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20世纪末期,中国科学史上有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拥有无数的荣誉,他的身价上亿。他就是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袁隆平于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49年8月考入重庆相辉学院(后改名西南农学院)农学系,1953年8月毕业后分配到湖南省安江农校任教。此后袁隆平一面从事教学,一面从事水稻育种研究。
1960年7月,袁隆平在早稻常规品种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株形优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第二年的春天,他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期待着收获优良的新一代稻种。可是等到秧苗长高后,袁隆平失望地发现,它们品性上高的高,矮的矮,成熟也是迟的迟,早的早,没有一株超过母株。
袁隆平并没有灰心,因为他对孟德尔和摩尔根的遗传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深入分析后他发现,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是不会有分离的,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既然发生分离,那就可以断定那株性状优异稻株是一株地道的天然杂交稻的第一代。
袁隆平进而认识到:既然那株天然杂交稻的第一代长势这么好,那么证明水稻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现象。只要能探索到其中的规律和奥秘,就可以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他决心利用水稻杂交的优势,来提高水稻的产量。
袁隆平从此开始把精力转到培育人工杂交水稻课题的研究。这在当时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课题。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的作物。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辛诺特和邓恩的经典著作里面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大学教科书《遗传学原理》里都明确地写着:“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衰退,因而杂交无优势。”国内外的某些权威嘲笑“提出杂交水稻课题是对遗传学的无知”。
1964年,袁隆平正式提出了利用天然杂交水稻优势的观点,并开始杂交水稻的研究。袁隆平认为利用水稻的杂交优势确实可行的出路就是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母稻”,即雄性不育系,然后用其他品种的花粉去给它授粉杂交,产生出用于生产的杂交种子。
▲ 袁隆平在田间
在1964~1965年这两年里,袁隆平和助手们忙着寻找雄花不育的“母稻”,终于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经过观察试验,他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数据,撰写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科学通报》上。这是国内首次论述水稻雄性不育性的论文。
此后5年多的时间里,袁隆平和助手们先后用了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都没能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100%的不育系来。后来,袁隆平又提出了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的新设想。
1970年11月,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一株雄花稗育株。这一发现,为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随后的“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给杂交稻研究带来了新转机。
1972年,农业部把杂交稻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组成了全国范围的攻关协作网。1973年,在突破“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基础上,袁隆平等率先找到了优势强、花粉量大、恢复度在90%以上的“恢复系”,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杂交水稻。同年10月,袁隆平发表了论文《利用野稗选育三系的进展》,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1974年,袁隆平和同事们又相继攻克了杂种“优势关”和“制种关”,研究出一套籼型杂交水稻生产技术,袁隆平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的人。
1976年到1987年间,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累计达到11亿亩,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们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
1986年,袁隆平在他的论文《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中,科学地将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为主的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优势利用,再到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三个战略发展阶段。
1995年,两系杂交稻基本研究成功。1997年,袁隆平发表了重要论文《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
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解决了13亿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他一辈子淡泊名利,专注于科学研究,他的路还在继续,他最大的梦想是解决全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
▲ 水稻品种——武运粳7号
杂交水稻的发明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农业经济学家唐·帕尔格说:“袁隆平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降低了人口增长率。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