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谢
我想借出版本书的机会感谢为本书写作和发表提供诸多帮助的新朋旧交,这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好友让我深感天壤间的物理距离并无法阻隔知交之间的深情厚谊。多年来,陈明、党宝海、董文静、江川式部、高远致、贺希荣、侯旭东、黄亮文、李丹婕、李纪、李四龙、刘后滨、刘诗平、马晓玲、施庆花、孙英刚、王承文、王苗、向群、萧越、许全胜、姚崇新、严平、杨继东、张铭心、张涛、张小贵、张业松、朱玉麒诸君,或长期关注、鼓励这一研究,或提示许多学术信息,或帮忙寻找、惠赠海内外出版物,或帮忙查阅各个图书馆所藏图书和期刊论文,或帮忙寻找照片、校正文字、匡正谬误,或安排报告会提供我分享心得的机会,或在我游历北京、上海、广州、京都、台北期间提供慷慨而周全的照顾。
很多师友亦在不同层面对本书各个阶段的写作提供了宝贵的协助。感谢荣新江、刘方、刘北成、张国刚、罗钢、万俊人、王中江、唐文明、张西平、李雪涛、高田时雄、谢文郁、蔡鸿生、姜伯勤、林悟殊、陈智超、徐文堪、葛兆光、戴燕等师友,先后为本书中一些文章的资料收集、写作、发表,乃至最后成书出版提供了具体而细致的启发、督促以及协助。部分文章的修订发表得到《清华学报》仲伟民、桑海先生的鼓励和帮助,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也感谢那些曾发表过拙作的期刊、文集给我机会发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感谢刊行这些期刊和文集的出版社允许我将拙作结集出版。
感谢王晴佳先生热心推荐拙作,感谢杨念群先生慨允本书纳入他所主编的新史学与多元对话系列丛书,感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中心谭徐锋先生及其出版团队特别是责任编辑赵雯婧不辞辛劳,使得拙稿最终得以出版。
我对近代思想和学术的兴趣也受到普林斯顿大学诸位师友的启发。书中不少想法与裴德生(Willard J.Peterson)、太史文(Stephen F.Teiser)、思陶特(Jeffrey Stout)、斯通(Jacqueline I.Stone)等教授的启发和熏陶分不开,感谢他们的教诲。也特别感谢旅美以来尤其是毕业以来在我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时对我许多精神支持和具体帮助的陆扬先生。同窗好友安开莲(Caitlin J.Anderson)、朱隽琪(Jessey C.Choo)、迪磊(Alexei K.Ditter)在十余年来的交往中给我许多启发和帮助。
本书涉及的一些想法最初源自我在普林斯顿大学求学时期,最后结集成书则得益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历史学部提供了一年的访学机会,感谢高等研究院(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in Princeton)和胜达基金会(C.V.Starr Foundation)的大力支持。同时感谢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历史哲学宗教学院和国际语言文化学院慨允一年学术休假,使我得以暂时卸下教学和服务任务,全心投入研究和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