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联海军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海岛红旗二战中的红旗黑海舰队

1945年5月1日,在被前苏联称之为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前夕,为了表彰苏联城市军民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英勇事迹,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特授予一些城市最高荣誉称号——“英雄城”。这个称号的首批获得者是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塞瓦斯托波尔和敖德萨,黑海流域占了一半。到前苏联解体,另有9个城市荣获殊荣,它们是基辅、莫斯科、刻赤、新罗西斯克、明斯克、图拉、摩尔曼斯克、斯摩棱斯克和布列斯特要塞。综观13个城市中,4个就在黑海流域:塞瓦斯托波尔、敖德萨、新罗西斯克和刻赤,个中原因不言自明,让我们共同来回顾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吧!

历史的回顾

历史上,黑海流域一直备受关注。早在124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就在克里木半岛建立了金帐汗国(因其帐殿呈金黄色而得名),在近2个世纪后,由于内外交困,金帐汗国在1433年之后先后分裂成喀山汗国(位于伏尔加河中游,1438年建立,首府喀山,1552年10月被并入俄罗斯)、西伯利亚汗国(1582年完全合并给俄罗斯)、阿斯特拉罕汗国(1459年建立,位于伏尔加河下游,1556年归属俄罗斯)、白帐汗国(领土包括伏尔加河流域、高加索东北部和哈萨克等地区,15世纪在白帐汗国境内又建立了大帐汗国、诺盖帐汗国、克里木汗国、乌兹别克汗国等,先后被俄罗斯征服)和克里木汗国(1443年建立,1475年成为土耳其属国,1783年被并入俄罗斯)等。

这些分裂出去的汗国,相对而言,克里木汗国的实力较强,从16世纪初起,它与俄罗斯进行了多年的征战。1571年,克里木军队纵火烧毁了莫斯科城,不过次年在莫洛季会战中被击退。之后,生活在扎波罗热与顿河的哥萨克为了获得黑海和亚速海出口,与克里木汗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按照俄国史书的记载,1575-1637年,哥萨克们对黑海沿岸进行了近20次的远征,多次围困亚速、卡法(今费奥多西亚)、锡诺普、特拉布松等。1637年,哥萨克人攻占了亚速要塞并占领此地长达5年。1687年和1689年俄国军队2次对克里木汗国进行的“克里木远征”(俄历史称之为“亚速远征”)都以失败告终。

与此同时,中兴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一直牢牢控制着黑海。1453年,土耳其占领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这不仅标志着拜占庭帝国千年统治的结束,而且意味着新的世界性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在此后的岁月中,奥斯曼帝国的领土迅速扩大,先后征服了塞尔维亚(1459年)、波斯尼亚(1463年)、克里木(1475年)、阿尔巴尼亚(1478年),并统一了小亚细亚,随后在16世纪又占领了叙利亚 、巴勒斯坦(1516年)和埃及(1517年)等阿拉伯地区。奥斯曼帝国从此成为地跨亚欧非三洲的世界性帝国。

而从17世纪开始,俄罗斯与土耳其(包括它的属国克里木汗国)为了争夺黑海出海口(还包括巴尔干与高加索),进行了长达2个世纪的战争,双方先后爆发过10次战争。

经过近1个世纪的“奋斗”,直到1783年,以俄罗斯(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期间)最后吞并克里木而告终。从此,俄军饮马黑海,打通了南方的出海口。俄罗斯时代最出名的海军将领——乌沙科夫、纳希莫夫、拉扎列夫、马卡洛夫等人均成名于该海域。而在十月革命后,历任的苏联海军司令除了末任切尔纳温外,其余的都曾服役于黑海舰队,特别是有“红色马汉”之称的戈尔什科夫。

黑海舰队作为俄海军的主要舰队之一,其可算作俄罗斯海军的起源。她的诞生充满曲折,几度沉浮,既有过切什梅、坚德拉、纳瓦里诺、锡诺普等战役的辉煌,也经历过3次舰队全军覆灭的悲壮。

乌沙科夫画像

1695年,鉴于前两次进攻亚速的失利(分别在1687年和1689年),彼得一世开始着手创立舰队。第二年,俄国陆海军经过50天作战,攻克了亚速要塞。之后,俄国海军正式成立。1700年,俄国开始在塔甘罗格为亚速海舰队修建基地,这是俄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黑海拥有了自己的海军舰队。然而好景不长,由于1710年在普鲁特河的失败,俄国被迫放弃了其先前所占领的南方领土,割让亚速省并承担拆除在南方所有要塞的义务,原先的军舰部分由土耳其购买,其余的烧毁。这支早期的黑海舰队就这样结束了。

俄土战争

俄土战争是指17-19世纪俄罗斯帝国与奥斯曼土耳其之间为争夺高加索、巴尔干、克里木、黑海等地而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断断续续前后共长达202年,其中重要的有10次。

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上半叶所进行的战争,俄罗斯旨在结束奥斯曼帝国和克里木汗国对俄国的侵略,合并黑海北部沿岸地区,取得黑海出海口。从十八世纪下半叶起,俄土战争的起因则是双方力图在巴尔干半岛和高加索巩固自己的势力。

这10次战争的战果分别是:

第一次(1676-1681年):根据1681年1月俄土《巴赫奇萨赖和约》,确定第聂伯河为两国边界,这样土方正式确认左岸乌克兰与俄国的合并;

第二次(1686-1700年):根据1700年7月俄土《君士坦丁堡和约》,亚速划归俄国,并允许俄国在亚速海沿岸和顿河河口建立要塞;

第三(1709-1711年)次:根据1711年7月俄土《普鲁特和约》,俄方向土耳其归还俄国在1695-1700年的战争所取得的一切,并割让亚速省;第四次(1735-1739年):根据1739年9月俄土《贝尔格莱德和约》,亚速再次归俄国所有,但俄国无权在黑海和亚速海建立海军舰队与商船队;第五次(1768-1774年):根据1774年7月俄土《库楚克-凯纳尔吉和约》,俄国获得了第聂伯河和南布格河之间的地区和刻赤海峡,打通了黑海出海口,克里木汗国宣告“独立”,并于1783年并入俄国版图;

第六次(1787-1791年):俄土签定《雅西和约》,土耳其承认俄国兼并克里木和格鲁吉亚;

第七次(1806-1812年):根据1812年5月俄土《布加勒斯特和约》,俄国攫取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西格鲁吉亚,把边界推进到普鲁特河;

第八次(1828-1829年):根据1829年9月俄土《亚得里亚堡条约》,俄国获得多瑙河口及其附近岛屿和黑海东岸,土耳其承认格鲁吉亚、伊梅列季亚、门格列利亚、埃里温和纳希切万各汗国并入俄国;

第九次(1853-1856年,即克里木战争):根据1856年3月的巴黎和约,列强共同保证土耳其的“独立与完整”;俄国收复克里木半岛被占领土,把多瑙河口和比萨拉比亚南部割让给摩尔达维亚,高加索的卡尔斯归还给土耳其,并放弃对土耳其境内东正教的保护权;塞尔维亚、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的宗主权仍归土耳其,由列强共同保证;黑海中立化,禁止各国军舰通过两海峡,禁止俄国在黑海沿岸建立或保有兵工厂;多瑙河航行自由;

第十次(1877-1878年):1878年3月3日签订了《圣斯特法诺条约》。该条约规定:土耳其承认门的内哥罗、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三国完全独立;承认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获得自治,但仍留在土耳其版图内;成立大保加利亚国,并允许俄国势力在保加利亚的存在;将萨拉比亚西南部归还给俄国,将卡尔斯、巴统统阿尔达汉和巴亚齐特并入俄国版图;修改博斯普鲁斯海峡通行规则,允许俄罗斯等黑海沿岸国家的军舰通行。这个条约受到列强的抵制,之后6月签订的柏林条约确认原属奥斯曼帝国的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黑山独立,而保加利亚则获得自治权,但仍然由土耳其统治,彻底破坏了俄国当初的“大保加利亚”计划。博斯普鲁斯海峡仍然不对俄国军舰开放。俄罗斯在巴尔干的影响受到遏制,它向地中海方向发展海军力量的企图再次落空。它只是收回了克里木战争中割让出去的领土。

乌沙科夫纪念邮票

1735年,俄土两个宿敌又一次开战,为了支援陆军作战,俄国建立了顿河和第聂伯河两支区舰队。战争中,重建的舰队与陆军积极配合,攻占了亚速和奥恰科夫,然而由于面临瑞典的入侵以及盟国的退出,俄国只得与土耳其缔结和约。俄国取得了亚速,但无权在黑海和亚速海建立海军与商船队。这支新生的舰队再次夭折。

1768年,新的战争又一次爆发了,土耳其舰队很快顺利地控制了黑海和亚速海。而俄军也展开了反击,在1770年占领了土耳其附庸国——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得以在多瑙河左岸立足。当年,亚速海区舰队建立,她成为了黑海舰队的前身。1774年,战争结束,俄国获得了库班、亚速、塔甘罗格、刻赤等要地,土方的属国克里木汗国“独立”,俄国商船队取得了在黑海自由航行和进入地中海的权利;当然此时黑海北岸的奥恰科夫与阿纳帕还在土耳其手中。几年之后的1783年,俄国吞并了克里木汗国,当时的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向世界宣布“克里木半岛、塔曼半岛以及库班已全部纳入大俄罗斯帝国版图之内”。

为了加快黑海舰队的建立,1778年,俄国在距离第聂伯河河口30公里处开辟了俄国南方第一个造船基地——赫尔松城。1783年5月2日(5月13日),黑海舰队正式成立,6月3日(6月14日),在阿赫季阿尔湾建立新的港口城市——塞瓦斯托波尔塞瓦斯托波尔之后该城成为了黑海舰队的主基地。(源于希腊语,意为雄伟的城市),1784年2月10日(2月21日)正式命名。当年7月,港内开始建立起一个小型造船所,负责人就是日后的海军上将谢尼亚文,此时他只是一名年轻的海军中尉(十几年后,于1806年爆发的俄土战争中,已是海军中将的谢尼亚文率领波罗的海舰队分舰队先后取得了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与阿索斯海战的胜利)。

仅仅过了3年,第六次俄土战争在1787年爆发,舰队在战争中取得第聂伯河河口、坚德拉、刻赤、卡利阿克里亚角等海战的胜利。同时,1789年7月,港口城市尼古拉耶夫奠基,这成为了舰队的第二大造船基地。同年9月14日(9月25日),俄军一举攻克土方加吉别伊要塞,在这里开始建设港口城市敖德萨。战争最终在1791年结束,从德涅斯特河到新罗西斯克的黑海沿岸土地划归俄国。此次战争也产生了俄国历史上最出名的海军名将——乌沙科夫。

进入19世纪之后,俄土双方依然战争不断。在1827年的纳瓦里诺海战中,海军上校拉扎列夫指挥的战列舰“亚速”号此次海战中,“亚速”号击沉对方5艘船只包括土方的旗舰,船身有153处窟窿,桅杆几乎断裂,已不能张帆。战斗结束后,为了表彰“亚速”号的战绩,该舰成为俄国海军中第一艘获得光荣的乔治舰尾旗和长旒的舰艇,沙皇还特别命令,黑海舰队必须永远保持1艘叫做“亚速纪念”号的舰艇。此时,在这艘战列舰上还有日后的海军将领-中尉纳希莫夫,少尉科尔尼洛夫和见习军官伊斯托明。表现出色。而在1828-1829年的战争中,又出现了1艘新的英勇舰船——“水星”号“水星”号当时是1艘装备18门火炮的帆船,在1829年5月14日与2艘土耳其战列舰相遇(分别拥有110门和74门火炮),经过4小时激战,这艘帆船击退对方,打中了1艘战列舰的索具使其航速大减不得不停止追击。这艘帆船在第二天与舰队主力会合,破损22处,主桅损坏16处,帆缆破损280处以上,但尚未失去战斗力。之后,该船荣获乔治舰尾旗,而且舰队今后永远有1艘舰船命名为“水星纪念”号。

1832年2月,拉扎列夫海军少将成为舰队参谋长,一年之后成为海军中将并任舰队司令。之后他一直担任这个职位到1851年,期间在1843年升为海军上将。这个时期舰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此期间,他的学生之一——科尔尼洛夫海军少将在1849年出任舰队参谋长,并于1852年晋升为海军中将。

海军上将拉扎列夫纪念邮票

海军上将拉扎列夫

拉扎列夫去世不到2年,1853年,克里木战争(即第九次俄土战争)爆发了。这场战争中黑海舰队一开始取 得了锡诺普海战的胜利。当英法联军进入黑海后,舰队于1854年9月13日起开始了长达349 天 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最 终,1855年8月29日,舰队主基地被占领,舰队损失战列舰14艘(又称12艘)、三桅炮舰4艘(又称2艘)、巡洋舰5艘、汽船5艘及其他船只82艘。此外,俄军在亚速海损失军舰14艘,商船50艘。之后战争因1856年3月18日签订的巴黎和约而告终,和约禁止俄国在波罗的海的阿兰群岛设防,将摩尔达维亚南部划归土耳其,放弃对多瑙河各国的保护,所有国家军舰都不得进入黑海,俄国只能在黑海拥有10艘小艇。俄国又一次丧失了在黑海部署舰队的权利。

拉扎列夫的3位学生:纳希莫夫、科尔尼洛夫和伊斯托明

纳希莫夫(П.C. Нахимов)海军上将(1802年7月5日-1855年7月10日),1822-1825年在“巡洋”号巡航舰上任值更官,参加了环球航行。1827年参加了纳瓦里诺海战,后来又参与了俄土战争。1834年调到黑海舰队,任战列舰舰长,此后历任支队长(1845年)、总队长(1852年)和分舰队司令(1854年),1855年7月10日,纳希莫夫在巡视前方工事时在马拉霍夫岗受伤而亡,后被追认为海军上将。前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1944年3月3日发布命令,决定颁发一级、二级纳希莫夫勋章和纳希莫夫奖章。后又建立了纳希莫夫海军学校。1959年在塞瓦斯托波尔建立了一座纳希莫夫纪念碑。

科尔尼洛夫(В.A. Корнилов)海军中将(1806年2月13日-1854年10月17日),1823年毕业于海军武备学校。1827年起在“亚速”号战列舰任职,参加了当年的纳瓦里诺海战和1828-1829年的俄土战争。1830-1834年任职于波罗的海舰队。1834年起在黑海舰队任职,1849年任黑海舰队参谋长,1851年起科尔尼洛夫实际上担任了该舰队的指挥。1852年晋升为海军中将。1854年9月塞瓦斯托波尔遭到直接威胁时,他被任命为该城北部地区的防御主任及城卫戍部队参谋长,领导该城的整个防御工作,同年10月17日中弹身亡。

伊斯托明(B. И. Истoмин)海军少将(1809年-1855年3月7日),1823-1827年在海军学院学习。毕业后参加了纳瓦里诺海战和后来的达达尼尔海峡之战。1830年获得三级圣乔治勋章,1832年他被提升为护卫舰“玛丽亚”号舰长,1836年从波罗的海舰队调到黑海舰队,晋升为中校。1845-1850年参加高加索省沿岸的军事行动,1849年升为上校,1850年他奉命指挥战列舰“巴黎”号,1853年因参加锡诺普海战表现优异,晋升少将。塞瓦斯托波尔战期间,他负责防守马拉霍夫岗,1855年3月7日被炮火击中阵亡。

他们的老师拉扎列夫(M. П. Лазарев)海军上将(1788年11月-1851年4月),他在1800年12岁时进入俄罗斯海军学院,1803年,年仅15岁的他有幸被选入30个留英名额中,遂被派赴英国皇家海军见习。1808年回国后至1813年在波罗的海舰队服役,之后参与了三次环球航行(分别于1813年、1819年和1822年)。在之后1827年的纳瓦里诺海战中,已是海军上校的他指挥的战列舰“亚速”号表现出色,成为俄国海军中第一艘获得“光荣的乔治”舰尾旗和长旒的舰艇,沙皇还特别命令,黑海舰队必须永远保有1艘叫做“亚速纪念”号的舰艇。

1832年2月,拉扎列夫海军少将成为舰队参谋长,一年之后成为海军中将并任舰队司令,直到1851年。在职期间,黑海舰队得到很好的发展,成为俄海军中最有战斗力的舰队,期间他在1843年被晋升为海军上将。1851年拉扎列夫在维也纳去世,葬于塞瓦斯托波尔。

战后这三位海军将领与他们的老师拉扎列夫都葬在圣·弗拉基米尔大教堂,该教堂后更名为“四海军将领大教堂”。

年轻时的科尔尼洛夫

海军少将伊斯托明

圣弗拉基米尔大教堂

从舰队的前身诞生开始到克里木战争结束只过去了160年,而舰队自身已经三起三落了!

1871年,列强们终于给了俄国一个面子,原先不准俄国在黑海拥有舰队的禁令被取消,不过这离下一次的俄土战争(也即第十次)爆发只剩下6年的时间。由于双方海军实力的悬殊,战争中年轻的海军中尉C.O.马卡洛夫以水雷艇母舰舰长的身分,多次指挥水雷艇母舰,用撑杆水雷对土耳其舰队和商船实施出其不意的攻击。战争中,俄海军使用了撑竿水雷(这是一种置于杆上、外壳带有引信的炸药包,杆子紧系在快艇艇首,水雷靠撞击或通电起爆)、拖带水雷(靠快艇的惯性力量撞击敌舰)、自航水雷(即鱼雷)。1877年5月13日(5月25日),俄海军用撑竿水雷击沉土军浅水重炮舰“谢尔菲”号,4月30日(5月12日),首次使用鱼雷攻击敌舰;1878年1月14日(1月26日),俄军在巴统停泊场击沉土军“因奇巴赫”号蒸汽船,这是历史上首次用鱼雷击沉军舰。而马卡洛夫海军中尉在俄土战争结束时已经一跃成为海军中校。

此次战争结束后,舰队加强了蒸汽装甲舰的建造,1881年制定了20年造舰计划,需要建造8艘舰队装甲舰、2艘巡洋舰和19艘驱逐舰,到20世纪初,舰队拥有7艘舰队装甲舰、2艘岸防装甲舰、1艘巡洋舰、3艘水雷巡洋舰、22艘驱逐舰、6艘炮舰、9艘水雷艇和10艘船只。

1878年的马卡洛夫

1903年,舰队再次制定造船计划,但由于资金问题,计划一再修改,经费不断削减,直到1911年才拨出经费,准备建造3艘战列舰、9艘驱逐舰和6艘潜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黑海舰队拥有战列舰5艘(另一艘老式的“格奥尔基·波别多诺谢茨”号做为后备)、巡洋舰2艘、驱逐舰29艘(新型9艘)、鱼雷艇17艘、潜艇6艘、布雷舰2艘、炮舰3艘等;另在建造战列舰3艘、战列巡洋舰4艘、巡洋舰2艘、潜艇4艘。她的对手土耳其海军拥有3艘旧式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原德“戈本”号)、3艘巡洋舰(其中1艘为原德国“布雷斯劳”号)、8艘驱逐舰、9艘鱼雷艇等。

俄海军舰队实力远比德军与土军强大。俄海军在黑海的作战行动主要是进行水雷战,破坏土耳其在高加索前线的交通。俄海军主要采取如下方式:水面舰艇炮击黑海东西两端的港口、在博斯普鲁斯海峡附近布雷,使用潜艇和驱逐舰袭击土方商船。1916年开始,由于新的舰队司令高尔察克的到来,俄军更是主动开展攻势,包括早期的海空联合行动。整体而言,俄国海军一战中在黑海表现的最好,基本控制了制海权,不过也损失了舰船49艘——1艘战列舰、4艘驱逐舰、2艘潜艇、3艘布雷舰、4艘扫雷舰、1艘炮舰、8艘炮艇、1艘护卫艇、辅助船1艘和运输船24艘。她的对手土耳其海军损失1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5艘炮舰、2艘布雷舰、5艘潜艇、11艘商船,被重创1艘战列巡洋舰。

黑海舰队M-5机群

1917年1月的舰队司令海军中将高尔察克

1878年的”切斯马“号鱼雷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