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世界经济导论(2)
1.世界市场的基本特征
(1)统一性
世界市场是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虽然世界上存在着各种社会制度和经济集团,它们之间的关系有时甚至是对立的,但世界市场除“冷战”时期以外并没有被分割,它还是相对独立的。世界市场的统一性有三个主要标志:各国经济周期的同步性;商品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一种商品一个价格”的规律经常存在。“一种商品一个价格”的规律是世界市场统一性最重要的标志。“一种商品一个价格”是指在完全竞争的世界市场条件下,同一种商品不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价格。价格的统一性取决于商品和资本的可流动性。商品和资本的可流动性越大,价格的统一程度也就越高。因为世界市场的不完全性,价格的统一性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一个价格是相对的。但是,“一种商品一个价格”的规律还是经常存在的。所以我们说,世界市场是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
(2)竞争性
竞争是市场的常态。这种竞争性主要体现为商品交换中的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世界市场受各国政府的影响相对较少,竞争性也相对更强。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完全竞争的世界市场体制实际上并不存在。由于产品和要素市场的缺陷、规模经济、各国政府的贸易管制,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阻碍,现实的世界市场是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市场。完全的自由竞争和各国的贸易自由化只是一种趋势。
(3)扩展性
世界市场的扩展性,从内容上说,既包括卷入世界市场的商品数量的增多、商品种类的翻新、商品结构的变化,同时也包括贸易组织的完善、交易手段的多样和市场功能的扩大。世界市场的扩展性有两个标志: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快于世界生产的增长速度,说明世界市场的容量在扩充;世界出口总值在世界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提高,说明各国经济对世界市场的依存度加强。世界市场的扩展性源于工业社会生产力的扩张性。除了战争年代或危机年代,世界市场的范围、规模及容量都在不断扩大,在科技革命浪潮所引发的工业高涨期间更是如此。尽管世界市场的扩展还经常受到国家壁垒的阻碍,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必将把世界市场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4)延伸性
世界市场自产生以来,它的地理范围不断延伸,从中世纪以地中海贸易区为代表的区域性国际市场,到16世纪以欧洲为中心的早期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到19世纪初统一的世界市场。今后,世界市场的延伸还将继续扩大,从而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囊括其中。
(5)不平衡性
世界市场的不平衡性一方面表现在贸易量的地理分布上,这种不平衡既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衡,也包括发达国家之间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另一方面,世界市场的不平衡性表现在结构的变动上。在国际商品贸易的构成中,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逐渐超过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在制成品贸易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而高技术产品贸易的增长更为迅速。同时,相对于商品的实物贸易,包括技术、劳务等非实物形态的国际贸易,出现了后来居上的趋势。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股票融资越来越超过债券融资和国际信贷融资。
2.世界市场的运行机制
(1)价格机制
价格机制是世界市场运行的重要机制之一。价格机制不仅促进了商品的国际流动,而且还调节着世界经济利益在各国之间的分配。世界市场的价格机制具有把不同国家的国别价值统一为单一国际价值、把国别价格转化为国际价格的功能。世界市场与一个国家的国内市场一样,世界市场的国际商品交换依然要求等价交换,这种等价的基础是世界市场上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通过交换,各个国家内在的等价关系转化为国际交换的等价关系。世界市场的价格机制是各国经济利益分配的重要渠道。由于各国劳动生产率及其他条件的差异,各国同种、同量产品的要素投入量各不相同,因而生产成本也不相同。按照国际统一价值进行等价交换,就会出现价值的国际转移,即从劳动生产率低的国家转移到劳动生产率高的国家。这样,世界市场就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利益分配和再分配的场所。世界市场的供求关系引起价格围绕着均衡价格上下波动,对调节各国、各产业间的资源配置产生积极的反作用。当国内需求大于供给时,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国外资源流入国内;当国内供给大于需求时,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国内资源流到国外。
(2)资源配置机制
由于国家的存在,资源在国际间的配置要比在一国内部困难得多。国际间资源的配置主要是通过世界市场上的商品国际流动实现的。世界市场上的国际商品交换会促使一国国内资源向利润率较高或出口创汇的外贸部门移动。这直接增加了国内某部门的资源量,间接地增加了世界范围内这一部门的资源总量。尽管资源不一定进行跨国移动,但这种转移过程的结果却实现了资源在世界不同部门间的重新配置。同时,每个国家都使用自己相对丰裕的资源进行生产并出口,进口自己急需的相对稀缺的资源生产的产品,从而使资源直接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使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因此,世界市场上的国际商品交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不能在国家间自由流动的困难,弥补了国际间生产要素分布不均的缺陷。
(3)传导机制
传导机制是指某种经济现象(如景气、衰退)、失业、通货膨胀等在国际间传递并发生作用的过程。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同世界市场联系越紧密,国内经济受其他国家的影响就越大。当世界市场供求及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时,该国国内与世界市场有直接联系的开放部门或地区自然会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其产品价格将上涨或下降,产量将增加或减少,经济将加速或停滞。上述变化又将通过这些开放部门或地区进而传递给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从而使整个国民经济都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
(4)关税率机制
一国政府对商品的进出口一般都要征收关税,征收关税既可以增加财政收入,又可以保护国内市场和产业。关税率的高低对世界市场运行和各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关税率高则该国财政收入高,对本国市场保护程度大,但消费者付出的多,福利损失大,总体上来说不利于自由贸易和整体效率及福利。这是关税对效率和福利的影响。关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一国和世界进出口商品的成本与价格的高低,并进而影响商品的世界市场占有率。对不同商品征收不同比例的关税,可以直接影响进出口商品的结构。
(5)资本收益率机制
世界各国的资本收益率不同。一般来说,资本收益率高的国家缺乏资本;而资本丰裕的国家,则资本收益率低。因而资本总是由资本丰裕且收益率低的国家流向资本稀缺但收益率高的国家,从而促进了资本的国际流动,提高了资本的利用率。
(6)汇率机制
汇率即一国货币单位兑换他国货币单位的比率。汇率变动对世界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都会产生影响。比如,某国货币升值,外币流入,对出口不利,对进口有利。
3.世界市场的结构
世界市场由以下三种市场构成。
(1)国际商品市场
包括以商品交易所为代表的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和以拍卖市场为代表的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
(2)国际资本市场
包括以股票与证券交易所为代表的长期信贷市场和以国际货币市场为代表的短期信贷市场。
(3)外汇市场
由一批从事外汇买卖的银行等金融组织构成。
1.3世界经济的发展
世界经济萌芽于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完毕,其后迅速发展起来。
1.3.1世界经济的形成
世界经济是在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以及由此引起的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在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社会分工和部落之间的商品交换。到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又出现了国家间的商品交换。但是,因为那时生产力水平低下,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社会分工不够发达,所以商品交换的内容和范围极其有限,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都不发达,几乎没有社会生产的固定分工。这时还不存在真正的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世界经济也就没有形成。到14~15世纪,围绕地中海进行的东西方贸易发展起来,但参加并依赖于经常性国际商品流转的仅仅是个别的商业城市以及在封建时代的中介贸易中成长起来的为数不多的城市共和国。其中商品交换的数量微不足道,种类只限于那些具有资源优势或生产成本差别很大的少数商品,贸易的地理范围也是极其有限的,即使是地域市场也不稳定,更不存在联结各国经济的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萌芽期、形成期和发展期。
1.世界经济的萌芽(15世纪末16世纪初~18世纪中后期)
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好了地理上的条件。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相继发现,国际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向大西洋,国际贸易领域扩大到世界各地,国际贸易的商品种类也随之增加。美洲的金银、非洲的奴隶、亚洲的香料、欧洲的工业品纷纷卷入国际商品流转中,世界市场产生了。
国际贸易在地域上的扩大和商品种类的增加,引起了西欧商业的革命性变化,促进了以分工为特征的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从16世纪开始,西欧的封建专制国家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积极鼓励发展航海业和对外贸易,促进了为出口而生产的国际间分工。与此同时,西欧商业强国纷纷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争夺殖民地和市场,建立起以国际分工为特征的早期的资本主义专业化生产,把原来只具有地域色彩的国际分工逐渐扩展到世界各地。
但是,这时的国际分工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不过是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强制性的特殊分工。这一时期的国际贸易对各国的再生产过程也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是局部的和松散的。因此,这一时期出现的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只是一种早期的原始形式。这种早期的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经济的萌芽。
2.世界经济的初步形成(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第一次科技革命促成了世界经济的初步形成。第一次科技革命用蒸汽机代替了人力、畜力和水力等自然力量,用工作机代替了手工操作,完成了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使社会生产力出现质的飞越。这时的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并进而促进了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初步形成准备了必要的条件。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的形成,是在机器大工业的基础上以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和世界市场的开拓为主要标志的。
(1)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
机器的广泛采用使工业内部的分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分离出许多独立的工业部门。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所需的原料已非本国所能满足,产品也非本国的市场所能容纳。社会分工迅速向国际领域扩展,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条件。于是,机器大工业把越来越多的国家吸引到国际分工体系中来。一方面,质优价廉的机器工业产品摧毁了国外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打开了商品的销售市场;另一方面,外国消费者为购买工业品而不得不出卖自己生产的原料和初级产品,从而使这些国家变为工业国的原料供应地。欧、美先进国家逐渐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改造成依赖于国际分工的单一经济。一种和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到19世纪中期,欧、美发达国家与亚、非、拉落后地区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垂直型国际分工体系基本形成。
(2)世界市场的形成
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世界市场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新的世界市场形成于19世纪60年代。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结果,它随着地理大发现而产生,并随着工业社会的出现而形成。
机器大工业对开拓世界市场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机器大工业物质基础雄厚,生产能力巨大,它本身就是世界性的生产。首先,机器大工业使世界市场的范围不断扩大。激烈的竞争趋使它不间断地扩大生产,从而把国内市场扩大到国外。机器大工业不仅需要不断扩大的海外销售市场,同时也需要日益扩大的海外原料来源市场。机器大工业用商品生产征服一切产品生产,用廉价商品摧毁落后国家的手工产品,从而使这些国家变成工业国的原料产地。广大亚、非、拉国家沦为西方国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的过程,也就是这些国家日益卷入世界市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