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除百病刮痧保健全书(彩图精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上篇 灸除百病——艾是祈求健康的一炷香

●艾灸疗法是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激发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从而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寒除湿、消肿散结、平肝降逆、补虚泻实、扶正祛邪、补中益气、回阳救逆及防病保健、延缓衰老、强身益寿的一种外治方法。

灸法以经络、脏腑理论为指导,“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因此灸法是针灸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法。

第一章 温通经络,“艾”到病除—走近神奇的艾灸

◎关于艾灸疗法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在出土的殷商甲骨文中有这样一个字:形象为一个人躺在床上,腹部安放着一撮草,很像用艾灸治病的示意。

古法今用,探秘绿色健康的艾灸疗法

1 艾灸疗法—最古老的中医疗法

艾灸疗法历史悠久。数千年来,历代医家和劳动人民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利用艾灸治疗疾病的临床经验,使灸疗逐步形成了系统理论。由于灸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其适应证又很广,疗效显著且无副作用,既可祛除疾病,又能强身健体,数千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艾灸疗法具体起源于何时已无证可考,但因其用火,所以可追溯到人类掌握和利用火的旧石器时代。火的使用让人们认识到,用火适当熏烤或烧灼身体的某些部位,可以减轻或治愈某些病痛。于是,远古的先民就采取用火烧灼身体固定部位的方法治疗疾病,灸法从此也就产生了。后来,又经过不断实践,人们最终选用既易点燃又有药理作用的艾草作为灸疗的主要材料,于是将这种方法称为艾灸。

关于艾灸疗法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在出土的殷商甲骨文中,有这样一个字:形象为一个人躺在床上,腹部安放着一撮草,很像用艾灸治病的示意。另外,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也记载了许多灸法,其中有“以艾裹,以艾灸癫者中颠,令烂而已”的说法。同一时期,《黄帝内经·灵枢·官能》中亦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记载。施灸主要用艾绒,《孟子·离娄》篇中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苟为不蓄,终身不得。”由此可见,在春秋战国时代,灸法已初具形态。

伴随着中医的发展,艾灸疗法也在不断完善。东汉医家张仲景,提出“阳证宜针,阴证宜灸”的见解。在《伤寒论》中,涉及灸法有关的内容12条,许多条文有“可火”、“不可火”的记载。三国时出现我国最早的灸疗专著—《曹氏灸经》,总结了秦汉以来灸法的经验。到两晋南北朝时期,灸法已被运用到预防疾病、健身强体等方面,而此时瓦甑灸的发明,为日后的器械灸打下了基础。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提出采用灸法预防传染病,治疗某些热性病,并开创了灸疗器械的运用;至唐代,灸法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并有了专业灸师;宋元时期灸法备受重视,国家医疗机构—太医局设针灸专科;北宋灸学著作《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详细地叙述了经络、腧穴等内容;王惟一制造了两具我国最早进行针灸研究的人体模型—铜人,这些对经穴的统一、针灸学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此时,人们还发明了利用毛茛叶、芥子泥、旱莲草、斑蝥等有刺激性药物贴敷穴位,使之发疱,进行天灸、自灸的方法。

◎灸法在对休克、心绞痛、骨髓炎、硬皮病、白癜风等疑难病症的防治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明代是针灸发展的高峰时期,《针灸大成》、《针灸大全》、《针灸聚英》等一批针灸著作相继问世。人们开始使用艾卷温热灸、桑枝灸、神针火灸、灯火灸、阳燧灸等灸法。后人将艾卷温热灸的艾绒中加进药物,发展成为雷火神针、太乙神针。

明末清初世乱纷纷,多数历朝名医编撰之典籍惨遭流落,针灸亦只在民间流传,至此灸法的发展进程遭受重大打击。时至清末,由于西方文化的流入,灸法陷入了停滞发展时期,但由于其简便安全,疗效卓著,在缺医少药的民间流传下来。

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中医热”、“针灸热”,艾灸疗法也随之复兴,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燎灸”、“火柴灸”、“硫磺灸”等新灸法,发明了电热仪等各种现代灸疗仪器。同时,灸法在对休克、心绞痛、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骨髓炎、硬皮病、白癜风等疑难病症的防治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艾灸还开始涉及减肥、美容等领域,备受医学界的注目。

艾灸疗法作为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也一直对世界医学有着深远影响,针灸先后传入朝鲜和日本,后又传入亚洲其他国家和欧洲。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我国的艾灸疗法作为解除患者病痛的治疗方法之一。作为我国的医学瑰宝,艾灸疗法也应走入寻常百姓家里,解除人们的病痛,造福于民。

2 灸除百病:用艾灸疗法祛病,既简单又有效

中医认为,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经络沟通了脏腑与体表,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系起来,并运行气血、调和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灸法就是在中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理论的指导下,运用辨证施治的原则,将艾绒或某些药物放置在体表穴位上烧灼、温熨,将艾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发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回阳固脱、消瘀散结等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艾叶辛、苦,温;无毒,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的功效。

《扁鹊心书》有云:“人于无病时常灸,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意思是说:人们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加人体抗病能力,以抵制病邪的侵袭。由于灸能益气温阳,而人身的阳气有“卫外而为固”的作用,若能使阳气保持常盛、正气充足,则病邪不易侵犯,身体就会健康。为什么艾灸会有这样的功效呢?原来,艾叶本身就是一种药,能宣理气血、温中逐冷、除湿开郁、生肌安胎、利阴气、暖子宫、杀蛔虫、灸百病,能通十二经气血,能回垂绝之元阳。用于内服治宫寒不孕、行经腹痛、崩漏带下;外用能灸治百病、强壮元阳、温通经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回阳救逆。

清代吴仪洛所著的《本草从新》中也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这句话是说艾绒制成的艾炷,能使热气内注、温煦气血、通达经络,并且艾灸一些具有补益强壮作用的穴位,能够达到扶正祛邪、强身保健的作用。

中医认为,艾灸的主要作用是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补气益血、协调脏腑,从而达到预防早衰、防治疾病的目的。中老年人多阳气衰退,应宜施艾灸起到补火助阳、振奋精神的作用。除此之外,艾灸疗法还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事实上,不仅古代中医学对艾灸的保健功效大加赞赏,现代科学研究也发现,艾叶中含有多种药物成分及强烈的挥发物质,燃烧时药力可透入人体。艾灸可以升高局部温度,提高局部气血流量,升高局部温度,缓解局部痉挛症状;艾灸可提高白细胞及淋巴细胞的活性,增强人体细胞及体液免疫能力;艾灸还可以刺激人体体液发生改变,有增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及胸腺细胞活力的作用;另外,艾灸还具有增加心脏搏动量、强心抗休克的作用。

3 艾灸疗法是集治病、寻病、养生为一体的妙方

艾灸是中医学中的一种防病治病、养生延寿的简便易行而又切实有效的方法。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之气不能着人。”清代吴亦鼎在《神灸经纶》中则说:“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人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下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由此可见艾灸既可治病,又可防病。

《名医别录》曰:“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本草从新》又指出:“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灸法所采用的艾叶药性偏温,为纯阳之品,加之艾火产生的热力,所以使得灸法具有独特的温煦阳气、温通气血、温经散寒之功效。施灸时产生的“药气”由表皮和呼吸被身体吸收后,能起到抗菌、抗病毒及杀灭微生物的作用,也就是古人常说的艾灸有直接“驱邪”的效应。此外,这种药气还具有安神、醒神、通窍的效用。

艾灸是通过经络体表直接给予人体温阳功效。艾灸生热,适量的热刺激施于适当的穴位便产生治病效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实证、热证、虚证、寒证在病体体表可以出现一些嗜热性。艾灸的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皮肤的代谢组织的代谢功能加强,促使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吸收。

◎艾灸可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

《黄帝内经》中指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体检对找到未病有帮助,但是体检并不是万能的。体检能查出血糖、血压高不高,骨密度是不是降低了,却查不出来体内是不是有寒邪或者暑湿等病邪。中医讲的“未病”,是找病因、找病邪,是把破坏健康的元凶找出来。中医认为,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穴位是纵行人体之上的经络的点,刺激任何一个部位都可以引起人体全身的反应,刺激穴位也能引起本经络的反应。经络是气血的通路,也是病邪的通路。艾灸治病是活用了其通经络的作用。

使用艾灸治疗疾病的人很多,但每个用过的人感觉都不一样。有的人感觉很明显,见效很快,有的人见效就很慢。灸感的强弱一般代表了经络的阻塞程度。有灸感、灸感强,说明自身的经络通畅,作用立竿见影;没有灸感也不是没有效果,而是表示经络中邪气瘀积严重,要点时间开瘀散阻,作用慢一些。在《备急灸法·骑竹马灸法》中有这样的记载:“灸罢二穴……其艾火即随流注先至尾闾,其热如蒸,又透两外肾,俱觉蒸热,移时复流足涌泉穴,自下而上,见见周遍一身。”可见灸感并非局限在施灸的部位,而是会沿着经络传导的。可以说,灸感是检验经络通畅程度的试金石,灸感的传导也可以认为是查找疾病的一种方式。哪条经络不通,病邪就在哪条经络里潜伏着。

人的抵抗力强,疾病就不易产生。艾灸通过对某些穴位如大椎、足三里、气海、关元等施灸,可以培扶人的正气,增强人防病治病的能力,而艾灸不同的穴位和部位可以产生不同的补益作用。无论是调节阴阳、调和气血,还是温通经络、扶正祛邪,艾灸对人体起到了一个直接的或间接的补益作用,尤其对于虚寒证,所起的补益作用尤为明显。正是这种温阳补益、调和气血的作用,帮助人们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4 只需灸一处,多种疾病即可消

用艾灸治疗疾病,花钱少、操作简单、效果好,对大多数常见病、慢性病和骨伤疼痛都有很好的疗效。而且艾灸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一个部位施灸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人身本来就是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不仅经络系统与其他各种系统和器官具有完整统一的互相依存与互为条件的整体性联系,而且经络体系本身也具有完整与统一的整体性关系。例如手足三阴经,除足厥阴经外其他各经均不上走头面,而在头面部疾病的治疗中,不仅手太阴经的太渊与列缺为常用穴位,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太阴脾经也可使感传至头面部,使艾灸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

◎督脉取穴艾灸疗法治疗头面疾病时,感传先在脊柱左侧上行,后又改在脊柱正中或右侧上行。

一般来说,同一疾病,同一穴位,用同法多次灸治,感传路径基本上会前后一致。不过,也有前后不一、出现改道或跨越的情况。如在督脉取穴采用艾灸疗法治疗头面疾病时,感传可以先在脊柱左侧上行,以后又改在脊柱正中或右侧上行;如取用中冲,第一次可能由本经前臂正中上行,第二次则可能跨入手太阴经上行;取用至阴,感传可以进入足少阳经;取用关冲,感传可以进入手太阳经。有时灸治一个穴位,即能激起经气在周身上下反复回传。故任取某经某穴,只要能对病患部位发生影响与作用,就可以由外经内脏的关系而趋赴于病灶,也可由表里衔接的关系而迂回于病灶,更可规律性地从身体的一侧越过中线而走向另一侧。

感传的定向传导,根据病变部位可以向着内、外、前、后、上、下、左、右等各个方向行进,同时更是为了要达到某一部位而不受内脏各个组织与器官的遮挡和阻隔,径行穿透而过。这种穿透作用,可能出现在前后互取感传横贯胸腹腔的众多病例中,或出现在感传的中途,忽然横贯肢体改道改经继续前进的病例中。

当然,这并不是说经络体系没有它自己的生理的正常途径,而是在病理影响下,生理的正常途径更可彼此延续、互相连贯,而体内的病变则是感传另辟新路和寻找捷径的缘故。经络的感传在全身上下反复周流与回传,表明经络自身的这种完整与统一的体系,这些都是穴位感传的整体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经穴体系与身体某种特殊的形态结构存在着特殊的关系。

当多次对某一穴位艾灸可激起经气向远处流行时,在到达指(趾)尖及顶心以后,仍由原路回传至灸处,再从灸处出发向全身反复周流,也可不回至灸处而向全身周流。经穴体系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是自然存在的,在病理情况下就更为鲜明而活跃。它和其他病理生理反应一样,也是一种适应防御和代偿机制。

◎经穴体系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是自然存在的,在病理情况下就更为鲜明而活跃。

因此,采用艾灸疗法灸治某一个穴位时,可以激起其所在经络及相关或相近经络的感传,通达诸经,使多种疾病得以消除。

5 艾灸疗法是相伴一生的良医

人身上的病,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外来的病,比如食物中毒、骨折、皮肤外伤等从外面得来的疾病,即所谓的“得病”;另一类是内生的疾病,即所谓的“生病”,大多是身体平衡失调,可能是由于脏器功能衰退,也可能是因为生活中的情绪压抑或工作学习紧张导致生活规律出现了问题而引发的。

内生疾病需要好好控制,使其向好的方向发展,否则,遇到天气变化等外界因素或者情绪波动等原因,就会引发真正“疾病”出现。这一类疾病可以称为“功能失调”,有些在现代医学中被确定为疾病,有些则属于“前疾病状态”。因此,我们应该在疾病还没露头的时候就把它控制住。艾灸疗法在中医疗法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它所治疗的大都是“内生疾病”。

身体阴阳失衡,艾灸疗法可以调整阴阳,控制机体向好的方向发展。灸在体表,对人体伤害较小。所谓“是药三分毒”,即表明药物对机体的干扰最严重。一般来说,对于前疾病状态而言,应当首先考虑使用灸疗。那么哪些属于前疾病状态呢?例如失眠、便秘、情绪不稳定、健忘、某些慢性或周期性的身体酸痛或乏力。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人们的身体也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出现了诸多疾病。在这些疾病中,慢性病越来越普遍,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侵蚀着人们的健康。西医治疗主要是针对疾病的症状,采用比如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等药物来消除人体目前所存在的各种症状,但是患有慢性病的患者通常伴随着比较复杂的症状,对于这些伴随症状往往没有合适的药物。慢性病所造成的虚弱体质,又为其他疾病的形成提供了温床,如果控制不好,难免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艾灸疗法在中医界作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最显著的优势就在于简便、对身体伤害小,也避免了吃药和手术的痛苦。而且艾灸疗法是可以由患者自己操作的医疗保健方法。灸法要见效果,重在疗效的积累。

每个人的体质都是不一样的,艾灸疗法的原理在于调理阴阳,使阴阳适度、身体平衡。平衡的意思是适度地调整体质,阳气不足的人可以通过灸法增补阳气,阴液不足的人也可以通过灸法滋阴。可谓:先天不足者,补其不足;先天有余者,泻其多余。

◎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艾灸疗法的原理在于调理阴阳,使阴阳适度、身体平衡。

关于人体阴阳失衡,最常见的莫过于人体随着衰老而出现的功能衰退,也就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一些身体问题,比如头晕、无力、消化不好、口渴、尿频、心绪不宁等。许多老年朋友有这些症状,但到医院检查却没有明确的疾病,不容易对症下药,实则有很多情况也不必用药。这些问题,可以当做疾病来进行治疗,也可以当做保健问题来对待。艾灸疗法的作用在于消除让人不舒服的症状,调理气血,减缓功能衰退的速度和程度,即所谓的延年益寿。

综上所述,艾灸疗法材料简单易寻,手法简单易行,可以由患者自己在家里进行简单的操作,且切实有效。对于常见失眠、疲劳、消化系统疾病、颈腰椎疼痛及老年人功能性衰退性疾病等,都可以采用艾灸疗法进行治疗。此外,艾灸疗法不仅可以用来治病防病,还可以用来调和气血、养生防老。所以说,它是人们相伴一生的良医。

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常用艾灸疗法

1 艾炷灸:艾叶苦辛,能回垂绝之阳

艾炷灸就是将艾炷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的方法。那么,艾炷又是什么呢?其实,艾炷就是把艾绒做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团。其制作方法也很简单:先将艾绒置于手心,用拇指搓紧,再放到平面桌上,以拇、食、中指捻转成上尖下圆底平的圆锥状。麦粒大者为小炷,黄豆大者为中炷,蚕豆大者为大炷。

在施灸时,每燃完一个艾炷,我们叫做一壮。施灸时的壮数多少、艾炷大小,可根据疾病的性质、病情的轻重、体质的强弱而定。根据不同的操作方式,艾炷灸可分为直接灸(着肤灸)和间接灸(隔物灸)两大类。一般而言,用于直接灸时,艾炷要小些;用于间接灸时,艾炷可大些。下面,我们为大家分别详细介绍:

◎艾炷灸可分为直接灸(着肤灸)和间接灸(隔物灸)两大类。

直接灸

即把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这是灸法中最基本、最主要且常用的一种灸法。古代医家均以此法为主,现代临床上也常用。根据对皮肤的刺激程度,直接灸又分为无化脓灸、发疱灸、化脓灸三种。

(1)无化脓灸。施灸时多用中、小艾炷。可在施灸穴位的皮肤上涂少许石蜡油或其他油剂,使艾炷易于固定,然后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用火点燃尖端。当患者有灼热感时,用镊子将艾炷夹去,再更换新艾炷施灸。灸治完毕后,可用油剂涂抹,以保护皮肤。此法适用于一般虚寒证及眩晕、皮肤病等。

(2)发疱灸。用小艾炷施灸。等艾火烧到皮肤,病人感到皮肤稍微灼痛时,再继续3~5秒钟,此时施灸处皮肤出现一块比艾炷略大的红晕,且有汗出,隔1~2小时就会发疱,不需挑破,任其自然吸收。如水疱较大,可用消过毒的毫针点刺数孔,放出液体,局部涂些紫药水即可。一般短期内留有色素沉着,不遗留瘢痕。此法适用于哮喘、肺结核、瘰疬和肝硬化腹水等。

(3)化脓灸。用小艾炷直接安放在穴位上施灸。施灸前要选择平整而舒适的体位,在相关穴位上涂些蒜汁后,安放艾炷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后方可除去艾灰,更换新炷再灸。每次换新炷时,需重新涂蒜汁。在施灸过程中,当艾燃烧近皮肤,患者感到灼痛时,可用手轻轻拍打施灸部位四周,以减轻疼痛。灸毕,可在施灸部位敷贴灸疮膏药(淡膏药)或一般膏药,封护灸疮,大约1周可化脓形成灸疮,化脓期每日换药1次,约5~6周结痂愈合,结痂脱落后遗留瘢痕。本法一般多用于四肢穴位,临床常用于治疗哮喘、慢性肠胃病、肺痨、瘰疬、痞块、癫痫、发育障碍等慢性疾病,以及皮肤溃疡日久不愈、痣、疣、鸡眼和局限难治的皮肤病,另对高血压、中风的防病保健也有较好作用。

◎化脓灸临床常用于治疗哮喘、慢性肠胃病、肺痨、瘰疬、痞块、癫痫、发育障碍等慢性疾病。

间接灸

即在艾炷与皮肤之间垫上某种药物而施灸,具有艾灸与药物的双重作用,加之本法火力温和,患者易于接受,故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科疾病。间接灸根据其衬隔物品的不同,可分为多种灸法。

(1)隔姜灸。用厚约0.3厘米的生姜一片,在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穴位上施灸,病人感觉灼热不可忍受时,可用镊子将姜片向上提起,衬一些纸片或干棉花,放下再灸,或用镊子将姜片提举稍离皮肤,灼热感缓解后重新放下再灸,直到局部皮肤潮红为止。此法简便,易于掌握,一般不会引起烫伤,可以根据病情反复施灸,对虚寒病症,如腹痛、泄泻、痛经、关节疼痛等,均有疗效。

(2)隔蒜灸。取新鲜独头大蒜,切成厚约0.3厘米的蒜片,用细针于中间穿刺数孔,放于穴位或患处,上置艾炷点燃施灸。艾炷如黄豆大,每灸4~5壮更换蒜片,每穴1次灸足7壮。也可取适量大蒜,捣成泥状,敷于穴上或患处,上置艾炷点燃灸之。本法适用于治疗痈、疽、疮、疖、蛇咬、蝎蜇等外伤疾患。

(3)隔盐灸。用于脐窝部(神阙穴)施灸。操作时用食盐填平脐孔,再放上姜片和艾炷施灸。若患者脐部凸起,可用水调面粉,搓成条状围在脐周,再将食盐放入面圈内隔姜施灸。本法对急性腹痛吐泻、痢疾、四肢厥冷和虚脱等证,具有回阳救逆之功。

(4)隔葱灸。把葱白切成厚0.3厘米的葱片,或把葱白捣如泥状敷于脐中及四周,或敷于患处,不要太厚,上置大艾炷施灸,一般灸治5~7壮,自觉内部温热舒适,以不觉灼痛为度。本法适用于虚脱、腹痛、尿闭、疝气及乳腺炎等。

(5)隔附子灸。取熟附子用水浸透后,切片厚约0.3厘米,中间用针穿刺数孔,放于穴位或患处,上置艾炷点燃灸之;或将附子切细研末,用黄酒调和做如1元硬币大、厚约0.4厘米的药饼,中间扎孔,放于穴位上置艾炷灸之。本法适用于各种阳虚病症,如阳痿、早泄、遗精以及疮疡久溃不敛或一些阴虚性病症。

(6)隔胡椒饼灸。取白胡椒末加适量面粉,用水调制成1元硬币大、厚约0.3厘米,中间按成凹陷的圆药饼,再取丁香、肉桂、麝香各等份,共研细末,用药末填平凹陷,放于施灸穴位,上置艾炷点燃,施灸5~7壮,以局部温热舒适为度。本法可治风寒湿痹、局部麻木不仁、胃寒呕吐及腹痛诸证,亦可用于治疗湿疹、顽癣等皮肤病。

◎隔胡椒饼灸可治风寒湿痹、局部麻木不仁、胃寒呕吐及腹痛诸证。

(7)隔鸡蛋灸。取鸡蛋1个,煮熟,对半切开,取半个(去蛋黄)盖于患处,于蛋壳上置艾炷,以局部感觉热痒为度。本法适用于发背、痈疽初起诸证。

(8)隔豆豉饼灸。取豆豉(或加花椒、生姜、青黛、葱白各等份)适量捣烂,用黄酒调制成直径2厘米、厚约0.3厘米的药饼,中间扎数孔,放在施灸穴位上置艾炷灸3~5壮。施灸中如豉饼被烧焦,可更换新饼再灸。本法适用于痈疽发背、顽疮恶疮、肿硬不溃或溃后不收口、疮面黯黑。

(9)隔黄土灸。以黄色黏土做成泥饼,中间扎数孔,贴于患处,上置艾炷灸之。本法适用于湿疹、白癣及其他因湿毒而致的皮肤病。

(10)隔巴豆饼灸。取不去油巴豆10粒(或加黄连末适量)研细末,加面粉少量,用水调制药饼放脐中,上置艾炷点燃施灸,也可与隔蒜灸合用,灸毕以温湿纱布擦净施灸处皮肤,避免药物刺激起瘢痕。本法适用于治疗食积、泄泻、腹痛、胸痛、小便不通等症,也可用于水肿和肥胖症。

以上为艾炷灸的几种常见灸法,除此之外尚有隔韭菜灸、隔甘遂灸、隔皂角灸、隔陈皮灸、隔蓖麻仁等多种,总之根据不同的病症采用不同的间隔物。

2 艾条灸:调整人体机能,提高身体抵抗力

艾条灸是目前人们最为常用的灸法,因其方便、安全、操作简单,最适于进行家庭自我保健和治疗。艾条灸又可分为无间隔物和有物衬垫两大类,前者一般称为艾条直接灸,后者称为艾条隔物灸。另外,艾条直接灸又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艾条隔物灸又分为按熨灸、隔核桃壳眼镜灸等。下面我们为大家分别介绍。

艾条直接灸

将艾条点燃后在穴位或病变部位进行熏灸的方法,又称艾卷灸法。根据艾条灸的操作方法,分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三种。

(1)温和灸。施灸者手持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在距皮肤3厘米左右的高度进行固定熏灸,使施灸部位温热而不灼痛,一般每处需灸5分钟左右。温和灸时,在距离上要由远渐近,以患者自觉能够承受为度,而当对小儿施行温和灸时,则应以小儿不会因疼痛而哭叫为度。也有用灸架将艾条固定于施灸处上方进行熏灸,可同时在多处进行灸治。本法有温经散寒、活血散结等作用,对于神志不清、局部知觉减退的患者及小儿施灸时,术者可将另一只手的食、中两指分置于施灸部位两侧,通过术者的手指感觉局部皮肤的受热程度,以便调节施灸距离,防止烫伤。进行温和灸时应注意周围环境的温凉度,以免因袒露身体而致伤风感冒。

◎温和灸是距皮肤3厘米左右的高度进行固定熏灸,使施灸部位温热而不灼痛。

(2)雀啄灸。施灸者手持点燃的艾条,在施灸穴位皮肤的上方约3厘米处,如鸟雀啄食一样做一上一下的活动熏灸,而不固定于一定的高度,一般每处熏灸3~5分钟。本法多用于昏厥急救及小儿疾病,作用上偏于泻法。注意向下活动时,不可使艾条触及皮肤,及时掸除烧完的灰烬,此外还应注意艾条移动速度不要过快或过慢,过快则达不到目的,过慢易造成局部灼伤及刺激不均,影响疗效。

(3)回旋灸。施灸者手持燃着的艾条,在施灸部位的上方约3厘米高度,大约在部位中心点往上,根据病变部位的形状做速度适宜的上下、左右往复移动或反复旋转熏灸,使局部3厘米范围内的皮肤温热而不灼痛。适用于呈线状或片状分布的风湿痹痛、神经麻痹等范围稍大的病症。

艾条隔物灸

即在使用艾条施灸时,在施灸部位垫上某种物质,以免造成灼伤或烫伤。艾条隔物灸分为按熨灸和隔核桃壳眼镜灸两种。

(1)按熨灸。在施灸的穴位或部位上预先铺垫6~7层棉布或绵纸,将用于按熨的药艾条“太乙神针”或“雷火针”点燃后,直接在施灸部位上趁热按熨;或用6~7层棉布包裹住艾火,直接按熨在施灸穴位或部位上。若火熄灭,再次点燃艾条,按熨。每次治疗时每穴按熨5~7次,也可同时多点燃几根艾条,交替使用,可保持火力的连续,使药力随火力持续不断地深入肌肤,加强治疗效果。

“太乙神针”和“雷火针”除配方不同外,其制作、使用方法和作用大致相同,都可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各种瘀证、痛证、虚证、瘘证,如附骨疽、闪挫肿痛等。

(2)隔核桃壳眼镜灸。用于治疗眼科疾病,如结膜炎、近视眼、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等。取半个去仁干核桃壳,放在菊花液中浸泡15分钟,用细铁丝支成一副能够套住核桃壳的眼镜框架,眼镜框架外用钢丝向内弯成一个高与长约2厘米的钩形。将浸泡过的核桃壳套在眼镜框上,钩上插一段长15厘米的艾条,点燃后在患者的眼睛上熏灸,灸1段为1壮,一般1次灸1~3壮。

◎隔核桃壳眼镜灸常用于治疗眼科疾病,如结膜炎、近视眼、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等。

除此之外,艾条施灸时还须注意以下几点:艾绒易燃,在施完艾条灸后务必将艾条熄灭,避免引起火灾,治疗完毕后可用一瓶口直径与艾条直径相等的玻璃瓶将艾条燃着的一端插入瓶口,隔绝空气,即可熄灭;艾条积灰过多时,则须离开人体,吹去灰后再灸,使用艾条灸法时,可准备一个烟灰缸,以便及时掸落燃尽的灰烬,避免烫伤;施灸时应注意火与皮肤的距离,切勿烧伤皮肤。如出现烫伤,起小水疱时,不必做任何处理,待水疱自行吸收即可。大水疱则用消毒注射针头刺破,放出液体,再涂上龙胆紫,外用消毒纱布固定即可。

3 温针灸:严防艾火脱落,谨防烧伤

温针灸,又称温针、针柄灸及烧针柄等,是一种艾灸与针刺相结合的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又需施灸的疾病。此法最早见于《伤寒论》,但具体方法不详。明代高武在《针灸聚英》中说:“近有为温针者,乃楚人之法。其法针于穴,以香白芷做圆饼,套针上,以艾蒸温之,多以取效。”近代已不用药饼承艾,在方法上也有一定改进。其适应证已不局限于以风湿疾患,现以偏于寒性的一类疾病为主,如骨关节病、肌肤冷痛及腹胀、便溏等。

温针灸流传已久,多年来江浙一带颇为盛行,现在全国各地都有人使用。此法有一举两得之妙,既达留针之目的,又加热于针柄,借针体而传入深部。其适应证很广,南方有些针灸医生,几乎每针必温,不扎白针(干针、冷针)。

施用温针灸时,应选用略粗的长柄针,一般在28号以下最好,长短适度,将针刺入穴位所在部位的肌肉深厚处,行针得气后,留针不动,针根以与表皮相距2~3厘米为宜,在针柄上插入一段长1~2厘米的艾条(或将艾绒捏在针柄上),使其下端距离皮肤约3厘米高。或点燃下端(温针补法)或点燃上端(温针泻法),或同时点燃两端(温针平补平泻法),使热力通过针体传入穴内,传导至经脉脏腑,用以治疗寒滞经脉、气血痹阻一类疾病。

施灸中如果不热,可将艾条(或艾绒)放得靠下一些,过热觉痛时,可将艾条(或艾绒)向上提一些,以觉温热而不灼痛为度。每次可烧3~5壮或更多。此法方便易行,但必须小心防止折针,因烧过多次之后,针最易从针根部位折断。此外,采用本法施灸时,应防止烫伤皮肤或烧坏衣物。当艾绒或艾条段燃尽后,还有一些余火,此时最易脱落造成烫伤或烧坏病人的衣物。可在施灸穴位周围垫上厚纸片,以防止烫伤或烧伤的发生。

近年,采用帽状艾炷行温针灸的方法也比较盛行。帽状艾炷的主要成分为艾叶炭,类似无烟灸条,其长度为2厘米,直径1厘米,一端有小孔,点燃后可插于针柄上,燃烧时间为30分钟。因其外形像小帽,可戴于毫针上,故又称帽炷灸。帽炷温针灸既无烟,不会污染空气,同时,它的作用时间又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温针灸法。

电子温针灸是利用电热作用来替代艾炷、艾条使毫针发热行温针灸治疗疾病的一种灸法。施灸时,用毫针刺进预先选好的穴位或患处,施行手法得气后接通温针治疗机,每次灸治15~30分钟。适用于治疗颈椎病、骨质增生、关节痛、肩凝症、心痛偏瘫、下肢痹痛、哮喘、少腹痛、不孕症等。

◎电子温针灸适用于治疗颈椎病、骨质增生、关节痛、肩凝症、哮喘、少腹痛、不孕症等。

4 天灸:灸除“内”毒,一身轻松

天灸,近人称之为药物发疱灸,是用一些对皮肤有刺激性、能引起发疱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的一种无热源灸法。敷药后能使局部皮肤潮红、充血,甚至引起疱如火燎,故称灸。天灸所用药物大多是单味中药,但也有用复方的。常用的有毛茛、大蒜、斑蝥、白芥子、巴豆、细辛、吴萸、甘遂、天南星、蓖麻子等数十种。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天灸方法:

(1)毛茛叶灸:将鲜毛茛叶适量捣烂,敷贴于穴位或患处。初时皮肤有热辣感,继而局部潮红、充血,稍后出现水疱。敷灸时间约为1~2小时。发疱后局部遗留色素沉着,以后可自行消退。常用于治疗疟疾(敷贴寸口、内关、大椎)、寒痹(敷贴局部)、急性结腹炎(与食盐和捣,敷于少商、合谷)等。

(2)斑蝥灸:施灸时先取一块胶布,中间剪一黄豆大圆孔,将胶布贴于穴位上,以暴露施灸穴位并保护周围皮肤,然后取斑蝥末适量(或以甘油调和)置孔中,上面再用胶布固定,灸至局部发疱为度。或用95%酒精浸泡斑蝥10日后,取药液涂抹患处。适用于顽癣、银屑病、神经性皮炎、麻痹、胃痛、黄疸等。孕妇忌用。

◎斑蝥灸适用于顽癣、银屑病、神经性皮炎、麻痹、胃痛、黄疸等。孕妇忌用。

(3)白芥子灸:取白芥子末5~10克,用水或醋调为糊状,敷贴穴位上,再以油纸覆盖,胶布固定;或取白芥子末1克,置于直径3厘米的圆形胶布中央,直接贴在穴位上。敷灸2~4小时,以局部充血、潮红或皮肤起疱为度。可用于治疗关节痹痛、肺结核、口眼歪斜等。现在,临床常用复方白芥子敷灸(冬病夏治哮喘膏)治疗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炎。取白芥子、延胡索各21克,甘遂、细辛各12克,共研细末(为1人3次用量)。在夏季伏天施灸时,每次取药末1/3量用生姜汁调如糊膏状,并加麝香少许,分摊于6块直径3厘米的油纸上,分别敷于肺俞、心俞、膈俞处,用胶布固定,每次敷灸4~6小时。从初伏开始,每伏(10日)各敷灸1次,每年敷灸3次,连续治疗3年。

(4)旱莲草灸:取鲜旱莲草捣烂敷于大椎穴上,胶布固定。灸1~4小时,以局部皮肤充血潮红或起疱为度。可治疗疟疾。

(5)蒜泥灸:取紫皮大蒜适量,捣烂敷涌泉穴治疗咯血、吐血;敷合谷穴治疗扁桃体炎,敷鱼际穴治疗喉痹。一般敷灸1~3小时,以局部皮肤发痒、潮红或起疱为度。

(6)天南星灸:取天南星末适量,以生姜汁调成糊状,敷于颊车、颧髎穴,上用油纸覆盖,胶布固定。可治疗面瘫,左㖞贴右,右㖞贴左。

(7)威灵仙灸:取威灵仙嫩叶捣烂,加入少许红糖拌匀,敷贴足三里穴可治痔疮下血;敷贴身柱穴可治麦粒肿、结膜炎;涂擦还可治疗疥癣、神经性皮炎、痣、疣等。敷贴后如局部出现蚁爬感,应将药去除,以起疱为度,避免过度刺激。

(8)蓖麻仁灸:取蓖麻仁捣烂敷于涌泉穴,可治滞产及包衣不下;敷贴百会穴,可治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敷贴患侧颊车、下关、地仓,可治面瘫。

(9)细辛灸:取细辛末适量,用陈醋调敷于涌泉穴或神阙穴可治疗小儿口疮。

(10)吴茱萸灸:取吴茱萸末适量,用陈醋调敷涌泉穴可治高血压、口腔溃疡、小儿水肿。如加入黄连亦可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11)甘遂灸:取甘遂末少量敷贴肺俞穴治疗哮喘;敷贴大椎穴治疗疟疾;敷贴中极穴治疗尿潴留。也可以在甘遂中加入适量的面粉,用温开水调成糊状,敷贴在穴位上,再用油纸覆盖,胶布固定。

(12)马钱子灸:将适量马钱子切片或研成细末,敷贴颊车、地仓穴,可治疗面瘫。

(13)食盐灸:取细净食盐炒热待温,纳满脐窝,再取麸皮适量,加醋炒热,装入布袋放在脐部盐上敷灸,用来治疗脱证。

(14)半夏灸:取生半夏、葱白各等份,共捣烂如膏,敷贴患处,或制成栓剂塞入患侧鼻孔,每次30分钟,每天2次,可治疗急性乳痈。

(15)荆芥穗灸:取荆芥穗切碎炒热,然后装入布袋内敷灸患处,可治疗荨麻疹。

此外,还有葱白灸、巴豆霜灸、小茴香灸、芫花灸、鸦胆子灸、生附子灸、生姜灸、乌梅灸、五倍子灸、桃仁灸、川芎灸、透骨草灸、山楂灸、薄荷叶灸、蓖麻柄灸、丁桂散灸、椒豉膏灸、白胡椒丸灸、车桂散灸、桂术灸、鹅透膏灸、复方公丁香灸等。

5 熨灸:活血化瘀,扶阳正气

熨灸是使用一些中药及其他传热的物体,加热后不用包裹,直接或间接地放在穴位或患处皮肤上,做来回往返或旋转移动行熨烫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熨灸通过使特定部位皮肤受热或借助热力逼药气进入体内,起到温经散寒、疏通经脉、调和气血、活血化瘀、祛邪止痛等作用。

◎熨灸能起到温经散寒、疏通经脉、调和气血、活血化瘀、祛邪止痛等作用。

根据取热方式可分为直接和间接熨两种。直接熨是将温热的物体直接放在穴位或患处的皮肤上熨烫,包括将药物等材料煨炒温热后直接熨在皮肤上,或煨热的石块及砖块、盛火的熨斗、贮入热水的铜器等在皮肤上直接温灸;间接熨是将温热物体先烫熨药物或盛有药物的布帛上,借助温热的作用使药力透入皮肤、经络之内。例如《千金要方》说:“治风头痛,虽重绵厚帛,不能御风寒者。艾叶揉如绵,用帛夹住,包头上,用熨斗熨艾,热气入内,良久即愈。”

根据所用的材料可分为药熨、盐熨、砖土熨、水熨、酒熨、烙铁熨、热砂熨等。

(1)药熨:将配好的药物加热后装入药袋,温熨患处,借温热烫熨使药物透入皮肤经络以发挥治疗作用。熨烫时间随病情而定,一般为20~60分钟。

(2)盐熨:取纯净大粒盐适量炒热,用布包趁热熨烫患处,加入适量药末同炒热熨烫亦可,热力下降后,可炒热再熨,时间同药熨。

◎据所用的材料可分为药熨、盐熨、砖土熨、水熨、酒熨、烙铁熨、热砂熨等。

(3)葱熨:用葱白适量,捣烂制成饼状,置于需熨部位上,再以盛火的熨斗在葱饼上反复熨烫。也可将葱白炒热,用纱布包起,放于需熨部位进行熨灸。本法适用于小便不通、痈肿、跌打仆伤、阳脱、结胸等证。例如,《景岳全书》中关于治疝说:“以葱白为一束,去须叶切为寸厚,葱饼烘热,置脐上,仍以熨斗熨之,尤便而妙。”

(4)姜熨:将生姜捣烂炒热,温熨胸腹部。临床上常配合葱白同用,适用于胸膈痞闷等症。也有用干姜配合其他药物的,如《保幼新编》中说:“小儿吐泻……或以白芷干姜为末,蜜丸置脐中,以绢敷定,用热鞋底时时熨之。”

(5)砖土熨:取大小适中的青砖(或红砖)2块,放在炉火上烧至烫手,用厚布包好,或取适量灶心土煨热装入布袋,并在治疗部位铺3~5层棉布,趁热在上面熨烫,热力降低后再换一块,反复多次,熨烫20~60分钟。

(6)水熨:用烫壶、烫瓶或热水袋盛贮热水温熨患处,也可用毛巾浸热水拧干后熨烫患处。有活血散结、消肿止痛的作用,临床广泛用于血瘀肿痛。

(7)酒熨:将60~65度的白酒置酒壶烫热后,用纱布蘸热酒熨摩患处。用于气郁不舒、胸膈胀闷、局部红肿等证。

(8)烙铁熨:将烙铁烧热,待温后反复熨帖患处,一般适用于疖子疮疡。治疗腰背痛及疟疾时可熨帖背部;治疗眼部疾患则熨眼睑近处。

(9)热砂熨:取些干净的砂粒炒热用布包裹,趁热反复熨帖腹部以治疗腹泻等。

(10)蛋熨:《良方集腋》说:“凡阴证将死,而胸前微有热者,法用鸡蛋十数个煮熟,将平者一头略去壳,开一圆孔,先将麝香少许安脐内,将鸡蛋对合脐上,稍冷又换一热蛋,须备数人将病者按住,恐蛋至六七枚时,病人要回阳发躁耳,换蛋至十余枚,其病乃愈。”

熨灸临床应用广泛,内、外、妇、儿科等均有其适应证。大凡寒侵入经络脏腑,或素体阳虚、气血不和而致的病症,如风寒湿痹、跌仆扭挫等,均可选用,但高热、急性炎症等实热证,以及肿痛、局部皮肤溃烂、急性出血证等应忌用。

6 非艾灸法:与艾灸疗法的异曲同工之妙

所谓“非艾灸法”,就是利用艾绒以外的物质作为施灸材料(如灯心草、香烟、线香、火柴、电吹风、电熨斗、电热毯、黄蜡等)来进行灸治的方法。通常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1)灯草灸:又名灯火灸、打灯火。是用灯心草蘸麻油点燃后,快速接触穴位淬灸的方法。施灸时,将点燃的灯心草迅速接触穴位,即可听到“啪”的爆响声,然后迅速离开,如无响声,应重复施灸1次。灸后皮肤有一发黄点或起小疱,应保持清洁,防止感染。本法多用于小儿惊风、流行性腮腺炎、腹泻、麻疹、喉蛾、痧胀、脐风等急性病症,也可用于胃痛、腹痛。

◎灯草灸多用于小儿惊风、流行性腮腺炎、腹泻、麻疹、喉蛾、痧胀、脐风等急性病症。

(2)桑枝灸:是将桑枝点燃后,用炭火在疮口上施灸以治疗疮疡的一种灸法。施灸时取干桑枝条(或桑柴条)点燃,然后吹灭火焰,用炭火灸患处。此法具有解毒止痛、消肿散瘀、助阳生肌的作用。疮疡未溃者,用之能拔毒止痛,已溃者,可补接阳气,去腐生肌。应用于疮疡肿毒、顽疮、臃疮、流注。

(3)桃枝灸:是用干桃枝蘸麻油点燃,吹灭火焰,趁热施灸的一种方法。操作方法同雷火神针法。适用于风寒湿痹、心腹冷痛及阴疽等。

(4)火柴灸:是将火柴擦燃后按在穴位上灸治的一种方法。施灸时将火柴擦燃,待燃至中段去掉火柴头部,对准穴位迅速淬灸。适用于痄腮、乳蛾、麻疹、吐泻等。

(5)烟草灸:用香烟代替艾条施灸的一种灸法。可按艾条温和灸的方法操作。适用于风寒湿痹、寒性痛经、冻疮等。

◎烟草灸是用香烟代替艾条施灸的一种灸法,适用于风寒湿痹、寒性痛经、冻疮等。

(6)麻叶灸:是用大麻叶和花捣碎做炷,类似艾炷灸的一种灸法。有消肿散结、生肌敛疮的作用,适用于瘰疬、痪管等。

(7)竹茹灸:是用竹茹做炷代替艾绒施灸的一种灸法。有解毒消肿止痛作用,适用痈疽疔毒、蛇咬伤等。

(8)线香灸:是用线香点燃后,快速按在穴位上淬灸的一种灸法,亦可按艾条温和灸法操作。适用于哮喘、肝硬化腹水、毛囊炎等。

(9)硫黄灸:是用硫黄作施灸材料的一种灸法。施灸时,取硫黄一块(随疮口大小)置患处,另取硫黄少许于火上烧着,用其点燃疮口上的硫磺,以脓水干为度。适用于顽固性溃疡或已成瘘管者。

(10)黄蜡灸:是将黄蜡烤热熔化,用以施灸的方法。施灸时,先用面团将患处围成约2厘米高一圆圈,圈外周围铺数层棉布,避免烘烤正常皮肤,圈内放优质黄蜡片约1厘米厚,用铜勺(或铁勺)盛炭火在蜡上烘烤,使之熔化,待患者皮肤有热痛感即可。本法近似于近代蜡疗,可以代替。有拔毒消肿作用,适用于风寒湿痹、无名肿毒、痈疖等。

(11)药锭灸:又称药片灸,是将多种药物研末与硫磺熔化在一起,制成药锭放在穴位上,点燃施灸的一种灸法。因药锭药物组成不同,临床适应证也不同。如香硫饼适用于寒湿气;阳燧锭适用于痈疽流注、经久不消、内溃不痛;敷苦丹适用于风痹、跌仆、小儿搐搦、口眼㖞斜及妇人心腹痞块疼痛等。

(12)药捻灸:是用多种药物粉末制成药捻以施灸的一种灸法。如“蓬莱火”(牛黄、雄黄、乳香、没药、丁香、火硝、麝香各等份,或去牛黄加硼砂、草乌)。施灸时,取药捻0.5~1厘米,用糨糊粘于患处或穴位上,点燃灸之。适用于风痹、水肿、脘腹胀满等。

(13)穴位药熏灸:是利用药液蒸汽喷患处或穴位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灸法。如利用补中益气汤熏灸治疗久痢体虚血崩、脱肛。临床可因药物的不同,适应证也不一样。

近代有人利用药熏器械喷熏施灸治疗顽痹症。常用药液蒸汽灸有:

①姜椒蒸汽灸。生姜、辣椒各等份,水煎后用蒸汽熏灸患处,可治冻疮。

②葱白蒸汽灸。葱白500克,蒲公英60克,牙皂15克,水煎用蒸汽熏灸患部,可治疗乳痈未化脓。

③荆防蒸汽灸。荆芥、防风、艾叶、去皮大蒜各等份,水煎用蒸汽熏灸患部,可治疗风湿痹痛、关节痛、腰腿痛等证。

④侧柏叶蒸汽灸。鲜侧柏叶300克,水煎熏灸患部,可治疗鹅掌风。

⑤海桐皮蒸汽灸。海桐皮、透骨草各30克,当归18克,川芎、白芷、丹皮各12克,乳香、没药、川椒、红花、甘草、威灵仙各9克,水煎利用蒸汽熏灸患处,可治疗骨结核。

⑥枸杞根蒸汽灸。枸杞根适量,可治疗痔疮。

⑦五倍子蒸汽灸。五倍子250克,白矾10克,水煎用蒸汽坐熏,可治疗脱肛。

⑧乌梅蒸汽灸。乌梅60克,五味子、石榴皮各10克,水煎用蒸汽坐熏,可治疗阴挺。

⑨地肤子蒸汽灸。地肤子、蛇床子各30克,白鲜皮、苦参各15克,川椒9克,白矾3克,水煎用蒸汽熏灸患处,可治疗湿疹。

⑩巴豆蒸汽灸。巴豆5~15粒,用60度白酒250毫升煮沸,趁热用蒸汽熏劳宫穴,可治疗口眼㖞斜。

(14)铝灸:是利用中药和化学合成物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温热的一种灸法。施灸时,将治疗某种疾病的中药末100克,同升汞、花椒面各20克,氯化钠10克,按1∶5的比例加水和甘油混合调制成软膏,涂于一定规格的铝纸上,敷贴于施灸部位。由于化学反应引起铝氧化而产热,使施灸部位出现温热或灼烫的感觉,这种治疗方法就称铝灸。适用于治疗风寒湿痹、风寒咳嗽、肺虚气喘证、脾胃虚弱证、月经不调等。

(15)电热灸:利用电热作热源的一种施灸方法。施灸时,用电灸器接通电源后,调到合适温度在施灸部位熨灸,每次10~15分钟。适用于风寒湿痹、寒凝腹痛、泄泻等。

细节决定健康:灸疗的禁忌及其适应证

1 艾灸疗法的作用原理与功用

艾灸疗法是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对人体可起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作用。“灸”字,《说文解字》作“灼”字解释,是灼体疗法的意思。艾是最常用的灸用燃料。

《本草纲目》中记载:“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苛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艾叶除了具有易得、易燃的特点外,还具有显著的药物效应。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自由基清除作用。虽然在灸治过程中艾叶进行了燃烧,但药性犹存,其药性可通过体表穴位进入体内,渗透诸经,起到治疗作用;又可通过呼吸进入机体,起到扶正祛邪、通经活络、醒脑安神的作用;对位于体表的外邪还可直接杀灭,从而起到治疗皮部病变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艾灸是通过经络体表直接给予人体优良的温阳功效。在施灸过程中,患者会无一例外地感觉舒适。现代研究证实,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

经络腧穴是艾灸施术的部位,灸法防治疾病的“综合效应”,是由艾灸理化作用和经穴特殊作用的有机结合而产生的。艾灸的药性作用和热作用只有作用于经络腧穴,才能起到全身治疗作用。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艾灸时产生的热恰到好处,更是一种良性治疗因子,这种因子作用于腧穴,具有特别的亲和力。艾火的热力不仅影响穴位表层,还特别能通过腧穴深入体内,影响经气,深透筋骨、脏腑以至全身,发挥整体调节作用,而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利用艾灸作用于关元穴有回阳救逆的作用;艾灸作用于百会穴有升阳举陷的作用。

◎艾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经络腧穴是艾灸施术的部位。

经穴是灸法作用的内因,而艾灸产生的药性和热是灸法作用的外因。内、外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共同发挥灸法防治疾病的“综合效应”。艾灸的药化物质,通过穴位皮肤进入腧穴后,完全可能通过此途径到达病位和全身,并较快地起到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艾灸的作用是由艾灸燃烧时的物理因子和药化因子,与腧穴的特殊作用、经络的特殊途径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综合效应”,各种因素互相影响、互相补充、共同发挥整体治疗的作用。经络腧穴对机体的调节是灸法作用的内因,艾灸时艾的燃烧和所隔药物是灸法作用的外因,两者缺一不可。

2 艾炷、艾条、药条的制作

吴亦鼎在《神灸经论》中说:“凡物多用新鲜,惟艾取陈久者良。以艾性纯阳,新者气味辛烈,用以灸病,恐伤血脉。故必随时收蓄、风干、净去尘垢,捣成熟艾,待三年之后,燥气解,性温和,方可取用。”艾叶制成艾绒以后,还要经过进一步加工,即制成艾炷、艾条、艾饼等,才能用于灸疗。下面,我们就分别介绍一下艾炷、艾条、药条的制作方法。

艾炷的制作

艾炷就是用艾绒制成下面钝、上面尖,呈圆锥形的艾团,以便于安放,并使火力逐渐由弱至强。制作艾炷的传统方法是用手捏,边捏边旋转,捏紧即成,应尽量做得紧实。这样,在燃烧时火力会逐渐加强,透达深部,效果较好。

《名堂上经》云:“艾炷以小筋头作,如期病脉粗细,状如细线,但令当脉灸之,雀粪大者,亦能愈矣。”《名堂下经》又云:“凡灸炷欲下广三分,若不三分则火气不达,病不能愈。”这两段话是说,艾炷的大小应该根据病情和施灸部位而定。艾炷小如小麦粒、雀粪者,多用于头部及四肢部位;艾炷如黄豆大小或半截枣核大小,多用于胸腹部及背部;炷如半截橄榄或筷头大小,多用于胸腹和腰背部。此外,用于直接灸,必须用极细的艾绒,搓得如麦粒大,做成上尖底平的圆锥形,直接放在穴位上燃烧;用于间接灸法,可用较粗的艾绒,做成蚕豆或黄豆大、上尖下平的艾炷,放在姜片、蒜片或药饼上点燃;用于温针灸法,则做成既圆又紧、大小及形状如枣核样的艾炷,缠绕针柄上燃烧。

除了手工制作,还可以用艾炷器制作艾炷。艾炷器中,铸有圆锥形空洞,洞下留有一小孔,将艾绒放入艾炷器的空洞中,另准备一支下端适于压入洞孔的圆棒,将艾绒压紧,制成圆锥形小体,待各洞都塞满艾绒后,翻转艾炷器,用细铁丝或细棍顺洞下小孔顶出艾炷。现代艾炷的制作,可用机器大规模生产,艾绒细致而紧密。为加工方便,炷形有的改为小圆柱,但用法和功效同前。

艾条的制作

艾条是将艾绒放在纸中,搓成如香烟状的细长圆柱形即成。艾条分为纯艾条和药艾条两种。这里先讲纯艾条的制作。

普通艾条是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的薄绵纸(桑皮纸、麻纸亦可)上,像卷烟一样将其卷成直径约1.5厘米的圆柱形,卷得越紧越好。外面再用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裹上,用鸡蛋清、胶水或糨糊将其封好,在纸皮上印上分寸,作为施灸的标准。将卷好的艾条阴干或晒干即成。

药条的制作

◎肉桂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之功效。

在制作艾条时,除放入艾绒外,还在艾绒中掺入药物细末的,也称“药条”。一般加入艾绒中的药物有:肉桂、干姜、丁香、木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乳香、没药、川椒等,也有加入麝香、沉香、松香、硫磺、穿山甲、皂角刺、细辛、桂枝、川芎、羌活、杜仲、枳壳、茵陈、巴豆、川乌、斑蝥、全蝎、桃树皮等药的。将需加入的药物等份研成细末,每支艾条内加入药末6克。

药条的种类很多,因药条疗效较好,故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现代有人利用其他材料做成“无烟艾条”或“微烟艾条”,施灸时不出现烟雾,有它一定的优点,值得进一步研究。这种药条的处方是:艾绒500克,甘松30克,白芷、细辛、羌活各6克,金粉(或铝粉)40克。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

3 热证也可使用艾灸疗法治疗

艾灸疗法是借助于艾叶的辛温和燃艾灸火的热力透入肌肤,以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等作用的。艾灸疗法的适用范围一般以寒证、阴证、阳虚证及慢性久病为主。

对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气喘等,采用艾灸疗法可以起到疏风散寒、止咳平喘的作用;对于寒凝血滞、经络闭阻引起的风寒湿痹、腹痛、痛经、闭经等各种病症,用艾灸疗法可以温经散寒、行气活血、宣痹止痛;对于外科疮疡、乳痈、疖肿未化脓者及各种痛证,用艾灸疗法灸治,可拔毒泻热、消瘀散结、活血止痛;对于疮疡久溃不愈,艾灸疗法还有促进愈合、生肌长肉的作用;对于气滞积聚造成的小儿疳积等证,采用艾灸疗法可以通滞散积;对于气逆上冲,肝阳上亢等引起的病症,灸涌泉可镇逆下气,灸足三里、绝骨可以引气下行,同时还可以预防中风的发作;对于中焦虚寒引起的呕吐、腹痛、腹泻等证的出现,艾灸可以起到温经散寒的作用;对于气虚下陷引起的胃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崩漏等证,采用艾灸疗法可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久泻久痢、遗精早泄、阳痿遗尿、老人阳衰多尿等证多由脾肾阳虚引起,艾灸可以起到温补脾肾的作用;日常生活中经常灸丹田、足三里等穴位,可以起到预防疾病、保健强身的作用。

◎艾灸疗法的适用范围一般以寒证、阴证、阳虚证及慢性久病为主。

热证是否可以采用艾灸疗法进行治疗?对于这个问题,历代医家一直持有不同的意见。一些医家认为热证、阴虚有内热证不能用灸法。灸法是借火治病,如果灸治不当,就会引起火邪内攻、灼耗阴血,对于实热证、阴虚发热的患者,一般不适宜灸治。此外,阴血阳亢、邪热内炽、外感或阴虚内热病症,均不属灸法适应证范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提出:“微数之脉,慎不可灸……火力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圣济总录》中也指出:“若夫阳病灸之,则为大逆。”

而另一些医家则认为热证、阴虚内热证可以使用艾灸疗法进行治疗。例如《灵枢·痈疽篇》云:“痈发于胁,名曰败疵。败疵者,女子病也,灸之。”《千金要方》中也记载:“小肠热满,灸阴都,随年壮。”此外,还有唐代崔知悌所著的《骨蒸病灸方》,书中详细地记载了骨蒸劳热病的灸法治疗。后世医家在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中认识到,内伤、外感、外科痈疽、疮疡及皮肤科等出现的热性病证中,某些热证是可以采用艾灸疗法进行治疗的,且疗效显著。用艾条温和灸灸大椎穴来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

艾灸疗法不仅可以退热,还具有消炎的作用。现代医学中所指的炎症,尤其是急性炎症,在中医里被称为阳热、实证。大量的试验证实,在使用艾灸疗法后,外周组织的白细胞数量增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及机体的免疫能力提高。

◎艾灸疗法不仅可以退热,还具有消炎的作用。尤其是急性炎症,在中医里被称为阳热、实证。

热证可灸虽然已经在大量的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中得到证实,但必须在辨证施灸的前提下,正确地掌握灸的补泻方法和灸量的选择,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中医讲“若夫热症可以用热者,一则得热则行也,一则以热能引热,使热外出也,即从治之法”。因此,临床治疗热性病症时,采用艾灸的泻法,其意就在于此。

4 灸法也有补泻之分

补虚是辅助人体的正气,增强脏腑器官的功能,补益人体的阴阳气血以抗御疾病。泻实就是驱除邪气,以利于正气的恢复。灸疗的“补虚”与“泻实”,是通过艾灸的方法激发机体本身的调节功能,从而产生补泻的作用,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艾灸补泻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素问·调经论》说:“百病之生,皆有虚实,而补泻行焉。”针对病情虚实,应施以不同操作方法来进行艾灸的补与泻。病既有虚实,则应施补泻,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没有补泻,就不能调整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盛衰,使之恢复正常。所以说,艾灸补泻法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的重要治疗手段。

灸法的补泻一般可分以下几种:

艾炷灸的补泻

正如《灵枢·背俞》说:“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黄帝内经·太素》谓“傅”,杨上善注解说:“吹令热入以攻其病,故曰泻也。傅音付,以手拥傅其艾吹之,使火不散叶。”《丹溪心法·拾遗杂论》说:“灸法有补泻火,若补火,艾焫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扫除之。”古代灸法多指艾炷灸,这就是说,补法施灸,将艾炷点燃,不吹其火,待其徐徐燃尽自灭,这样火力微缓而温和,且时间较长,壮数较多,热力缓缓透入深层,以补虚扶羸、温阳起陷。灸治完毕后再用手按一会儿施灸穴位,使真气聚而不散。而泻法施灸,将艾炷点燃后,用口速吹旺其火,促其快燃,火力较猛,快燃快灭,当病人感觉局部烧烫时,迅速更换艾炷再灸,灸治时间较短,壮数较少,灸毕不按其穴,即开其穴而邪气可散。

艾条灸的补泻

根据艾炷灸的补泻手法推知。艾条灸的补法为:点燃艾条后,不吹旺艾火,等待它缓慢地燃烧,像温和灸法样施灸,使火力缓缓透入深层,灸治完毕后用手按住施灸穴位,再移开艾条,使真气聚而不散。艾条灸的泻法为:点燃艾条后,用嘴不断吹旺艾火,像温和灸法样施灸(或像雀啄灸法样施灸),火力较猛,艾条燃烧速度快,施灸完毕后不按其穴,移开艾条即可。

近代针灸家朱琏又从施灸时间长短的角度提出了一种灸治手法,主要分抑制法和兴奋法。

抑制法(强刺激法):用艾条温和灸或回旋灸,每穴每次灸10分钟以上,特殊需要时可灸几十分钟,主要作用是镇静、缓解、制止,促进正常的抑制作用。

兴奋法(弱刺激法):主要用雀啄灸,每次每穴灸半分钟至2分钟,约30~50次;或用温和灸、回旋灸,时间3~5分钟,主要作用是促进生理机能、解除过度抑制、引起正常兴奋的作用。

在具体施灸时,补法与泻法也应根据具体情况来使用:

根据辨证选取部位、经络、穴位、时间,补虚泻实

◎选用不同的部位、经络、穴位、时间等,可以起到补虚泻实、调和气血的目的。

根据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八纲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按照灸法治疗的基本规律,选用不同的部位、经络、穴位、时间等,以起到补虚泻实、调和气血的目的。如雀啄灸或蒜泥灸敷灸涌泉穴,治疗鼻衄、咯血等,可起滋阴泻火的作用;用温和灸或蓖麻仁敷灸百会穴,治疗胃缓、阴挺、脱肛等,均能起到补气固脱的作用。

根据病种、病症、辨证,选用灸治方法以补泻

根据病种、病型、辨证的不同,选用不同的灸治方法以达到补泻的目的。如急性病选用着肤灸、雀啄灸;慢性病选用温和灸、回旋灸和温针灸等。隔物灸和敷灸中所用药物,均按药物的性味、功效、主治等予以选用,如甘遂灸用以逐水泄水,附子饼灸用以补虚助阳。

隔物灸与其他药物灸法的补泻主要根据所采用药物的性味、功能、主治等予以选用。选用偏重于泻的药物,就起到泻的作用,如甘遂灸多用于逐水泄水;豆豉饼隔物灸则多用于散泻毒邪。选择偏重于补的药物施灸,就起到补的作用,如附子饼隔物灸则多用于补虚助阳;蓖麻仁敷灸百会穴,治疗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皆能起到补气固脱的作用。

5 艾灸的取穴原则与配穴方法

只有依据经验、经络穴位理论,再结合临床实践,才能合理地选取适当的穴位,为正确施灸打下基础。采用灸法时,施灸穴位的选择,是以阴阳、脏腑、经络和气血等学说为依据的,其基本原则是“循经取穴”。在“循经取穴”的原则下,同时要结合病症反应局部取穴或对症取穴。这是灸法取穴的基本规则,可以单独使用或结合运用。

(1)循经取穴:是以经络理论为依据的取穴方法。某一经络或脏腑有病,就选该经脉或所病脏腑本经取穴施灸,也可取表里经、同名经或其他经络的腧穴配合使用。例如胃痛灸足三里穴,心绞痛灸内关穴,下肢外侧疼痛灸阳陵泉、悬钟、足临泣穴,都是在所病脏腑、经脉本经取穴;脾虚泄泻灸公孙、足三里穴则是表里经配合取穴的范例。

经络穴位还有远治作用,用艾灸作用在远离病痛的经穴,称之为远端取穴。人体许多穴位,尤其是四肢、关节上的穴位,不仅可以治疗局部病症,还能治疗远端病症。这种方法以提高全身机能为主,改善局部状况为辅。远端取穴具有调整全身的功能、激发经气流行的效果。对远端的穴位施灸能打通相关经络通道,清除积滞在患病处及关联区域的病理产物。远端取穴运用非常广泛,取穴时既可以取脏腑经脉的本经穴位,又可取与病变脏腑经脉相表里的经脉上的穴位或名称相同的经脉上的穴位。

(2)局部取穴:是指用艾灸直接作用在病痛的所在位置、或病痛临近之处取穴,以调整局部功能为主、提高全身机能为辅的取穴方法。局部取穴是根据每一穴位都能治疗所在部位的局部或邻近部位的病症这一特性,选取病症局部或邻近的穴位施灸。局部取穴具有改善病灶处血管和淋巴管的功能效果。局部取穴的应用非常广泛,凡是症状在体表表现明显的病症和较为局限的病症,均可使用此方法选取穴位,进行治疗。用艾灸给局部升温,能疏导患病处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增强局部的抗病能力,加速新陈代谢,促进渗出物的吸收,有助于减轻水肿和消退炎症。

局部取穴还包括在体表可见的病损部位,相应选取阿是穴或其他刺激点、刺激面施灸。如关节患处等都是按局部取穴原理施灸。

(3)随证取穴:亦叫对症取穴或辨证取穴,是指针对某些全身症状或疾病的病因病机而选取穴位。它是根据中医理论和腧穴的特殊功效提出的,与循经取穴和局部取穴有所不同。因为有许多全身性疾病难以判辨方位,如失眠、昏迷等,不适合采用循经取穴和局部取穴的方法,此时就必须根据病症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弄清病症所属脏腑和经脉,再按照随证取穴的原则选取适当的穴位进行治疗。如对虚脱者急灸百会、气海、关元或神阙穴隔盐灸以温阳益气固脱;对急性腮腺炎患儿点灸角孙穴泻热消肿;对胎位不正灸至阴穴转胎等,都属随证取穴的范畴。根据《难经》提出的“腑会太仓,脏会季胁,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血会膈俞,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的理论可知,这些腧穴与某一方面病症有密切关系,临床也可作为对症选穴的依据,例如血虚或慢性出血患者灸肠俞、筋病灸阳陵泉、无脉症灸太渊等。

◎对虚脱者急灸气海、关元或神阙穴灸可以温阳益气固脱。

以上三种方法既可单独应用于临床,也可结合使用,还可针与灸并用、拔罐与灸法并用。

配穴是根据病症的需要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治相同或相近并具有协同作用的穴位,加以配伍应用的方法。配穴时应处理好主穴与配穴的关系,配穴时应做到少而精,主次分明。配穴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常用的配穴方法主要包括本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和左右配穴法等。

(1)本经配穴法:当某一脏腑、经脉病变而未涉及其他脏腑时,即选取该病变经脉上的穴位,配成处方进行治疗。如肺病咳嗽,可取中府肺募穴,同时选取本经尺泽、太渊穴。

(2)表里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是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依据。即当某一脏腑经脉有病时,取其表里经穴组成处方施治。如肝病可选足厥阴肝经的太冲穴配与其相表里的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穴。

(3)同名经配穴法:此法是以同名经“同气相通”的理论为依据,以手足同名经穴位相配为方法。如牙痛可取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配足阳明胃经的内庭;头痛取手太阳小肠经的后溪配足太阳膀胱经的昆仑等。

(4)上下配穴法:将腰部以上或上肢穴位与腰以下或下肢穴位配合应用的方法。上下配穴的应用很广泛,如胃病取内关配足三里、牙痛取合谷配内庭、脱肛或子宫脱垂取百会配长强。此外,八脉交会穴配合,如内关配公孙、外关配临泣、后溪配申脉、列缺配照海等,也属于本法的具体应用。

(5)前后配穴法:选取胸腹和后背的穴位配合应用的方法称为前后配穴法,也称“腹背阴阳配穴法”。凡治脏腑疾患,均可采用此法。例如,胃痛前取中脘、梁门,后取胃俞、胃仓;哮喘前取天突、膻中,后取肺俞、定喘等。

(6)左右配穴法:此法是选取肢体左右两侧穴位配合应用的方法。临床应用时,一般左右穴同时取用。如心病取双侧心俞、内关,胃痛取双侧胃俞、足三里等;另外,左右不同名穴位也可同时并用。如左侧面瘫,取左侧颊车、地仓,配合右侧合谷等;左侧偏头痛,取左侧头维、曲鬓,配合右侧阳陵泉、侠溪等。

6 禁灸穴—这些穴位千万不能灸

禁灸穴是艾灸应用过程中避免事故发生的根据,是我国古人几千年艾灸实践得来的经验。如睛明、丝竹空、瞳子髎、承泣等布于头面部,接近眼球施灸会留下难看的瘢痕,《肘后备急方》指出:“口㖞僻者,灸口吻、口横纹间,觉火热便去艾,即愈,勿尽艾,尽艾则太过。”人迎、经渠位于重要脏器和表浅大血管的附近,以及皮薄肌少筋肉结聚的部位,瘢痕灸容易损伤到血管;还有一些穴位位于手或足的掌侧,如中冲、少商、隐白,对这些穴位施灸时会感到较疼痛,易造成损伤,且易引起脏器的异常活动。使用艾炷直接对这些穴位施灸,会产生不良后果,禁忌是很有道理的。此外,关节活动处亦不用瘢痕灸,避免化脓、溃烂,不易愈合。

◎治疗心病取双侧心俞、内关,胃痛取双侧胃俞、足三里等穴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我国医学古籍首次明确提出禁针禁灸穴的是《针灸甲乙经》,其中记载禁灸穴位有23个:头维、承光、风府、脑户、喑门、下关、耳门、人迎、丝竹空、承泣、白环俞、乳中、石门、气冲、渊腋、经渠、鸠尾、阴市、阳关、天府、伏兔、地五会。清代《针灸大成》记载禁灸穴45个,分别为:哑门、风府、天柱、承光、头临泣、头维、丝竹空、攒竹、睛明、素髎、禾髎、迎香、颧髎、下关、人迎、天牗、天府、周荣、渊腋、乳中、鸠尾、腹哀、肩贞、阳池、中冲、少商、鱼际、经渠、地五会、阳关、脊中、隐白、漏谷、阴陵泉、条口、犊鼻、阴市、伏兔、髀关、申脉、委中、殷门、承扶、白环俞、心俞。《针灸逢源》又加入脑户、耳门二穴为禁灸穴,至此,禁灸穴总计为47穴。《针灸集成》记载禁灸穴49个,《医宗金鉴》记载禁灸穴97个。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通过人体解剖学,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人体各部位的结构,古人所说的禁灸穴大都可以用艾条或者艾灸盒温和施灸,这样既不会对机体有创伤,也能使艾灸疗法很好地为我们服务。如灸少商治鼻衄、灸隐白治血崩、灸鸠尾治癫病、灸心俞治夜梦遗精、灸犊鼻治膝关节痹痛等。实践证明,有的禁灸穴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在掌握施灸部位的禁忌时,如遇危急重症,有些部位改用变通之法还是可灸的。变通之法可用艾条灸、间接灸等,最好在临证时灵活施行。

现代中医临床认为,所谓禁灸穴只有四个,即睛明穴、素髎穴、人迎穴、委中穴。不过妇女妊娠期小腹部、腰骶部、乳头、阴部等均不宜施灸。

7 艾灸疗法的注意事项

艾灸疗法既可治疗虚证、寒证,又可治疗热证、实证,对治疗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耳鼻喉科、皮肤病科以及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等方面,疗效都很显著。

艾灸疗法的治疗范围非常广泛,但在艾灸疗法的具体操作中,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术者在施灸时要聚精会神,以免烧烫伤患者的皮肤或损坏病人的衣物。

(2)对昏迷的病人、肢体麻木及感觉迟钝的患者和小儿,在施灸过程中灸量不宜过大。

(3)如果患者的情绪不稳,或在过饥、过饱、醉酒、劳累、阴虚内热等状态下,要尽量避免使用艾灸疗法。

(4)患者在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温水,水的温度应宜略高于体温为宜,在每次灸治结束后还要再补充一杯60℃左右(水稍稍有点烫嘴)的热水。

(5)施灸的过程如果出现发热、口渴、红疹、皮肤瘙痒等异常症状时,一般不要惊慌,继续采用艾灸疗法灸治下去,这些症状就会消失。

(6)施灸的时间长短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施灸的穴位也应该由少至多,热度也是逐渐增加的。

(7)患者在采用艾灸疗法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尽量不要食生冷的食物(如喝冷水、吃凉饭等),否则会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8)患者的心脏附近和大血管及黏膜附近少灸或不灸,身体发炎部位禁止采用艾灸的方法进行治疗,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也属于禁灸部位。

(9)施用瘢痕灸前,要征询患者的意见并询问患者有无晕针史。施灸的时间一般以饭后1小时为宜。患者的颜面、大血管、关节处、眼周附近的某些穴位(如睛明、丝竹空、瞳子髎等)不宜用瘢痕灸。

(10)在采用艾灸疗法治疗或保健时,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施灸的顺序一般是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背部再灸腹部、先灸身体的上部后灸下部、先灸头部后灸四肢,依次进行灸治。

(11)采用瘢痕灸治疗疾病时,半年或一年灸一次即可,其他灸法可每日或隔日灸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8 影响艾灸疗效的六大因素

有些患者自己在家使用艾灸疗法进行治疗后,经常出现没有疗效或者疗效不佳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因少数患者不适宜用艾灸进行治疗外,大多数是因取穴不够精准,施灸时手法、时间、壮数、施灸顺序等没有掌握好而造成的。

影响艾灸疗效的要素有6个,分别是施灸的材料、艾灸的刺激强度、施灸时选取的穴位、艾灸治疗的时间及疗程、均匀连续的作用、艾灸的感传。下面为大家一一介绍。

施灸的材料

艾灸的施灸材料就是艾叶。艾叶具有温经通络、祛湿除寒、消肿散结、行气活血等作用。艾叶加工成的艾绒,其作为施灸材料,具有其他材料不可比拟的优点。因为艾绒取材方便、易于燃烧,燃烧时热力温和,能透过皮肤直达深处,艾绒也便于根据病人的需求制作成大小不等的艾炷。

◎艾灸的施灸材料就是艾叶。艾叶具有温经通络、祛湿除寒、消肿散结、行气活血等作用。

艾灸的刺激强度

从历代的医学文献中可以看出,有创伤的艾灸疗法(例如发疱灸、瘢痕灸)的效果极佳。灼,即艾灸的刺激强度,刺激较强,灼伤的刺激就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灼和久这两个影响艾灸疗效的因素密切相关,多次短时间地强刺激,可以达到连续多次灸治的时间整合后的效果。

施灸时选取的穴位

艾灸离不开穴位,穴位是艾灸的刺激点,艾灸的疗效就是通过穴位产生的。点刺激即艾灸时针对穴位的刺激。这里说的影响艾灸疗效的穴,是指穴位的刺激要正确,另外还指配穴要正确。施灸时一定要对症选取要穴,要精确对症而不要一味地追求数量上的多。

艾灸治疗的时间及疗程

久用火即为灸。艾灸治疗的时间长短及疗程的应用即为“久”。想要取得好的疗效,艾灸的时间和疗程就必须要“久”。在这里,久也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每次施灸的时间不能太短,二是指灸治的疗程要尽量多。要想使身体有根本性的彻底转变,久治是很有必要的。

均匀、连续的作用

连续均匀地艾灸刺激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这也是灸法的要旨之一。一般情况下连续均匀的刺激可以使刺激量累积,在达到一定作用量之后,就能出现灸感的传导,否则感传就不能够出现,而感传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

艾灸的感传

艾灸的感传是艾灸取得疗效的保证。感传是艾灸疗法取得效果的标志。想要提倡灸法,推崇灸法,就必须掌握灸法的这一基本规律。

总之,艾炷、艾条等施灸材料是刺激源,穴位是施灸的对象,施灸时选取的穴位、艾灸治疗的时间及疗程、均匀连续的刺激是艾灸的方法,艾灸的感传即是艾灸疗法的效果。连续均匀的刺激需要治疗时间和疗程做保障,而艾灸达到了一定的灸治时间和疗程,灸感就会出现,感传就会起作用,而艾灸疗法就取得了疗效。六个要素构成一个整体,六者之间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9 掌握施灸体位和顺序很重要

《千金要方·针灸上》说:“凡灸当先阳后阴,言从头向左而渐下,次后从头向右而渐下,先上后下。”这句话是说,施灸顺序一般是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头部,后灸四肢;施灸的壮数也应先少后多。《千金翼方》有这样的记载:“凡灸法先发于上,后发于下;先发于阳,后发于阴。”按这种次序进行,取其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明堂灸经》也说:“先灸上,后灸下,先灸少,后灸多,宜慎之。”如果不按顺序,先灸下部,后灸头面,病人往往有面烘热、咽干口燥等不适之感。即便无此后遗症状,颠倒乱灸,可导致病人反复改变姿势,拖长灸疗时间。

◎临床施灸,应选择正确的体位,这样有利于艾炷的安放和施灸的顺利完成。

临床施灸,应选择正确的体位,要求病人的体位宜平正舒适,这不仅有利于准确点穴,而且还有利于艾炷的安放和施灸的顺利完成。其原则是,便于医生正确取穴,方便操作,病人肢体舒适,能坚持施灸的全过程。一般来说,采取卧位,体位自然,肌肉放松,施灸的腧穴明显暴露,艾炷放得平稳,燃烧时火力集中,热力易于深透肌肤,从而提高疗效。灸膝盖以下穴位以正坐为宜,若体位勉强,往往取穴不准,疗效不佳。正如《备急千金要方·针灸上》所说:“凡点灸法,皆须平直,四肢无使倾侧,灸时孔穴不正,无益于事,徒破好肉耳,若坐点则坐灸之,卧点则卧灸之,立点则立灸之,反此亦不得其穴矣。”常用的体位姿势有以下六种:

(1)仰卧坐位:患者坐在软椅上,在后颈部放一软垫,头后仰,以便暴露施灸部位。用于前头和面部、颈前部位及上胸部的穴位。

(2)侧伏坐位:患者侧身坐在桌前,桌上放一软枕,患者侧俯在软枕上,以便手臂和头侧舒适,同时暴露施灸部位。用于头部两侧的穴位。

(3)仰卧位:平躺,上肢平放,下肢放直或微曲,全身放松,同时暴露要施灸的部位。用于面部、颈部、上肢、掌侧、下肢前侧和手足背部等穴位及胸腹部以任脉、足三阴经、阳明经为主的穴位。

(4)俯伏坐位:患者坐在桌前,桌上放一软枕,患者俯在软垫上或用双手托住前额,同时暴露施灸部位。用于头颈部、后颈部及背部的穴位,有时也用于前臂穴位。

(5)侧卧位:非施灸部位在下,侧卧,上肢放在胸前,下肢伸直,同时充分暴露施灸部位。用于头面两侧或胸腹两侧以少阳经为主的穴位。

(6)俯卧位:俯卧,在胸前放一软枕,曲收两上肢,以便背部肌肉舒展、平坦,同时充分暴露施灸部位。多用于后头、后颈、肩部、骶部、臀部、下肢后侧、足底部等经穴及背腰部以督脉、太阳经为主的穴位。

在坐位和卧位的基础上,根据取穴的要求,四肢可放在适当的屈伸姿势,常用的姿势有以下三种:

(1)仰掌式:取坐位,将上肢放于适宜高度的桌上仰掌。适用于上肢屈(掌)侧(手三阴经)的穴位。

(2)曲肘式:取坐位,将上肢放在桌上屈肘或立掌。用于上肢伸(背)侧(手三阳经)的穴位。

(3)屈膝式:取坐位,将左(右)腿放置于右(左)腿上。适用于下肢内外侧和膝关节处的穴位。

当然,施灸时也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因病制宜,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宜灵活应用。

◎在正式施灸时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因病制宜,遇到特殊情况时,宜灵活应用。

让疾病无所遁形的艾灸寻病术

1 艾灸疗法通过经络来辨识疾病

中国人在数千年前就发现某些人在生病时身体会出现红色发烫的线条,按摩那些线条可治疗疾病。经络是古人在长期生活保健和医疗实践中逐渐发现并形成理论的,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指周身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临床实践尤其是灸疗方面具有指导作用。在艾灸治疗时,灸感的产生和传导都是通过经络实现的。

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均需气血的濡养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而气血之所以能通达全身,发挥其营养脏腑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则必须依赖于经络的传注。所以《灵枢·本脏篇》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经络除了在人体生理正常的情况下担任着输传气血、运行营卫、联系脏腑、濡养组织等重要作用外,当机体发生异常变化时,经络更具有反映病候的作用。当病邪侵袭人体时,经络还具有传导的作用;在应用针灸或汤药施治时,经络还有接受刺激和传递的作用;在进行治疗时,还可根据经络对机体的特殊联系而产生治疗的选择和指导作用。因此,它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人体的各个器官,每时每刻都在运行变化着,一旦发生疾病就会通过种种症状表现在经络的行走路线上,向我们发出报警信号,这在中医里被称为“诸病于内,必形于外”。如果我们能够关注经络、重视这些信号,就能够及早预防和治疗疾病,从而减少疾病对我们生命的威胁,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经络感能把内脏的病症通过与之相通的经络沿线反映出来,具体是出现酸、麻、胀、痛或热感、冷感,或者是出现红线、白线、痘疹带、汗带或其他感觉异常现象,如过敏线、湿疹、痣等。

◎经络感能把内脏的病症通过与之相通的经络沿线反映出来,如过敏线、湿疹、痣等。

随着中医保健大潮的兴起,经络在保健领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许多人甚至认为,调理经络是中医保健养生的最高境界。那么,经络对人体健康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黄帝内经》里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里再三强调人体之经脉必须畅通的原因就是经脉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因此,经络的作用可谓“神通广大”。

“决生死”是指经脉的功能正常与否,能够决定人的生与死。人之所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于经脉纵横交错、出入表里、贯通上下、内联五脏六腑、外至皮肤肌肉来联络的。经络畅通,人体气血才能使脏腑相通、阴阳交贯、内外相通,否则,脏腑之间的联系就会产生障碍,引发疾病,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处百病”是说经脉之气运行正常,对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医治病都必须从经络入手。“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身体发生疾病就是因为经络不通。只有经络畅通,才能使气血周流,疾病才会好转,病人才得以康复。

◎经络不通就会百病生,只有经络畅通了,才能使气血周流,疾病才会好转,病人才会康复。

“调虚实”指的是调整虚证和实证。比如对实证,有人患有胃痉挛,则可灸病人足三里穴,使胃弛缓;对虚证要用补法,如胃弛缓,灸病人足三里穴,可使其收缩加强。当然,尽管都是灸足三里穴,但因为虚实不同,一个用的是泻法,而另一个用的是补法。

综上所述,可见经络和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日常的保健中,我们要保持经络畅通,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拥有健康的体魄。

2 灸感可用来测知经络的畅通与否

灸感,是被施灸时自我所感知的热、风、凉、寒、麻、胀、酸、沉、痛等经气反映的现象。灸感的发生是在艾火物理与药理的双重作用下,使体内的经气被艾火激发和推动,经气在运行的过程中与病灶的邪气相搏和邪气外泄而引发的一系列灸感现象,这些现象是艾火循环和经气与病气自身真实存在的体现。灸感的发生与否直接会关系到治疗效果的好坏。

感传在《黄帝内经》中被称为“深浅之状”。感传的各种感觉,会因深浅不同而有所差别。处于身体表面的病变,感传线的全程都是沿皮行进,因而多数能为患者自己用手比划出来。有时所出现的蚁行感好像是在皮肤的表面,以至患者不断用手去抚摸,认为是虫爬到身上来了。在四肢的感传线当行经关节处多是屈曲弯转;在躯体的表面则是直行向前。感传进入胸腹腔以后,必然是横穿斜达不受内腔的遮隔,畅行无阻。体表的浅感传,每与胸腹腔的深感传互相衔接,构成一体,才能寻取捷径而奔赴患处。

艾灸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通窜到其他经脉或是其他部位而出现小疙瘩、疹子等现象。仔细分析这些现象,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疾病的信号。病邪进入身体,一方面和正气争斗,一方面会在经络和脏腑中潜伏下来。也许一时三刻不会有什么感觉,但是积少成多,到正不压邪的时候,病就表现出来了。而艾草的药性和灸火的热力是阳性的,有生发的特点,会在经络里巡行,一旦发现哪里潜伏着病邪,它们就起到卫士的作用,把沉淀潜藏的病邪搅动起来,顺着经络到达脏腑,排出来。比如灸中脘穴时,如果肝、脾、胃肠等有潜伏的疾病就会出现通窜,哪里有病就通窜到哪里。这是按摩、放血、拔罐、吃药等方法不具备的,因为艾灸不仅调用人体自身的力量,还借用了艾草的药性和灸火的热性。人体的元阳之气如果损耗了,是不能再生的,只能补充,而药性和热性都是强大的外援。

具体讲,灸感有七种感觉:第一种是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穿透到远深部组织,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第二是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第三是传热,灸热以施灸点开始循经络向远部传导,甚至直达病灶;第四是局部不热(或微热)而远部热,也就是施灸部位不热(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感觉很热;第五是表面不热(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很热;第六是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其他非热感觉,例如酸、胀、麻、重、痛、冷等;第七是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缓解,施灸部位产生的热、胀、痛等感觉发生深透远传,所到之处病症随之缓解。七种感觉说明艾灸的纯阳之气沿着经络传导了。

在感传尚未到达患病区域,能在远离感传线之外出现某种一过性浮越反应,如轻微的头晕耳鸣,某处肌肉发跳,面部、耳部或是全身发热。对感传线并不干扰,可自数秒钟以至数分钟迅速消失。经穴体系在病理情况下就更为鲜明而活跃,因而经穴感传的存在和出现,既是一种病理反应的体征,也是一种病理反应的产物。因此凡是其他病理体征愈明显,经穴反应也就愈明显。随着病情的好转和消退,各种反应也就随之减弱与消失。

◎使用灸治疗的话病理体征愈明显,经穴反应也就愈明显。

感传与病程的长短及病势的轻重有一定的关系。凡属新病,代偿机能良好及症状鲜明者,则与之相应的经穴也就增多,感应性也就增强,而灸感与感传作用也就易于出现;久病机能低落者,则各种感应自然就会迟钝与减弱。但久病感应良好,新病感应迟钝的现象也是很常见的。值得注意的是,灸感与感传都是随着病情的好转与痊愈而逐步减弱与消失,也能因病情的深化和恶化,各种感应均趋低落而逐步迟钝与不复发生。感传与灸疗效果的关系,应根据不同的病理变化而分别对待,不是每一种病都能出现感传,也并不是每一种病必须有感传出现才能生效。感传作用的决定因素,主要是以病患部位为转移,即不论是不同的病原、不同的病种,凡属感传所止之处,乃是局部组织受损最重之处。

3 神奇灸感,可以找出经络里的病

脏腑同外周肢节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十二经脉实现的十二经脉内与五脏六腑的络属,其经脉之气又散络结聚于经筋,并散布于皮部。这样,就使皮肤与筋肉组织同内脏之间通过经脉的沟通而联系起来。所以《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因耳、目、口、鼻、舌、前阴、后阴都是经脉循行所过的部位,而经脉又多内属于脏腑,故五宫九窍同内脏之间,亦通过经脉的沟通而联系起来。十二经脉中每一经都分别络属一脏一腑,从而加强了相为表里的一脏一腑之间的联系,有的经脉还联系多个脏腑。

◎十二经脉中每一经都分别络属一脏一腑,从而加强了相为表里的一脏一腑之间的联系。

当人体发生病变时,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素问·皮部论》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入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指出经络是外邪从皮毛内传五脏六腑的传变途径。经络还是脏腑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相为表里的两经,更因经络或属于相同的脏腑,因而常使相为表里的脏和腑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络属脏腑,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症,因而在临床上就可根据疾病症状出现的部位,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如两胁疼痛,多为肝胆疾病;头痛,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头部及项部者,多与太阳经有关。《伤寒论》的六经分证,即是在经络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辨证体系。经络体系是一种功能传递的通路。正如《灵枢·官能》所说:“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这指出了经络对于临床诊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采用循经诊察等方法检查有关经络、腧穴的变化,有助于临床诊断。

临床实验表明,经灸疗后的口甜患者,引出了路径鲜明并最终进入脾区的感传,患者的口甜感觉消除;对口苦、口辛或口淡、口酸患者施灸,不仅可以引出分别进入胆、肺、胃之明显感传,而且几乎都获得了满意疗效。灸法循经感传有一定的规律:感传的方向,大多呈双向性;感传的性质以温热感传为主,其次为沉重、麻木、灼痛、抽痛、痒、胀、酸困、蚁行等感觉;感传的速度开始较慢,随着灸量的增加,感传速度亦随之加快,并与受灸者的体质和所患疾病有关。一般体质衰弱和气血双虚者感传速度较快,而体质强健者则较慢。艾炷灸循经感传的出现与施灸壮数的多少有关,也与经穴所在部位有关,即肌肤浅薄处的穴位所需壮数较少,反之,则较多。

在感传调查过程中,发现当感传到达病灶,常出现病情及时缓解轻快的感觉,这种趋病性即所谓的“气至病所”。例如,某心脏病的患者,不同经线发生感传后,都有趋向心脏的集中现象,此现象与中医所称的“气至病所”相符。感传具有趋病性,可分为“循经至病”与“自病入经”两种表现,二者均可称为“循经至病”。“自病入经”现象表现为,在患处着灸时,感传也可沿经走向有效穴或反映穴。这对经络系统的存在是一种有力说明,也可称此种现象为逆经感传。十二经脉在施灸时,根据患者的灸感,可以找出经络里的病症。感传是检验经络是否通畅的试金石,也是寻病的一种方式。

4 循经治未病,艾灸是良方

◎经脉从哪个脏腑发出,即属哪个脏腑,另一条支脉,联络与其相配的脏腑,称为属络关系。

经脉从哪个脏腑发出,即属哪个脏腑,它另发出一条支脉,联络与其相配的脏腑,称为属络关系。例如,肺经属肺络大肠,大肠经属大肠络肺,胃经属胃络脾,脾经属脾络胃,心经属心络小肠,小肠经属小肠络心,膀胱经属膀胱络肾,肾经属肾络膀胱,心包经属心包络三焦,三焦经属三焦络心包,胆经属胆络肝,肝经属肝络胆。表里经脉的交接相传,都在手足末端互相联络交接,它的原则是手阴经交与手阳经,足阳经交与足阴经。经络分布无所不至,它能使脏与脏之间、腑与腑之间、脏与腑之间、脏腑与体表之间、体表与脏腑之间,都有联系,发生交会交叉,互相沟通,纵横交错,把人体内外上下,所有一切组织器官,紧密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在人体正常生理情况下,是气血循环维持生命活动的道路,在病理情况下,也是通过经络来传导的。《内经·皮部》中说:“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府,散于肠胃。”说明外邪侵犯人体是从经络逐渐传入脏腑,如果脏腑发生病变时,也会凭借经络反映到体表上来,如心病则胸痛、脾病则身重腹泻、肾病则腰酸腿困、胆热则口苦耳聋等。还有体表的组织器官发生病变,也会循其经脉,影响到有关内脏,所有这些都是经络的传递作用。

在临床上诊断疾病,也可以凭借经络的表现来判断病情。如《内经·官能》说:“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这说明根据经络表现诊察病情的重要性。临床上常见心经有热,则生口疮,小便色赤;心胸痛时则上肢内侧心包经神门穴处,常常出现压痛点;外感风寒时往往鼻塞不通或流清涕;胃肠病发生泄泻时,下肢内侧脾经阴陵泉穴上也会出现敏感反应。

《内经·经脉》上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就说明通过经络就可以调理虚实,治疗各种病症。因为经络是疾病在体表或皮下组织上所呈现的反应系统,经穴为经络上的反映点。凡用灸法,必须在一定反映点的穴位上施行,才能得到良好效果。

募穴和俞穴一个在腹一个在背,腹部是任脉的走行范围,任脉属阴,所以中医上常用募穴治阳证;背部是督脉的走行范围,督脉属阳,所以俞穴常用来治疗阴证。阴证是指脏病、寒证;阳证是指腑证、热证、实证,是中医阴阳里面的具体体现。在寻病的时候,用募穴和俞穴搭配的方法,一前一后,一阴一阳,互相协同,这样即可查出阳证和阴证。

寻病的方法很简单,用直接灸和温和灸都可以。直接灸灸3~5壮,温和灸灸15分钟就可以了。关键是要在艾灸的过程中仔细感觉,看有没有灸感的传导。如果有灸感不传导或传导不明显,灸的时候其他部位有疼痛,或者艾灸后有排病反应出现,或局部皮肤有痒、麻、冷、热等异常现象时就可以在局部皮肤上使用艾灸,找出身体中的病症。接下来就是要继续进行灸治,不能给病邪喘息的机会。

◎寻病用直接灸和温和灸都可以。直接灸灸3 5壮,温和灸灸15分钟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