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乱再起、安南难治
从永乐六年八月至永乐十二年三月,张辅用了近六年的时间两次征讨才稳定住安南局势。在这期间,安南人的叛乱遍及全境,“说者谓王(张辅)此役较之前平定之功为难云”。张辅先前击败安南黎氏政权比平定二陈起事要容易一些,因为黎氏政权没有得到安南百姓的支持。而陈简定、陈季扩却不同,他们以恢复陈朝为名起兵,对安南百姓相当有吸引力,百姓纷起支持二陈起事,给张辅进军带来了很大困难。此后,这股力量成为明帝国统治安南的最大阻力。
其实,自永乐五年平定安南后,明帝国就在安南设立了都、布、按三司,以及府、州、县,仓库、医学、僧纲司、儒学、税课司、河泊所、巡检司等衙门。
随后,朱棣下《安南平开设交趾三司及军民衙门诏书》(附今后治理措施)。永乐五年六月初一,朱棣任命黄福兼掌布政、按察二司。黄福按照朱棣诏书要求,下达《申明教化榜文》、《宣明教化榜文》,主要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方针,并通过废除苛政、减免赋税、兴办学校、招贤纳才、变革夷俗等一系列措施,使交趾地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段时间,安南经济、文化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据《安南志原》统计,永乐十五年(1417年)交趾除升华一府外,其他各府州贡赋总额为:“翠皮二千个、纸扇一万把、生漆三千三百十五斤九两五钱、生矾五百斤、官民田地池塘一万七千四百四十二顷三十四亩五分六厘、夏秋粮米七万三千五百四十九石四升二合六勺五抄、盐课四万四百斗四十升、税金五百七十三两八钱五分一厘、税银一千七十二两三分五厘、丝一千二百二十九斤一十五两一钱、总纳秋粮米三千一石八斗、税象四只、商税课程钱钞三万四千四百六十一贯六陌十七文、铜钱三千九百二贯五陌五十六文、宝钞三万五百五十八贯九陌二十一文、官房租赁宝钞钱五百十二贯一陌三十文、窑冶铜钱六十八贯二陌。”
《殊域周咨录》记载:“(安南)风俗文章、字样书写、衣裳制度并科举学校、官制朝仪、礼乐教化,翕然可观……如儒书则有少微史、《资治通鉴》史、《东莱》史、五经、四书、胡氏、《左传》、《性理》、《氏族》、《韵府》、《玉篇》、《翰墨》、《类聚》、韩柳集、《诗学大成》、《唐书》、《汉书》、古文四场、四道、《源流》、《鼓吹》、《增韵》、《广韵》、《洪武正韵》、《三国志》、《武经》、《黄石公》、《素书》、《武侯将苑百传》、《文选》、《文萃》、《文献》、二史纲目、《贞观政要》、《毕用清钱》、《中舟万选》、《太公家教》、《明心宝鉴》、《剪灯新余话》等书。若其天文、地理、历法、相书、算命、尅择、卜筮、算法、篆隶家、医药诸书,并禅林、道录、金刚、玉枢诸佛经杂传并有之。”以上大部分书籍都是永乐年间,交趾布政司设置时期传到安南的。
◎ 黄福像
黄福在交趾十九年兢兢业业,及至朱高炽将其召还时,安南万千百姓扶老携幼走送百余里,号泣不忍相别。《大越史记全书》对属明时期的主要官吏、将领皆有评价,基本上以贬为主,唯独认为黄福“为人聪慧,善应变,有治民才,人服其能”。
尽管明朝收复安南后在统治方面竭力给予方便,但仍以失败告终。如前面所说,安南脱离中国独立已有四百多年,安南人始终视明人为外人。于是,豪杰之士聚众作乱,一般百姓则多采取冷漠态度,不与明朝官员合作。后又由于镇守太监马骐贪暴,激化了安南百姓反抗明朝统治的情绪。根据记载,当时揭竿而起的核心领袖有十八人,他们搅得社会动荡,烽火四起,朱棣数度调派大军南下镇压,才基本维持了在安南的统治。但朱棣去世后,安南又掀起了新一波的叛乱浪潮,再加上继位者朱高炽与朱瞻基一系列的政策错误,明朝最终被迫于宣德二年(1427年)十二月十二日退出安南,未能完成收复中华故土的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