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贤王刘苍
封建帝王通常会把自己家的直系亲属封为诸侯王,而这些人一般也没有什么本事,无非靠着亲戚关系而获取高贵的地位。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昏庸无能,只会寻欢作乐,但汉光武帝的儿子刘苍却是个例外。
刘苍于建武十七年被封为东平王,他少年时期就喜欢钻研经书,有儒雅的风度。他哥哥汉明帝很喜欢他,汉明帝即位后,拜他为骠骑将军,地位在三公之上。刘苍没有辜负自己的显贵地位,他不但不像其他诸侯王那样不是胡作非为就是争权夺利,反而经常谏阻汉明帝的一些过失行为。
有一年春天,汉明帝打算去河内打猎,刘苍知道这件事后赶紧上书,认为现在正是春耕季节,如果稍不留神,就会践踏农民的庄稼,让别人知道的话,会说汉明帝是个昏君的。汉明帝看了奏章后醒悟过来,马上回到了宫中。
刘苍类似的行为还有很多,他辅佐皇帝多年,给皇帝提了不少好意见,威望也越来越高。刘苍不但不骄傲自满,反正更加谨慎,他觉得这么高的威望对他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于是他请求汉明帝让他辞职,回到自己的封地上去。汉明帝见他这么谦虚谨慎,心里很高兴,专门下诏褒奖他,但不让他辞职。刘苍后来又多次上书,汉明帝见他决心已下,于是同意了他的请求,但不准他上缴上将军的大印,还赐给他5000万钱和10万匹布,让他回到了封国。
第二年,汉明帝又把刘苍召了回来,阴太后去世后才让他回去,又送了他许多东西。
几年后,刘苍和其他诸侯王入京朝见汉明帝,住了一个多月后才回去。汉明帝送走刘苍后回到宫里,因为思念刘苍而心情不好,就写了诏书派人送给刘苍的太傅,以表示自己的思念之情。
汉章帝即位后,对刘苍更加尊敬了,其他诸侯王所受的待遇和刘苍根本没法比。刘苍仍然没有骄傲,还是和以前一样对皇帝提出正确的意见。有一次,汉章帝想在原陵和显节陵建立县邑,这两个地方分别是汉光武帝和汉明帝的陵墓。刘苍认为这样做不妥,赶紧上书说“:我听说皇上您想在原陵和显节陵设立县邑,我以前以为是别人的谣传,后来才知道您连诏书都发了。我以前看到过光武帝勤俭节约的做法,就丧葬制度而言,人死了为他修建陵园和墓地,应该和古代的制度相吻合。光武帝曾经发过诏书,告诫不要修筑山陵,不能堵住流水。明帝充分贯彻了光武帝的旨意,所以为自己修筑陵墓的时候比光武帝本人还要节省,可见他的品德之美好。而且我认为陵园坟墓的兴起是从秦朝开始的,以前埋葬死者只造墓而不修坟,更何况为坟墓修筑陵园和设立城池呢?您现在违背了先皇的旨意,徒劳地耗费国家的财用,让百姓们辛苦劳动,这样做不但不能国泰民安,反而会招来灾祸。陛下虽然品德圣洁,但我担心别人会说您的不是,所以冒死进谏。”汉章帝听从了刘苍的意见,停止了错误的做法。刘苍的本意并不是同情百姓,不让百姓操劳,但客观上确实减轻了百姓的负担,节约了国家的财政支出。从此以后,朝廷每次遇到疑难的事,都会派人前去咨询刘苍的意见,而刘苍也都耐心回答,他的意见都会被汉章帝采纳。刘苍因为功劳很大,按照惯例给诸侯王的女儿封号的时候,应该封乡主,而刘苍的5个女儿都破例被封为县主。
后来遣送诸侯王回封国,汉章帝特地只留下刘苍一个人,以表示对他的宠爱和尊敬。但是这种做法并不符合规定,所以有关部门的官员上奏请求让刘苍回去。汉章帝没有办法,只好下诏书让刘苍回封国。他用车驾送刘苍,临行时痛哭流涕,依依话别。随后又赐给刘苍无数金银珠宝,价值数以亿万计。
延伸阅读:汉赋
赋是汉代主要的文学样式。它直接从骚体演变而来,也受到战国诸子散文的影响。西汉初期贾谊等人的创作,处于骚体赋的阶段。汉景帝时枚乘创作《七发》,标志着汉大赋的成熟。汉武帝时,赋的创作最为兴盛,其中最为活跃的是司马相如,他把汉大赋的创作推向了不可逾越的顶峰,他的《子虚赋》、《上林赋》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汉大赋气势恢宏,词藻华丽,极尽铺陈之能事,表现了物质世界的丰富多彩,反映了西汉国家的盛大气象,是与那个盛世相应的“润色鸿业”的文学。东汉时期大赋的创作以班固和张衡最为有名。东汉后期,汉大赋的创作渐趋衰歇,各种篇幅较小的抒情小赋代之兴起。这类小赋基本摆脱了大赋铺张刻板的写法,具有新的生命力。
刘苍回国后不久就得了重病,消息传到京城,汉章帝急忙派名医前去为他诊治。皇帝派去的宦官围在刘苍周围,以方便掌握病情,随时向皇帝通报,从京城到东平国的使者络绎不绝。皇帝还专门在中途设立了驿站,用来传达刘苍的病情和饮食起居。但已经无力回天,刘苍在第二年就去世了。
刘苍能得到这种超常的宠幸是靠他自己过人的品行和敢于向皇帝提出正确意见,他为东汉王朝的巩固做出了贡献,是历史上有名的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