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引言 普通高中教育的“精 气 神”(2)
有的教育理论研究者认为,办学理念是学校教育的魂与魄,也是教育思想体系和教育内部规律的反映和体现。办学理念既是师生共勉的办学思想,也是统揽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建设承载着“教书育人、制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命题和学校的精、气、神,由科学的教育观、学校观、教师观、学生观等教育思想观念所构成。正确的教育理念也是打开一切教育难题之锁的金钥匙。
我比较认同湖南省教育厅周德义先生的观点,应该“正确处理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育人目标、校训、校风的关系。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学校物质和文化建设的灵魂。办学目标、育人目标、校训等以办学理念为出发点和归宿,是办学理念的进一步诠释和具体化。办学目标是学校发展的愿景和定位,明确要办什么样的学校;育人目标是教育方向,明确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校训是全体师生员工必须遵循的道德和精神规范;校风则是全体师生员工在朝着办学理念指引的方向迈进的过程中所营造的学校氛围”。
虽然大家对“理念是源于实际、具有永久价值和普遍意义的客观追求”比较认同,但是,教育思想与学校办学理念之间是什么关系?办学理念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如何排序,又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排序为: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办学目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兰州市第五十八中学(原兰州炼油厂第一中学)传承和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文化,结合学校教育实际,提出了“经营”学校的具有共性价值的办学理念,构建了具有显著办学特色和拥有知识产权的校园文化体系,在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办学理念把党的教育方针和法规制度落到实处等方面作出了开创性探索,提出校园文化还包括学校课程、走廊文化、墙面文化、教室文化、班级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学校教育理念和校训,虽然是无形的,但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享受教育幸福,追求教育理想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可以激励和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可以说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与培养什么人有很大的关系。台湾教育学者黄坤锦对通识教育下的定义是:“通识教育是要给学生某些价值、态度、知识和技能,使其生活得恰当舒服和丰富美满;要让学生将其现实生活中的富丽文化遗产、现存社会中的可贵经验与智慧,能够认同、择取、内化,使之成为个人的一部分。”
学校工作的确需要明晰而鲜明的精神引领。干任何事都需要一种精神动力的支撑,有了精神才知道自己肩负的一份责任。有了责任也就有了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才有可能出现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全心全意为学生、一心一意忙教学的良好局面。那么,甘肃普通高中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体系是否有这样的高度、广度和深度呢?目前,在学校教育理念建设中“学校文化”和“校园文化”两个概念并用,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界定也和“文化”的概念一样繁多,孙家正先生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句话很经典,体现了文化的本质。”“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这就清楚地表明了教育也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学校文化应该从狭义的文化概念的视角去理解,对学校教育而言,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把握和区分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教育部一般使用“校园文化”一词,与“学校文化”应该是同一个概念。
我省兰州市教育局从2011年年初开始,在全市学校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各学校都积极响应,积极性和热情都很高,在总结、提升长期形成的学校办学理念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编辑印发了《兰州市学校文化建设应用实例》,9月召开了兰州市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现场会,邀请内地专家进行了点评,对校园文化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进行了探索性的定性、定位,对校园文化的构成体系进行了各个学校各具特色的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兰州市教育局何泳忠局长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思考,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方面和基本策略。
兰州市第二十七中学就“师生双成文化”进行了探讨与实践,初步形成了“师生双成”“成人成己”“成人成才”三个方面的内涵建设,提出了“弘扬高品位的教师文化,建设书香校园的深刻意蕴、培养勤奋和谐的团队精神、树立追求卓越的价值导向、为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保障和培养纯正博雅的学生文化,作为学生的‘心园’,学校应志在培养学生纯正高雅的生活情趣、作为学生的‘家园’,学校努力为学生营造整洁优雅怡人的环境、作为学生的‘田园’,力求不断激发学生产生创造性学习的结晶、作为学生的‘乐园’,力求使每个人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的思路和目标。并且经过多年努力,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使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初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六步”路径:一是对上,符合党的教育各项方针政策和国家各项法规制度,坚持国家核心教育理念。二是对下,紧密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具体实际,科学严谨,实事求是。三是产生,在广泛借鉴先进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学术成果的基础上,自下而上,自上而下,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四是汇集,高度注重科学化、系统化、完备化、精细化。五是实施,始终坚持“突出业绩,提高质量,创建特色”的核心价值导向和公正、公平、公开、公议的原则。六是提升,事异时移,情变法变,及时修订,补充完善。这六条对全省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兰州市西北中学探索“绿色生态文化”建设,进行了独具特色的思考与实践,一是提出学校文化建设必须针对学校发展的现实问题,在有针对性地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全校师生的文化认同。二是提出了学校文化建设必须根植学校优秀历史文化的土壤,在丰厚的精神遗产中汲取营养并结合时代精神提炼学校文化。提出了学校文化建设必须打造鲜明的文化标识系统,并在文化精神物化呈现的过程中,彰显自己的精神气质和文化个性目标体系等。
出现上述可喜的局面,更加坚定了我们关注、倡导、推进全省基础教育学校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信心和决心。根据我国教育学家已经提出的“办学理念是学校的‘中枢神经’,也就是学校教育的‘精、气、神’的主要载体。精、气、神是生命的思想内涵、是文化艺术的魂魄、是民族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灵魂、是世界万物的固有魅力,蕴涵着共性与个性。可以说是教育、教学、学校、教师、学生之大要。办学理念是学校工作的‘牛鼻子’,是天天的教育实践中凝聚形成的精、气、神”这一观点,我试图把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解读为学校教育特有的、普通高中教育内涵发展必需的“精、气、神”。“精——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构建课程体系和校园文化体系(校风建设、教风建设、学风建设)。气——行为文化。校园文化具体化,对学生实施影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熏陶感染、寓美育人。神——精神文化。形成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培养学生之‘精、气、神’”,由此得到几点新的启发。
第一,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应该成为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主阵地,成为学校教育日省日行的要求,成为持之以恒的规范的主心骨和主旋律。
校园文化建设是教育思想、教育理想的传播,提升对教育的认识高度,深化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实践教书育人、制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学校教育规范办学和教育成熟的标志。校园文化建设是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营造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开发建设学校课程的有效途径和形式,有利于中小学课程的多样化发展,要把校园变成大课堂,一物一景承载教育价值追求,赋予文化内涵,对学生成人、成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一切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建设都应该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创新型建设者为根本目标。
第二,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建设应该紧紧围绕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作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应该处理好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与构建校园文化体系的关系。
办学理念应该是学校生存理由、生存动力、生存期望的有机构成。其功能就是要回答学校的全部活动所涉及的三个基本问题: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校园文化建设承载着学校办学历史经验的积淀和底蕴,是教育深层次思考的结晶,是教育内涵发展的基础。由此可以得出“办怎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等终极问题更加清晰的答案,以利于遵循教育规律,促进教育的科学发展。办学理念既来自对教育理论的学习,更多地来自办学实践,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每个学校都应当构建包括学校理念、教育理念、教师理念、治校理念、办学目标、工作思路、办学特色等要素组成的办学思想和理念体系。同时,还要建设以学校办学理念为核心的学校价值观、制度管理及规程、教育目标、行为准则、物化环境等为内容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是为学校教育搭建平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寻求政策理论依据,积极借鉴外校经验,创新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体现时代精神的办学理念。一是要从实际出发,选准突破口,培育具有时代气息和本校特色的学校精神,准确表达学校精神(校风)。二是要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实行管理育人、环境氛围育人。三是要美化校园环境,加强学校物质文化的建设。
第三,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处理好开足、开齐常规课程与开展专项教育的关系,把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开展专项教育的主要形式和阵地,把各项专项教育内容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