在何处?脑子里整天翻腾着这个问题,即使路漫漫其修远,我也要寻找。不仅要找到门,而且要登堂入室,深味其中的奥秘。老组长这句“金石之言”成为我在教学生涯中不懈追求的动力,我常常反躬自省:“你入门了没有?‘堂’在哪里?‘室’在何处?你清楚了多少?一名对学科教学不入门,不辨堂室的教师怎能称职?怎能对得起学生?”外在的压力化为我内驱的动力。从此,夙兴夜寐一灯明,寻寻觅觅。
一方面,我着力打基础,从语言、语法、修辞到中外文学史、经典文学作品,广为涉猎,吮吸其中琼浆,丰富自己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广泛地寻找借鉴,从中探索入门的途径。我到记忆中去搜索当年自己在中学求学时,语文老师是怎么教我们的,哪些课拨动我们心弦,使我们激动、感奋,引领我们在优美的语言文字、精辟深邃的思想里遨游,使我们享受语文,享受文化,享受快乐,经久不忘。我又从比较中学习,传统教法是什么,流行教法怎样,国外怎么教他们的母语(尽管资料凤毛麟角,当时封闭,也可体悟一二),经常阅读有关报章杂志,比较利弊得失,逐步形成对语文的一些看法。我还会到语文教育论述中寻觅。张志公的《传统语文教育初探》,朱自清、叶圣陶、吕叔湘对语文教育的众多论述,从识字教学到工具书的使用,从阅读教学到作文训练,我认真阅读,逐一推敲,从中寻觅有效的途径。
为了进入语文教学的大门,我如饥似渴地阅读、思考、实践。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真心实意虚心求教;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查找自己教课的差错、缺点、不足,每节课写“教后”,记录下歪歪斜斜的脚印,寻找语文教学的规律。
“可惜我不会”
教了三四年,那种上课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感觉有所稀释,对语文教学的门径似乎有了点领悟。但有个问题又常让我心神不安。课上学生颇有学习气氛,听讲也很专心,但进步不明显,尤其是部分同学的作文,长进很少。为此,课后我常与学生聊天,了解症结所在。不少学生自责,说自己基础差、不努力,有位课上从不发言的男同学笑嘻嘻地对我说:“老师,我喜欢上语文课,你讲得很好听,可惜我不会!”说“可惜我不会”时还低下了头,露出些许歉意。
淡然一语重千钧。教课,学生没学会,我这名教师“合”的什么“格”?我认为自己已经尽了很大努力,讲得一清二楚,怎么学不会呢?别说打业务底子,力求摆脱知之甚少甚浅的窘境,告别孤陋寡闻,就是对教材我也是潜心研究,查检资料,独立分析,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起码三四个来回,一篇篇课文反复推敲、研究,把文章的脉络、篇章的构成、语言的运用、作者的意图等,弄得一清二楚,力求使教材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钻研一篇教材,有时要花10小时、20小时,甚至30小时。我深知教师对教材若明若暗,一问三不知,别说有损教师的形象,起码愧对自己的良心。基于这样的认识,备课非认真读书、非刻苦钻研不可。3篇、5篇、8篇、10篇,上百篇独立钻研,开始尝到了庖丁解牛的滋味,往往能一眼看到底里。现在看来,真得感谢当时没有可提供抄袭的种种教学参考书,非自己学会走路不可,否则,高中课堂是站不下来的。阅读教材的本领真是逼出来的。
当时,学生的话语看似平常,但激起了我的深度反省。不可否认,我是努力的,但我只着力于“心中有书”,忽略了“目中有人”。我误以为只要讲清楚,学生就会懂,就能学会,越俎代庖,荒唐可笑。在教学工作中,学习者是第一因素,没有学习者就没有教学。杜威对此有一精彩说法: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学生,正像没有买主就没有销售一样,还谈得上什么教学?同样道理,课堂里有学生,但脑子里没有他们活生生的形象,不研究他们的实际,岂不和没有学生一样?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方面的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作用。钻研教材、使用教材正是为了教学生,教好学生,我这种有书无人、重书轻人的教学,在不经意间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当然不可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教师要疏通了解学生的渠道,和学生接触,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书面作业,与他们的家长接触,处处做有心人,让学生思想、品德、知识、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生理特征等各种信息进入自己的脑中,分别储存起来。无论教哪个年级、哪个班级,总要精心地走进学生世界,课内课外了解,直接间接了解。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教学生要“观其所以”,观察学生的日常言行;“观其所由”,观察学生所走的道路;“察其所安”,考查学生的意向;“退而省其私”,考查学生私下的言行,摸清学生的个性,目的在于给他们个性中智慧的花朵提供发展的条件。我采用观看、倾听、询问、调查等多种方法,探索学生的知识世界、生活世界、心灵世界,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对有些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感同身受,共同探寻破解的方法。此时此刻,学生就不再是一个个名字,一张张卷子,一笔笔分数,而是立体的、灵动的、各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形象,变化着的、发展着的形象,充满希望,有无限的可塑性。
我这个人真懵懂,教了那么多年才开始接触到教育的本质,才懂得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学生,是我的教育对象;才懂得知之准,识之深,才能教到点子上,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离开了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悉心研究,那只能是在教教材,在表演给学生看。课如果只教在课堂上,就会随着教师声波的消失而销声匿迹;课要教到学生身上,教到学生心中,成为他们素质的一部分。特别是母语教学,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培养应力求惠及终生。
咬定青山不放松
有一件事又给了我新的思考。一天下午,学校请来了一位同志作报告,会议结束,我与学生走出礼堂,边走边谈。我说:“今天报告的内容比较好,谈青年学生如何求知、如何成长,有自己的一些看法……”一名调皮的男同学冲着我说,“好什么啊,他讲了150多个‘这个’,其他我什么也没听到。”说着就把练习本打开给我看,上面画了计数的一个个“正”字。我愕然了,想不到语病有那么大的危害,把讲述的内容也掩盖了。事后我反躬自省,深感自己的教学语言毛病不少。一是啰唆、重复、不简洁;二是词汇贫乏,说来说去就那么几句大白话,无色彩,无味道;三是有语病。我是江南人,半路出家,语音不准;脑子转不过来时,我会下意识说“呶”,思维跟不上,下面的话找不到适当的词,就来个“但是”,其实,根本不需要转折,我却乱转折。
用清楚明白的语言传授知识、启发思维是教课的基本条件,含含糊糊,闪烁其词,杂乱无章,学生就会坠入云里雾中,得益甚微。教学用语里既要有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谨的书面语言,有文化含量,学生学习置身于语言美的环境之中,就会受到熏陶与感染。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就在行动上下苦功。我的目的是力求“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作为语文教师,在语言文字运用方面,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不能说的是一套,自己行的却不一样。如何规范自己的语言,清除语言中的杂质,提高语言的质量?我是多管齐下。一是训练自己思维的条理化,锻炼“心明”,促进“言明”;二是勤奋阅读,增加知识素养,丰富词汇量;三是用“以死求活”的方法,用比较规范的书面语言改造自己不规范的口头语言。当时年纪轻,有劲儿,追求完美。我把上课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然后修改,把不必要的字、词、句删除,把不合逻辑的地方改掉,然后背下来,进而口语化。这样一来,啰唆、重复、语病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