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交友之道,修身的延续(1)
儒家重视个人修养的目的绝非为了“独善其身”,最终还是要用于处理人际间的关系。而且,个人修养的提高也绝不是闭门造车,毕竟一个人的认识有限,与人多交流才能更多地领悟到人生的得失,所以交友是自我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的重要方式。
识人之道,看清别人的本质
唐太宗说过:“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一个人往往很难察觉自己的过失,而对于别人的优点或缺点,人们却很容易看到。用别人的得失来反省自己,正是作为人际间哲学的儒家思想所推崇的,也是个人修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人又是十分复杂的,如何看清眼前的“镜子”而不为假象所迷惑,这里面却大有文章。儒家思想重视严于律己,对于别人对自己的不理解,根本不应算作问题,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好。而对于别人,则一定要明察秋毫,看清他的本质。这么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苛责对方,而是让对方真正成为一面合格的“镜子”,用来苛责自己。
了解别人的本质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的人聪明,有的人愚蠢;有的人诚实,有的人虚伪;有的人高尚,有的人鄙陋,各不相同。在如此复杂的人际间,该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呢?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首先一点要做到的就是识人。
《论语·学而》:“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的这段话就是在说识人的重要性。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并没有损失什么,因此无可担心。如果不了解别人,那么人群中那些品德高尚的人就不会被发现,也无法与他们亲近。而那些品行鄙陋之人又因无法识破而远离他们,这对自己的损失可就十分巨大了。所以孔子才强调,不知人才是最可担忧的。
人类善于掩饰自己的内心,古今皆然。那些巧言令色之徒更是通过花言巧语的伪装,使他们与那些真正拥有着可贵品质的人难以区分。这个时候,往往就需要人冷静观察,仔细区分,不被假象迷惑,使贤者不被埋没,令小人难以藏身。所以知人本身就是一种极为可贵的品质。
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曾经写过一个关于伊索的故事:雅典城里,有一位家财万贯的富翁。富翁只有三个女儿,她们兴趣爱好各异,一个喜欢喝酒,一个喜欢打扮,一个生性小气,喜欢管理家财。这位富翁生前就已经按照雅典的法律立下了遗嘱,死后将自己的财产分为三等份留给三个女儿,但是他又规定,女儿们将这些财产出售后,必须要各自拿出一部分现金给她们的母亲。
立下遗嘱不久之后,这位富翁生了一场病,很快就死了。三个女儿拿出父亲的遗嘱,找来家族中的长辈和雅典城中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作为公证人,准备分遗产。可是当人们把遗嘱读完后,却没有人能弄明白这份遗嘱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富翁的意思是想让女儿们得到遗产后马上把它们出售,然后再各自送给她们母亲一笔钱?或者还是在她们什么时候想出售都行呢?
至于如何分这笔遗产,富翁在生前就已经把它们分好了。一份是乡下的一处别墅,包括别墅里的餐桌、银酒具、面盆、水壶,还有一个储满美味葡萄酒的酒窖、一大片葡萄园,再加上服侍饮食起居的佣人、厨师,总之在那里可以尽情享受美酒和饮食。第二份遗产是位于城里的一处公寓,以及里面精致考究的家具、一整套时尚流行的用具和梳头的侍女、手巧的女裁缝、温顺的奴隶和许多精美绝伦的衣服。第三份遗产是一座大农庄,里面有一大片牧场和耕地、应有尽有的各种农具、许多牲畜和管理这些牲畜和农场的仆人。长辈们觉得,如果让她们姐妹用抽签的方式来选择各自的遗产,恐怕她们不会选到自己喜欢的那份。反正这三份遗产已经事先被富翁分过了,价值完全相等,索性就让她们自己挑选自己喜爱的那一份吧。长辈们的主意得到了全雅典城的赞同,男女老幼都认为这是个好办法。
但是有一个人站出来高调反对这种分法,他就是伊索。他认为这种分法,恰恰违背了死者的意愿,他责备这些长辈说:“如果死者有知,知道你们这样分配他的财产,一定会被你们气得活过来,然后把全雅典的人全都斥责一番,不知道你们是怎样考虑的。雅典人不是号称是一个拥有最敏锐洞察力的民族吗?为什么这样一份写得明明白白的遗嘱会被你们分成这个样子呢?这不是与死者的意愿正好相反吗?”
在伊索的一再坚持下,遗嘱是这样被执行的:三姐妹每个人都没有得到她们心仪的那份遗产,喜欢饮酒的,分到了有女裁缝的公寓;喜欢打扮的,分到了农庄;喜欢管理家产的,分到了储藏美酒的别墅。这样,这三姐妹得到遗产后就会很快将自己的遗产出售,换取现金来满足自己的爱好,而她们的母亲也能得到现金了。否则她们的母亲不会得到一分钱。很明显,这种分法才最符合死者的意愿。
伊索可谓一位知人的智者。人们都说,有自知之明很难,而有知人之明同样不易。虽说不易,但与人相交时,知人、识人却是最重要的,务必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因为这直接关系着自己的得失荣辱。
听其言,观其行
知人、识人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绝不可因一时一事便轻下结论。人性十分复杂,无论从识人者还是被识者的角度来说都是如此。与人交往时,人们对初遇的陌生人,往往会先有一个主观上的判断,而这个主观上的判断也会极大影响到与此人之后的交往过程,这种先入为主的判断虽属于人之常情,但还是应该尽力避免。另外,人们在交往的时候也往往会下意识地将自己的缺点隐藏起来,犯错误时也会寻找各种理由文过饰非。这个时候如果轻信,就会对人产生错误的判断。所以若想识人,绝不可心浮气躁,应该冷静地长时间观察,这样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接近真相。
在《论语·公冶长》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通观《论语》,不论是在什么境况下,孔子总是那样从容,那样温文。但在这段记载里,孔子发怒了,原因只是弟子宰予大白天睡懒觉。宰予是弟子宰我的名字,《论语》在记载弟子言行时,只记弟子的字,一般不会直书其名讳,只有此处是个例外,原因恐怕也是因为他得罪了孔子,故意贬低他吧!贪睡本来也是年轻人的常态,按说孔子也不至于如此不近人情,其实这件事令孔子生气的地方并不在于宰予睡懒觉,而是他的言行不一。宰予在孔门七十二贤中与子贡并称,属于其中出类拔萃者。日后宰予在齐国出仕,曾助齐君铲除强臣田氏,最终事败,为田氏所杀,他是一位舍生取义的正人君子。那为什么孔子竟对他如此责骂呢?原来,宰予能说会辩,甚至孔子都说不过他,他因此也曾给孔子留下好学有志的印象,但是当孔子看到他大白天睡觉时,便觉得他的行为与他的言论相去甚远,这一点正是孔子深恶痛绝的,也正是因为孔子对宰予的期待很高,所以在心里产生极大落差的情况下,他才会勃然大怒。
这件事,也使孔子总结出了一个道理,事后他也没有忘记把这个心得分享给弟子们:“以前我对别人,听了他的话就会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别人,听了他的话以后还要看他的行为。我的这种态度就是因为宰予而改变的。”可见,即使是孔子也并非天生神圣,他的人生态度也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断调整着的。孔子的这个心得可以说是至理名言,花言巧语的确很容易迷惑人心,令人产生错误的判断。
马谡是三国时蜀汉大臣,他才干过人,喜欢谈论兵法。丞相诸葛亮非常器重他。蜀汉皇帝刘备在临终的时候曾经叮嘱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可重用。你对他一定要多加考察。”当时诸葛亮并没往心里去。刘备死后,诸葛亮召马谡为丞相府参军,参谋军事,经常从早到晚与他一起讨论军政大事。
公元228年,诸葛亮兴师北伐,他并未派魏延等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老将为先锋,而是任命马谡统领前部诸军,与魏将张郃在街亭相持。当时马谡自作主张,违背诸葛亮的战术安排,军政措施十分繁冗,而且还离开水源地,将军队驻扎在了山顶。张郃切断了蜀军的水源后,对蜀军展开了攻势,结果蜀军被打得溃不成军,节节败退。街亭一战是整个北伐战役的关键。诸葛亮率领的主力部队由于失去了前进的据点,无法立足,只能终止北伐,退回到了汉中。事后,诸葛亮收拾残部,将马谡逮捕下狱,处死了他。马谡虽死,但蜀汉所蒙受的巨大损失却无法弥补。诸葛亮此时才想起刘备临终的嘱托,但已悔之莫及,这件事令他抱憾终生。
诸葛亮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聪明人的代名词,但即使是如此聪明干练的一个人,竟然也会栽在用人失察上,由此可见“不知人”的危害有多么严重。与人交往中,如果只注重别人的言论,别人也会投其所好把精力放在修饰言论上,如果注重的是别人的行为,别人自然也会努力做事。夸夸其谈毫无作用,只有认真做事才能接近成功。这就是孔子“听其言而观其行”的意义所在。
识人的要点
听其言而观其行,话是这么说,但是人的行为各种各样,如果事无巨细地去考察一个人,最终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呢?恐怕也只能得到一堆毫无头绪的甚至自相矛盾的结论。实际上,“好话说尽”的孔子把识人之道也早就总结出来了,他的话言简意赅,一针见血。
《论语·为政》:“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这就是孔子充满智慧和仁爱的识人之道。人出于不同的动机却往往能做出相同的事情,所以看人并不能看他做事的结果,而是要看他的目的和动机。这就是“视其所以”,从一个人做事的动机能看到他的居心,当然也就知其为人了。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人去做,当然会采取不同的方式,看人做事的方式也是识人的重点所在。有的人做事图稳,有的人做事好冒险,有的人做事潦草好寻捷径,观察这些就是“观其所由”,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人的性情和心术。而“察其所安”指的则是观察人的爱好,一个人在什么事情上能主动地投入精力,可看出此人的情趣格调。如果能看得出一个人的居心、心术和格调这三点,那么对这个人的人品如何就已经能够有所了解了。所以孔子说,洞悉这三点之后,一个人还能再向何处藏匿呀?
对于孔子这段话,虽明为观人,但读者也完全可以用来自省,而且也很有必要以此来自省,否则一个欺骗自己,将自己藏匿起来不敢正视的人又何以观人呢?
说到识人不得不提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他雄才伟略,曾在清王朝大厦将倾之际力挽狂澜,使得腐朽的清王朝得以继续苟延残喘数十年。曾国藩博学多才,除了文治武功,他的另一特长便是识人,据说他还专门写过一部如何识人的书《冰鉴》。作为一代大儒的曾国藩,他的识人之术实际上就是从孔子的识人之术基础上得来的。
有一次,曾国藩的门生李鸿章向老师推荐了三个年轻人,希望他们能在曾国藩的幕府为老师效力。三人来到曾府的时候,恰逢曾国藩有事外出,不在家。直到黄昏时分,曾国藩才从外面回来,他刚一进府,家人马上前来禀告,小声说:“李大人举荐的那三人已经在客厅内等候多时了。”曾国藩挥了挥手,示意家人退下,他则悄悄地走了过去。
曾国藩来到客厅外,并未声张,也没有进屋,而是在窗外悄悄地观察室内这三个人的动静。只见其中一位不停地走来走去,观看室内的陈设,好像心里在想着什么;另外一个年轻人则规规矩矩地坐在椅子上;剩下的那位年轻人虽然相貌平平却气宇不凡,他背着双手正在欣赏门外的晚霞。曾国藩看罢,仍旧没有进屋,他又故意在窗外迟疑了一会儿。这期间,那位看云的年轻人一直气定神闲,神色不变,而另外两个人的脸上则有了一丝不耐烦的神色了。
觉得火候也差不多了,曾国藩这才故意咳嗽了一声,走进厅内接见了他们三人。言谈间,曾国藩发觉,那位不断打量屋中陈设的年轻人和自己最谈得来,自己的一些爱好习惯,他好像很熟悉,两人聊得很投缘。而另外两个人的口才相比之下就没有那么好了。那位看云的年轻人虽然口才一般,但却常常语出惊人,对人对事的见解都很独到,只不过说话略显太直,有时候令曾国藩都难免尴尬。
谈话完毕,三人纷纷告辞。待他们离开后,曾国藩立即吩咐手下为三人安排职务。出乎意料的是,那位与曾国藩谈得最投机的年轻人并未得到他的重用,只是被安排了一个有名无实的虚职。那位说话最少的年轻人被分配掌管军饷粮草,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位抬头看云,说话偶尔会冒犯曾国藩的年轻人居然被他派到前线效力,而且他还一再叮嘱手下,一定要着重培养这个年轻人。
李鸿章听说后也很奇怪,为此他特地来找曾国藩请教。曾国藩说道:“那位打量陈设的年轻人在与我谈话的时候,我能感觉到他对许多事情都不甚了了,只是一味地投我所好,而且他在等待的时候,最不耐烦,而见了我之后却又最为恭敬。由此可见,此人表里不一,是个德薄之人,不足以托付大事。第二个年轻人,唯唯诺诺,谨小慎微,虽然沉稳但毫无魄力,让他当个刀笔吏掌管钱粮,应该不会出什么差错。最后那个年轻人虽然等了很久,但他却能气定神闲,不骄不躁,而且还有心观赏彩霞,这样的从容淡定便是难得的将才。尤其可贵的是,即使是面对我,他也能直率地说出自己对事情的看法,而且很有见地,这可真是难得的人才呀!”李鸿章听罢连连点头,曾国藩接着说道:“这位年轻人将来必成大器,只不过他的性情太过耿直,只怕会得罪人,招来是非。”那位最被曾国藩看重的年轻人果然不负曾国藩的期望,在战场上屡立奇功,迅速脱颖而出,在军
政两界名声大噪,还被朝廷封了爵位。这个年轻人就是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他曾经率领台湾军民重创法国侵略军。但他也正如曾国藩所言,由于性情耿直,后来遭到了小人的暗算,仕途非常失意。
曾国藩的这次面试,使用的正是孔子识人三原则里的“观其所由”。仅用这一点,曾国藩便能将人看透,足见孔子智慧之深邃。如果在与人相处的时候,能够真正领悟并运用好孔子的这识人三原则,那么就一定会像孔子所说的那样任何人都将无所遁形了。
智慧点睛
人世间充满了虚伪和掩饰,识人是一种智慧、一种艺术。只有了解并掌握识人之术,才能在茫茫人海中游刃有余,才能从别人的得失中不断完善自我,才能在做事的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