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际交往要懂心理学
打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寻找工作。一天,他到某报社对总编说:“你们需要一个编辑吗?”
“不需要!”
“那么记者呢?”
“不需要!”
“那么排字工人、校对呢?”
“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了。”
“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用”。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广告部工作。”
这个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表现了自己的机智和乐观,给总编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引起了对方极大的兴趣,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环境、参加面试,或与某人第一次打交道的时候,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忠告:“要注意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噢!”
第一印象,又称为初次印象,指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时给对方留下的印象。那么,第一印象真的有那么重要,以至于在以后很长时间内都会影响别人对你的看法吗?心理学上有一个规律,在和比较陌生的人交往时,他给我们的早期印象往往比较深刻。有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证明了这个规律:
心理学家设计了两段文字,描写一个叫吉姆的男孩一天的活动。其中一段将吉姆描写成一个活泼外向的人:他与朋友一起上学,与熟人聊天,与刚认识不久的女孩打招呼等;而另一段则将他描写成一个内向的人。研究者让有的人先阅读描写吉姆外向的文字,再阅读描写他内向的文字;而让另一些人先阅读描写吉姆内向的文字,后阅读描写他外向的文字。然后他请所有的人都来评价吉姆的性格特征。
结果,先阅读外向文字的人中,有78%的人评价吉姆热情外向;而先阅读内向文字的人中,则只有18%的人认为吉姆热情外向。
由此可见,第一印象真的很重要!人们对你形成的某种第一印象通常难以改变,而且还会寻找更多的理由去支持这种印象。有的时候,尽管你的表现并不符合原先留给别人的印象,但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要坚持对你的最初评价。
例如,一对结婚多年的夫妻,最清晰难忘的是初次相逢的情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景、站的姿势、开口说的第一句话,甚至窘态和可笑的样子都记得清清楚楚,终生难忘。
在祝贺老王晋升副总经理的晚宴上,董事长说:“5年前你穿着一件棕色西装,左手插在裤袋里站在我的办公室里。当时你是第18个求职者,你第1句话说:‘我知道你需要一个能把各种文件处理得稳稳当当的助手,我行。’你那一双自信的眼睛使我入迷。当时我就断定,我要的助手就是你!来,为我的判断和你的才能干杯!”
第一印象通常包括谈吐、相貌、服饰、举止、神态,这些对于感知者来说都是新的信息,它对感官的刺激也比较强烈,有一种新鲜感。这就如同在一张白纸上,第一笔抹上的色彩总是十分清晰、深刻一样。随着后来接触的增加,各种基本相同的信息的刺激也往往盖不住初次印象的鲜明性。所以第一印象的客观重要性还是显而易见的,并在以后交往中起了“心理定式”作用。如果你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呆板、虚伪、不热情,对方就可能不愿意继续了解你,即使你尚有许多优点,也不会被人接受;而如果你给人留下的印象是风趣、直率、热情,那么即使你身上尚有一些缺点,对方也会用自己最初捕捉的印象帮你掩饰短处。
既然第一印象如此重要,那么怎样做才能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
1.显露自信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自信是人们对自己的才干、能力、个人修养、文化水平、健康状况、相貌等的一种自我认同和自我肯定。一个人要是走路时步伐坚定,与人交谈时谈吐得体,说话时双目有神、目光正视对方、善于运用眼神交流,就会给人以自信、可靠、积极向上的感觉。
2.微笑待人,不卑不亢
第一次见面,热情地握手、微笑、点头问好,都是人们把友好的情意传递给对方的途径。在社会生活中,微笑已成为典型的人性特征,有助于人们之间的交往和友谊。但与别人第一次见面时,笑要有度,不停地笑有失庄重;言行举止也要注意交际的场合,过度的亲昵举动难免有轻浮油滑之嫌;对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朋友,则不应表露巴结讨好的意思。趋炎附势的行为不仅会引起当事人的蔑视,还会让在场的其他人也瞧不起你。
3.仪表、举止得体
脱俗的仪表、高雅的举止、和蔼可亲的态度等是个人品格修养的重要部分。在一个新环境里,别人对你还不完全了解,过分随便有可能引起误解,产生不良的第一印象。当然,仪表得体并不是非要用名牌服饰包装自己,更不是过分地修饰,因为这样反而会给人一种轻浮浅薄的印象。
4.言行举止讲究文明礼貌
语言表达要简明扼要,不乱用词语;别人讲话时,要专心地倾听,态度谦虚,不随便打断;在听的过程中,要善于通过身体语言和话语给对方以必要的反馈;不追问自己不必知道或别人不想回答的事情,以免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5.讲信用,守时间
现代社会,人们对时间愈来愈重视,并且往往把不守时和不守信用联系在一起。若你第一次与人见面就迟到,可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所以最好避免。
测试:你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如何
你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如何呢?通过以下题目你便可以为自己作个评判。
本测试共12题,每题3~4个选项,按实际情况选出适合你的一项,10分钟内完成答题。
1.对于你的头发,你有什么样的评价?
A.有些干枯,不够整洁(1分)
B.没有什么太大的特点(3分)
C.很干净,整齐(5分)
2.你的声音特征属于下列哪一种?
A.尖细、高亢,能传出很远(1分)
B.大嗓门、很响亮、爽朗(5分)
C.声音柔和、浑厚(5分)
D.平常的声音,没有太大特点(1分)
3.看到录像上你的样子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A.很漂亮,很令人满意(5分)
B.好像根本不是我,不像(1分)
C.感觉普通,还能接受(3分)
D.看着让人心烦(1分)
4.和别人作正面交流时,你总是在看交谈对象的什么地方?
A.口鼻部位(1分)
B.双眸(5分)
C.脸(3分)
D.不看他,注视别的地方(1分)
5.平常落座,你习惯的动作是什么样的?可以立刻试试看。
A.坐下后,两腿分开(5分)
B.喜欢一条腿在上、一条腿在下(3分)
C.腿和脚全都并齐(1分)
6.请注意一下在你微笑的时候,上嘴唇上部会不会有一条横向皱纹?
A.有一条挺长的皱纹(5分)
B.有短皱纹出现(3分)
C.没有丝毫皱纹(1分)
7.你留意一下自己的左手手指目前是什么样子。
A.长而且不洁净(1分)
B.短但整齐干净(3分)
C.修长、优美(5分)
8.在一个人非常多甚至十分拥挤的公共场所内,遇到过被人侵扰或使你厌烦的事吗?
A.总是碰到(5分)
B.偶尔遇到过(3分)
C.从来没有(1分)
9.你经常被上司或同事认为做了损害别人利益的事吗?
A.有过(1分)
B.很少有过(3分)
C.从来没有过(5分)
10.你常被第一次见面的异性朋友邀请去看电影,或者上前主动热情地和你闲聊吗?
A.经常碰到这种情况(5分)
B.有过一次(3分)
C.从来不曾有过(1分)
11.请仔细检查一下自己的牙齿,你感觉它们是以下哪种样子?
A.很不清洁(1分)
B.亮白、很漂亮(5分)
C.牙齿排列很不规范(3分)
12.你和其他人在交谈时,会有下面哪些举动?
A.没有任何特别的举动(3分)
B.善于借助肢体语言,更深刻、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5分)
C.常不自觉用手捂住嘴(1分)
解析:
每题选项后对应的是该项的得分,请将你选择答案对应的所有得分相加,统计最后的总成绩,分数越高,你给人留下的印象越深刻。
54~60分:你非常有个性,令人难忘;你很有人格魅力,能够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感觉,能够让第1次见到你的人感到亲切和温暖,甚至不舍得分开。
40~53分:你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平易近人、招人喜欢,和你见过面的人都觉得你很受大家欢迎,无论男女老少都会觉得你是个值得交往的人。
26~39分:你不会给人留下太坏的印象,但总体感觉平淡,印象不够深刻,个性不足。
12~25分:你给人的感觉是个性封闭,难以接近,你似乎经常表现出对周围人的不满,冷若冰霜,令人敬而远之。
距离产生美
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刺得对方怎么也睡不舒服。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由于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又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体温又不至于被扎。
后来,人们把这则故事作为人际交往的准则,即刺猬定律。
根据刺猬定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即“身体距离”和“心理距离”。“身体距离”即“私人空间”,“心理距离”即“孤独感”。
所谓“私人空间”,是指环绕在人体四周的一个抽象范围,用眼睛无法看清它的界限,但它确确实实存在,而且不容他人侵犯。无论在车厢或者电梯内,你都会在意他人与自己的距离,当别人过于接近你时,你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位置来逃避这种近距离的不快感。但是当狭小的空间中挤满了人时你就很难改变,于是就只能以对其他乘客漠不关心的态度来忍受心中的不快,故而看上去神态木然。
有关资料介绍,私人空间的形状与大小可用所谓接近(或被接近)实验的方法来确定。专家们在广场中心位置安排一个人站着,然后让受试者一步步地接近目标人物,这时就会发现这个“过分接近对方而引起不快”的位置。这一位置就是“私人空间”的界线。实验表明:当受试者与目标人物认识时,“私人空间”比互不认识要小,异性之间的空间比同性之间要大。尤其是女性受试者去接近男性目标人物时,私人空间扩张到最大。
国外电台曾做过一个马路电话亭最多可挤多少个人的游戏节目,最多时曾进10人,因为大家知道这是一个游戏,所以并不在意自己的“私人空间”。可当人们在自己家里时,整个房屋就变成了自己完全的“私人空间”,不容许别人擅自闯入,人们也只有在家里才感到安全和放松。这就是“私人空间”保护作用的心理。
在车站、公园供人休息的长椅上,通常坐两端的人多,一旦两端位置都有人占据,就很少有人会主动坐在中间位置。一排长椅最多能坐4个人,先来的人坐在椅子的正中,后来的人会坐在长椅的一边,正中的人则会挪到长凳的另一端。于是,原本可以坐4个人的长椅,2个人就“客满”了,难怪现代都市的公众场合都已改为长排单只座位。
“私人空间”的原理告诉我们,当两人彼此过分接近时,会令人产生不快及焦躁感。“私人空间”变得狭小不足时,会产生压迫感,而使人不能冷静、客观地作判断,甚至会对侵犯者采取攻击的态度。
而“心理距离”便是“孤独感”的源泉。人类是宇宙中唯一(迄今而言)的智慧生物。地球的独居性必然赋予人类孤独的心理状态,在没有找到第二个“地球”、发现第二个“人类”之前,人类是无法消除“心理距离”的。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已经密密麻麻地“挤”着50多亿个智慧生物。50多亿人毕竟不是“全同性分子”,毕竟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如同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从这方面讲,每个人都可能会感觉到距离。爱因斯坦这样说过:“我实在是一个孤独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亲近的人。在所有关系面前,我总是感到一种距离,并且需要保持孤独—而这种感受与日俱增。”这种距离便是产生孤独的源泉,这种“心理距离”也的确存在,其具体表现形式便是—孤独。
当你离群索居、漂泊异乡,会因为对陌生环境的把握不定和自身的失落而产生孤独感;当你与家人或同事产生了隔阂,也会感到孤独。但这些具有明显的机缘性,只要改变、克服来自自身的或外界的种种诱因,这种孤独感便会消失。但当对社会、对人生具有独到的见解、抱负和使命感时,这种孤独感便会缠绕着你,哪怕是身处人群之中,或在儿女情长的包围之中,心理上的孤独也“在劫难逃”。
由“心理距离”而导致的孤独并不可怕,善于孤独恰恰能在心灵上筑起一座“世外桃源”。孤独有利于自我塑造。埃里克·斯隆说得很深刻:“孤独是生活中的一个危机,也是自我深思、自我完善的一个良机。”
“私人空间”是人与人的双边关系,“心理距离”则是个体的内心需求。无论是“身体距离”,还是“心理距离”都只能说明:人作为高智商生物,彼此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距离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每个人的个人空间到底有多大呢?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空间范围圈的大小,除了取决于不同民族和文化因素之外,同时也和许多其他因素有关。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制订了一个人际心理距离和空间距离相对应的尺度。为了便于了解,我们在这里将其绘制成一个简表,见下表。
空间范围圈表
我们都知道,在人际交往中应该热情些。但是,人和人不一样,情境和情境不一样,根据刺猬定律,有时“冷”一些,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反倒比较好。
人不可貌相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仍然免不了会以貌取人,尤其是初次见面时。
研究发现,以貌取人更容易发生在认识的初期,也就是人们初识但不太熟悉的时候。
有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将一群陌生人一连4天聚在一起,每次聚1个小时。
第1天,接受实验者对于他人的评判有32%来自外貌,20%来自对内在的了解。
第2天,情况改变了,评判中的26%来自客观的印象,而33%来自评价者的主观意识。
第3天,这一比率为24/34。
第4天,也就是最后1天,这一比率则是23/48。
这个实验说明,人们对他人容貌的重视,会随着彼此的熟悉而减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熟悉、喜欢的人,会觉得越来越顺眼。
调查发现,相貌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漂亮的人总能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就连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也是更喜欢漂亮的孩子,而相貌丑陋的孩子则不容易讨父母的欢心,甚至会被嫌弃。
成人世界里也是如此。相貌漂亮的人,尤其是年轻的女子,会在人际交往等事情上更容易博得他人的青睐,激起他人的热心,获得帮助,在生活的各方面也更加顺利一些。
国外有过一项针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根据统计,相关人员得出这样的结论:长相好看的人比相貌平平的人挣钱更多,拥有的工作更让人羡慕,而相貌平平的人比相貌丑陋的人又会好一些。
如果我们理性一些,就会认识到,以貌取人的确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人的长相和心灵是两回事。其实,气质美要比容貌美更高一筹。内在的美才更耐看,也更能成为判断一个人的依据。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能仅仅靠外貌来评价别人,毕竟“人不可貌相”:也许有人长得美若天仙,但却心如蛇蝎;有人长得丑陋,但是心地善良;有人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貌,却一无所长;有人奇丑无比,却是旷世奇才。因此,我们要用心去观察别人,给他们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战胜交往中的“约拿情结”
每个人都有能力进行有效的社会交往,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功。不幸的是,人们在此过程中常会遇到一种自身的心理障碍,这就是所谓的“约拿情结”。“约拿”是《圣经》中的人物,他本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并一直渴望得到神的差遣。神终于给了他一个光荣的任务—去宣布赦免一座原本要被罪行毁灭的城市,可是约拿却抗拒这个任务逃跑了。这是怀疑甚至害怕被证实自己的智力所能达到的光辉水平、心理软弱到甘愿回避成功的典型。“约拿情结”是我们成功人际交往的敌人。
常见的约拿情结,主要有个性障碍、情感障碍、意识障碍和意志障碍等类型。
1.个性障碍
个性障碍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常常出现的气质障碍和性格障碍,如抑郁质的人,易表现孤僻乖戾、不善交际的弱点;黏液质的人,易表现优柔寡断、缺少魄力的弱点;多血质的人缺乏毅力;胆汁质的人办事武断、鲁莽。
2.情感障碍
情感障碍是指人们在能力的自我开发中,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方面的不正确的内心体验,主要表现为麻木情感,这是人们情感发生的阈限超过常态的一种变态情感。所谓情感阈限,就是引起感情的客观外界事物的最小刺激量。麻木情感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长期遇到各种困难,受到各种打击,自己又不能正确地对待并加以克服,以致其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阈限增高,形成了一种内向封闭性的心理定式。它会使人们丧失对外界交往的生活热情和对理想及事业的追求。
3.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是指由于人脑歪曲或错误地反映了外部现实世界,从而减弱了人脑自身的辨认能力和反映能力,阻碍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影响了人们社会交往的成功。其主要表现有:
(1)“厌倦型”心理障碍:是一种厌恶一切自己不感兴趣和对其无能为力的事物的心理状态。存在厌倦心理的人,常常抱怨自己“怀才不遇”、“明珠暗投”,并对自我开发失去兴趣。
(2)“自卑型”心理障碍:因生理缺陷、心理缺陷即自认为智力水平低,或家庭、社会条件不如他人,而产生的一种缺乏自信、轻视自己、不能进行自我能力开发的一种悲观心理。
(3)“习惯型”心理障碍:它是由于重复或练习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它的形成一是由于自身养成,二是由于传统影响。具有这种心理障碍的人通常认为不进行自我能力开发也照样过日子,满足于现状是前一种,而求稳怕乱则是后一种。
(4)“闭锁型”心理障碍:把自我体验封闭在内心,不愿向他人表现,因而缺乏自我开发的积极性。
(5)“价值观念异变型”心理障碍:是指对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的价值量进行了错误的心理评估,形成了一种畸形的价值意识,如把工作分为三六九等、高贵与低贱,最突出的表现为贬低自己目前所从事的职业,因而不能结合工作开发自己能力的心理障碍。
(6)“志向模糊型”心理障碍:是指对将来干什么、成为何类人才的理想不明确,从而没有定向进取的内驱力,不能进行自我能力开发的一种心理障碍。
4.意志障碍
意志障碍是指人们在自我能力开发中,在确定方向、执行决定、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起阻碍作用的各种非专注性、非持恒性、非自制性等不正常的意志心理状态。主要表现有:
(1)“怯懦型”心理障碍:怯懦是一种懦弱胆小、畏缩不前的心理状态。怯懦的人过于谨慎,小心翼翼,常多虑、犹豫不决,稍有挫折就退缩,因而会影响其自我开发目标的完成。
(2)“意志暗示型”心理障碍:是指在制订和执行目标时,易受外界社会舆论和他人意向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而产生一种动摇不定的意志的心理状态。表现为确定目标时“朝秦暮楚”,执行决定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3)“意志脆弱型”心理障碍:具有这种心理障碍的人没有勇气去征服实现目标道路上的困难,他们不主动去征服困难,而是被动地改变或放弃自己长期进取的既定目标。
5.其他障碍
除了意识障碍、意志障碍、情感障碍和个性障碍外,还有其他几种影响智力开发的心理障碍,包括感觉加工中的心理错觉(如受时间影响的心理错觉、受需求满足程度引起的心理错觉、情绪状态产生的心理错觉,以及颜色和视觉方面的错觉)、知觉中的错觉和偏见(如知觉中的异常性、知觉的暂留性、期望中的偏见、时间的局限性,以及依靠一些不正确的感知经验来支持或反对另一些经验的循环错误)、思维定式的障碍(如思考问题时的思维惯性、科学研究中的思维定式)等,这些障碍主要基于认识上的主观片面性、表面性,以及思想僵化、凝固等原因。这些和回避成功、害怕成功的心理障碍是性质不同的心理障碍,但同样对人的社会交往乃至事业成功有着巨大影响,特别是当这些心理障碍互相影响时,更会形成一种强大的负效应,导致一个人事业失败。
很明显,有些人成就不大并不在于智力不够,而在于没有克服自己心理上的弱点和谬见—这些弱点和谬见会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而缺乏社会交往的人是无法取得成功的。我们只有不断向自己挑战,认真对待以上几种约拿情结,才能进行有效的人际交往,也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那么,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如何才能战胜“约拿情结”呢?
第一,要自我鼓励,培养自信。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努力会取得成功。在面临困难和新的挑战时,不妨在心里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会成功的!”用这样的心理暗示为自己打气,鼓足勇气去迎接挑战。
第二,调整自己的目标,不怕失败,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逐步走向成功。过低或过高的目标都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因此要善于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定出适合自己的理想目标,全力以赴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失败时要分析原因,吸取教训,在挫折中培养自己的心理耐受力。当你坚持下去,在经验与教训的累积下前行的你,一定会尝到自信与成功的滋味。
第三,要学会宽容,用正确的态度去看待他人的成功。别人成功自有他的原因,我们可以自觉地去学习,奋起直追。我们要学会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别人成功时,替他感到快乐;别人痛苦不幸时,我们也应该体会他的心情。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嫉妒的心理。
第四,心情焦虑时,听听音乐或者到外面散散心。心情紧张的人,才会考虑成功来临之前种种失败的可能性,不妨把考虑这些问题的时间拿来放松自己的心情,在美妙的乐曲声中,在大自然美丽的景致中,将种种顾虑抛开,轻装上阵,迎接挑战。相信,你一定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将心比心出奇效
A市交通警察支队不久前搞过一次“交警扮的哥”活动。那一天,数十名交警穿上便装,“秘密行动”开起了出租车。一天中,他们受过乘客的气,也有的违了章,实实在在地体验了一把“的哥”们谋生的艰难与不易。另外,通过换位,他们也看到了自己执法过程中的确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再来看看另外一件事:在繁华的大街上,几名城管把一位瓜农的西瓜砸了个稀巴烂,卖瓜的女主人在大街上抱着烂瓜痛哭。这几个城管一定是没种过瓜的,如果他们也能像交警那样换一下位,如果他们能到田间地头感受、体会一下,想一想农民从育苗到瓜成熟这几个月中的艰辛,他们就不会再忍心这么做了,而是一定会对瓜农体贴许多。
换位办事,换位思考,就是我们所说的将心比心。
所谓换位思考,就是要把自己设想成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很多时候甚至需要暂时抛开自己的切身利益,去满足别人的利益。其实,利益在很多时候是互相关联的,你能考虑别人的利益,别人也会考虑你的利益。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学会“将心比心”。
一个人只有具备习惯于换位思考的素质,具有过人的理解力,才能去理解平时所无法理解的东西,而对方也才会感觉到自己被尊重了。这样,人家才愿意与你交流、沟通。
在人际交往时,人们不仅习惯于从自己的特定角色出发来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态度与行为,而且还习惯于自我中心式的思维方式,从而引发一连串的角色冲突和矛盾。如果大家都能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一下,都能将心比心地换位感受一番,那么,许多冲突、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这就是换位思考的积极作用。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有一句名言:“也许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一定举双手维护你说话的权利。”
换位思考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移情”,去“理解”别人的想法、感受,从对方的立场来看事情,以别人的心境来思考问题。当然,这并不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
有时我们以为别人遇到了痛苦的事,我们就该安慰他(她),这样会抚平别人的创伤,而实际情况却不一定那么简单。
小宁的老公突发心脏病去世了。料理完丧事,她疲倦且悲伤地回到家后,就开始面对亲友日复一日的关心询问:“他是怎么死的?”“你怎么没有及时呼救?”“之前你们夫妻吵过架吗?”“天哪,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这些人的出发点当然是关心,但对处于情绪低潮期的小宁,这却造成了莫大的伤害,以至后来她一看到有人来就害怕。“我最需要的,是沉默的体谅,但却没有人给我。”她说。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很想帮助别人,但是只有好心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一定的生活阅历和体谅别人的能力。即使安慰也是需要技巧的。有时我们太急着给别人我们的观念、判断和看法,却忘了输送真正的温暖;我们太急于知道自己想知道的,却忘了别人的伤口还没愈合。
换位思考不但需要转换思维模式,还需要一点好奇心来探求他人的内心世界。
真正的换位思考必然是一个“移情”的过程,要从内心深处站到他人的立场上去,要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他人。但不幸的是,许多人的换位思考却缺少了“移情”这一根本要素。他们或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猜想”别人的想法及感受,或是站在“一般人”的立场上去想别人“应该”有什么想法和感受,或是想当然地假设一种别人所谓的感受。这样的换位思考,其实仍局限于自己设定的小圈圈之中,绝对无法使人体验他人真正的感受和思想。只有真正地“移情”,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适当的“自我暴露”有助于加深亲密程度
生活中有一些人是相当封闭的,当对方向他们说出心事时,他们却总是对自己的事情闭口不谈。但这种人不一定都是内向的人,有的人话虽然不少,但是从不触及自己的私生活,不谈自己内心的感受。
总体来说,一个人对他人的开放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初次见面时待人接物的习惯所决定的,这称为社交性。社交能力强的人善于闲谈,但谈话中未必会涉及根本问题。第二个方面是由一个人是否愿意将自己的本意、内心展现给他人所决定的,这称为自我展示性。
这两种类型的开放性通常是完全独立的。有些人社交能力很强,他们可以饶有兴趣地与你谈论国际时事、体育新闻、家长里短,可是从来不会表明自己的态度。而一旦你将话题引向略带私密性的问题时,他就会插科打诨,转移话题。可见,一个健谈的人,也可能对自身的敏感问题有相当强的抵触心理。相反,有一些人虽不善言辞,却总希望能向对方袒露心声,所以反而能很快和别人拉近距离。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要想与别人成为知心朋友,就必须表露自己的真实感情和真实想法,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白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这就是自我暴露。
当自己处于明处,对方处于暗处,你一定不会感到舒服。自己表露情感,对方却讳莫如深,不和你交心,你一定不会对他产生亲切感和信赖感。当一个人向你表白内心深处的感受,你可以感到对方首先信任你,其次想和你达到情感的沟通,这就会一下子拉近你们的距离。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的人知心朋友比较多,虽然他外表看起来不是很擅长社交。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样的人一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为人真诚,渴望情感沟通。他们说的话也许不多,但都是真诚的。所以他们有困难的时候,总能有人来帮助他们,而且很慷慨。
而有的人虽然很擅长社交,甚至在交际场中如鱼得水,但是他们却少有知心朋友。因为他们习惯于说场面话,做表面工夫,交朋友又多又快,感情却都不是很深。还有就是他们虽然说很多话,却很少暴露自己的真实感情,而人人都能直觉地感到对方对自己是出于需要,还是出于情感而来往。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对情感的需要,这就好像对食物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情感纽带下结成的关系,要比暂时的利益关系更加牢固。
实际上,人和人在情感上总会有相通之处。如果你愿意向对方适度袒露,总会发现相互的共同之处,从而和对方建立某种感情的联系。向可以信任的人吐露秘密,有时会一下子赢得对方的心,赢得一生的友谊。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应该至少让一个重要的他人知道和了解真实的自我。这样的人在心理上是健康的,这也是实现自我价值所必需的。
事实证明,太少的自我暴露和太多的自我暴露都会引起环境适应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一个从不自我暴露的人不可能与他人建立起密切的关系,但是,总是向别人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的人,会被他人看做是适应不良的自我中心主义者。
心理学家认为,理想的自我暴露是对少数亲密的朋友做较多的自我暴露,而对一般朋友和其他人做中等程度的暴露。
而且,你也不一定要说你的秘密。在不太了解的人面前,你可以交流一些生活中的并不私密的情感,从而既给人亲近之感,又不让自己处于不安全的境地。
自我暴露要适当。像鲁迅小说中的祥林嫂那样总是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的事情的人,刚开始可能会得到别人的认可,但时间长了就会遭到人们的厌烦。因此,过多的自我暴露不但不会赢得友谊,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同样,自我暴露过少也不会赢得友谊。
当人们与自我暴露水平较高的个体交往时,最有可能进行较多的自我暴露,因为人们常常会回报或模仿他人所欣赏的自我暴露。如与朋友聊天时,朋友讲出心底秘密的同时,我们也愿意作出同等的回报,讲出自己的秘密。
自我暴露与喜欢紧密相连。人们喜欢那些与自己有相同自我暴露水平的人。如果某人的自我暴露比我们暴露自己时更为亲密详细,我们会因害怕过早地进入亲密领域而产生焦虑。
自我暴露与对方的赞同程度紧密相连。获得对方的赞同时,我们的自我暴露就多,反之则少。
人与人之间的跷跷板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一种德国特种兵的任务是深入敌后去抓俘虏回来审讯。
当时打的是堑壕战,大队人马要想穿过两军对垒前沿的无人区是十分困难的。但是一个士兵悄悄爬过去,溜进敌人的战壕,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了。参战双方都有这方面的特种兵,他们经常被派出去执行任务。
有一个德军特种兵以前曾多次成功地完成这样的任务,这次他又出发了。他很熟练地穿过两军之间的地域,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敌军战壕中。
一个落单的士兵正在吃东西,毫无戒备之下一下子就被这个特种兵缴了械,他手中还举着刚才正在吃的面包。这时,他本能地把一些面包递给了对面突然而降的敌人。这也许是他一生中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了。
面前的德国兵忽然被这个举动打动了,并产生了奇特的行为——他没有抓这个敌军士兵回去,而是自己回去了,虽然他知道回去后上司会大发雷霆。
这个德国兵为什么这么容易就会被一块面包打动呢?人的心理其实是很微妙的。人一般有一种心理,就是得到别人的好处或好意后,就想要回报对方。虽然德国兵从对手那里得到的只是一块面包,或者他根本没有要那个面包,但是他感受到了对方对他的一种善意,即使这善意中包含着一种恳求,但这毕竟是一种善意,是很自然地表达出来的,因此在一瞬间打动了他。他在心里觉得,无论如何都不能把一个对自己好的人当俘虏抓回去,甚至要他的命。
其实这个德国兵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心理学上“互惠原理”的左右。这种得到对方的恩惠就一定要报答的心理,就是“互惠原理”,这是人类社会中根深蒂固的一个行为准则。
互惠原理是人类社会永恒的法则,它是各种交易和交往得以存在的基础。
互惠原理认为,我们应该尽量以相同的方式回报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如果一个人帮了我们一次忙,我们也应该帮他一次;如果一个人送了我们一件生日礼物,我们也应该记住他的生日,届时也给他买一件礼品;如果一对夫妇邀请我们参加了一个聚会,我们也一定要记得邀请他们到我们的一个聚会上来。
由于互惠原理的影响力,我们感到自己有义务在将来回报我们收到的恩惠、礼物、邀请等。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如坐跷跷板一样,不能永远固定某一端高,另一端低,而是要高低交替。一个永远不肯吃亏、不肯让步、不与别人互惠的人,即使赢了,讨到了不少好处,从长远来看他也一定是输家,因为没有人愿意和他玩下去了。互惠原理是我们在与同事、朋友、恋人、夫妻等相处时不可缺少的一门艺术。
心情好时更能助人为乐
我们知道,人逢喜事精神爽。但是,我们或许不知道,人们在心情好的时候会更乐于助人。
我们知道,有些人的心情会随着天气好坏而变化。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天气越好,人的心情就越好,同时也变得更加容易帮助别人。而且,在晴天里,人们到餐厅里用餐时给的小费会比阴天或下雨天时多。
当然,影响人的心情的因素有许多,有时即使是很小的一件事也可能左右人的情绪。
比如,晴朗的星期天,你外出买东西,然后又在街上找了一个电话亭给朋友打电话。很不巧,电话虽然通了但就是没人接,无奈你只好放下话筒,伸手取回自己的硬币。就在拿钱的一瞬间,你突然发现前面打电话的人钱没有拿走,于是你就会想“没想到还赚了一次电话费”。随后几分钟里,你心里会有一种乐滋滋的感觉。
那么,这种情况下的人是否会变得更加乐于助人呢?心理学家对此做了个实验。他们故意在公用电话里放置一枚硬币,假装是前一个人忘掉的。当被试者忽然发现了这个硬币,感到非常高兴时,试验者抱着一堆书籍之类的东西从他跟前走过,并故意让书突然掉到地上。而刚从电话亭里出来的这个心情好的被试者,大多会帮助他捡起地上的书;而没有捡到额外钱币的人,帮助陌生人捡书的概率则小得多。
这很明显地证明了心情好的确使人更容易帮助别人。
其实我们每个人大概都有过类似的体会:当你遇见一件好事,顿时会觉得生活特别美好,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不能帮助一下那些不如你那么幸运的人呢?为什么不能让世界有更多的美好呢?
有很多人懂得这个心理规律,因此总是在别人喜事临门、有意外收获的时候让别人请客,或帮忙做一些事,当然这个人也会比平时更容易答应。
比如,一位男士中了几十万的大奖,兴高采烈。此时,朋友们让他请客,他会很豪爽地请大家到高档酒楼吃一顿海鲜。而要是在平时,朋友让他在小吃摊上请客,他也要算计算计。
因此,要记住,在别人心情好的时候请求帮助,很可能会让你如愿以偿。这个定律反过来就是,对方心情不好时,本来挺简单的事,他可能也不愿帮你的忙。所以人们爱说:“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就是教人们先看别人的脸色再对人采取合适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