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发现陈寅恪:中国近代人文学的东方学与西学背景(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陈寅恪与德国早期学术联系新证

导言

陈寅恪先生曾两次留学德国,分别是1910—1912年、1921—1925年。但他早年留学时期与德国学术界的种种联系,学界了解并不多,仅张国刚先生撰文提示过寅恪先生在柏林的一些指导老师和学习科目的情况[1]。尔后陆扬先生在《泰东》(Asia Major)杂志发表研究鸠摩罗什的长篇论文《解读〈鸠摩罗什传〉:兼谈中国中古早期的佛教文化与史学》,引用诺贝尔(Johannes Nobel,1887—1960)早期译注《高僧传》中收录的《鸠摩罗什传》时,注意到诺贝尔感谢寅恪帮他看了一些难度很高的段落,他提示这大约是寅恪影响西方学术的最早记录[2]。这个提示很重要,当时诺贝尔和寅恪都在柏林大学,学友之间互相切磋可见一斑。除了与梵文专业同学有直接交往,寅恪大概也和汉学专业的同学有一些来往,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可根据一些蛛丝马迹推想当时的情况。

图十四 青年寅恪

其实,20世纪上半叶西文中有关寅恪之学术的记录还有一些[3]。比如1931年,当时还是柏林大学博士生的艾伯华(Wolfram Eberhard,1909—1988)也在法兰克福大学出版的《汉学》(Sinica)杂志提示过寅恪有关华佗的文章。艾伯华1927年进入柏林大学研究院,随福兰阁(Otto Franke)学习汉学,1933年以研究汉代天文学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4];其同学中包括白乐日和卫德明(Hellmut Wilhelm,1905—1990)。白乐日1923年进入柏林大学,1932年以研究唐代经济史获得博士学位,卫德明1932年以研究顾炎武的伦理思想获得博士学位,两位的论文均由福兰阁指导。艾伯华进入柏林大学时,寅恪早已回清华任教,两人在柏林未打照面。但白乐日和寅恪1923—1925年间均在柏林大学,或许有所交往。

其实除了以上其他学者揭示的寅恪先生在德国的经历之外,他与德国的早期学术联系还有若干线索值得略作评说。这些学术联系主要体现在寅恪曾长期作为德国东方学会会员与德国东方学界保持联系,也曾寄赠拓片给德国博物馆。而寅恪与他同时代一起在柏林大学学习的同学特别是白乐日之间或许也存在一些学术交流,寅恪后来之所以转向唐史研究或许和白乐日早年学术关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