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带孩子:为人父母不可不知的十门必修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人格教育——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治理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蔡元培

人格决定命运

《礼记·大学》有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意思是每种事物都有其根本和枝末,都有其开始和终结。我们一旦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也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规律和运动的轨迹与方向,只要找到或沿着规律做人、做事,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些有成就的人,正是因为领悟和掌握了这种规律,才拥有了超乎常人的财富和地位。

人无法独立存在也很难离群索居,每个人都有自己在这世上要学习的“功课”和要完成的使命。从来到人世的那一刻起,我们就生活或生存在一种无形的规律之中,不论我们做什么,其实都是有章可循、有道可依的,就像老子所讲的“道”、佛教所禅述的因果、科学家所探寻的规律、天地万物中的节气变化一样。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教育也是如此。好的教育就是要教会人懂得如何认识、掌握并运用规律。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能力来自几个方面:一是遗传基因的传承;二是父母或长者言传身教;三是通过教育和学习;四是通过生活阅历觉悟。

人不但有思想、情感,还具备劳动和创造的能力。但这些能力的获取与提升都必须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对于人成长的影响最为深远。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可现实却往往事与愿违。一方面,对于我们大多数的父母来说,教育孩子的方式大部分传承于我们的父母,并没有专门接受过如何成为优秀“父母”的教学。我们希望培育出优秀的下一代,光靠传承是远远不够的。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加盟一家公司,或者走上一个新的岗位,都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和培训,更何况是教育孩子呢?而我们从父母那儿传承和感悟到的育儿经验,往往也早已赶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孩子心灵成长的速度了。

另一方面,在这个科技越来越发达的时代,社会进步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绝大部分为人父母者都要在社会和工作中承受着比上一代更多的压力。工作时间的增加、心情的压抑,这些都导致了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和亲密接触的时间在不断减少。

更让人无奈的是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在提高我们生活品质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使孩子们失去了许多原本应该经历的人生体验,同时也加大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隔阂。伴随而来的就是孩子缺乏对自我价值的认可,变得易怒、烦躁,学习热情不断下降,久而久之就会采用反叛家长、学校、社会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

从古至今无数的圣贤志士们都在探究和思索:人类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我们知道,人的生命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这一点也正是人和其他物种的区别。只有人类面临着这种特殊的挑战——怎样使精神主宰物质,从而按照良知指引的方向生活,才能使人类的知识、经验和道德理念日臻完善,并构成了当今世界的文明,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凝聚出人类的文明成果。

其实教育也有两个相应的层面:对应于人类物质需求层面的是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开发人的智慧与才能;着力于满足人的精神发展层面需求、帮助人们体现其精神价值、获得内心充实的人格教育。物质生活需求人们可以通过知识、技能和运动的教导和训练,发挥创造才能来实现。人格教育则借助于伦理道德的教导和训练,使人达到内心和现实的和谐。

在教育的两个层面中,人格教育应居于优先地位。这一点从人的心灵与身体的关系得到诠释。人的心灵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满足,需要活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而人的身体则不断地寻求着物质上的满足,要有安全的保障并活得舒适。

而一个人要想在社会和群体中与他人愉快地相处、发挥作用,并在人际交往中彼此受益,就必须由心灵的追求主导身体的欲望。换句话说,心灵与身体之间应当建立一种类似主体与客体的先后有序的关系。当心灵占据主体位置,人才能在必要时牺牲自己眼前的物质欲望,努力满足他人或群体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由此达至共同的利益。反之,如果一个人的身体处于主导的地位,就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追求私利、及时行乐和肆无忌惮的不道德行为,从而在社会和群体的人际关系中造成种种问题,最终也会使自己陷入孤立、痛苦、空虚和失望当中。因此,如果教育者只传授科技知识,只注重孩子的智育和体育,而不重视培养孩子的良知和成熟的人格,就会使孩子误入歧途,甚至会殃及社会。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就曾经这样说:“教育一个人的知性而不培养其德性,就是为社会增添了一份危险。”

如今,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创造条件和优裕的物质生活。然而,我们如何运用这些科技力量来造福人类呢?这有赖于我们的道德成熟水平。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其著作《文明受审》一书中就明确地阐述了这一点,他指出:当人类的科技力量变得强大时,心智和人格的力量也必须随之增强。然而,迄今为止,在人类生活的进步过程中,精神水平与物质水平的发展进程之间始终存在着差距,而且这种差距在当代表现得尤为悬殊。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啃老族”的出现就很能说明问题。这些“啃老族”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因为挑剔、贪图享受、不愿受人管理等原因主动放弃了就业机会,赋闲在家,他们不仅在衣食住行上全靠父母,而且还用父母的钱去打麻将、斗地主,成天都无所事事,好吃懒做。古时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可现在很多孩子已经有谋生能力了,却仍未“断奶”,只知道花父母的钱享受,不知道自己创造财富。其实,这也跟父母的教育有关,是父母的过度溺爱与疏于教育影响了孩子人格的健全。

中国人常说:“钱财乃身外之物。”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的为人父母者为追求这身外之物而不辞辛苦。因为忙于工作,很多夫妻不得不把孩子扔给了老人或者托管班;为了升职加薪,很多人即便每天都与孩子住在一起,却对他们不闻不问,甚至态度粗暴、没有耐心……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物质丰足,孩子也难以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幼小的心灵何以承受?——孩子的人格难免会有所缺陷甚至发生扭曲。难道这就是我们疲于奔命所要追求的“幸福生活”?

我相信,大多数的父母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可孩子的教育问题却并不是花钱就能解决的。即使我们花了很多的钱为孩子报读很多的补习班或才艺班,却始终不能替代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也许我们可以靠花一些钱来提高孩子的成绩,但一个人的成功不止要有聪明才智,更需要具备健全的人格。

心理学上认为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人格体现着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尊严、价值和形象,代表着一个人的社会价值。

研究证明,人格的缺陷是很多心理疾病产生的诱因,这与身体的不同体质引发不同的疾病的道理是一样的。并且,经过现代身心医学研究发现,人格缺陷也会诱导生理疾病。可以说,孩子的人格健康,不仅关系到其身体的正常发育,还决定着孩子今后的人生走向,对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江苏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曾经发生多起撬盗案件,当警方将作案的26人抓获时,这群人已经作案30余起,案值人民币10万元。令人吃惊的是,作案者竟然都是在校中小学生和流失生,年龄最小的仅11岁。是孩子天生就会犯罪吗?当然不是,这一切不能不说与缺乏对孩子的人格引导有重要关系。

近年来,很多青少年因人格缺陷而造成的让人震惊的事件屡屡见诸报端,这其中不乏很多成绩优异、能力超群之人,比如清华大学的学生刘海洋伤熊事件、云南大学的学生马加爵杀害四名同学的事情,以及闹得沸沸洋洋的药家鑫案……为什么这些众人眼中的好学生会犯下如此的滔天罪行?为什么很多原本成绩优异的孩子,在进入大学后会屡屡发生问题?他们不是无法适应集体宿舍,就是搞不好同学关系,在与别人竞争时不择手段,甚至会因为某种客观原因而选择退学,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在获得博士学位后竟然会走上自杀或杀人的歧途……

人格的不健全不仅不能使孩子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甚至会危害社会,导致少年犯的产生。

古希腊哲人赫拉克里特有一句名言:“人格决定命运。”极其恰当地表达出了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健全的人格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其实,人格不仅决定着个人的命运,对于世界也是如此,个人的人格决定着世界的未来!

当今年代,不仅是才能的竞争,更是人格的竞争。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也有两个相对应的层面。一是给孩子传授前人留下的知识和经验,使之具备生存的本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对孩子人格的培育,着力于满足孩子精神发展的需求,帮助孩子提升精神能量和自我价值,让其获得心灵的充实与喜悦。

父母对孩子人格的形成影响最大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结果都来自于行为,而行为来自于思想。早期家庭成员的思想、言行和对生活的态度,都会在孩子的心灵中种植一个思想行为的“种子”,并形成日后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的态度和自我性格,从而影响一生的成长和发展。

人都有着获得完善人格的需求,也正是这种需求赋予了人生活的目的和意义,使人的行为和准则具有更高的价值,使人的创造力得到了不断的发挥,并创造出美好的人生、幸福的家庭、和谐进步的社会。这些能力的施展都源于一个人的人格表现以及对社会、家庭、自己的认知和了解。有着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与命运。而这些价值观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来自父母的言行,以及家庭成员的序位关系。所以,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们都坚持认为:孩子的成长环境和教养方式将决定孩子未来人格是否健全。

余秋雨先生在谈到他自己的成长经历时曾这样说过:“我小时侯,物质生活非常匮乏,文化教育非常落后,周围的家长常常以打骂来迫使孩子用功,以便以后能找到相应的所谓好工作。这些喜欢打骂孩子的家长不知道,打骂很可能剥夺了孩子本来就很脆弱的人格尊严,这比用功不用功的事情严重得多。我曾经写过一篇短文来感谢我的父母,因为我的父母在我小时候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使我在应该建立人格的时候建立了人格,在应该拥有尊严的时候拥有了尊严。”

记得有一次我在惠州做演讲时讲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行为,很多都是来自于自己曾经的经历时,突然一个身材魁梧、脸色灰暗的四十左右的男士跑上台,对我说:“老师我突然想起,在我小时候,我做军人的父亲每次看到我不听话时都会这样用手抓着我的头往墙上撞。”他边说边用手抓起了自己的头发,做着往墙上撞的动作,眼中满是怒火,脸上愤恨无比。接着他用手将自己的头发掀起,让我看他头顶上的伤疤。我对他说:“请你模仿一下孩子惹你生气时你打他的样子。”这时,他继续握紧拳头做出了抓住人的头发往墙上撞的样子,只是这次他的脸上不再有刚才的怒气了。我说:“请你告诉我,父亲打你的时候,你感受如何,有什么情绪,当时想对父亲说什么?”他说:“我非常的害怕,也很恐惧,很想说‘不要再撞我的头了’。”于是,我让他做刚才用手抓住孩子的头发往墙上撞的动作,并不断重复“不要再撞我的头了”这句话,当他重复这个动作和这句话到第六遍时,内在的情绪一下子就爆发出来,刚才的平静变成了愤怒,到最后居然大声叫喊起来,在场的六百多人一下子就被这一情景震惊了。

看着他用手抓住自己的头发声嘶力竭地喊叫着刚才那句话,我知道,虽然只是不到五分钟的时间,但这对于他来说却是一种完全的释放与解脱。一个人被压抑的情绪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释放,那么,一旦遇到相同的情景就会将那深藏的情绪再次激发出来,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遇到一些看似平常的事情时却会表现出令人难以想象的反应。谁又能想到,早年经历中产生的情绪会一直蕴藏在潜意识中影响着自己的生活,自己被父母打过的经历会如此完整地复制到自己孩子的身上?更为可悲的是,作为家长,我们很多人还总会为自己的行为赋予爱的名义。

经过几分钟的释放后,他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这时我问他:“现在你能理解你打孩子时孩子的心情吗?”他说:“他也是恐惧和害怕,也很想对我说‘不要再打了,我很害怕’。”他禁不住哭了起来。不同的是,他这次哭不是因为唤醒了自己被父亲殴打的回忆,而是为自己打孩子的行为给孩子造成了伤害而自责。我上前和他做了个深深的拥抱。霎时间,我感到一股能量在那一时刻开始流动起来,台下也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大家都共同见证了一个奇迹,看到了一位父亲成功地阻止了自己的不幸在孩子身上的轮回。那天原定两个小时的讲座讲了四个小时,结束时,那位男士走到我的面前对我说:“我现在全身轻松了很多,感恩老师!”说着,他深深地鞠了一躬。

天下没有有问题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孩子的父母。从自身成长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父母对孩子人格的影响是深远的,是不可替代的。孩子的心灵是稚嫩的,很容易受父母情绪的影响。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是不应该打骂孩子。但是,不打骂孩子并不代表要溺爱孩子。很多家长就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用溺爱代替了打骂。

小敏的父母对她百般宠爱,年幼时事事如愿。等上学了,在学习上,稍遇到一点困难,就受不住,回家就乱发脾气,每天的家庭作业也是由父母代笔完成;在学校受到一点委屈,父母出面交涉,遇到考试不及格,父母找关系说情。渐渐地,女孩养成了依赖习惯,不努力上进。上小学就留了一级,初中更是没考上去最后还是母亲通过关系把她送到一所乡镇中学读了初中,自己更是一点自立能力也没有,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有一对夫妻,中年得女,甚是欢喜,自然视为掌上明珠,只要女儿高兴,他们做什么都愿意。孩子从小就随意打爸爸的脸、揪妈妈的头发,甚至,只要孩子不高兴就可以拿他们夫妻俩出气,让他们互相打耳光。对此,夫妻俩非但不加以制止,还笑孩子好玩,觉得自己是在享受“天伦之乐”。在这样的环境中,女儿一天天地长大,一不高兴就会摔东西,打父母也成了常事。为此,他们夫妻整天哀叹不已,可这又能怪谁呢?是家长没有原则、没有理智的爱和纵容害了孩子。

可曾想过?溺爱也是一种剥夺!家长过度的关注与保护会剥夺孩子在逆境中建立人格、获取尊严的机会。孩子需要的是独立的人格,溺爱会剥夺他的独立性,让他失去对生活的信心、让他自卑多疑……永远无法自立!

父母对孩子人格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孩子的言行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家庭和父母的素质与修养,所以希望孩子好,首先自己要起模范作用。父母或教育者的日常言行,对培养孩子的人格有很重要的影响。要想使孩子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作为父母,我们不仅要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更要用自己的言行和良好的教育方式去逐步完善孩子的人格,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从广义来讲,完善的人格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个人品格的发展达到高度成熟;二是人际关系的发展达到和谐——首先在家庭,然后扩大到社会;三是掌握知识和技能,成为一个有创造能力的工作者,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教育应当提倡并实施道德指导,帮助受教育者达到人格成熟。教育应当传播关于家庭和谐及成为良好社会公民的行为规范。教育应当传播从事某种事业所需要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孩子才有机会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德行胜于方法

一个人只有心智成熟后,才能达到人格成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意义、对家庭有贡献、对他人有帮助的人,并能从日常生活中提升自己的精神能量,以此获得与创造富足的物质生活。这样的人,以及由这样的人组成的家庭和社会,才能爱惜万物并与大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具备心智这一要素。人与其他生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有精神的归属,而植物和动物只是按照其本能来生存和繁衍,一定的物质条件就可以满足其成长需求,经过一定的发育成长周期便可完成生命过程。当然,人类身体的发育成长也一样遵循本能的法则,经过几个成长阶段达到成熟并衰亡。但是,人类的心智却不是由本能主管的。人有求知的潜能、爱的潜力和意志力,这些潜力都源于心智,并通过教育而得到开发和引导。正是这三种不同于动物本能的力量,使人的生活富于目的和意义,使人的活动具有价值,使人的创造力得到发挥,从而创造美好的人生、幸福的家庭和理想的社会。在这三种力量中,人的意志力有着巨大的作用,它能使人做出自由的选择。而人格教育的根本作用就在于帮助孩子按照建设性的方向发展,强化意志力,以便对行为和事物做出正确的选择。

由此,我们不妨来观察一下生命成长的规律。所有的生命都要经历从出生到完成即成熟的过程,这是普遍真理。在此,我们重点讨论的是人的成长。

任何生物的生命过程都受到自然规律的主宰,都要经过有序的若干个阶段。对于植物和动物而言,从出生到成熟的过程是自动的。人类的生理成熟也类似于此。

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的成熟是指人格和心智的成熟。不过,人格的成长并不会自动发生,它需要人自身付出极大的努力——环境与个人对自我的成长承担责任。就如同种子发芽所必要的三个条件——种子环境、结果,佛家讲究的因、缘、果,只有满足了前两个条件才能创造出“结果”。反之,我们也能通过结果来推导出因或是外缘。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的成长也是如此,教育孩子更是如此。

记得有一个人要创办一堂叫做《教育孩子的N种方法》的课程,想让我提一些建议,我告诉他:“教育孩子不是方法,而是德行!”他没有理解我的话,于是拿着那些想让我看而我却没看的资料无奈地走了。看着他的背影,我很感叹:“孩子又不是物品,怎么能用技术或方法来进行处理呢!”

我们知道,人有着意识和潜意识,人有身体需要更有精神追求,人与人之间有着不同的差异,人是环境的附属且在很大程度上人受控于集体意识的影响。即使那些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好的,但如果我们将技术用于人,那就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抹杀了孩子本有的天性。

文强小时候经常挨打,稍微有一点错误就会遭到父亲的暴力教育,有时候甚至打得他下不了床。父亲的暴打让他的情绪随时处于紧张状态,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又要受到教训,渐渐地他变得不爱说话,十分胆小,只喜欢在角落里呆着,就怕别人注意到他,跑来伤害他。

这只是这些年来,我接触到的一些抑郁症或自闭症的孩子中的一个。他们大部分都是其父母用自认为很高明的技术手段创造出来的产品”。很多父母用自己的“爱心”将自己的孩子打造成了自己不想要的结果,却还在愤世嫉俗地埋怨环境、埋怨孩子。岂不知,一切的错都在自己身上!

任何结果都与多个事物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为人父母的教育不是告诉你要怎么样让孩子改变——那些我们从很多书中都能知道,当然也会对教育孩子有着积极作用的一面。但那些教育只是停留在意识层面也就是说“知道”,而要想让孩子将“知道”变成“做到”,就必须在孩子的潜意识中形成种子,再借助适当的环境让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这就好比一个人学游泳,看到书中写道:“划手腿不动,收手再收腿,先伸胳膊后蹬腿,并拢伸直漂一会儿,手的动作先于腿的动作,一定要在收手后再收腿,伸手后再蹬腿。”即使把这些动作要领都背下来,但如果不到水中练习也一定是学不会的,这就是意识的作用。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知道了很多,但如果无法将这些知道形成意识的“种子”,那么,即使环境适合也无法开花结果。而当一个人学会了游泳后,即使很多年不游他再次跳到水里也还是能够游泳的,这就是在当时的练习中已经在潜意识中留下了游泳的记忆的结果。

前文所提到在惠州的那位男士,如果我们只是告诉他要“理解孩子和父母,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这些在他的意识层面上其实都是知道的,但这种“知道”无法得到潜意识的支持和认同,在其内心深处还留存着很多年以前的记忆,所以他在感到孩子不如自己心愿时就会触发其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愤怒。

小建的父亲是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有一年除夕夜的晚上,全家人都在等父亲回家吃年夜饭,可原本说好早回家的父亲却很晚才赶回家,面对家人的疑问与不解,父亲告诉了大家那晚发生的事情:“我在夜晚准备收车的时候发现后排的座位底下有一个手提包,结果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钞票,还有本护照。我想,丢钱的人一定很着急,必须要尽快还给他们!可是,这包究竟是谁丢的呢?凭着记忆我想起来了,在傍晚时,有三个大人带了两个孩子打过我的车,但在下车时因为两个孩子哭闹不止,他们很着急就付款下车走了,连发票都没要,我想可能是他们丢的。我记得他们是在一个新建的小区下车的,于是,我再一次开车去了那个小区,本想向那个小区的保安询问失主的情况,结果却看到有很多人都聚集在了小区的大门口,一看到我下车,人群中就有人无比激动地喊了起来:‘看!出租车司机来给我送包了!’失物的安全返回让那一家人很是感激,他们拿出3000元给我以示谢意但我一分没要。真要是为了钱,我就不会给他们送回去了……”

听了父亲的话,全家人都为父亲的行为而自豪无比,都说父亲做的很对。后来,那家人因此还给父亲的公司送了一面大锦旗而父亲却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这让小建打心底里佩服父亲。几年后,小建在与同学一起上学的路上意外捡到了两万元钱,在同学劝他留下时,他却毫不犹豫地全部上交了。我们完全可以洞见,他的爸爸的高尚行为对他人生中的正确抉择起到了多么大的影响!

一个孝顺家庭培养出的孩子,必然要比一个不孝顺家庭培养出的孩子更加知道尊老,因为父母的以身作则,孩子一直看在眼里。所以对孩子的教育要从培养孩子的德行开始,而培育孩子的德行要从父母自身做起!作为家长,我们能够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不是金钱,不是权势,不是学习方法,不是知识和能力,而是优秀的德行!能够以身作则,以自己的道德行为去感染孩子,就是为人父母者给予孩子的最珍贵、最好的教育!

我们知道,人格的成熟要通过在家庭中体验不同阶段的爱来实现。此外,具有成熟人格的人应具备基本的美德,这意味着他需要透彻地理解普遍价值观是什么。

一个人只能按自己的心性和智慧水平去理解价值观。例如,小孩子对责任一词的理解就很具体,他会意识到责任就是大人要求他做到的一些很具体的事情,诸如玩耍之后整理自己的房间等。青少年则可能将责任理解为父母和社会要求他们去完成的由较多的具体事情组合而成的任务,如完成学业。对成熟的人来说,责任更意味着待人处事要考虑到个人、同伴、家庭、社会及后代的幸福。因此,脱离了成长和成熟的概念,人是无法理解普遍价值观的含义的。

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粱漱溟先生说过:人类面临有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先要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最后解决人与自已内心之间的问题。随着这些年物质的极大丰富和科技的完善与发展,人们开始向内心世界去寻找和探究生命的秘密,寻找着生命的答案。

宇宙中的万物都是在特定的位置按照一定的秩序存在的。如果自然界的秩序混乱或被颠倒,其灾难性后果可想而知;同样,如果家庭的秩序混乱,其中的所有成员都会失去平衡。如果说自然界发生的偶然失序现象是人类所无法控制的,那么家庭关系的无序则应归咎于人本身,即人的自由意志出现问题。也就是说,人类井然有序的生活并非完全出于自然,而需要人类自己选择、把握和控制,这就是伦理规范的意义所在。

即使小到自然界的个体,也需要维护这种秩序,才能营造出更大的平衡。以人体为例,人体的不同器官有各自的功能和运行方式,但都是为了一个整体的目的而存在。人体细胞健康使器官健康;器官健康使系统健康;系统健康使人体健康。这是层层相依的关系,也是自然界的依存法则的反映。

整个人类关系的层次性和依存性是显而易见的。个人是家庭成员,既有个人的自由,又有服从家庭整体的责任——个人优秀则家庭荣耀。社会由家庭聚合而成,家庭有自身的利益,但也要符合社会的利益——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反之家庭不好,也影响社会,进而影响国家,乃至世界。

人类是宇宙中的一员,所以人际关系的法则不能脱离宇宙的法则。当人类的行为遵循宇宙法则时人类社会就会顺利发展,反之就会受苦受挫折。孔子所说的“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就是这个道理。家庭是人类成长的第一课堂。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应宇宙法则,在家庭中种下人格的种子。

“立业先立德,做事先做人”,德行胜于智慧!愿我们每一位为人父母者都能努力提升自己的修养,以自身的行为、道德品行和为人处世原则来影响并教育孩子,以使其逐渐成为具备良好道德修养的成功人士!

人格教育从改变思想做起

人类追求的幸福表现在两个方面:物质和精神。为了得到物质方面的发展以满足身体的需求,人类在自然科学领域里努力探索,试图用正确的物质法则来发明创造。为了得到精神方面的发展以满足心灵的需求,人类在人生哲学的范畴中努力求索,想要按照正确的精神法则来生活。

古代的先贤圣哲很早就提出“阴阳互根,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他们信奉一切事物都是由“阴”和“阳”所组成,即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精神。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也正是通过有形与无形相互依存、同生共灭的法则总结和诠释宇宙、自然、五行、天地人运行的规律。

有形与无形也正对应着宇宙中最基本的元素——物质与能量,我们无法忽略物质的存在,更不应藐视能量的作用。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的灵魂。没有物质,能量将无处承载;没有能量,物质的存在也将失去意义。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享有的一切有形的物质包括:事业发展、拥有财富、产品营销、家庭和谐、身体健康、亲子教育等都是相对应的精神能量的彰显。

虽然精神能量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却能随时随地感觉和体验到它的广袤与存在。大到海啸地震、星球运转,小到一个地方给你带来的安全与舒适,对一件商品的好感程度,遇到一个人时所产生的疏离或亲近感,这些精神能量使生命有了存在的可能,使物质有了存在的价值。

是否发现在我们生活中同样质量的产品,所附着的品牌概念不同时,售价、受欢迎程度就会产生很大的差异?这是因为不同的品牌概念所能够带给顾客的感受不同,对于顾客能量的提升也就不同。即使是同样功能的商品,品质好的能够带给顾客更多的便捷与安全,或者节省顾客更多的时间、财富和精力——即顾客用钱换取了自身能量的保有和提升,反之质量不好的容易给顾客带来麻烦也就是在消耗顾客自身的能量。

由此可见,精神能量决定我们对物质的拥有。事物的意义源于我们看不见但却能够感受到的精神能量,它就像一个隐藏在幕后的操纵者,既决定着外在物质的品质,也决定着我们的生活与命运。

既然人类的生存必须依赖于物质和能量,那么提高精神能量就是在创造有形物质。而思想是精神能量得以彰显的唯一过程,即人的行为结果都源于思想。而思想的形成,源于心智在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另外,就人而言,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身体按照思想的方向而行动。一切外在的表现都是内在思想的反映。正如中国古代哲学“形神合一”的主张——形表示外形或物质,神表示内性或精神。思想与身体是同一个人的内外两面。

有经验的人也会知道,十月怀胎过程中,如果能保持良好的情绪,夫妻恩爱,出生的孩子就会好带,身体也会相对健康;如果父母双方不断争吵,情绪波动大,出生后的孩子就会较难带,也更容易生病。

看到孩子没有达到自己要求的时候,有的父母会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怒骂或殴打,致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打击;有的父母则会给予孩子以理解和支持,结果孩子因为感受到父母的爱而更加积极向上。在工作中有的人心怀感恩,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努力想方设法去克服,在此过程中学习并成长;有的人则总是对工作感到很厌烦,结果生活在不如意当中……

思想观念的转变会带来有形物质的转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与三十年后的今天对比,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改革开放,将一个固步自封的国家改造成为世人瞩目的强国!疆土还是这片疆土,人还是这些人,只是思想观念所形成的精神能量发生转变从而创造了有形物质的丰富。

思想决定一切!为人父母者的教育思想决定着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对孩子的人格教育方面就很有想法,他曾说过:在儿子面前,我不是总统只是父亲。”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不让孩子过于依赖父母,罗斯福很早就让孩子们开始了打零工的生活,让他们自食其力,凭自己的本事养活自己。有一年,他的大儿子詹姆斯去欧洲旅行,为了买一匹好马花光了所有的盘缠,以致没有路费回家,于是求助于罗斯福,罗斯福却毫不留情地拒绝了他,并对他说:“你和你的马游泳回来吧!”无奈之下,詹姆斯只好忍痛割爱卖掉了马,这才有了回家的路费。“二战”开始后,罗斯福的四个儿子全都上了战场。即便是面对罗斯福的病故,他们也都没有擅离职守,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以这种特殊的方式为罗斯福送行。

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孩子人格的形成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家长的教育思想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为人父母者教育孩子的理念都沿袭了父母教育自己的经验。可是,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老一辈的教育观念早已不适用于现在的孩子了。更何况因为受到时代的局限,老一辈往往都秉承“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这必然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即使现代父母知道打孩子不好,但是当一些事情出现的时候,往往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所以要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就要使自己的思想真正转变。正确地认识生命的过程,懂得生命的价值,清除情绪的种子、改变思想!

对于孩子人格的培育,需要我们为人父母者从对生命过程的认知做起,从对自己的了解做起。只有当我们真正看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所受的伤害和缺失的爱,真正认识并懂得生命的过程后,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心灵,才能够改变思想,提升自己的能量,从而在改变自己的同时培育孩子健全的人格。

用爱与信任为孩子筑起人格长城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事例不断见诸于报端,这其中的很多人居然都是些成绩优异的“好”学生。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我们不禁对孩子的现状产生了诸多的困惑:为什么这些平时表现很乖的孩子,会在突然间做出伤害别人的行为?为什么多才多艺的孩子,其心理素质却很差?为什么学习成绩不错的孩子却没有处理问题的能力?……我们的孩子究竟是怎么了?

经过仔细观察和研究后,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一切的问题都是由家长引起的!这些人格上出现缺陷的孩子,不是在家里经常被打骂,就是父母经常不在身边,要不就是父母忙于工作或娱乐(打麻将等),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还有的就是父母太过溺爱,包办了孩子所有的事情;再有就是父母经常吵架或打架……虽然说社会进步了,可我们的家庭功能却在逐渐地衰退!孩子生病了,病根却在家长身上,不是孩子的问题,所有的问题都是家长造成的!孩子的人格需要培养、需要家长的爱与信任!

前几天我到一个朋友家里,碰到了一件让我意想不到的事情。一直在我印象中乖巧可爱朋友的侄子,已经到了上高中的年龄。但让我震惊的是他居然在入学军训中,因为一句话而用玻璃瓶子砸破了一个同学的脑袋。虽说事后父母陪他一起向同学赔礼道歉,也积极地做出赔偿,但他还是被学校开除了!

在为他感到痛心的同时我百思不得其解。在我的记忆中,他还是十几年前我所见过的那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为什么现在却如此敏感与暴躁?如此冲动且不计后果?不像是我当初认识的那个小男孩啊!

经过与家人的沟通,我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原来,十几年来他的父母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本相亲相爱的两夫妻,因为不能适应平凡生活中的诸多琐事,开始相互指责与抱怨,不断争吵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打架事件也屡有发生……更严重的是他们经常拿孩子出气,对孩子不是打就是骂,而且对孩子的这种指责也从不分场合。侄子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唯一缺少的就是关爱,他又怎能建立起健全的人格呢?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活泼可爱的孩子逐渐变得内向、反叛了。

由此我明白了,朋友侄子的那一砸并不是要砸他的同学。同学那句惹恼他的话只不过是个导火索,把他这么多年所受的委屈、压抑与愤恨激发出来,让他失去了理智,才会造成如此的恶果。我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后,他的父母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决心改变。我衷心希望孩子能够在父母的改变中重获家庭的温暖,回归本我,完善人格。

人是环境的产物,家庭的和谐、父母的关爱对于孩子的人格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正处在成长期的孩子来说,从父母及成长环境里获得的爱与支持决定着孩子人格的健全程度。所以,对于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的教育,重要的不是使其获得知识,而是要给予他足够的关爱与信任。

我们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拥有合适的土壤,足够的水分、充足的阳光……失去了这些条件的植物不是干死就是生长不良,但如果给予的太多了又可能会淹死或使其不能正常生长。对于孩子来讲,土壤、水分、阳光等就是成长过程所需的爱和信任。如果我们不能及时给予他们,无异于期望庄稼能够在恶劣的环境里茁壮成长,而必然会造成孩子人格的扭曲和心灵的伤害;如果我们给予太多了就会变成溺爱,从而严重影响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物,他们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家长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爱、信任与支持。然而,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却往往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待孩子,甚至对孩子不信任,这在无形中就会伤害孩子的自尊,从而形成人格障碍。

记得在一次《为人父母》课程的活动中,一位学员在谈起母亲对自己的不信任时就非常生气。原来,有一次,她的一个女同学打电话找她聊天,但由于那个女同学的嗓音像男生,又是个大噪门,所以在她接电话的时候,她的妈妈依稀听见了电话里的“男声”。结果,她的电话一挂,就被妈妈审问一番,一定要她交待那个“男生”的姓名、班级、住址等,还要追查“他”为什么给她打电话……这让她真是哭笑不得!她赶紧跟妈妈解释说打电话的是自己班里的女同学,不是什么男生,可是妈妈就是不信。为此,她气得泪流满面,可妈妈却还说她:哭什么哭?是不是理亏啊?”第二天,就在她以为事情已经过去时,却没想到妈妈居然直接到学校里调查,问她们班主任说:“你们班是不是真的有个女生的嗓音很粗,有点像男生?”

无论事情的结果如何,这种不信任已经严重伤害了她的自尊心,虽然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但是一经唤醒曾经的记忆,就会被带回到当初的场景。这件看似很小的事情,有可能危害孩子人格的健全。不仅使孩子疏远自己,更会促成孩子怀疑型人格特征的形成,使她再也无法相信别人。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人格的塑造起着绝对性的作用,亲子关系的好坏决定着孩子人格的好坏。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对待我们的孩子,如何与孩子保持长久亲密关系并帮助其形成健全的独立人格呢?答案就是用爱和信任为孩子建筑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它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影响着孩子,对孩子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父母给予孩子的信任与关爱会让孩子在感受到温暖的同时增强自信与安全感,从而塑造起健康独立的人格。而如果父母在与孩子的接触过程中缺少了信任与爱,就会使孩子产生误会和猜忌,给孩子带来身心伤害的同时,让孩子失去安全感,造成自我价值的缺失,形成人格障碍。

愿我们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用自己的爱与信任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减少对孩子心灵的伤害,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从而为孩子筑起一座健康向上的人格长城!

问题和思考

1.当孩子拿回一张不及格的卷子时,你会怎样对待?

2.当你和配偶吵架时,想想孩子眼中看到的是什么,对他有怎样的影响?

3.当你逼着孩子去学习奥数、英语这些技能时,孩子的笑容是否越来越少?

4.当你敷衍孩子的问题时,有没有发现孩子问你的次数在逐步减少?

5.如果有一天,你生病了,已经长大了的孩子却还等着你去做饭,你是否反思过溺爱带来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