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汉字变形记
汉字是世界上仍被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其演化发展的漫长过程中,汉字的字体、字音、字义都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这其中又以字体、字形的变化最为直观和突出。
1.字之初,本为画
大量的考古发现证明,图画的产生比文字要早得多。世界上几种最古老的文字,比如前面提到的楔形文字、象形文字,其原始形式都和汉字一样是图画性的,这说明人类文字的起源具有共同的规律,都是脱胎于图画。用图画再现客观事物的形象,这应该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人们最现成的用来表示语言的方法。
类似的现象如今仍然存在。比如,小孩子之间有矛盾,个别“坏蛋”就会跑到“仇人”家附近,用粉笔在人家墙上画个乌龟。这虽然是个不太体面的做法,但从中也可以想象文字起源于图画的道理。
图画不仅可以帮助记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帮助思考。例如原始人要想告诉别人有关打猎的事,就可以在洞穴的岩壁上画个大象、梅花鹿或者野牛之类的动物。鲁迅先生在谈到图画的记事作用时这样写道:
画在西班牙的亚勒泰米拉洞里的野牛,是有名的原始人的遗迹,许多艺术史家说,这正是“为艺术的艺术”,原始人画着玩玩的。但这解释未免过于“摩登”,因为原始人没有19世纪的文艺家那么悠闲,他的画一只牛,是有缘故的,为的是关于野牛,或者是猎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
古人这种画图记事、画图示意的办法,就和现在用微信对话的时候给对方发个表情符号是一个道理,都可以起到文字的部分作用。
传说太平天国时期,清朝大臣曾国藩的部将鲍超被太平军围困在某地。围城的太平军将领是著名的陈玉成,别号“四眼狗”。被困在城里的鲍超是个只会写自己名字的大老粗,这位老兄在慌乱中自己画了一张画叫人送给曾国藩。曾国藩打开画一看,纸上画了一个圆圈,圈里歪歪斜斜地写了一个“鲍”字,圈外围着几只狗。曾国藩看完大吃一惊,说:“鲍超被四眼狗陈玉成包围了!”立刻下令派兵救援。
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图画和文字一样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
文字虽然起源于图画,但图画并不等于文字。记事图画和象形文字的区别在于整幅的图画可以表示一定的意思,却没有固定的读音,也不能分解为单个的字。后来随着人们思维水平不断提高,记事图画开始越来越简单,越来越线条化,当它能够读出来,并代表了某些固定意义的时候,图形就变成了最初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