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先做人:论语的智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若想成就人生,必须注重自我修养(1)

世界只有一个,但是在每个人的心中,世界又是千差万别的。如何正确看待世界,特别是如何看待由人组成的社会,对任何一个立身处世者来说都极其重要。纠正自己的价值观以寻求高尚品德的过程就是自我修养。拥有一个正确的处世态度,可以使事情做得顺利,可以使人际关系和谐融洽。

正本清源,修身处世的基础

《论语》是一本讲“道”的儒家经典。说起“道”,人们很容易联想到道家。实际上,仅就字面而言,儒家的“道”与道家的“道”意思完全相同,指的都是“道路”“法则”。只不过道家讲的是天道,是自然法则;而儒家讲的则是“人道”,是人际间的哲学。对于人道,儒家从修身开始,以追求“仁”为目的,进而追求人际间的“和谐”,最终以“世界大同”为最高理想。可以看出,博大的儒家思想其最根本的就在于个人品德的修养,而个人修养的根基便是本篇所讲述的“务本”。

种什么籽,开什么花

人无论做什么事,要想有所成就首先必须奠定一个正确的根基。栽什么种,开什么花,而根基其实便是信念,只有坚定正确的信念,才能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不至于迷失自己。否则无论多么远大的理想最终都将成为空谈。

在《论语·学而》中有这样一段话:“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这段话中的“有子”是孔子的弟子有若,有若是孔门七十二贤中十分杰出的一位,在《论语》中,除了孔子的话,还记载了孔子弟子们的一些言论,在这些言论中,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只有曾参和有若两人被尊称为“子”,足见两人在孔门弟子中的地位。孔子死后,有若因为学识、品德甚至外貌都非常像孔子,所以想念孔子的弟子们在孔子墓旁为孔子守孝期间,一致推举有若为师,与大家一起讲学。

有若的这段话正是阐述了“务本”的重要性。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孝敬父母,友爱弟兄的人很少会冒犯上级,而一个不会冒犯上级的人则更不会做出作乱的事。而想要成为一个拥有仁爱胸怀的人,孝敬家人便是这条路的起点。

拥有一个远大理想对一个人来说固然重要,但若成就人生,最重要的还是要先确立一个正确的信念。任何事都是从根本上建立起来的,只有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才能使理想一步步变为现实。

1914年,38岁的奥地利医生罗伯特·巴拉尼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的奖台。令许多人都没想到的是,这位年轻的科学家居然是个残疾人。

1876年,巴拉尼出生于一个奥地利的犹太人家庭。他从小就患上了骨结核病,但由于家境贫寒,支付不起医疗费用,他的病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到了7岁的时候,巴拉尼的膝盖再也无法弯曲,变成了永久性僵硬。

对于造成儿子的终生残疾,巴拉尼的父母感到无比愧疚。他们难过地对巴拉尼说:“这都怪爸爸妈妈没有能力为你治病,你以后可怎么办呢?”

巴拉尼对自己落下终身残疾虽然也很难过,但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他能够感受到父母对他深深的爱,他并没有为此埋怨父母。为了不使他们难过,巴拉尼坚强地对父母说:“你们不要伤心,有你们的爱,对我来说就已经足够了,我一定会让你们为我感到骄傲的。”

上学后,巴拉尼的父母每天接送他去学校,风雨无阻,一直坚持了十多年。巴拉尼从心里感激父母对自己的照顾,为了报答父母的恩情,他刻苦学习,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巴拉尼的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

18岁时,巴拉尼以优异成绩考上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24岁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大学毕业后,巴拉尼留在维也纳大学附属医院,成了一名实习医生。由于巴拉尼从小就对父母怀有深深的爱,工作后,他满怀爱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对病人照顾得无微不至,总是尽自己最大努力为病人驱除病痛。因此工作没多久,大学医院里的病人们对巴拉尼医生无不交口称赞。

巴拉尼出色的工作引起了当时著名医生亚当·伯利兹的注意。亚当医生不仅是维也纳大学的医学教授,而且他还负责主持许多医学研究工作。亚当喜欢这个年轻人,他把巴拉尼吸收进了自己的研究团队中,一起研究探索医学的未知领域。

巴拉尼经过三年的研究,发表了一篇名为《热眼球震颤的观察》的论文,在医学界引起了轰动,他的这一研究成果使得他在国际医学界声名鹊起。

巴拉尼的成就也让亚当医生感到满意。由于年事已高,亚当医生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糟,最后终于病倒了。为了自己从事的医学研究能够继续下去,亚当医生将剩下的研究任务托付给了他所信任的巴拉尼。

当时巴拉尼只有33岁。为了不辜负老师的信任,巴拉尼经过几年的刻苦钻研,最终出色地完成了工作。此后他相继发表了《半规管的生理学和病理学》《前庭器的机能试验》两篇论文。这两篇论文被当时国际医学界视为对医学的突破性贡献,巴拉尼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为了表彰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奥地利国王还特别授予巴拉尼贵族爵位。

亲情是每个人最早接触到的人际关系,这是一种善意的温情,发于人天生的仁心,如果想要达成博爱的仁道,从亲情开始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对于巴拉尼医生的成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他最初对父母的感激和热爱,正是这股坚定的信念才驱使他一步步地走向成功。这也是儒家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道理所在。

本质的重要性

人生从个人角度来说,只有一次,所以人生道路的选择便显得特别重要。但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特的,一个人无论如何也无法和另外一个人拥有相同的人生。既然如此,那么儒家所谓指示人生轨迹的“道”还有什么意义呢?对于这个问题,《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段话中的《诗》指的就是孔子在向弟子传道时所使用的课本《诗经》。因为先秦时代没有纸张,所有书籍都是竹制的。简册繁重,所以课本不可能太多,孔子传道往往是以《诗经》为基础,通过讲《诗经》来传授深奥的道理。深奥的道理全是靠师生间的口耳相授。而《论语》这部书就是孔子在与弟子们一起学习、生活的过程中,由弟子们各自记录下来的孔子的只言片语。

孔子这段话表面的意思是:“《诗经》这部书,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思无邪。’”如果读者在读这段话的时候,只理解它表面的意思,就未免太浅显了。之所以说《论语》中充

满了智慧,那是因为在《论语》中,孔子的很多话都可以用“微言大义”来形容,它们往往言近旨远,用平实的语言来讲述深奥的道理。

“思无邪”本来是《诗经·鲁颂·》里的一句。《》是一首赞美马的诗:“思无邪,思马斯徂。”本指健壮的马拉着车,走在正直的大路上。孔子之所以引而伸之,其用意也并非仅仅为了概括《诗经》。《诗经》所载三百余篇诗歌中,内容十分庞杂,有的写忠臣孝子,有的写男女恋情,但是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便是赞美人世间的真、善、美,讥讽世间的假、恶、丑。推而广之,人生道路虽然千头万绪,但只要归根于人的真性情,只要守住心德,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那都将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美国希尔顿酒店是一家品牌享誉全球的极为豪华的酒店。在希尔顿酒店下榻,历来都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世界各国政要在进行各种外交活动的时候,下榻希尔顿饭店往往是他们的首选。希尔顿酒店虽然创立于1907年,但是直到20世纪30年代后,才渐渐成为酒店业的高端品牌,而使它成功实现这一目标的是一位名叫乔治·波特的酒店经理。

乔治·波特年轻时只是一名小城市里一家普通旅馆的服务生。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乔治·波特正在值夜班,当时有一对老夫妇冒雨前来投宿。乔治·波特非常抱歉地对询问房间的老先生说:“不好意思,今天有一个在这里开会的团体已经把我们的房间都住满了。”说罢他看了看外面漆黑的雨夜,想了想,又对老夫妇说道:“我可以把你们二位介绍到我们的连锁店去,可这样势必又会让你们重新回到风雨中。不如这样,反正我也要值班,你们如果不嫌弃,可以在我的房间睡一晚,那里虽不是豪华套间,但也干净整洁。”老先生很爽快地接受了乔治·波特的建议。第二天一早,老先生来服务台结账,当时乔治·波特还没有下班,他对老先生说道:“我不能收您的钱,因为那不是客房,希望你们昨晚睡得安稳。”听完他的话,老先生赞叹道:“好样的,小伙子。我想你应该是每个老板都梦寐以求的员工,或许应该为你专门建一座大酒店。”

几年之后,乔治·波特收到了那位老先生给他寄来的一封信。老先生在信中回忆了那晚的经历,而且还在信中附上往返机票,邀请乔治·波特去纽约一游。

几天后,乔治·波特在纽约曼哈顿繁华的大街上见到了当年的那位老先生。老先生带着他来到第五街和第三十四街的交叉口,指着矗立在路口边的一座崭新的大厦对他说:“这是我为你盖的一家新酒店,希望你能替我经营。”

乔治·波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惊讶地问道:“您是谁?您是在开玩笑吗?”老先生笑着说:“我就是威廉·阿斯特,这当然不是玩笑,我早就说过,你是所有老板梦寐以求的员工。”

威廉·阿斯特是美国有名的酒店业大亨,乔治·波特在被任命为酒店经理后不久,阿斯特家族的产业被酒店业的后起之秀希尔顿家族收购,乔治·波特从那时起也正式开始为希尔顿家族工作。在他的努力之下,希尔顿酒店渐渐成为品位与格调的象征,成了上流社会的代名词而蜚声国际。

乔治·波特的成功固然有幸运的成分,但正是由于他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天性,才能在这种幸运到来的时候牢牢地抓住。而此后他更是由这种秉性出发,不仅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品牌。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思无邪”的重要性。

提高修养是个漫长的过程

儒家有“知易行难”之说。意思是说,懂得道理往往很简单,而要去做却往往很难。儒家不否认人的欲望,但是当欲望与“义”相违背的时候,就必须要克制欲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义”。行事符合“义”本来也不是什么难事,在人前人后始终如一地以“仁、义”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才是儒家修行的难点所在。

儒家虽说“知易行难”,但并不是主张空谈而不去践行。相反,纵观《论语》,孔子无时无刻不在教导弟子们要知难而进,做人生的强者。《论语·颜渊》中有这样一段话:“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子张是孔子晚年时收的弟子,名叫颛孙师。孔子在回答他关于为政之道的提问时再次展现了充满智慧的微言大义。孔子所说的“居之无倦”既指居位又指居心。他告诫子张,安守自己心中仁爱的性情不可倦怠,行事则处处忠于这样的初衷,这便是做事之道。儒家的做事与做人实际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居之不倦”自然可想而知。

300年前,英国和西班牙之间发生了一场战争。在那次战争中,直布罗陀要塞被英国控制,由于地处险要,易守难攻,英军只派数量不多的士兵把守。

一天夜里,要塞司令骑上马去巡视要塞中的各个炮台。这是他每天晚上的工作,也是军队的纪律,目的是检查出军队在防守上可能出现的漏洞。

当司令来到要塞内的一座炮台前时,发现正在站岗的哨兵笔直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这可是个特殊情况。往常,每当司令巡视炮台的时候,站岗的哨兵都会举起手中的步枪向司令致意敬礼。然而这次他已经走到哨兵面前,这名哨兵竟然只是看着他,并不举枪敬礼。

司令很生气,不禁大声斥责哨兵说:“你难道不认识我吗?为什么不遵守纪律?”

哨兵大声回答说:“我当然认识您,司令。但是在几分钟之前,西班牙人袭击了我们的炮台。敌人的进攻虽然已经被打退,但我右手的两个手指也被子弹打断了,我现在已经不能把枪举起来了。”

司令闻言大惊,连忙跳下马走到哨兵跟前仔细查看,只见那名哨兵的手上鲜血淋漓,鲜血顺着他手上扶着的步枪已经流了一地。司令见状关切地问道:“你为什么不去包扎一下?”

“现在还没到换岗时间,作为一名哨兵绝不能擅离岗位。”哨兵斩钉截铁地说道。

哨兵的这番话让司令非常感动。司令拿过了他的步枪,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兄弟,你赶快去包扎一下吧,我来替你放哨。”

哨兵回到营地并没有直接去找医生,他先回了哨兵班,告诉班长派哨兵去接替司令,然后才去找军医。由于耽搁了太长的时间,哨兵失去了手指,他再也不能开枪了。

司令派人将这名哨兵送回了英国,司令在给乔治国王的报告中还专门提到了这件事,乔治国王也被这名哨兵的事迹深深打动,特别接见了回国的哨兵,还特别提拔他成了一名军官。

这名哨兵的事迹的确感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即使没有人看到,这名哨兵都牢记着自己的职责,并始终忠实于自己的这种信念,站在哨位上没有离开一步。这不就是孔子所说的“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吗?

智慧点睛

儒家最讲人性,在《论语》中可以看到,孔子对于人性并不像后世孟子和荀子那样,将人性分为善、恶两个极端。孔子认为人性最初都是相近的,是后天的因素才使人分出了善、恶。这就是为什么孔子极为重视品德修养的原因。安守内心的纯真善良是品德修养的基础,而在处世时的每个细节都坚持不懈地忠实于自己的操守则是培养高尚品德的必由之路。

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动力

从儒家所讲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四种人生境界看,修身是其中的基础和起点。这四种境界虽有次序,但并不是阶段性的。作为推崇强者人生观的儒家思想,这四种境界都是“死而后已”,特别是修身,它贯穿着人的整个一生。既然修身是一项如此艰巨的任务,那么儒家凭什么让人能够坚持下去呢?答案就是培养和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只有这样,不论身处何种逆境,都能使人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

乐观是最好的精神食粮

关于乐观的精神,《论语》开宗明义,第一节第一句话讲的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儒家在修身的过程中无处不体现着乐观的精神。

孔子所讲的“学”并非单纯指的是“学习”,而更有一种对“道”的理解和觉悟。孔子说,在为学的过程中,如果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对所明了的学问、道理反复诵习实践,是一件多么令人欣喜的事情啊!孔子是如此乐观,反观今天,在面对学习的时候,人们往往将学习与“发奋”“刻苦”等词汇联系起来,做悲愤状,其实这是在给自己设立障碍。孔子对待学习的这种轻松愉悦的心情本身就是值得学习的。

孔子又说,许多来自远方的志同道合者来见我,这是一件多么值得快乐的事啊!孔子的这段话正体现了他仁爱博大的胸怀,儒家思想是人际间的哲学,它的价值正是与人相处,培养乐于与人交往的情绪当然也是儒者的必修。