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创新: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前言(1)

高校是汇聚人才、培养人才的高地,是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摇篮,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是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保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就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做出了新概括,提出了新要求,进行了新部署,其中特别强调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高度重视学校党建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凝聚人心促发展”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上级部署要求,深入研究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紧跟时代步伐,在充分发挥党委对学校工作的领导作用的过程中,使学校党的建设不断得到加强。

一、完善制度,提高能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学校党委始终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改进工作作风,健全民主集中制,努力提高治校理教水平。

1.加强校级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决策能力

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校党委始终把提高理论思维能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重点突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习,先后组织了党的十七大精神、十八大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等一系列专题学习,集中探讨我校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等重要问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开展集体学习,班子成员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中国教育报》等重要媒体发表理论文章100多篇。

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学校制定了《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实施办法》,修订了《党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和《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不断完善党委议事和决策机制。制定了《关于改进学校领导班子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见》,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制定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规范了理论学习。制定了《重要决定、事项督查督办工作办法》,加大督办督察力度,保证决策的落实。

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学校坚持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座谈会,及时向民主党派负责人、离退休人员通报学校情况。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联系3~5个院系所等基层单位,每学期到联系单位调研1~2次。坚持校务公开,完善了校领导电子信箱管理,及时收集和反馈师生意见。学校通过工会、教代会、学生会等渠道,组织教师代表参与学校改革发展重大专题的意见征询。精简了各种会议,加快公文审批速度,设立督办员负责督办学校决定并及时汇报执行情况。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执行能力

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建设。学校修订完善了《北京师范大学处级干部选拔任用实施办法》、《北京师范大学干部职数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以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为学校中层领导干部选拔的重要形式,确立了“五推荐”(个人自荐、基层推荐、群众推荐、组织部门和领导干部推荐)和“四公开”(公开条件、岗位、程序、公示结果)的干部选拔机制,改善了干部结构,提高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学校党委积极落实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制定了学校《干部教育培训“十一五”规划》,每年投入100万元作为专项基金,用于干部教育培训。通过专题班、暑期党建工作会、研讨会等形式,对新上岗干部、分党委书记、学院院长、机关干部等进行分类培训。干部培训工作形式多样,国内培训和境外培训相结合,大大提升了干部战略思维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拓宽了国际视野,借鉴了先进经验。

加强对中层干部的管理。学校党委制定(修订)了《关于加强领导干部管理的若干规定》、《学院行政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实施办法》等文件,不断健全和完善责、权、利相统一的干部管理、监督、运行和考核机制,提高干部管理水平和执行能力。领导干部收入申报与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轮岗交流、民主评议、届满考核等制度逐一落实到位。同时,校党委立足学校长远发展,着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积极选拔干部到地方政府和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区挂职锻炼,使后备人才在实践中锻炼成才。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学校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一级抓一级”的原则,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和干部培训等形式,认真开展廉政教育。制定了《加强校级领导干部党风建设和廉洁从政的若干规定》、《处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北京师范大学企业管理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北京师范大学招标工作管理办法》等文件,加强监管,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二、注重基层,夯实基础,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基层党组织是联系广大师生员工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组织创新发展的活力源泉,适应时代要求,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在工作机制、组织设置方式、活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水平。

1.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领导,确保基层党建工作扎实有成效

党委常委会和书记办公会把基层党建作为重要议事内容定期加以研究。成立由校党委书记带队的党建调研小组,深入各分党委开展党建工作调研。每年召开基层党建工作研讨会,总结推广基层党建经验,解决疑难问题。以年度暑期党建工作会议为主要载体,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研讨和交流,征求对党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制定了《中共北京师范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强化了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学校制定了《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和《教职工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明确了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及其委员、支部书记的职责。积极探索把教工党支部、党小组建立在教学科研团队上,让党的工作进入教学科研主战场;在学生党支部设置上,根据专业方向,实行跨年级设置支部和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设置支部两种方式,学生辅导员编入学生党支部,强化对学生党支部工作的指导。

进一步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学校创新支部设置方式,探索把支部建立在教学科研团队上,使党的活动进入教学科研主战场。设立党建研究基金,支持基层党建活动创新,学校共投入120多万元,先后支持课题100余项,出版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等20多本著作。设立党代表联络办公室,党代表参加学校重要会议,参与干部选任与考察、考核等,充分行使民主权利。试行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公推直选,通过公推直选选举产生了化学学院分党委和天文系党总支。

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队伍建设。学校在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选配上,切实把政治素质高、党性原则强、热爱党务工作、业务能力过硬的同志选配到基层党务工作岗位上来。关心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成长,注重对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培训,积极选派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出国、出境培训或到校外挂职锻炼;拓展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发展空间,在处级后备干部选拔时,优先考虑积极从事基层党务工作的优秀干部、教师;将基层党务工作者对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研究纳入学校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序列;规定教工党支部书记与同级行政负责人享受同等待遇。

3.积极发展优秀师生员工入党,不断壮大党员队伍

学校党委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制定了《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发展党员票决制办法》等,注重在大学生和高知群体中发展党员组织建设全覆盖。截止到2012年年底,我校共有40个分党委(党总支),508个党支部,已实现组织建设全覆盖。本科生党员1743人,占在校本科生人数的16.67%,本科生实现了“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小组、高年级有支部”的目标;研究生党员5130人,占在校研究生人数的38.67%;在职教职工党员2369人,占教职工总数的52.05%。

4.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切实发挥党员模范作用

学校党委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等重大活动为契机,积极教育和引导师生党员进一步增强“四种意识”(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弘扬“三种精神”(开拓进取精神、敬业奉献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注重以党员先进性凝聚人心、团结队伍,形成了“争做优秀教师党员,争创先进育人团队”的良好氛围,2012年学校召开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暨创先争优表彰会,表彰4个先进分党委(党总支),46个先进党支部,2个科学发展示范单位,5个教职工优秀党员创新团队。

5.构建三级理论学习体系,推动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学校积极推动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学院发展相结合,与学科专业发展相结合,构建二级党组织理论学习片组、学院理论小组和支部学习小组,与校党委理论中心组构成三级理论学习体系,在学习体系上实现了领导干部和基层党员的全覆盖。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就国家政策、高等教育发展和学校发展的战略问题进行学习研讨;按文理工管交叉原则组成的四大分党委理论学习“片组”,组织学院(系所)党政班子成员就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基层党建等进行针对性学习交流;院(系)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组织本单位党支部书记、党员学科带头人、工会和共青团负责人等围绕学院发展和师生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学习研讨。

三、德育为先,全员育人,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学校党委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广大师生,通过加强师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

1.牢记办学宗旨,大力弘扬校训精神,努力推进师德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凸显师德地位。学校先后制定了《教师工作细则》、《师德规范》和《教师行为准则》,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列为教师的第一规范,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每年评选10名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佳教师,每两年评选“师德先进个人”、“教书育人党员”等,举办了“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论坛”和“青年教师发展论坛”,大力倡导教师基本价值观和职业操守。

强化舆论宣传,增强使命意识。学校先后组织策划了“温家宝总理与我校免费师范生座谈”、“温总理参加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典礼”等系列宣传报道,进一步增强了免费师范生扎根基层、献身教育事业的责任感。从2008年起,学校宣传部新闻中心连续推出年度“感动师大”新闻人物评选,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同时也起到了重要而独特的宣传效果。

2.突出人才培养核心任务,不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建立四支队伍、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学校党委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指标体系,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党委领导班子带头,定期举办书记、校长与学生的座谈会,搭建了校领导与学生直接交流沟通的桥梁。建立了思想政治工作考评机制,强调以课堂为阵地,以活动为载体,辅导员、班主任、干部和教师四支队伍全过程共同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