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格心理学
人格的特质
——高尔顿·乌伊拉德·奥尔波特(1897~1967)
1897年11月11日,高尔顿·乌伊拉德·奥尔波特出生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蒙特苏马,父亲是一名医生,哥哥F·奥尔波特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1922年,奥尔波特从哈佛大学毕业并荣获博士学位。随后他又进入柏林大学、汉堡大学、剑桥大学学习。1924年,奥尔波特返回美国,并在哈佛大学执教。1939年,奥尔波特被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4年,美国心理学会授予奥尔波特“杰出科学贡献奖”。1967年,奥尔波特病逝于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市。
人格特质是奥尔波特一生最主要的研究方向,并提出了“特质论”。在他看来,要想研究个体的独特性,是不能用个体和个体间的普遍特质来比较的,这是因为从普通特质上来看,个体间的差异是极为微小的,应该要选择比较核心且重要的特质来比较。
奥尔波特认为,人格的基础就是特质,是在生理特征上所生成的一些性格特征,是构建心理组织的基本单位。人格特质可以分为两类——共同特质、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指的是人类所共通的特质,是人类共有的。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异,就是拥有这些特质的多少和强弱。所谓“个人特质”,就是指自己独有的、与他人不同的,是能够代表个人独特行为和观念的特质。
在奥尔波特看来,个人特质其实就是一种组织结构,特质不同,在人体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也不一样,与其他特质间的关系也不相同。因此,奥尔波特将个人特质划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个人特质主要指的是一个人独特的特点和人格,是最具有代表性质的,被称为“首要特质”。首要特质在个人特质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起到主导作用,关乎到一个人行为的方方面面。比如,马丁·路德·金的首要特质是爱好和平。
第二,个人特质的核心部分,也被称为“中心特质”。如,亚伯拉罕·林肯的中心特质是诚实。
▲奥尔波特
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193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4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第三,一个人特殊的偏好和反应,被称为“次要特质”,比如喜欢某一种颜色、喜欢在空闲的时候打扫卫生、喜欢在洗澡的时候播放音乐等,这都是一个人独特的部分,是一个人的爱好。如,麦当娜的次要特质则是时尚多变。
▲名人的特质
通过观察名人的一些行为,我们可以推断出他们所具有的特质。例如,人们也许会认为马丁·路德·金具有和平抵抗不公的主要特质;诚实是亚伯拉罕·林肯的中心特质;麦当娜对于多变的时尚偏好则是她的一种次要特质。
个体不同,其特质层次显现也各有不同。比如,一个人的首要特质可能会是另一个人的中心特质,而一个人的中心特质也有可能是另一个人的次要特质。一般情况下,人们在描述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时,通常会选用其“中心特质”进行说明。
关于人格发展的阶段论。奥尔波特把统一的人格核心称为自我统一体。自我统一体指的是个人在生长和发展过程中,对于自我意识的体验,也称之为自我体验。根据此,奥尔波特将人格发展的阶段分为八个部分:第1年:婴儿主要通过感知部分,来体验自身的存在;第2年: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第3年:开始有自尊意识;第4~6年:形成自我意象;第6~12年:理智运用者的自我形成;第12年至青春期:形成自我统一体;成年期:形成认识主体的自我。
心理学小辞典
人格心理学的演变过程:科学心理学创造之前,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就提出:人的个性是教育和生活的共同结果,比如有规律的生活会造就比较平衡的性格;而人的第二个个性便是通过教育创造的。古希腊罗马名医希波克利特和加伦提出的性格气质类型说,一直沿用至今。从近代开始,心理学依照哲学认识论的规律,开始研究心理过程,而对于人格的研究涉及很少。到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出版后,现代心理学在行为主义影响下,有走向了生物学化的道路。到了20世纪50年代,行为主义开始萧条,这种情况才算是有所改变。而在这样的演变过程中,人格心理学逐渐从心理学内部衍生出来了。
此外,奥尔波特还主张健康成人的人格原则,并提出了“健康人格”的六个特点:
第一,自我扩展的能力。健康人所面临的社会文化活动范围是极为广泛的。
第二,密切的人际交往能力。健康成人能够和他人进行密切的交流与联系,有同情心,没有占有感和嫉妒心,能够理解不同意见,能够宽容他人与自己的不同价值观等。
第三,情绪上有安全感和自我认可。健康人在遭遇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冲突时,能够从容对待,能够经受得出一切不幸遭遇。此外,健康人的自我形象也是比较积极的。
第四,知觉还有现实性。对待事物的时候,健康人总会从实际情况出发,而非根据自己的幻想和感觉出发。他们能够明白、理智地对当下局势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
▲自我体验
这幅19世纪末期美国的油画描绘了纽约市一个家庭在他们幽雅的大厅里休息,其中包括祖父、父母和他们的11个孩子。想象一下,画面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会在各自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形成怎样的自我体验?
第五,表现自我客观化。健康人能够非常明白准确地指出自己所拥有的、自己所缺少的等,明白理想中的自我和真实自我的差距。
第六,健康人的人生观几乎是一致的。健康人的生活是有目标的,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愿望、宗教信仰等。
奥尔波特是美国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其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提出了人格特质论,由此人们将其誉为“人格心理学的先驱”。奥尔波特从个体自身行为特点出发来探索人格问题,以此来发展自己的特质理论,在人格研究过程中加入了实际操作,弥补了之前只描述和讲解的缺陷。奥尔波特在人格特质研究上,主要采用了客观观察法和主观问卷法等。为了区别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差异,奥尔波特在一定客观性的基础上,直接从数量上了解和研究个体本身的行为特点,对人格的发展和研究造成了很深远的影响。
“人格自我论”
——卡尔·兰塞姆·罗杰斯(1902~1987)
1902年1月8日,卡尔·兰塞姆·罗杰斯出生在美国芝加哥附近的奥克帕克。母亲是基督徒,父亲是土木工程师。罗杰斯自幼比较聪明,喜欢阅读,长大后考入威斯康星大学,专修农业、历史和宗教专业。1922年,北京举办了一个国际基督教会议,20岁的罗杰斯也参与其中。正是从这一次会议开始,罗杰斯对自己的宗教信仰产生了怀疑。
两年后,罗杰斯离开了神学院,前往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继续进修。1928年,罗杰斯荣获硕士学位,三年后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开始投入儿童研究工作中。
▲罗杰斯
美国心理治疗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之一,非指导式咨询和受辅导者中心治疗法的创立者。
离开神学领域后,罗杰斯的时间大都花费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研究工作上。在此基础上,罗杰斯提出了“人格自我”理论,并且将这一理论应用到教育和人际关系中。人格自我论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准备阶段
罗杰斯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有一位母亲曾经找过他,希望能够在他的帮助下,改掉自己孩子身上的一些不良行为,可惜最后却以失败而告终。没多久,这位母亲再次找到罗杰斯,而这一次的治疗对象换成了她自己。原来,这位母亲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每日争吵不断,让她异常痛苦和惆怅。
这件事情让罗杰斯意识到,最了解病人痛苦根源和关键性问题的人其实是病人本身。由此他得出一个结论,要想让治疗取得最佳的效果,其主要的治疗手段就是病人的自我疏导。因为每个人的定向不同,所经历的事情也不一样。这也就是“人格自我”论形成的开端,是人格自我论的准备阶段。
(2)非指导性治疗阶段
1940年12月11日,罗杰斯在明尼苏达大学讲完课之后,根据听讲者的反应又得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启示:治疗效果间的转变并不是一项技术,而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感觉。也就是说,只要给病患提供适合的环境,病人就可以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想来,罗杰斯便把自己的研究方向转向患者个人。这也标志着罗杰斯“个人中心”理论思想的诞生。
(3)患者中心阶段
医生应该要信任患者,而不是将患者看作一个依附他人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不仅仅只关注患者的病情,也要了解患者的内心情感世界,而这些都是治疗过程中,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基础。
(4)个人中心阶段
个人中心阶段将治疗对象从病人拓宽到正常人。1960年,罗杰斯的“个人中心”论完成。个人经验、对机体的评价和感受是理论着重强调的部分。在罗杰斯看来,初期的个体经验大多都来自自己的主观觉知,这属于人的潜能的一部分;第二,人们的经验主要来自对外界的感知、加工和整合等。罗杰斯认为,我们不能将治疗对象仅仅当作是一个学生或者是患者,而是要将其当成一个完整的个人。在治疗过程中,罗杰斯还成立了一个交友小组,小组的成员都是患者,目的就是希望患者之间可以自由交流,以此来达到治疗的目的。这便是“人格自我论”的成熟阶段。
心理学小辞典
罗杰斯提出的几点关于意义要素的分类:
1.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整个人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2.学习是自发的,即便在其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时,但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是来自内部的;
3.学习是渗透性的,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会产生变化;
4.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因为学生最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
▲关怀的力量
这幅画中,塞满小学生的教室人声鼎沸,四邻不安。那位满脸疲惫的老师虽然对这些无法无天的孩子们无可奈何,但仍是以关怀的态度给予孩子们无限的关爱。这种关怀的力量将对孩子们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上述各阶段的研究,罗杰斯发现,人格心理学就要将个人自我潜力的各个条件发展出来,以此让个体内蕴藏的资源趋向于现实,并且借助这样的趋向来完善个人。
在罗杰斯看来,在分化和整合的过程中就可以实现自我发展。比如,婴幼儿时期,其现象场还没有分化,婴幼儿无法分别每一种事件。在婴幼儿的世界中,所有的事情都混为一体,都是非常简单的结构。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慢慢懂得了语言符号,这也使得部分现象场开始分化为“自我”,渐渐表现出“自我”的特征。
“自我”形成后,人们就会需要关怀,需要他人的赞美和表扬,情感便在这种过程中形成了。要想得到关怀,还需要一些前提条件:比如只有孩子的行为令大人满意了,大人才会给予关怀和赞美。这一条件便被罗杰斯称为“价值条件”。价值条件内化后,也就成了“良心”和“超我”,这是“自我结构”的一部分。
关怀进一步发展,就形成了自尊。比如孩子在墙壁上乱涂乱画而得到大人的批评后,他们的内心就会受到伤害,会产生矛盾。根据这一点,罗杰斯指出,每个人的最终目的都应该忠于自己的情感,而非他人的情感。只有经常得到关怀,才能够满足孩童的自尊心,才能够让其通过自我调节,发展为一个完善的人。
同样,如果幼年时期所形成的价值条件会妨碍到自我机体的估价,致使经验和自我之间出现失调,进而变成了顺应不良的人。这样的人很容易会情绪焦虑,形成的“自我”也整天处于防御状态,在这种不良环境前提下就会做出一些不好的举动——攻击他人、做出一些不道德的行为等,从而引发某些疾病。要想消除这些不良状态,我们应该经常向孩童表达我们心中的爱,让他们感受到爱,这样他们“自我”经过协调后,才能够恢复作为控制行为而统一的机体估价过程,才能够自由发挥自己的感情。
由此可见,罗杰斯的人格自我论,是通过治疗实践发展而来的,对人格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罗杰斯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是美国应用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对美国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晚年时期的罗杰斯,一直希望能够把自己的理论应用到社会领域中,并且还游历各地,宣扬他的理念。罗杰斯85岁的时候,还曾经前往苏联讲座。1987年,罗杰斯因病去世。
特质的因素分析
——雷蒙德·卡特尔(1905~1998)
▲卡特尔
美国心理学家,最早应用因素分析法研究人格。其对心理测量的研究,对个体差异的测量,以及对应用心理学的倡导,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心理学的机能主义运动。
雷蒙德·卡特尔出生在英格兰斯塔福郡,1921年,卡特尔考入伦敦大学,学习化学和物理专业,三年后毕业,并获得理学士学位。之后,卡特尔又继续在伦敦大学深造,修习文学和哲学专业,并拿到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1928~1931年,卡特尔在英格兰埃克塞特大学工作,担任讲师。
1932~1937年,在卡特尔的主持下,英格兰“莱斯特市心理诊所”成立。
1937年,卡特尔受美国著名心理生学家爱德华·桑代克的邀请,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任教,工作一年后又前往克拉克大学和哈佛大学执教。
1944年之后,卡特尔几乎一直在伊利诺斯大学任教。
卡特尔创建人格理论学说的方法就是因素分析法(利用统计指数体系剖析现象总变动中的各个因素,对某一事物所造成的影响程度,是一种统计分析方法)。由此,卡特尔非常看重理论和方法的一致性。卡特尔心理学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对象和任务
在卡特尔看来,人格心理学理论主要研究的是人格结构中的特质,研究的是每一种特质之间的关系以及特质的推动力,以此来预测和推动行为的产生。卡特尔认为:人属于一个能量系统,能量也属于行为推动力的一种。个体感受到能量紧张的时候,就会产生动机,并且会通过能量转换和减少张力的方法来换的平衡,这就是行为。每一种行为都是合理的,是能够从人格结构中觉察出来,从而达到预测行为的目的的。
心理学家著作
卡特尔的主要著作有:《多元实验心理学手册》、《人格的种类和测量》、《人格研究导论》、《人格》、《一个系统的理论与事实研究》;《人格和动机:结构与测量》、《人格和社会心理学》、《人格的科学分析》、《人格和学习理论:一个有关成熟和结构学习的系统理论》、《人格和学习理论:环境中的人格结构》。
研究方法
卡特尔认为,人格属于众多特质因素的结构,其实验的方法要采用多变量的方式,对于冯特实验室所提出的双变量实验法,卡特尔是极为反对的。他认为,人既然是一个多因素的结构,如果采用双变量的实验方法,实验者要想控制自变量,观察因变量,势必要将完整的人格分割成很多的碎片,从而打破了人格的完整性。而对于精神分析所提出的临床个案分析法,卡特尔倒是极为赞同。在他看来,这一种方法,能够保证人格的完整性。不过,精神分析法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所以这就要求人们要尽快创造出一个符合多因素人格结构的因素分析法。
关于人格结构的因素分析
卡特尔建立的人格理论是因素分析法和人格结构学说的统一。在卡特尔看来,人格理论应该要和方法保持一致。可是,传统的实验心理学家却把心理当成元素的堆积,将心理状态看成是最单纯的元素,脱离了实际。卡特尔认为,人格的整体是由其表现行为特征的特质构成的。比如,每一个人的认识能力、意志行动等都会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特征,来表示整体的人格。这些特质,我们可以从群体中选取,以此进行分析统计。可是,人的行为特征和特质非常繁多,到底该如何进行这项研究呢?
基于此,卡特尔对特质进行了分类:
首先,卡特尔将人格特质分成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他和奥尔波特的观点一样,认为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具备这两种特质。而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共同特质,在每一个个体身上的表现强度也不一样,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他所表现出的特质强度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因个人强度的不同,自我情操也不相同,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内的生活遭遇、工作遭遇和情况的不同,也致使他们的自我情操会有所不同。
其次,从表现方式上看,卡特尔又把人格特质分为资源特质和表面特质。资源特质和表面特质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个资源特质能够影响几个表面特质,一个表面特质也是由一个或者是多个资源特质引起的。资源特质是人格的单位,影响着人类的行为表现,而表面特质则是资源特质的表现。每一个人拥有的资源特质是一样的,只是资源特质的强度不同。比如说智力,智力每一个都有,但是因为每个人的特质强度不一样,而使得每个人的阅读习惯、爱好和受教育程度等不同,而这些不同就属于表面特质,也造就了个人智力上的差异。
不过,人们的行为表现是极为复杂的,每一次的行为表示也不能全用资源特质来解释。由此,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工作,卡特尔在自己人格特质理论基础上编制了“16PF测验”,其编制方法主要依靠因素分析方法。在卡特尔看来,每个人的行为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一致性,其主要原因就是每个人都具有根源特质。为了将这些根源特质测量出来,卡特尔找到了4500多个关于人类行为的词语——这些词语主要来自词典、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文献等,并且从这些词语中选出了171个特质名称,让大学生运用这171个特质名称来评定同学的行为,最后再采用因素分析法得到16种人格特质,被卡特尔看作是人格组织的基本构成。
卡特尔花费了二三十年的时间才编制出了“16PF测验”。期间他采用了系统观察法、科学实验法和因素分析统计法等,得出了16种人格特质,并且根据研究成果编制了“16PF测验量表”。16种人格因素之间没有多少联系,是相互独立的。一个人的个性便源于这16种因素的不同组合。16PF的测验题有187道。每一人格因素都有10~13个测题,为了加以区分和计算,这16种因素的测试题都是按照序号排列下来的,每一道题的备选答案有三个。测验题的时间大约在四五十分钟左右,测验结果相对来说比较准确。
卡特尔编制的“16PF测验”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有着很高的效度和信度,在人格测试、选拔人才、职业选择和心理咨询等行业应用广泛。1979年,我国将“16PF测验”引入,并且将其翻译成中文版本,从而拓宽了“16PF测验”的应用范围。
不过,关于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和“16PF测验”等成果,各界也是评论不一。有人将其当成一种科学的方法,而有人也提出卡特尔的这一理论太过于繁琐,应该将其简化。
“自我实现论”
——亚伯拉罕·哈洛德·马斯洛(1908~1970)
▲马斯洛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学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建立者之一,西方心理学第三大势力的先驱者。代表作有《动机与人格》(1954)等。
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哲学家,是“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马斯洛出生在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26年,马斯洛考入康奈尔大学,3年之后又转入威斯康星大学,修读心理学,师从哈洛。1934年,马斯洛从威斯康星大学毕业,荣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次年,马斯洛成为桑代克的助手。1937年,马斯洛担任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副教授。1951年,布兰戴斯大学聘请马斯洛为心理学教授兼任系主任。1967年,马斯洛任职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70年6月8日,马斯洛因病去世。
马斯洛的智商非常高,是当时的天才人物。在美学方面,马斯洛称不上一流的大师,但是他却可以将美学思想融进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中,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自我实现来满足人体多方面的需要,从而体验到高峰享受,重新找回原始的自身价值,以此来完善自身人格。在马斯洛看来,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自身的需要也是各方各面的,比如最基本的生理需要、爱的需要、安全需要、自尊需要等。当人的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就会将需求再提高一个层次,层次递进,从低层到高层,最后满足对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一种超越性的需要,追求真、善、美层面的东西,通过完善真、善、美,来引领人们塑造完美人格,这种状态就是高峰体验,也是人们的最佳状态。
▲此与彼 雕塑 1934年 美国
罗布斯用母亲和孩子这样一个古老的话题向人类传达了一条基本真理;我们的本质是孤独的,我们需要其他人,我们都是自身的一个(此)和别人需要的另一个(彼)。
“自我实现”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创造美和欣赏美。自我需要的途径则是审美活动,源自于人的内在冲动。审美活动对塑造完美人格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其特点是形象性、超时空性、主客体交融性、无直接功利性;审美与完美关系密切,赋予美以真、善、丰富的性质。
审美活动的最高境界就是高峰体验,是人们完美人格的代表状态。当人们得到多彩的知觉印象活动时,就有可能会达到高峰体验,比如创造体验、神秘体验等,而知觉印象也是获得高峰体验的途径之一。高峰体验达到了主客一体的境界,即没有主体和客体,也没有其他物品的一种境界。通过高峰体验,审美主体会接收到外界反馈来的意义和价值。这时,主体的情绪是狂喜的、高兴的,这也是主体最有信心、最能够掌控自己的时候,因而也是最能将体内的全部智能发挥出来的时候。
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的标准,也是马斯洛主张的道德标准,或者也是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人格的最高要求,也就是自我实现的特征。马斯洛将自我实现的特征分为16项,其中15项为强处,1项为弱处。如图所示。
在马斯洛看来,自我实现应该强调健康,强调人的最高能力和需求。时期不同,需要表现出来的迫切程度也不一样。能够对人们行动起到激励作用的原因和动力就是人们最迫切的需要。人的需要经过一定的过程,要将外部满足慢慢转换为内在满足,这样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因为马斯洛的心理学观点分为两个阶段进行,而这两个阶段得到的观点也各不一样,因而有些书本会将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划分为5类: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有的则是分为了7类。下面所说的便是7种层次的划分:
生理需求
人们最原始、最基础的需要就是生理上的需要,如吃饭、住宿、治病等,都属于生理需要的一部分。如果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的话,就很有可能给人们带来生命危险。生理需要虽然是最低层次的,但却是不可或缺的需要,它能够推动人们的日常行为,给人们的日常行为提供生活动力。如果生理需要都得不到满足的话,其他需要也就是一场空谈。
安全需求
安全需要的方面有很多,如人身安全、职业安全、生命安全、生活保障、未来保障等,这些都是安全需要的内容。相较于生理需要来说,安全需要显得更为高级一些,不过安全需要的前提就是生理需要得到满足。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安全感”,也是安全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
▲马洛斯的需要模式(图采自Maslow,1970)
社交需求
社交的需要指的是人们对于家庭、朋友、爱人、同事、团体的需要,渴望从他们那里得到爱护、理解和支持,这也是出于对亲情、友情、爱情、信任、温暖的需要,因而社交需要也被称为“归属与爱的需要”。社交需要比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更为细致,更让人难以捉摸。一个人的社交需要和他的性格、人生经历、生活环境、民族、宗教习惯等有关系,这一种需要是很难被人察觉到的,也无法用其他事物所衡量的。
尊重需求
自尊、他尊和权力是尊重需要的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是自我尊重、自我评价和尊重别人。尊重需要只要得到基本满足,就可以产生推动力。在现实生活中,尊重需要几乎无法得到完全满足。
认知需要
认知需要指的是个人对于外界和自身的探索、理解和发现,对疑难问题的解答等。在马斯洛眼中,认知需要是解决困难、克服障碍的最有力的工具。认知需要遭到挫败的时候,也会影响到其他需要的满足。
审美需要
审美需要指的是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每一个人都爱美,都喜欢一些美好的事物,喜欢欣赏一些美好的风景等。
心理学小辞典
马斯洛所认为的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包括:1.自我实现者对于世界的理解是客观的、准确的和全面的,他们在感知世界的时候,不会掺杂任何自己的感情,不会带有任何主观色彩,只反映客观世界的原本面貌。2.接受自然、自己和他人。3.对人比较坦诚,能够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4.喜欢自己从事的工作,以工作为中心,而非以“自我”为中心,并且能为自己的工作全力以赴。5.根据自己的价值和感情来生活,并不会依赖别人来求得满足和安全。6.自我实现者的自主性比较强,有一定的独立性。7.自我实现者都有较高的欣赏力。8.具有难以形容的高峰体验。9.对全人类都比较友爱。10.非常注重和朋友间的友谊。11.民主精神比较强。12.将手段和目的分的比较清,认为手段必须服从目的。13.创造性非常强。14.比较幽默,有趣。15.不喜欢盲目跟随,有自己的观点和主见。
自我实现
最高等级的需要就是自我实现需要,属于创造需要。需要自我实现的人往往追求完美,会竭尽自己所能完成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从而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在自我实现需要的过程中,会有一种“高峰体验”的情感产生。这时候,人的状态是最佳、最完美的,其感觉也是比较美妙的,是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的状态。
7个层次从低到高,层次递进,依次实现。只有将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才能让高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所以,从某些方面来说,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显得有些机械化。不过,对于马斯洛自我实现论的完整性也要给予肯定,对于他在教育、心理、管理等方面所做的贡献也要给予颂扬。
特质层次说
——H.J.艾森克(1916~1997)
▲艾森克
美国心理学家,他主张从自然科学角度看待心理学,把人看作一个生物性和社会性的有机体。在人格问题研究中,他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神经质、内外倾向以及精神质三维特征的理论。
艾森克是德裔英籍心理学家,出生于德国柏林,父母都是当地有名的演员。后来,艾森克的父母离婚,艾森克便跟着祖母生活,就此也形成反叛的性格。1934年,艾森克因不愿意加入德国纳粹组织而无缘进入柏林大学。其后,艾森克前往英国,就读于伦敦大学。
大学毕业后,艾森克曾经在一家精神医学研究所心理学部担任主任。1954年之后,艾森克在伦敦大学任职教授,并同时担任宾夕法尼亚、加里弗尼西大学的客座教授。
在人格心理学方面,艾森克属于特质层次论者。艾森克采用了荣格的内、外倾性格的概念,再加上自己创制的神经质和精神质的概念,最终提出了特质层次学说的三维理论。
在特质层次学说的研究方法上,艾森克采用了测验统计和因素分析法,并且以实验法作为辅助。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工作,1964年,艾森克根据人的精神质、神经质和内外倾性格绘制出情绪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内倾和外倾的图。
如图所示,从图上,我们就能够找到一个人的特质。比如,一些比较健谈的人,他们在情绪稳定性和外倾性格上的分数是比较高的,这样也就可以判断出这个人属于情绪稳定的外倾性性格;而如果一个人的表现比较被动,思维行动也比较缓慢,那么这个人就可能是情绪稳定的内倾性格。艾森克提出的特质层次论发表之后,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不过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艾森克的这一理论太过于抽象,没有具体的展示和表达。
心理学家著作
艾森克的主要著作有:《人格的生物学基础》、《人格的结构与测量》、《人格与个体差异》、《人格的维度》(1947)、《人格的科学研究》(1952)、《人的人格结构》(1953)、《政治心理学》(1954)、《焦虑与歇斯底里的动力学》(1957)、《变态心理学手册》(1960)、《弗洛伊德学说的实验研究》(1973)、《人格测量》(1976)、《性心理学》(1979)、《智力的模式》(1982)。
▲艾森克特质层次维度图
1937年,人格特质理论被奥尔波特提出后,经过艾森克和卡特尔等人的发展和研究,到了20世纪60年代,已经成为人格心理学派的主流。与此同时,由于人们对艾森克的特质层次说和卡特尔的16种特质理论说存有异议,于是又引出了人格五大因素模型理论。如下图所示。
艾森克将人格类型当作是某些特质的组织。艾森克提出的人格特质层次说,层次分明,使得人格有据可查,这也是心理学家一直难以解决的问题。而艾森克却很好地将人格特质和类型紧密联系起来,确定了人格特质和类型的关系,是心理学中的一大亮点,为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大五因素模型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