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牧羊
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以后,双方停战了几年。这时,匈奴已经失去大规模进犯中原的实力,于是表示要和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想借机进犯中原。
公元前100年,匈奴觉察出汉朝又有出兵的迹象,便派使者来求和,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了。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派中郎将苏武持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汉朝以前扣留的匈奴使者,献上礼物。在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儿。
原来,以前有个汉人使者叫卫律,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匈奴。单于特别器重他,封他为王。卫律有一个部下叫虞常,对卫律很不满,他跟苏武的副手张胜是故友,虞常和张胜在匈奴见了面,就暗地跟张胜商量,想杀了卫律,再劫持单于的母亲,逃回中原去。由于虞常办事不够严密,泄露了计划,被单于抓起来,交给卫律去审问。
事情发生后,张胜害怕了,才把虞常跟他密谋的经过告诉了苏武。卫律审问虞常,用尽了各种酷刑。虞常经受不住折磨,把和张胜密谋的事供了出来。因为张胜是苏武的副使,单于命令卫律去叫苏武来受审。苏武对常惠等人说:“我们这次出使匈奴,是为了汉朝与匈奴和好。如今我出庭去受审,使汉朝受到侮辱,我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朝去呢?”说着,拔出佩刀向自己身上砍去。卫律急忙把他抱住,可是苏武已经把自己砍成了重伤,血流如注,晕过去了。
单于暗暗佩服苏武是个有骨气的人,他希望苏武能够投降,像卫律一样为他效劳。他每天都派人来问候苏武,想要软化苏武,劝他投降。
后来,卫律奉单于之命,用尽了威胁利诱的手段,都不能使苏武投降,就只好回报单于。单于听说苏武这样坚定,便更希望苏武投降。他下令把苏武关在一个大地窖里,不给饭吃,不给水喝,想用饥饿来迫使苏武投降。但是,意志坚强的苏武却毫不动摇。
匈奴单于实在拿苏武没有办法,就只好命令把苏武送到北海边上(俄罗斯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一带)去牧羊。单于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就送你回汉朝去!”公羊怎么能生小羊呢?单于的意思很明白,他是决意不放苏武回汉朝了。
⊙ 苏武牧羊图 清 任颐
北海这个地方,终年白雪皑皑,荒无人烟,连鸟兽也很稀少。苏武饿了,就掘取野鼠洞里的草籽来充饥。过了不久,单于又派人来劝苏武投降,苏武依旧坚决地予以拒绝。每天,苏武一面牧羊,一面抚摸着出使时汉武帝亲手交给他的旌节。日子长了,旌节上的毛都脱落了,苏武还是紧紧地抱着那根光秃秃的旌节,艰苦地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公元前115年
中国大事记:
张骞出使匈奴还,西域始通于汉。
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单于死了,匈奴发生了内乱,分成三个国家。这时候,汉武帝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打听苏武的消息,匈奴谎称苏武死了,汉朝使者也就相信了。
后来,汉使者又去匈奴,苏武的随从常惠当时还在匈奴。他买通匈奴人,私下和汉使者见了面,把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情况告诉了使者。使者又惊又喜,他想出一个主意,见了单于,他严厉地责备说:“匈奴既然有心同汉朝和好,就不应该欺骗汉朝。我们皇上在御花园里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拴着一条绸子,上面写着苏武还活着,而且在北海牧羊,你怎么说死了呢?”
单于听了,吓了一跳,他还真的以为苏武的忠义感动了飞鸟,连大雁都代他传达消息呢。他向使者边道歉边说:“苏武确实还活着,我们马上就放他回去。”
苏武到匈奴的时候才40岁,在匈奴遭受了19年的摧残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百姓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看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还拿着光秃秃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阳关·
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位于河西走廊的敦煌市西南70千米南湖乡“古董滩”上,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阳关即是两关之一。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据史料记载,西汉时为阳关都尉治所,魏晋时在此设置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旧《敦煌县志》把玉门关与阳关合称“两关遗迹”,列为敦煌八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