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惊人的王粲
魏晋时期最流行的文学体裁是赋,当时汉献帝年号建安,最出名的文学家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合称“三曹”,除了他们之外,还有7个人的文章也写得很好,史称“建安七子”,王粲就是“建安七子”之一。
王粲的曾祖父和祖父都做过三公,父亲王谦是何进的长史。何进觉得王谦是名门之后,而自己的出身比较低下,所以想和王谦联姻来提高自己的门第,但王谦很有骨气,不和外戚联姻,没有同意。父亲的骨气后来也遗传到了王粲身上。
汉献帝迁都到长安,王粲也跟随过去,在那里他认识了蔡邕。蔡邕见到他后感到非常惊奇,很推崇他。当时蔡邕是公认的大学问家,受到朝野上下的一致推崇,到他家来拜访的客人非常多,车马把街道都堵住了,家里坐满了客人。但是当他听说王粲来到门外求见的时候,急忙跑出去迎接,慌得把鞋子都穿反了。客人们都以为来了重要人物,结果王粲进来后,发现他还是个很年轻的少年,长得又矮小,在场的客人都非常吃惊。蔡邕解释说“:这是王畅的孙子,才华出众,我可比不上他。我家里的书籍和文章以后都要送给他的。”
王粲17岁的时候,司徒想辟用他,皇帝也下诏书征用他为黄门侍郎,王粲因为长安战乱频繁,所以都没有就任。不久他跑到荆州投靠刘表,刘表因为王粲貌不惊人,再加上年少体弱,又不注重仪表的修饰,所以不是很看重他。刘表死后,王粲劝说刘表的儿子刘琮向曹操投降。曹操辟用王粲为丞相的助手,并赐给他关内侯的爵位。曹操在汉水边上设宴款待宾客,王粲举杯祝贺说:“袁绍从河北起兵,倚仗人多势众,有志于统一天下。他喜欢招揽贤才却不能好好使用他们,所以那些天下奇才都纷纷离开了他。刘表在荆楚一带悠然自得,静观局势的变化,自以为可以做周文王那样的人。那些到荆州区躲避战乱的士人都是海内的豪杰俊士,但刘表不知道怎么任用他们,所以他的国家危急的时候却没有人辅佐他。而主公您平定冀州的时候,一到那里就整顿军备,招募士兵,收罗当地的英雄豪杰到自己旗下并重用他们,所以才能横行天下。现在平定了江汉一带,把那里的贤才俊士招揽过来,让他们位列于百官当中,使海内的士人都归心于您,一听到您来到就愿意接受您的统治,文臣武将一起得到重用,各路英雄豪杰都竭尽全力来帮助您,这是尧、舜、禹3位伟大君王才有的举动啊!”后来王粲升任军谘祭酒,魏国建立后,他担任侍中一职。王粲精通万物的知识,是个很渊博的人,别人向他提问,没有他答不上来的。当时传统的礼仪已经荒废掉了,朝廷要重新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王粲一直都负责这件事情。
当初王粲和别人一起走路,在路边看到一个石碑,他们一起读石碑上的碑文,别人问他:“您能不能把它背诵下来?”王粲说可以。人们让他转过身去背诵,结果一个字都没有背错。他看别人下围棋,一不小心把棋盘上的布局弄乱了,王粲就按照记忆帮他们恢复了原来的棋局。下棋的人不信,认为他是乱诌的,于是又摆出一个棋局,用手帕遮起来,让他用另一个棋盘再摆一次,结果完全没有摆错。王粲的记忆力就是如此之强。王粲还特别精通数学,他写的算术方面的书能够简明扼要地把里面的道理说得很清楚,可惜当时的人不重视数学方面的研究,王粲的数学成就方面的资料非常少,他的数学著作也没有流传下来,以至于后人无法知道他的数学造诣到了何等地步。
王粲还很善于写文章,拿起笔来一挥而就,写好之后没有能够改动的地方,当时的人都经常以为他是事先就构思好了的。但是如果让他深思熟虑一番再写,也不能写得更好了。王粲写有近60篇诗、赋、论、议。公元216年,王粲跟随曹操一起去攻打吴国,第二年在行军途中病死,年仅41岁。后来王粲的两个儿子因为牵连进魏讽谋反的案件里,被在京留守的曹丕杀掉了,王粲就绝了后。据说曹操听到这消息后很惋惜,说:“如果我在家的话,肯定不会让王粲绝后的。”
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分别是孔融、王粲、阮、陈琳、徐干、应、刘桢。其诗作崇尚风骨,多悲凉慷慨之气,抒发救国安邦、忧国忧民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