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常见症状(9)
【名医指导】
1.吐血量较大者,应暂禁食,严格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与发展,并及时送医。吐血量较少者,进食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如流质、米汤、藕粉较好,饮用牛奶要适量。要少量多餐,饮食温热。浓茶、咖啡均应避免。如食物清淡无味时,可加少许食盐。
2.出血停止后,可逐步增加食物的品种与数量。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生活规律,充分休息,避免熬夜,心情保持愉快,减少无谓的烦恼。
(2)三餐定时定量,宜少量多餐;不可暴饮暴食;饮食以易消化的烹调方式为主(如蒸、煮、炖等),戒烟、酒、咖啡因(咖啡、浓茶、可乐)、辣椒、胡椒等刺激性食物,食物亦不宜过甜、过咸及过冷、过热。
(3)进餐要细嚼慢咽,心情要放松;饭后略作休息再开始工作。
(4)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防止外邪侵袭人体,尤其在寒热交替季节,防止感寒诱发。
晕车和晕船
晕车和晕船又称晕动病,是指乘坐交通工具时,内耳前庭平衡感受器受到过度运动刺激,前庭器官产生过量生物电,影响神经中枢而出冷汗、恶心、呕吐、头晕等症候群。内耳前庭器是人体平衡感受器官,包括三对半规管和前庭的椭圆囊、球囊。半规管内有壶腹嵴,椭圆囊、球囊内有耳石器(又称囊斑),均可感受各种特定运动状态的刺激。半规管感受旋转加(减)速度运动刺激,而椭圆囊、球囊的囊斑感受水平或垂直的直线加(减)速度的变化。
本病中医学属“眩晕”范畴。其病位在清窍引起,由于脑髓空虚,清窍失养,或痰火上逆,扰动清窍引起,多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眩晕以虚者居多,如肝肾阴虚,肝风内动,气血亏虚,清窍失养,肾精亏虚,脑髓失充。眩晕实证多为痰浊阻遏,升降失常,或痰火气逆,上犯清窍。其病因病机可以互相影响、相互转化,形成虚实夹杂证:或阴损及阳、阴阳两虚,或肝风痰火、上蒙清窍,或突发气机逆乱、清窍暂闭或失养,而引发晕厥。
【必备验方】
1.大朵玉兰花3~6克,开水泡,代茶饮。或鲜叶12~18克,水煎服。
2.食醋100毫升,冰糖500克。同煎溶,每餐饭后饮1汤匙。胃溃疡及胃酸过多者不宜服。
3.橘皮适量。乘车前1小时,将鲜橘皮(表面朝外)向内对折,然后对准鼻孔挤压,皮中便会喷射带芳香味的油雾,可吸入10余次。
4.风油精适量。将风油精搽于太阳穴或风池穴。亦可滴2滴风油精于肚脐处,并用伤湿止痛膏敷盖。
5.晕车时,用拇指掐内关穴(内关穴在腕关节掌侧,腕横纹上约两横指和两筋之间)3~5分钟,适当加压至有酸痛的感觉。
【名医指导】
1.加强锻炼身体,提高前庭器官耐受性。晕动病多发生于前庭器官比较敏感的人,因此多注意锻炼身体,多做转头、弯腰转身及下蹲等动作,以增加前庭器官的耐受性。
2.吃得过饱、疲劳、睡眠不足、空气污浊、情绪紧张及汽油和油烟等特殊气味,均可能促使晕动病的发生和症状加重。因此,要避免这些不良因素。
3.特殊的前庭训练:可通过康复训练预防晕动病,如反复多次乘船、乘车训练,以提高前庭器官对不规则运动的适应能力。此外,害怕晕车的人可以经常参加一些活动,特别是有助于调节人体位置平衡的体育项目,如秋千、滑梯、单双杠、垫上滚翻等运动项目,能提高前庭器官的适应能力。
4.乘车、乘船时应尽量限制头部运动。可将头靠在背椅上固定不动,以减少加速度的刺激,特别是旋转性刺激;可能的话,尽量平卧。
5.避免不良的视觉刺激:乘车时少往窗外观看,坐车、坐船时看书更容易诱发晕动病;因此闭目养神可减少晕动病的发生。
6.乘车前可服用怡含宁含片等预防晕动病。抗胆碱药对大脑皮质有抑制作用,可阻止眩晕和呕吐。
7.中医穴位调理法:鸠尾穴是对治疗晕车晕船能产生速效的穴位,它位于身体前中心线之上,在最底下肋骨稍下之处。只要一边吐气一边按压此处6秒,如此重复10次便能调整胃的功能,不再有欲吐的感觉。“第二厉兑”穴位于脚的第2趾趾根外侧2厘米处。用拇指和食指,一边吐气一边揉约6秒,如此重复10次,连续20天不间断,就可根治晕车、晕船。
产后呕吐
产后呕吐是指产后出现食欲减退、挑食、清晨恶心及轻度呕吐等,一般在产后4周即自行消失,对生活和工作影响不大,不需特殊治疗。少数妇女反应严重,呈持续性呕吐,甚至不能进食、进水,并伴有上腹隐闷不适、头晕、乏力或喜食酸咸之物等。本病多见于精神过度紧张、神经系统功能不稳定的孕妇,与胃酸降低、胃肠道蠕动减弱、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增多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减少等也有一定关系。
本病中医学称“恶阻”、“阻病”。多因产后恶露过少,积为败血散于脾胃;或因产后血去过多,脾虚气滞犯胃所致。败血散于脾胃者,脾受之则不能健运精微,胃受之则不能受纳水谷而出现呕吐,并伴有恶露滞涩。临床上分为脾胃虚弱与肝胃不和两型,前者可见恶心、呕吐清水、厌食、精神倦怠、嗜睡等症,治疗宜健脾和胃、降逆止呕;后者可见恶心、呕吐酸水(或苦水)、胸胁胀痛、精神抑郁、口苦、烦躁等症,治疗宜平肝和胃、降逆止呕。
【必备验方】
1.朱砂(另研)、丁香各1.8克,五灵脂3克。将后2味研末,入朱砂调匀,以猪胆糊丸(如鸡头大)。以生姜、陈皮汤送服,每服1丸,连服1周。
2.鲜柠檬500克,白糖250克。将柠檬去皮、核,切块,加白糖浸渍24小时,以小火煨至汁液耗尽,待冷拌入少许白糖,每日分2次服。
3.按压内关穴(手臂内侧,腕上2寸,两筋之间)、足三里(外膝眼直下3寸,胫骨外缘一横指处),每次3~5分钟。
4.艾叶250克,苍术30克。同揉碎后用细麻纸卷成条状(要卷紧),点燃后灸中脘穴(脐上4寸)、内关穴、足三里(灸时离皮肤1寸左右,至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5.广藿香、陈皮、紫苏叶、砂仁各6克,胡荽1把。同煮至香气冒出,吸鼻。适用于产后呕吐之轻症。
【名医指导】
1.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情舒畅。多和其他人交流,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
2.居室尽量布置得清洁、安静、舒适,避免异味刺激。呕吐后应立即清除呕吐物,以避免恶性刺激,并用温开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注意饮食卫生:饮食宜营养价值高且易消化为主,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为防止脱水,应保持每日的液体摄入量,平时多吃西瓜、生梨、甘蔗等。
4.保持大便通畅可以间接的放松患者的心情,情绪得到稳定。
5.呕吐较剧者,须卧床休息。可在饭前口中含生姜1片,以达到暂时止呕的目的。
产后发热
产褥期内高热寒战或发热持续不退,并伴有其他症状者,称产后发热。临床表现为:分娩后持续发热,或突然高热,并伴有其他症状。常见有:①感冒发热。产后体虚,易感风寒,常伴有畏寒、头痛、肢体酸痛等症状。②乳胀发热。产后2~4日(在乳腺分泌之前),因静脉及淋巴管回流淤滞,使乳房过度膨胀,局部出现硬块,稍有触痛伴发热,一般1~2日后自然消退。乳腺开始分泌后,如有乳腺管阻塞而乳汁积聚可引起发热(可超过38℃)。这时可作乳房局部热敷,吸空乳汁后体温即下降。如局部有硬结且出现红肿、压痛并伴有发热,应考虑有乳腺炎的可能。③感染发热。产褥期由于体力的消耗较多,机体抵抗力降低,加之产道局部的创伤,病原体可经生殖道引起感染。体温可超过38℃,伴有畏寒、阴部疼痛,检查阴部有压痛、恶露增多并有臭味、白细胞增多,统称产褥感染。重症可危及产妇的生命。
产后发热多因分娩时失血耗气,正气亏损,或产时不洁感染邪毒;或产妇元气虚弱,卫外不固,感受风寒、风热之邪;或产后恶露不下,瘀血停滞,瘀久化热;或产后血虚,营阴不足,虚热内生等引起。常见有外感风寒、外感风热、血瘀发热、血虚内热、食滞发热、感染邪毒、邪在少阳等型。
【必备验方】
1.荆芥30克,柴胡、黄芪各15克,党参12克。每日1剂,水煎服。瘀血发热者,加益母草15克;湿热发热者,加厚朴、法半夏各10克。
2.人参、桂心各6克,当归、生地黄各9克,白芍10克。每日1剂,水煎服。产后发热、头痛者,加防风、荆芥、紫苏叶各10克;气阴两虚、口干咽燥、四肢乏力、午后热甚者,加南沙参、玄参各15克,女贞子12克;高热持续、恶露、白细胞增多者,加金银花、连翘、败酱草各30克;下腹疼痛、脉沉弦、苔黄质红者,加牡丹皮15克,炮姜炭、炒桃仁各10克。适用于产后发热邪毒证。
3.当归、益母草各30克,甘草、牡丹皮各10克,炮姜5克,蜂蜜50毫升(后下)。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渣,以蜂蜜收膏。每次服30毫升,每日3次。适用于产后发热阴虚发热证。
4.老鹅草20克,伸筋草、透骨草各30克。同捣烂,加食盐炒热,敷于双足涌泉穴、大椎穴及阿是穴,外以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5.老茅草叶、石菖蒲、艾叶各适量。将诸药洗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待温度适宜时足浴,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钟。
【名医指导】
1.做好产前检查及妊娠期卫生指导。产前患有贫血、营养不良、急性外阴炎、阴道炎和宫颈炎等疾病的,应及时治疗;妊娠2个月后禁止性生活和盆浴;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阴道检查。
2.临产时应尽量进食和饮水,宫缩间隙抓紧时间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接生者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于有胎膜早破、产程延长、软产道损伤和产后出血者,除对症治疗外还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3.产后要注意卫生,保持会阴清洁,尽可能早下床活动,尽量母乳喂养,以促进子宫收缩和恶露的排出。产褥期加强营养,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4.若产后出现高热,应立即降温: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在擦浴降温的同时可清洁皮肤、排出汗液,使产妇舒适;去除过多的盖被,脱掉紧身衣服以助散热。必要时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退热药。
5.发热期间应多饮水,宜流质、半流质清淡饮食。
小儿呕吐
呕吐是小儿常见症状之一,可由于消化系统疾病引起,也可见于全身各系统和器官的多种疾病;可以为单一的症状,也可以是多种危重疾病的复杂症状之一。因此对呕吐必须认真分析,找出病因,及时处理。
中医学认为,呕吐是由于胃气上逆所致。有物有声者,谓之呕;有物无声者,谓之吐;有声无物者,谓之干呕。《圣济总录》谓:“小儿呕吐者,脾胃不和也。或因啼呼未定而遽饮乳;或因乳食中伤冷,令儿饮之,皆致呕吐。”多因乳食过多,停滞中脘,损伤胃气,不能运化所致。亦有因感触惊异、蛔虫内扰和痰饮壅盛而成。临床分为伤乳吐、伤食吐、寒吐、热吐、积吐、虫吐、惊吐、痰湿吐等,治疗以和胃降逆为主。根据具体病因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可酌情采用温中散寒、疏肝和胃、泄热通腑等法。呕吐较多者,往往胃气受损,津液亏耗较重,必要时可减少乳食,代之以米汤、糖(或盐)水等,也可以配合输液疗法,以纠正体内电解质代谢的平衡。
【必备验方】
1.鸡内金2个,面粉100克,食盐、芝麻各适量。将鸡内金洗净、晒干,用小火焙干,研细末,与面粉、芝麻、食盐和匀,制成薄饼,置烤箱内烤熟服食,每次2张,每日1次,连服3日。
2.大米100克,鲜黄瓜50克,生姜10克,食盐2克。将黄瓜去皮、瓤,洗净、切片;大米洗净;生姜洗净、拍破;将大米加清水1000毫升,以大火烧开,改用小火慢煮至米烂时下黄瓜片、生姜,再煮至表面浮有粥油时加食盐调味,佐餐食。适用于暑热吐泻。
3.六神曲、焦山楂各10克,炒莱菔子6克,炒鸡内金5克。共研细末,加少许淀粉,以白开水调敷于小儿脐上,外用绷带固定,次晨取下。适用于小儿伤食呕吐。
4.茴香粉、生姜各15克,葱1根。将葱和生姜同捣烂,加入茴香粉调匀后炒热(用消毒纱布包好),敷于脐部,每日1~2次。适用于胃寒型呕吐。
5.鬼针草3~5棵。水煎浓汁,熏洗双足,连用3~4次,1~5岁熏洗足心,6~15岁熏洗到脚面,腹泻严重者熏洗部位可适当上升至小腿。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引起的呕吐。
【名医指导】
1.小儿饮食定时定量,食物宜新鲜、清洁,不要过食辛辣、炙烤和肥腻食物。
2.呕吐时要让孩子坐起,把头侧向一边,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
3.呕吐后要用温开水漱口,清洁口腔。婴儿可通过勤喂水,清洁口腔。
4.勤喂水,少量多饮,保证水分供应,以防失水过多,发生脱水。水温应冬季偏热,夏季偏凉,温水易引起呕吐。
5.吐后宜流质、半流质(如大米粥或面条)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
6.注意观察呕吐情况:呕吐与饮食及咳嗽的关系、呕吐次数、吐出的胃内容物等。
7.尽量卧床休息,不要经常变动体位。否则容易再次引起呕吐。
8.哺乳不宜过急,以防吞进空气。哺乳后可抱正小儿身体轻拍背部,使吸入空气得以排出。
9.给药时药液不要太热,服药宜缓,可采用少量多次服法;必要时可服一口停一下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