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数学四大家
中国古代数学经过从汉到唐1000多年的发展,在宋元时期(10~14世纪)达到了最高峰。宋元时期是以筹算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古代数学的鼎盛时期,其发展速度之快、数学著作出现之多和取得成就之高,都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代数学史上最光辉的一页。尤其是从13世纪中叶到14世纪初叶,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陆续出现了秦九韶、李冶、杨辉和朱世杰四位著名的大数学家,他们是宋元数学的杰出代表。
秦九韶(1202~1261年),字道古,鲁郡(今山东兖州)人,生于四川。青年时代,秦九韶随父亲来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学习天文历法和数学。宝庆元年(1225年),秦九韶随父返回四川,绍定六年(1233年)前后做过县尉。
端平二年(1235年),秦九韶离开四川。后来做过蕲州(今湖北蕲春)通判及和州(今安徽和县)太守。淳祐四年(1244年)担任建康通判;同年十一月,因母丧回家守孝。在守孝的3年时间里,秦九韶埋头著述,于淳祐七年(1247年)完成巨著《数书九章》。时人称赞秦九韶“性极机巧,星象、音律、算术以及营造等事无不精究”。
守孝期满后,秦九韶又去做官,开始热衷于功名利禄。他攀附权臣贾似道,于宝祐六年(1258年)任琼州(今海南海口)太守。后又追随吴潜,于开庆元年(1259年)任司农寺丞。景定元年(1260年),吴潜罢相,秦九韶受到牵连,被贬梅州(今广东梅县),不久死在任所。
▲ 开方作法本源图
此图也叫任意高次幂二项式(a+b)n定理系数表,由北宋数学家贾宪首先求出,南宋数学家杨辉将它收入自己的著作《详解九章算法》中。图中从第3行至第7行的各个数字,依次是(a+b)2、(a+b)3、(a+b)4、(a+b)5、(a+b)6展开后各项的系数。各行数字有规律可循,按此规律能将任意高次幂二项式(a+b)n顺利地展开。中国学者将此图称为“贾宪三角”或“杨辉三角”。
《数书九章》共18卷81题,按用途分为大衍、天时、田域、测望、赋役、钱谷、营建、军旅、市易9类。该书突出的成就是对“大衍求一术”(整数论中的一次同余式解法)和“正负开方术”(数字高次方程的求正根法)的研究;其中的“大衍求一术”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
李冶(1192~1279年),生于金代大兴城(今北京)的一个官僚家庭。童年的李冶独自在元氏(今河北元氏)求学。1230年,李冶往洛阳应试,中词赋科进土。初授高陵(今陕西高陵)主簿,没有赴任,后担任钧州知事。1232年,蒙古军攻破钧州城,李冶弃职隐居晋北峰山(今山西绛县)一带。在此期间,他完成了数学名著《测圆海镜》。
1251年左右李冶回到元氏,并在封龙山买下田产。与张德辉和元裕的交往最密,当时人称“龙山三老”。
1257年五月,忽必烈召见李冶于上都(今内蒙古多伦附近)。他的回答得到忽必烈的赞赏。1261年,忽必烈征召李冶,遭到拒绝。1265年李冶被召为翰林学土,任职1年,以老病辞去。辞职后李冶隐居封龙山,1279年卒。
《测圆海镜》共12卷,收170个问题,是最早记述“天元术”的著作。李冶还写了《益古演段》,共3卷64个问题,是学习“天元术”的入门书。
杨辉(约13世纪中叶),字谦光,杭州人。生平事迹史载很少。他一生中写过许多数学著作,有《详解九章算法》12卷《、日用算法》2卷和《杨辉算法》7卷。在这些著作里收录了不少现已失传的、古代各类数学著作中非常有价值的算题和算法,为后世保存了十分宝贵的古代数学资料。
朱世杰(约13世纪末14世纪初人),字汉卿,号松庭,河北人。他著的《四元玉鉴》和《算学启蒙》是我国古代数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既有以天元术和高次方程的解法等为代表的北方数学成就,也有日用和商用算法、各种歌诀等南方数学的成就。朱世杰不仅全面继承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光辉遗产,而且还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宋元四大数学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次证明:宋元数学是中国传统数学的高峰,代表着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遥遥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