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学习要懂心理学
神奇的7±2法则
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有过这样的体会:给陌生人打电话,你先看一下电话号码,然后再拨电话,等打完电话后,已经想不起所打的电话号码了。这种记忆持续的时间不会超过1分钟,这段时间刚好可以拨完一个电话。一般来说,你经常拨打的一些电话号码你都会记住,如家中的电话、办公室的电话。但是,手机号码则不同,虽然只多了三四位数字,却比普通电话号码难记得多。为什么呢?
很早以前人们就注意到了类似的现象。1871年英国经济学家和逻辑学家威廉·杰沃斯说,往盆子里掷豆子时,如果掷上3个或4个,他从来没有数错过;如果是5个,就可能出错;如果是10个,判断的准确率为一半;如果豆子数达到15个,他几乎每次都数错。
如果读者有兴趣的话,可以找个人做下面这个简单易行的实验:一个人读下面的数字,另一个人努力记住所听到的数字,听完后按听到的顺序将数字写出来,看看最多能正确记住几个数字。注意,读数字时声音不要变调,前后要一致,读两个数字的时间间隔控制在1秒钟左右。如果不能准确控制时间的话,可以在读完1个数字后默念一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再读下1个数字。比如,要念“469”这一串数字,你先读“4”,然后默念自己的名字,再读“6”,再默念自己的名字,再读“9”。念的时候从个数少到个数多的数字,记的人要等念完一串数字后才能动手将自己记住的按顺序写下来。每两串长度一样的数字都能记得正确无误才能进行下一组实验,直到这个人对某一长度数字不能完全记住为止。这样,我们就能知道他(她)的短时记忆广度。
(以下“-”表示间隔一秒)
5-4-1
2-6-3
6-4-8-3
7-5-6-9
6-3-1-2-8
7-8-5-6-2
4-5-6-3-8-1
8-6-3-7-5-2
6-8-9-2-5-2-3
3-9-4-3-5-8-6
7-3-2-7-5-8-9-4
1-4-2-8-6-3-8-5
6-8-9-4-2-4-7-5-6
5-7-4-2-3-7-9-6-4
3-2-6-8-5-9-6-3-1-7
6-1-5-3-8-9-5-6-3-4
4-6-9-7-8-5-2-1-3-5-7
8-6-1-3-6-8-3-5-6-8-2
3-7-6-2-4-3-5-7-9-1-2-5
4-2-6-8-3-5-1-9-6-7-5-3
4-6-2-4-3-8-9-6-5-7-4-3-6
1-7-4-7-9-7-3-2-5-7-6-4-6
试试看,你能记住多少?
假如你的记忆力像一般人那样,你可能能回忆出7个数字或字母,至少能回忆出5个,最多回忆出9个,即7±2个。
这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神奇的7 ± 2效应。这个规律最早是在19世纪中叶,由爱尔兰哲学家威廉·汉密尔顿观察到的。他发现,如果将一把弹子撒在地板上,人们很难一下子看到超过7个的弹子。1887年,M.H.雅各布斯通过实验发现,对于无序的数字,被试能够回忆出的数字的最大数量约为7个。而发现遗忘曲线的艾滨浩斯也发现,人在阅读一次后,可记住约7个字母。这个神奇的“7”引起了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兴趣,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心理学家用字母、音节、字词等各种不同材料进行过类似的实验,所得结果都约是“7”,即我们的头脑能同时加工约“7”个单位的信息,也就是说短时记忆的容量约为“7”。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勒教授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神奇的数字7±2:我们加工信息能力的某些限制》,明确提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即一般为7,并在5~9之间波动。这就是神奇的7±2效应。
但是实验中采用的材料都是无序的、随机的,如果是熟悉的字词或数字,短时记忆还只能容纳“7”个吗?例如“c-o-o-p-e-r-a-t-i-o-n”,这个字母序列已经有11个字母,如果学过英语的人听到这个序列,很快就能明白这是个词,意思是“合作”,并能很好地回忆出来。这不是违背了短时记忆的“7±2”效应了吗?不是的,这恰恰是神奇“7±2”中存在的另一个奇特的现象。因为短时记忆中信息单位“组块”本身具有神奇的弹性,一个字母是一个组块,一个由多个字母组成的字词也是一个组块,甚至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把小一些的单位联合成为熟悉的、较大的单位,而且对知识的熟悉程度也会对它产生影响。例如“认知心理学”5个字对于不懂心理学的人来说是5个组块,对稍懂心理学的人来说是2个组块(认知、心理学),而对专业心理学学生、心理学家来说就只是1个组块。但不论人们储存的组块是什么,短时记忆的容量均为7±2个组块。
神奇的7±2法则给我们最直接的启示就是,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不要再幻想一口吃成胖子,一下子变成天才。不管是学生给自己设定学习目标和计划,还是教师进行授课,都要考虑到7±2法则的特点,合理地安排学习任务,否则就会出现认知超载!
系列位置效应
“余风!背诵一下上节课我们学过的课文《春》。”
余风慢慢腾腾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唉!讲完了一课就要背诵,烦死了!背诵对他来说真是天大的难事。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水涨起来了……”
才流利地背了几句,余风的舌头就开始打结了,他紧锁着眉头,挠着后脑勺使劲回想着。唉!怎么又忘了?昨天还会背来着!每次都是这样,开头之后就忘记了!
老师皱着眉头看着他。
“老师!我会最后几段!”突然,余风兴奋起来。接着,他的嘴就像上了膛的机关枪一样,“嘟嘟嘟”地喷出一串串“珍珠”: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老师!完了!”最后,他大声报告说。
看着他滑稽的样子,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对于这样的情形你是否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为什么余风不记得课文中间的部分,只记得开头和结尾呢?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学习材料的位置和顺序对记忆效果有重要的影响。
1961年,加拿大心理学家默多克给被试呈现了一系列无关联的词,如:铅笔、氧气、公园、蚂蚁、明星、打火机、鼠标、剪刀……研究者先让被试按一定顺序学习这一系列的单词,然后让他们自由回忆,也就是说,不必按照他们学习的顺序回忆出来,想到哪个单词就说出哪个单词。结果发现,最先学习的和最后学习的单词的回忆成绩较好,而中间部分的单词回忆成绩较差。根据实验的结果,绘出的曲线如下:
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系列位置效应。开始部分较好的记忆成绩称为首因效应,结尾部分较优的记忆成绩称为近因效应。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结尾部分的回忆成绩比开始部分的成绩要好。这一点很好理解,因为这是我们刚刚记忆的部分,还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与开始部分的记忆效果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毕竟开始部分记得最早,却还没有遗忘。显然,结尾部分的记忆机制与开始部分的记忆机制不同。为了考查这一点,研究者改进了上面的实验,让被试在看完单词系列后马上做30秒的心算,然后再自由回忆,结果发现近因效应已经消失。见如下曲线图:
为什么做一个心算作业,结尾部分的内容就记不住了呢?其实如果我们将记单词与心算看做是同一个任务,那么心算作业就是结尾部分,而原来单词的结尾部分就变成中间部分了。不过读者可能还是有疑问,为什么单词的结尾部分在30秒内就被遗忘,而开始部分却还一直记得?这种现象说明记忆内部是有差别的。从这个实验我们不难看出,记忆能力是有限的,我们需要时间来记住更多的内容。
我们如何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应用这个规律呢?至少有两点是我们可以从中获益的:第一,学习的时候,应该不断变换学习的开始位置。比如在背诵一篇课文时,不要每次都是从起始读到末尾,有时也应该从文章的中间部分开始读起,这样才不至于只记得开始部分和结尾部分,却忘了中间部分。第二,学习的过程中留下一点时间间隔可以加强记忆的效果,特别是完成了某一部分学习内容后更应该留个5~10分钟的时间来休息,这样可以巩固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同时也不至于太疲劳而影响下面的学习。
解密过目不忘
放学的路上,小唐骑着自行车沿马路而行。突然,一辆带斗的卡车风驰电掣般从她身边驶过,竟把她挂倒在了公路旁,她的头部、手脚都摔破了,司机却没有发现出了事故。她望了一眼车尾的牌号,可是没等她记住,卡车已经无影无踪了。总算万幸,没有出什么大问题,只是擦破了点皮。此刻,她想起一部小说曾描写过类似的情景:一位民警被一辆强行通过的轿车撞倒了,他躺在地上只是抬头看了一眼远去的汽车,便一动不动了。待其他民警赶到时,他说出了汽车牌号就闭上了眼睛。
香港电视连续剧《天下无敌》中曾有这样一段情节:赌王向瞬间驶过的一辆距离约5米的巴士只投去匆匆一瞥,就记住了上面密密麻麻的数行广告语,从而使一旁原本将信将疑的青年心服口服。
小说和电影中的情节当然是荒诞的,如果也给你那么一点时间(不超过1秒),向你出示一份约4行的材料,你能记住多少呢?4个字?7个字?还是10个字?可以肯定,你记住的不会超过6个字(或符号)。大量的心理学资料证明,无论在一次特定的呈现中共有几个字,我们一般都只能报告4~5个而已。即使让你看一辆路过的汽车的车牌号,你可能看得清清楚楚的,但不等你把它们记下来,那辆车就走远了。
《三国演义》第60回写蜀中刘璋手下有一人姓张名松,身材矮小,相貌丑陋,但是他的博闻强记却世间罕有。刘璋派他出使曹操时,他曾驳倒过当世名士杨修。杨修又拿出曹操仿《孙子兵法》著的兵书13篇,张松看了一遍,便从头至尾背诵出来,竟无一字差错。杨修大惊,说:“公过目不忘,真天下奇才也。”骇得曹操以为兵书为前人所著,便下令将自己所著的兵书烧了。
如果不是电影、小说夸张,便是民警、赌王、张松他们确有“特异功能”。就一般人而论,一目十行、过目不忘是不可能的,遗忘则是绝对的、正常的。有人测验了各年级学生学习后半个月的遗忘率,结果是,小学生把历史知识忘了52%,中学生把化学知识忘了58%,大学生把心理学忘了75%,把物理学忘了82%。看,遗忘率多么惊人!正因为会遗忘,所以人才发明了代替记忆的工具,如碑石、年表索引、字典辞书及各种文字、录音录像等;外交家有备忘录,政治家有人事记,法官有法律条文,各行各业都有记忆前事的文字,以免遗忘。
前面的事例中,为什么小唐没有记住卡车的车牌号呢?她明明已经看到车牌号了啊,这是为什么呢?1960年心理学家斯伯林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为我们解开了这一现象的答案,并且确认了一个新的记忆阶段——感觉记忆阶段。
原来,当外界的刺激输入我们的神经系统后,其能量首先被转换为各种感觉信息,然后才能被我们“看到”或“听到”。但是由于呈现的信息容量较大,其中大部分信息还没有来得及加工就迅速消退了,只有一部分信息由于注意而得到进一步的加工,才有机会被我们记住。这就是记忆中的感觉记忆阶段。由于时间短暂,感觉记忆又被称为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的起始阶段,保持的时间很短,视觉信息约在1秒钟内衰退,听觉信息约在4秒钟内衰退,听觉的感觉记忆容量比视觉的感觉记忆容量要小。部分信息经过变换、编码和加工进入短时记忆。
研究表明,感觉记忆中只有那些能够引起个体注意并被及时识别的信息才能进入短时记忆。相反,那些与长时记忆无关的或者没有受到注意的信息由于没有转换到短时记忆,很快就消失了。
即使信息从感觉记忆转入短时记忆,它保持的时间也不长,仅有1分钟左右,而且容量有限。我们在前面讲过,短时记忆的容量仅为7±2,而且与信息的组块密切相关。
1973年,蔡斯和西蒙对象棋大师、一级棋手和业余新手的棋局记忆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对一个随机设置的棋局,大师、一级棋手和业余新手的回忆正确率没有差别;而对一个真实的棋局,大师的记忆准确性为64%,一级棋手为34%,业余新手只有18%。研究者认为,之所以产生这种差别,是因为在真实的棋局中,高水平的大师和棋手可以利用丰富的经验发现和建立棋子之间的关系,形成组块;而在随机摆放的棋局中,大师的经验就很难发挥作用了。由此可见,个体的知识经验对组块有着很大的影响。
由于大师头脑中储存着大量的棋局,他们在工作记忆中调用了更多的相关组块,因而取得了这样的结果。象棋大师的记忆优势在于他们的头脑中关于布局的知识多,但当他们面对随机放置的棋局或是别的领域时,他们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让这样的人记古文或数学公式,显然不及擅长古文或数学的人。这就意味着,记忆中的组块与人的知识经验相关。数字知识越多的人,记数字越容易;数理化公式记得越多的人,记数理化公式越容易;古文记得越多的人,记忆古文的能力越强;英语单词记得越多的人,记忆单词的能力就越强。正像人们开发“深蓝”一样,人们利用专家的头脑创造了许多某个领域的“专家”电脑,例如专家看病系统就给缺少医生的地区带来了实惠。因此,一个人是否是“专家”,不是看他(她)的基本能力或素质如何,而是看他(她)是否具备该行业或领域所需的专业知识或特殊能力。至于自己领域外的活动,专家与常人的表现从本质上来说其实是无异的。总之,只有获得了该领域大量的专业知识,并能在处理问题时随时调用,才能过目不忘。
此外,组块可以提高记忆的容量和效率。默多克的实验证实了这种作用。他用听觉方式先向被试分别呈现3组不同的材料:第1组是3个辅音构成的3个字母的组合如PTK,第2组是由3个字母组成的单词如HAT(帽子),第3组是3个单词如EAR(耳朵)—MAN(男人)—BED(床),然后让他们进行回忆。实验结果表明,3字母组合与3个单词的回忆成绩差不多。也就是说,回忆3字母单词比回忆不相关的3字母组合的成绩要好得多。这说明,一个单词是一个熟悉的单位——块,通过组块,被试能大大地提高对一系列字母的记忆数量。
这就启示我们,组块可以把许多个别的信息单位结合成较大单位。组块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超越短时记忆容量限度的方法,是提高记忆效率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艾滨浩斯遗忘曲线
人的大脑是一个记忆的宝库,人脑经历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人们记忆的内容。例如,英语学习中的单词、短语和句子,甚至文章的内容都是通过记忆完成的。但记忆的保持是非常难的,因为我们的大脑要经历遗忘。
遗忘和保持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如识记过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会发生错误。
遗忘有各种情况。能再认但不能回忆叫不完全遗忘。我们在读书时经常有这种感觉,很多内容非常熟悉,但就是回忆不起来。我们读了大量的书,觉得底蕴很深,结果在考试的时候发觉见了熟悉,但让自己默写下来却有些困难。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叫完全遗忘。完全遗忘在患有失忆的人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他们对自己过去所有的事情都记不起来了。在电视上我们经常看到,患有失忆的人连自己的亲人都不认得了。
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叫临时性遗忘。对于这一点,考试怯场最能说明问题:本来平时学习成绩很好,考试时却突然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来了,结果考砸了,考完后可能又重新回忆起来了。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叫永久性遗忘。永久性遗忘在生命里更是经常发生,比如,小时候的一些事情,我们小的时候可能会记得,但长大以后也许记不得了,也没有心情去记了,便是永久地遗忘了。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滨浩斯最早研究了遗忘的发展进程,他受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的启发,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对记忆进行了实验研究。
艾滨浩斯创造了一些无意义音节,如zup、rif、bik等,使用这些音节作为记忆材料,这就避免了人在记忆过程中过去知识经验的影响。而且,因为没有意义,也就避免了联想记忆的作用。艾滨浩斯将几个无意义音节排成一列,让参加实验的人反复学习这样一系列的无意义音节,直到能够按音节的排列顺序回忆出这一系列音节为止,记下完全记住所用的学习次数。然后有计划地让他们在某段时间后回忆学习过的一系列音节(每次回忆都使用不同的音节系列),看看他们还记得多少。但艾滨浩斯不是简单地统计还能回忆几个音节,而是采用一种更巧妙而又准确的方法来计算还记得多少:他让参加实验者重新学习不能完全回忆的无意义音节系列,直到能够再次完全回忆为止,记下重新学习的次数。将第1次学习的次数减去重新学习的次数再除以第1次学习的次数,最终结果就是还记得的音节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如下:
其中:R——记住的百分比
N——第一次学习的次数
n——重新学习的次数
艾滨浩斯用这种方法对记忆做了系统的研究,得到了不同时间间隔记忆所保持的艾滨浩斯的百分比。
下表记录了他的一些研究结果。
遗忘的进程表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例如,在学习20分钟之后遗忘就达到了41.8%,而在31天之后遗忘仅达到78.9%。根据这个研究,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他还将实验的结果绘成曲线,这就是著名的艾滨浩斯遗忘曲线(如下图所示)。图中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后来很多人重复了他的实验,所得结果和艾滨浩斯的结论大体相同。
艾滨浩斯遗忘曲线
(资料来源:查普林和克拉威克,1983)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遵循着“先快后慢”的原则。这个规律就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最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如不抓紧复习,在1天后就只剩下了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会减少。
而且,艾滨浩斯还在关于记忆的实验中发现,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16.5次;记住36个无意义音节,需重复54次;而记忆6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不然,死记硬背是费力不讨好的。因此,比较容易记忆的是那些有意义的材料,而那些无意义的材料在记忆的时候比较费力气,在以后回忆起来的时候也很不轻松。因此,艾滨浩斯遗忘曲线是关于遗忘的一种曲线,而且是对无意义的音节而言的。对于与其他材料的对比,艾滨浩斯又得出了不同性质材料的不同遗忘曲线,不过它们大体上都是一致的。
俄国伟大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不要等墙倒塌了再来造墙。”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遗忘曲线应用的精髓:及时复习。遗忘规律要求我们学习之后要立即进行复习,加强记忆,并且以后还要再复习几次,但复习的时间间隔可以逐渐增加。比如学习的第1天后进行第1次复习,3天后再复习1次,下一次的复习则可安排在1周之后,以此类推。不管间隔时间多长,总之要在发生遗忘的时刻之前及时复习,以克服遗忘。
然而,很多学生并不如此,他们平时不复习,临考前开夜车,加班加点复习。“考试时仓促填塞的知识,如果不通过进一步的学习进行巩固,并随后进行充分复习,是会很快遗忘的。”(艾滨浩斯,1885)等他们需要再一次应用这些知识的时候,还需要再来一次加班加点的头悬梁、锥刺股的苦难生活。
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愿意复习,而一味地追求新知识呢?可能是因为复习旧知识使人感到枯燥,好像是在咀嚼已经吃过的馒头,没有味道吧。有人说,马儿不吃回头草,爱吃前面的嫩草。其实不然。复习就是“温故而知新”,“温故”是形式,“知新”才是最终目的,即要在追溯陈旧中发掘新意。当然,达到“知新”不能依靠机械的重复、简单的记忆,每次重复都应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点,这样每次重复才会有不同的感觉和体会,才会获得更深的认识。知识的学习就是在这种不断的重复中得到升华的。
上述的艾滨浩斯遗忘曲线是艾滨浩斯在实验室中经过了大量测试后,产生了不同的记忆数据,从而生成的一种曲线,是一个具有共性的群体规律。此遗忘曲线并不考虑接受试验者的个性特点,而是寻求一种处于平衡点的记忆规律。
但是记忆规律却可以具体到我们每个人,因为我们的生理特点、生活经历不同,可能导致我们有不同的记忆习惯、记忆方式、记忆特点,所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艾滨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对于自然人改造世界的行为只能起一个催化的作用,如果与每个人的记忆特点都相吻合,那么就如顺水扬帆,一日千里;如果与个人记忆特点相悖,那记忆效果则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要根据个人的不同特点,寻找到自己的遗忘规律,在大量遗忘尚未出现时及时复习,以收到巩固成绩的效果。
学习中的“高原现象”
小韦是某重点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他认为自己属于那种学习不很卖力又有些小聪明的学生。高一、高二学习马虎,对待老师、家长的批评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但成绩都能保持在班级10名左右,发挥较好时甚至能进入班级前5名。父母亲戚、老师同学都说他学习潜力很大,上高三后会进步很快,可望进入国内一流名牌大学,甚至可以向清华、北大冲刺。对此,他也颇感自负。
进入高三后,他真的洗心革面,抛弃以前的所有陋习,全心身拼了起来。可是,从暑期到现在,两个多月了,每次考试还10名左右,最近一次考试排班级19名。这样的成绩,考清华、北大甭提了,就是进重点大学都有问题。家人着急,他自己也“头悬梁、锥刺股”,靠补品支撑着熬到深夜一两点钟。可是他的成绩还是不呈上涨势头,而且他一拿起书本头就嗡嗡直响,听课时也会莫名其妙地走神,注意力总集中不起来,好像有劲却怎么也使不上。小韦开始怀疑过去的“聪明”是对自己的嘲讽,怀疑自己的潜力已挖掘殆尽。
小韦同学所苦恼的问题是“学习努力了,成绩却上不去”。这种学习成绩在一个较长时期上不去也下不来,总在原地徘徊的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学习的“高原现象”。实际上,这种现象十分正常,它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阶段。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体验:在学习的时候,刚开始进步很快,可达到一定水平后却维持现状,学习成绩不但没有提高,甚至还会有下降趋势,这时就是出现了“高原现象”。
试回想一下,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你是否有过同样的停滞不前的经历呢?有关研究表明:词汇量的多少明显影响到我们阅读能力的高低。但是当掌握的词汇量达到3500~4500的时候,就会出现第1次高原现象,平均滞留时间为8个月左右;达到6500~7500时,出现第2次高原现象,平均滞留时间为12个月左右;当词汇量达到了9500~10500的时候,第3次高原现象就出现了,平均滞留约18个月。
在技能学习中常会出现高原现象。布瑞安等曾经研究了收发电报中动作技能的进步,结果发现,在收报练习15~28天之间,被试的成绩一度停顿下来,虽有练习,但成绩却不见提高,这就是练习进程中的高原时期。弗兰克斯等也曾经在研究中发现了高原现象,他的实验任务是追踪物体,每天练习105次,共10天。结果发现,在最初的4天中,进步十分明显;在第5、6、7这3天中,学习没有提高,呈现高原现象;而7天后,学习成绩进一步提高。在其他技能如弹钢琴、射击、打太极拳等的练习中,都存在类似的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是学习成绩一时性的停顿现象,它与生理的极限和工作效率的绝对顶点是不同的。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人在学习过程中都必然存在高原现象,例如,在布瑞安等人的实验中,被试的成绩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高原现象。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高原现象?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高原现象呢?这是因为学习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其中既有促进的,又有阻碍的,两种力量相匹敌即产生这种现象。具体来讲,当学习一段时间后,个体的好奇心已被满足,学习兴趣不如刚开始的时候那样强烈,学习动力也会随之下降;也许目前使用的学习方法已不再适应这一阶段学习的要求;也许是生理状况欠佳,精力不够充沛;也许是原来形成的知识结构网络不适合进行新的学习……诸多因素,致使了我们的学习停滞不前。
那么怎么克服这种高原现象呢?
第一,合理调整大脑中贮存的知识,使之条理化,以便在进行新的学习时可以顺利地提取出来加以运用,并可迁移到其他方面。
第二,克服生理上的障碍,调剂精神,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第三,及时进行反馈,使自己知道学习结果和进程,并适当地调整学习过程,使学习得以进一步深入。
第四,经过审慎、仔细的考察之后,科学地转换学习目标。这样一是可以暂时转移过于狭窄的注意力,“高屋建瓴”地“俯视”问题;二是可以避免钻入死胡同,徒劳无益。
突破思维定式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问题:
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这时跑过来一个小孩,急促地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我儿子。”请你回答,这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
这一问题,100名被试者只有两个人答对!其实答案非常简单:局长是个女的,吵架的一个是局长的丈夫,即孩子的爸爸;另一个是局长的爸爸,即孩子的外公。
某小学办理新生入学手续时,有两个小男孩同时来报名。他俩长得一模一样,甚至连出生年月、父母的姓名都一样。“你们是双胞胎吗?”年轻的女教师问。“不是。”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老师傻了:怎么不是双胞胎呢?作为读者的你,说不定也会感到奇怪吧。然而,如果有人悄悄地告诉你他们是3胞胎中的两个,你大概就不会感到困惑了。
为什么如此简单的问题却有这么多人一下子答不上来呢?这就是定式效应:按照常规的经验,公安局长应该是男的,长得一样的两个孩子应该是双胞胎。从这些心理定式去推想,自然找不到答案。
定式理论是德国心理学家缪勒和舒曼于1889年提出来的,思维定式或称心理定式是其中的一种。它指由先前的心理活动和实践经验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着同类后继活动的趋势,表现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做特定方式的加工准备。它使人以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认知事物或作出行为反应,即按一种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每一个人的思想上都可能产生思维定式。思维定式是个体在知识积累过程中的异化现象,是一个人创新、发展、获取新知识的天敌,是个体凭已有的知识去推断一个新命题的想当然的结论,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色彩,往往是错误的。
思维定式既有利于我们利用已掌握的种种原则与方法迅速解决自己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促进认识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我们的思路,阻碍问题的解决与认识的发展。因为,一个人如用某种思路解决了若干问题,往往会促使他(她)以相同的思路去解决以后所遇到的各类问题。心理学家鲁钦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有力地证实了这一点。该实验要求被试计算同类性质的一组算术题,即用不同容量的水桶量出定量的水。如表1所示。表中A、B、C各栏均代表水桶的容量,D栏代表所求的水量,共11题,第1题为例题。实验开始时,由主试说明例题做法:先将A桶装满,然后从中倒出3个B桶的量,这时A桶中剩余的水,正好是D所求的水量。换以数字计算为:29-3-3-3=20;以代数式表示为:D=A-3B。主试要求被试按例题方式采用代数式求解其他各题答案。
表1 定式对问题解决影响的实验材料
该实验以大学生为对象,实验组79人,控制组57人。2组所做题数不同,每题半分钟。实验组从例题之后逐题求解,一直做到第8题;控制组则在例题之后只做第2、7、8题。实验结果见表2,有81%的实验组被试一直采取D=B-A-2C方法解答全部问题,而控制组被试却全部采用了D=A±C方法来解答第7、8题。实验结果说明,实验组被试明显地受思维定式的影响,而控制组则不受其影响。
表2 定式对问题解决影响的实验结果
思维定式一方面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一方面又可能有碍于问题的解决。因此,在问题解决中,要充分利用心理定式的有利因素,同时要考虑到它可能给问题解决带来的阻碍,一旦发现以往的知识、经验、方法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则应考虑寻求新的思路、方法,重新尝试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像鲁钦斯实验中的第1组,由于受先前做题经验的影响,去套用某些公式或者某些方法,结果常常是:或者没有新意,或者没用该用的简便方法而使过程烦琐,甚至张冠李戴导致错误的结果。所以我们在遇到问题时要突破思维定式,敢于尝试新的解决方法。
走出“詹森效应”的怪圈
詹森是一名运动员,他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每次测试成绩都很好,但是他却连一枚奖牌也没有拿到过。这是因为他一到了赛场上就连连失利,根本发挥不出平时的水平。人们借此把那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竞技场上失败的现象为詹森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詹森效应十分常见。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被寄予夺冠厚望的中国男子体操世界冠军李小鹏在男子单项比赛中发挥失常,仅获得一枚双杠铜牌。但是他在2003年世界体操锦标赛上却获得了两个项目的冠军,而且也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双杠金牌得主。由此我们不能说他没有夺冠的实力,事实上,他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发挥失常的主要原因是某些特殊情况给自己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导致了心情紧张。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些名列前茅的学生在高考中屡屡失利,有些实力相当强的运动员在赛场上发挥失常,饮恨败北等等。细细听来,“实力雄厚”与“赛场失误”之间的唯一解释只能是心理素质问题,主要原因是得失心过重和自信心不足造成的。有些人平时“战绩累累”、卓然出众,从而形成一种心理定式——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再加之赛场的特殊性,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的厚望,使得其患得患失的心理加剧,心理包袱过重。被如此强烈的心理得失困扰,怎么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呢?另一方面是缺乏自信心,产生怯场心理,束缚了自己潜能的发挥。
某报曾经接到一位学生家长发来的“求救”邮件:我的孩子即将参加高考。想想3年前孩子中考时的情况,我不由得忧心忡忡。3年前,我的孩子在班级乃至学校都是佼佼者,但这个孩子比较内向,心理素质较差。这个缺点给他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平时成绩很好,一到大考就一落千丈,中考成绩“超低水平”发挥,只勉强考上了普通中学。孩子没办法面对这个现实,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消沉了许久。现在,3年过去了,我的孩子在这所普通中学表现很好,年年都获得“三好生”称号。如果正常发挥,孩子上本科甚至重点都没问题,但如果改变不了心理素质差的毛病,成绩就难以预料了。我们真担心,在高考那种更紧张的气氛中,孩子能否承受得住。真希望你们能帮我想想办法!
还有一名学生,连续两年参加高考,均因在考场上过度紧张而落榜。而按平时的考试成绩,他是完全可以进重点院校的。第1次高考,考数学时,有一道题他平时没见过,因此他紧张起来,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神情慌乱,双眼模糊,看不清试卷,结果本来是强项的科目却考得一塌糊涂,最后以3分之差落榜。经过1年的刻苦学习,他又走进了高考的考场。但一进考场,他又被笼罩在了一种无形的紧张气氛中,明明会答的题目,甚至平时熟悉的题目都变得陌生起来,待走出考场才恍然大悟。结果,他又以7分之差落榜……
那么,在考试中,如何才能避免詹森效应呢?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考试并不神秘,也并不可怕,它和平时考试一样,不仅是检验知识水平的一种手段,而且也是心理素质的大考,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
第二,要平心静气,走出狭隘的患得患失的阴影,通过积极的自我想象体验过去的成功经验,以唤起自己良好的情绪。不贪求成功,只求正常地发挥自己的水平。许多考试焦虑、紧张的学生经常对自己或对别人说:“我在重要考试中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证成功。”“如果我在重要的考试中失败,我就会没有价值,别人就会看不起我,我会很没面子。”“如果考不好,我的前程就算是毁了。”这些话纵然能增强他们考好的决心,但也容易引起焦虑,不利于正常水平的发挥。要想避免詹森效应,在平时就应当注意矫正学生这些不正确的想法,使他们养成以平常心对待考试的良好习惯,减少紧张情绪,以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第三,加强综合训练,提高考试策略。平时小考针对的是部分知识,大考往往着眼于前后知识乃至各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学生需要加强对各种知识的整合理解和灵活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应对综合问题的策略。此外,还需要对以往大考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寻找对策。
第四,家长和老师要保持平常心。对于家长和教师来说,期望过高也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压力,所以他们应当调整过高的期望。应当明白,其实孩子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励,而不仅仅是“你一定要考第一”等诸如此类的话。除此之外,家长和教师还应以平常心态去对待正式考试,否则势必会增加考生的心理压力,让他们觉得如果考不好,就会对不起家长和老师。
第五,正确地认识自己。纵看自己,平时成绩一直领先,基础扎实,一分耕耘会有一分收获;横看他人,他易我也易,我难他也难,何足为虑?还是听听一位高考生的心里话吧:“离高考还有100天的时候,因模拟成绩忽高忽低,我无法容忍学习成绩上的挫折,对自己没有了信心。后来,我干脆丢掉包袱,轻装上阵,放手一搏,反而不经意地取得了好成绩。以前我总以为‘风云难测’,成绩好坏随机遇而变。如今细细想来,失误还是自己的心理素质问题—得失心过重而自信心不足。”这位同学的话可谓中肯,道出了不少同学的心声。
考场是无硝烟的战场,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较量,同时也是心理素质的较量。“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树立自信心,你最终一定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回忆的最佳环境是记忆时的地点
如果让你回到你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也许你已经遗忘多年的往事就会重新涌现在你的眼前。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环境是我们回忆的一个重要线索,很多情况下,你回忆不起来的事情,只要回到事件发生的情景中,就又会想起来。比如,你走出家门,正想去做某件事情,没想到却碰上了熟人,打了招呼,聊了几句,说再见后,你就忘了出来要做什么事情了。这时如果你怎么想也想不起来,不如先回家。参加过体育比赛的人都知道,训练时成绩再好,比赛时也不一定发挥得出来,因为场合发生了变化,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选拔选手的时候要考虑到底有没有大赛经验。即使没有机会参加比赛,教练员也会在平时训练的时候强调队员要把训练当成比赛,要想象自己就是在万众瞩目之下。心理学家证明这种想象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很好地利用了记忆的这一特点,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比如,你的朋友不开心了,有烦恼了,你可能会跟他(她)说:“出去走走吧,心情会好起来的。”换个环境,人的心境也会相应改变。可见,记忆的规律不仅适用于学习,在生活中对我们的心身健康也有很大的帮助。
环境变化对我们的学习也有影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让两组人在两个不同的房间里学习同样一份材料,学习完成以后,让每一组人中的一半留在原来的房间做测验,另一半到另一组人的学习房间去做测验。结果发现,留在原来房间参加测验的人平均成绩都好于去另一个房间做测验的人。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记忆的场合依存性。心理学家还发现,如果让这些到另一个环境参加测验的人想象他们就是在原来的学习环境下做测验,通常他们都会做得好一点。这个实验证明,环境对我们的学习是有影响的。通过这个发现,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同学平时学习成绩很好,每次参加比赛却总是拿不到名次,或者参加大考时总考不出来好成绩。在学校学习期间,基本上是在什么地方上课就在什么地方考试,不能很好地培养我们在环境中的应变能力。不过,反过来,对那些想提高成绩的同学来讲,如果事先知道会在什么地方考试,不妨就到这个地方去学习,这也是利用心理学知识提高考试成绩的一种方法。
有人做过这样一些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在一个实验中,大学生在不同日期、不同实际场合下分别学习两组对偶联想项目(相当于记住外语单词与中文意思)。一次大学生们是在靠近密歇根大学校园的一幢建筑的一间没有窗户的屋子里学习的。实验主持者衣着整洁,打着领结,把成对联想的项目用幻灯机放映出来。另一次,大学生们是在一间窗户开向校园主楼的小屋里学习的。实验主持者(还是先前那位主持者,但有些大学生认不出他了)衣着草率,穿一件蓝色T恤、一条运动裤,成对联想项目是用录音机播放的。一天以后,一半大学生在原来场合下进行回忆,另一半大学生在另一种场合下进行回忆。在原场合下测验时,大学生能回忆原来所学的59%;而在另一种场合下测验时,大学生只能回忆原来所学的46%。
在另一个实验中,让配戴水下呼吸器的潜水员在海滩上或在水下学习一些单词序列,然后在其中的一个环境下测试他们对这些单词的记忆保持程度。结果,当识记和回忆的环境匹配时潜水员们的成绩提高了将近50%,尽管学习内容与水或潜水根本没有关系。同样地,当背景音乐的节奏在识记和回忆时保持一致时,人们在记忆任务中会表现得更好。
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与此类似的现象。俗话说“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在一定的情景下,人能联想起在这一情景下所发生过的事。故地重游,不禁联想起上次同来之人、同游之事,如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中所说:“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因为当信息的提取情境与学习情境相同或相似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情境中的信息提示线索,这些线索能帮助我们回忆曾在此环境下发生的事情以及学习的内容。当面临新的提取情境时,因新情境与原情境有差异,我们在走进新情境的刹那间便会启动与新情境相联系的相关经验,从而达到对新情境的理解,消除陌生感。这一过程虽然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完成的,但其对新情境相关经验的启动却必然会引起对原有情境相关知识的抑制,从而影响记忆信息的提取。
了解了信息提取的这一规律,在日后的学习中,我们不妨利用它来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人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是否正确呢?有心理学家为此做了专门的试验。
美国心理学家巴纳特以大学生为被试做了一个实验,研究了做笔记与不做笔记对听课学习的影响。大学生们学习的材料为1800个词的介绍美国公路发展史的文章,测试者以每分钟120个词的中等速度读给他们听。心理学家把大学生分成3组,每组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甲组为做摘要组,被要求一边听课,一边摘出要点;乙组为看摘要组,即他们在听课的同时能看到已列好的要点,但自己不动手写;丙组为无摘要组,他们只是单纯听讲,既不动手写,也看不到有关的要点。学习之后,心理学家对所有学生进行回忆测验,检查对文章的记忆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在听课的同时自己动手写摘要组的学习成绩最好;在听课的同时看摘要,但自己不动手组的学习成绩次之;单纯听讲而不做笔记,也不看摘要组的成绩最差。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
首先,做笔记有助于多种分析器协同作用。用笔记下来,它用到了看、记相应的分析器活动。每一种分析器进入大脑记忆的通道并不一样,但相互都是联系的。同一内容从不同通道进入,能够使记忆更加牢固。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单凭听觉,会话通信每分钟仅能传达100个单词,而视觉传达的速度则是听觉的2倍;视觉、听觉同时起作用,传达的速度则是听觉的10倍。可见,分析器参与越多,彼此联系越紧密,其记忆效果就越好。这就是用笔记下来的内容容易被记住的原因之一。
其次,做笔记有助于提高记忆力。用笔记下的内容,它与仅看到的内容有本质的差异。前者既有思维参与,又有活动因素,而后者主要是思维参与,其参与程度一般也不如前者。因此,后者的记忆效果不如前者。现代心理学大量实验表明,活动是有助于提高记忆效果的。例如,前苏联心理学家陈千科的实验:他要求三年级学生解答5道现成的和5道自编的算术题。经过若干时间后,他要求学生再现这些习题中的数字。结果学生们把自编习题里的数字比现成习题里的数字多记住2倍。
有人认为,反正教材上什么都有,上课只要听讲就行了,没必要记课堂笔记。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研究表明,对于同一段学习材料,做笔记的学生比不做笔记的学生成绩优异2倍。由此可见,做笔记对我们的学习是十分有利的。第一,做笔记能够集中我们的注意力。要想在听课的同时记好笔记,必须要跟上老师的讲课思路,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内容上,光听不记则有可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到学习以外的其他方面。第二,记笔记能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记笔记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可调动眼、耳、脑、手一齐活动,促进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第三,记笔记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记忆。如果不记笔记,复习时只好从头到尾去读教材,这样既花时间,又难得要领,效果不佳。如果在听课的同时记下讲课的纲要、重点和疑难点,用自己的语言记下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体会,这样对照笔记进行复习时,就会既有系统、有条理,又觉得亲切熟悉,因而复习起来会事半功倍。第四,记笔记能够让我们获得新知识。笔记可以记下书本上没有而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一些新知识、新观点。不断积累,便能获得许多新知识。
既然做笔记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么在日后的学习中,怎样才能记好课堂笔记呢?
(1)做好记笔记的准备工作。笔记本是必不可少的,最好给每一门课程准备一个单独的笔记本,不要在一个本里同时记几门课的笔记,这样会很混乱。准备两种不同颜色的笔,以便通过颜色突出重点,区分不同的内容。
(2)要用笔记,而不要依靠录音机。使用录音机,虽然能将老师讲课的内容全录下来,但自己没参与记的过程,做笔记的好处也无法体现。此外,录下来的内容复习起来也太费时、费力。
(3)每页笔记的右侧划一竖线,留出1/3或1/4的空白,用于课后拾遗补缺,或写上自己的心得体会;左侧的大半页纸用于做课堂笔记。
(4)笔记方式多种多样。学生在课堂上常用的笔记方式有要点笔记、提纲笔记及图表笔记等。
要点笔记:不是将教师讲的每句话都记录下来,而是抓取知识要点,如重要的概念、论点、论据、结论、公式、定理、定律,对老师所讲的内容用关键词语加以概括。
提纲笔记:这种笔记以教师的课堂板书为基础,首先记下主讲章节的大小标题,并用大小写数字按授课内容的顺序分出不同的层次,在每一层次中记下要点和有关细节。条理清晰,使人一目了然。
图表笔记:利用一些简单的图形和箭头连线,把教学的主要内容绘成关系图,或者列表加以说明。图表比单纯的文字更加形象和概括。
(5)提高书写速度。书写速度太慢,势必跟不上讲课进度,影响笔记质量。要学会一些提高笔记速度的方法,如不必将每个字都写得横平竖直、工工整整,可以潦草地快速书写;可以简化某些字和词,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书写符号,比如用“∵”代表“因为”,用“∴”代表“所以”。但要注意不要过于潦草、过于简化而使自己也看不懂所记的内容是什么。速写的目的是提高笔记效率。
(6)在笔记遗漏时,要保持平静。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担心,不要总是惦记着漏掉的笔记而影响听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出一定的空间,课后求助于同学或老师,把遗漏的笔记尽快补上。
(7)课后要及时检查笔记。下课后,从头至尾阅读一遍自己记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将遗漏之处补全,将错别字纠正,将过于潦草的字写清楚。同时还可将自己对讲课内容的理解及自己的收获和感想写在笔记右侧的空白处。这样,就能使笔记变得更加完整、充实、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