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杨晓宁生态摄影作品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将瞬间灵动化为永恒影诗

看到杨晓宁先生的生态摄影作品集《灵动—多重与慢门影像》让我眼前一亮。我不由想起2006年中国摄影出版社曾经帮我出版过《现代彩色画意摄影》一书。在那本书中我介绍了运用多重曝光拍摄的技法,展示了用这种技法拍摄的花草树木和不多的几幅鸟类摄影作品。当看到晓宁先生用多重曝光和慢门拍摄的鸟类摄影作品专集时,我倍感欣喜,为有这样勤奋、执著的摄影人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感到高兴,正是这种精神才让光影世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咫尺摄影画面,就其所容纳的景物和影像来说是极其有限的,然而一些成功的作品,却能利用有限的画面,包孕着无限广阔的意蕴。晓宁先生这些多重与慢门拍摄的鸟类摄影作品,不仅展现了鸟类在自然生态中的生存状态,而且把人们带进了一个广袤无限的灵动空间。

《灵动》运用多重与慢门拍摄鸟类在技术表现上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想象的窗户。通过晓宁先生的镜头,大自然里美丽动人的鸟儿们,留下了它们若影若现的影像,让自然得到了艺术的升华。许多摄影人在纪实鸟类摄影领域创造过不少优秀作品,但这样运用多影像重叠的手法表现鸟类自由生存状态的作品并不多见。晓宁先生利用多重曝光这一技法特有的跳跃感与律动感,将光、色、形、影等造型因素,组构成各种各样富有形式美的画面,给人以视觉冲击力,为鸟类拍摄题材增加了新意,开辟了新的空间。书中《翩翩起舞》(P76)一作,整个蓝色基调的画面上,逆光的白鹭腾空而起,展现出现实中看不到的运动旋律。作品构图老练,布局合理,让剪影效果的拍摄主体自然的融入到天空背景当中,产生出不可分割的直接联系。不同的视觉效果与日常之所见拉开了距离,美便由此产生。《笨鸟先飞》(P34)中,晓宁先生运用3次曝光技法,将一只鸟的瞬间动作记录为一实两虚的画面效果,可以说这正是运用多重曝光拍摄鸟类的最困难之处—把握每一次按快门的间隔时间,记录组合出美的动感。晓宁先生利用光影将鸟类的运动瞬间分解出一种节奏,一种韵律,一种音乐感。《百鸟和鸣》(P95)表现得尤为明显,成群追逐的鸳鸯把观者的视觉和听觉功能都调动起来了,让人们从广阔的想象空间去领悟作品像内像外的情景与意蕴。

而在晓宁先生拍摄的慢门影像作品中,我读到虚实相生、动静相宜的激情景象。这些亦真亦幻的慢门作品像一曲曲用镜头谱写的抒情诗。在《雄姿英发》(P23)一作中,鸳鸯跃出水面的一瞬间,慢门将它的华丽“衣裳”拍打出的轨迹勾画得五彩斑斓,加之成像略为实的头部和水花溅起的痕迹,让人感觉妙不可言。晓宁先生凭借鸟类所具有的运动性,发挥出自己独特地想象力,并将它们的运动轨迹与大自然景象自然天成的组合在一起,激起欣赏者的情感波澜。在《圣洁贞烈》(P29)中,背景是一片象征春天的油菜花地,两只天鹅掠过水面,水面的倒影折射出勃勃生机的大自然。这些富有生命节奏的要素,反映出宇宙万象“周行而不殆”的变化和运动,以及自然界生生不息的无限生机。这样的作品确实给人以精神上的振奋和艺术上的审美情趣。

晓宁先生精心的意匠经营,还体现在他非常善于将不同技法组成统一体。他将多重曝光与慢门拍摄技法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来表现拍摄对象的特征,发掘可视性,产生引人入胜的感染力。《风生舞起》(P37)就是利用这一手法将一群天鹅飘然而起的动感表现得隐现相当,虚幻得体。同时,晓宁先生还善于发挥色彩和影调的表现力,他对色彩有独到的理解,非常注意色调的心理效应和视觉冲击力。书中不少作品不局限于色彩的还原,而使其夸张,表现出特殊的审美效应,如《如日方升》(P59)一作。

在书中,他怀着深厚的感情来赞美白鹭、鸳鸯、天鹅这三种吉祥鸟。通过观察、选择、提炼、凝缩来表现它们的“情”、“趣”、“美”。画面中的鸟儿,都被人化了,情化了,心灵化了。作品或隐喻着人性的情感,或蕴含着人生的哲理。超越出画面,使人浮想联翩,体味到画外之旨,表现了一种特有的诗情画意。要将大自然的瞬间灵动化为永恒的影诗,需要创作者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较强的创意思维以及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在晓宁先生的作品中我感受到了这种境界。

境由心生,心生像外。通过了解晓宁先生以前出版的两本鸟类摄影画册《鹭歌鹤舞》、《天鹅之歌》以及这一本即将出版的《灵动》,我被晓宁先生爱护自然的博大情怀和执著的摄影激情所感动。鸟类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美,用相机可以真实的记录下它们的自然生态美。而没有经过作者的情感体验,没有深入的艺术构思,不能从“自然美”升华到“艺术美”,这样的作品没有完全进入艺术的审美领域。我感觉晓宁先生的作品没有停留在简单叙述客观景象的层面上,而是在长期的观察中,熟悉鸟类的生活习性,动作规律,亲近这些大自然的生灵,对它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就像他自己所说的“在与它们相伴的日子里,我总是把它们看成良师益友,与它们沟通情感,不仅用镜头聚焦它们的娇美身姿,而且尽可能人性化地去表现它们,赋予以它们深刻的人文精神。”正是在这种创作态度下,晓宁先生通过镜头让大家了解一个神奇的,充满生机的鸟类世界,唤起人们关爱生态,呵护地球精灵的意识。这种创作情感让他的作品有了“神”与“魂”,可以看得出晓宁先生是在用情和心在创作的。

在他的文章中我还得知,为了等待鸟类的精彩动作瞬间以及更接近它们,他曾在冬天光脚在鄱阳湖泥泞中行走,经常深伏在湖边的掩体里,忍严寒,耐寂寞,吃尽苦头才得到一个个精彩的镜头。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艰辛的耕耘,他终于获得了可喜的艺术成果。

最后我对晓宁先生敢于探索创新的态度和执著的敬业精神表示由衷的敬佩。愿他的艺术青春常在,用摄影镜头谱写出更新更美的乐章来。

(黄贵权 著名摄影家/香港摄影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